第52章  美女如水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极品之师",免费读到尾

  第二天,菲菲就带清华到成都西站乘坐公共汽车,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到了成都附近的都江堰市。

  都江堰始建于公元前256年,位于距四川省省会成都以西38公里的岷江干流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在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菲菲牵着清华的手参观了都江堰的文物古迹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她自豪地告诉清华,这些景点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她因为是成都人,经常带朋友来这里玩,所以对这里十分熟悉,她向清华介绍说,都江堰水利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它非常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

  清华对都江堰的大名在读中学的时候,在地理书上就已经了解到,现在到了实地,发觉果然名不虚传,他看到,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菲菲还告诉他,都江堰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都江堰工程至今犹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清华经她的介绍和自己看到的实景,一路上不断地感叹古人的高超水利建设智慧。菲菲说那是啊,你看二千二百六十年秦昭襄王时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号称天府。现在都江堰工程已控灌成都平原的39个县农田1400余万亩。经历二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水利工程,能够永葆青春,长期保持着可持续发展势头,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无论从历史发展角度或现实社会发展情况来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特征和效益,截止目前,在世界水利建设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清华微笑说,成都之所以能够出那么多美女他终于有答案了。菲菲偏着俏脸问他是什么原因,清华不假思索地说就是水的原因,所谓“上善若水”这是老子的话啊。他说,你想,如果两千多年前没有都江堰工程,成都乃至四川哪有那么好的水利资源啊,肯定是洪涝成灾的地方,哪有现在水土丰饶。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治水先驱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都江堰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江堰水文化的内涵,反映了在工程修建、维修、管理和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遗产之一。“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原则,是治理都江堰工程的准则,人们称之为“八字格言”。

  他们一边顺着景区游览,看到都江堰工程按水势和地形特征,以杩槎截流导流、卵石护岸、竹笼盛石筑堤、卧铁展示淘滩标准,以及“遇弯截角,逢正抽心”和“深淘滩,低作堰”等遗迹构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真是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功能显著,显示出都江堰水文化特征。至于宝瓶口的水尺和古水则,更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指导着灌区人民正确运用都江堰水资源,使灌区工农业生产能够乘势利导,驱利避害。

  据说,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每天在《川西日报》显著位置,公布都江堰宝瓶口水位,让灌区人民及时掌握都江堰水情,安排生产和防洪抗旱等工作。宝瓶口水则,至今仍具有指导灌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意义。

  清华一边欣赏景区风景,一边抚摸菲菲的脸,对她说,靓女,你的美丽不但要感谢父母,也要感谢李冰,如果没有李冰,你们成都哪里能够出那么多靓女啊。菲菲说是的,所以,你看都江堰的“二王庙”从来都是香火鼎盛,说明人们都感恩李冰父子的功劳。

  清华说,水是构成都江堰风景的基本要素之一。他向菲菲说,全中国只有都江堰的的风景是以水为主要景观的。他说,你看,都江堰既是一个水利工程,也是一个风景区,更是一个生活环境优美的水城,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以水库为主要风景的旅游区也有不少,如浙江的千岛湖,广东的万绿湖,河南的三门峡,但是它们并没有像都江堰那样,和生活的环境完全融合在一起,而只是以一个水库工程独立存在着,这不能不让我们佩服,古代人善于把水利功能和生活功能完美结合的高超设计和建设的能力,如此把水利和生活环境完美结合的典范,不仅在中国是绝无仅有,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菲菲很为清华横溢的才华和善于观察分析的能力所折服,她心里也很高兴能够和清华一起来游都江堰,她以前陪人家来都江堰景区,大多都是游览完了,就只有“到此一游”的应付,哪里能够感悟出那么多的知识和想法来,她再次为能够结识清华而感到欣慰,和这样的男人即使是红杏出墙也在所无愧。她边听清华的解说,边频频点头,不时地问这问那,仿佛清华是都江堰的人,而她自己反而是初来都江堰的外地游客了。她笑着对清华说,呵呵,我今天很快乐,请了一个免费的帅哥导游啦。

  清华说那是啊,等下这个导游还要对这个女游客按摩、倒茶等服务呢。菲菲被他说得甜滋滋地,用力地挽住他的臂弯,说这个女游客也会奖励这个导游的,呵呵。

  于是在清华在她的鼓励下,又向她分析介绍水对都江堰景区的作用。他说,中国园林崇尚自然,讲究堆山理水,所谓“山以水为脉,水以山为面”,“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都江堰水利与山林相依,山灵水秀,成为妙趣天成的自然大园林。江山形胜为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由于古代道教将“有功于民者视为神”,都江堰的创建者李冰成了道教的清源妙道真君,他和二郎都被尊为“川主”,所以都江堰古建筑也多为道家风格,崇尚自然,见素抱朴,在环境清幽的江边山林中建造祠庙。伏龙观雄踞离堆,三面环水,其后殿采用开放式回廊,能充分发挥借景之妙。离堆一带的江水特别好看,宋代诗人魏了翁,因此处江水浪花堆雪,取名“花洲”。伏龙观便充分利用这水体景观,使中外游人叹为观止。古人云:“水无常形”,都江堰的古建筑也因景赋形,并不强调严格贯穿的中轴线,而选用富于奇变的建筑形式,如立面上坡檐和歇山重檐,形成多层水平划分;并善用飞檐高翘的流动形象,以映衬流水的动感。“满城水色半城山”,使都江堰秀甲天下,这里的“川西第一名园”——离堆公园,它与森林公园玉垒山相呼应,与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伏龙观联成一体,成为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所以每年会有数百万人次的中外来宾来参观。

  清华说,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发挥它的排灌功能造福川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而且还每年贡献数亿的旅游收入给都江堰人民,你说李冰父子是不是真的功德无量。

  面对如此佳景,清华禁不住念出苏东坡的一首描写山水的诗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菲菲听完他念的古诗给,连声赞扬真是一首好诗。清华说,水不仅提供给人们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资源,而且菲菲你注意到了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她问他还有什么门道。

  清华就说,你看看,凡是水利资源丰富,水景优美的地方,从古至今都是美人荟萃的地方,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有一半就出自水乡,一个是王昭君,另一个是西施,王昭君来自长江三峡地区的秭归,西施是出自浙江的水乡。现在大家都说“天下美女出苏杭”,不过很多人还不知道,天下美女还出成都呢,你菲菲就是这样的来的啊,因为很多人没有来过都江堰,并不知道都江堰水利对四川出美女的作用,菲菲就逗了他一下:“那你应该写文章向全国介绍我们成都出美女的原因啊,咯咯,成都美女们会感谢你的。”

  清华笑笑说,我才不去宣传呢,她问他为什么,清华嬉笑说,如果我向全国介绍了,那么各地的男人都来成都抢美女,我不就得不到你这个美女喽。菲菲嗔笑着捶了他的肩膀,说你这个人怎么那么自私,清华说爱情本来就是自私的嘛。

  他们一边说笑,一边欣赏都江堰的景区,不知不觉来到了景区的“安澜桥”,这是一个用木板和绳索做的吊桥,每走一部,桥身都摇晃不停,桥下面是滚滚汹涌的岷江水,菲菲被摇晃的有点害怕,就紧紧抱住清华的腰部,清华哼着刘欢《弯弯的月亮》歌曲:“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小河,弯弯的小河上面,有条弯弯的小桥…”他一边唱一边用手拉动索桥的护绳,吊桥便更加摇晃起来,菲菲被他摇得更加害怕,就叫他不要摇了,说自己害怕掉下桥去,清华并不理会她的要求,笑她说你这个航空小姐怎么也怕摇晃,于是就吆喝着“摇摇摇,摇到外婆桥,外婆给我一块糖…”菲菲这时被她摇晃到有点晕了,十分害怕,就娇喘着求他:“清华,求求你,不要,不要摇了,我真的受不了,你这个坏蛋,快停手,快停手啊。”说着就紧紧地抱住清华,清华看到菲菲被惊吓红透的俏脸,十分迷人,也不管吊桥上面还有其他游客,就俯下头用嘴唇去吻菲菲,菲菲晕沉沉地被他吻了一下,也就本能地被动接受被他热吻,她被吻了接近几十妙,因为清华不再摇晃吊桥,神志逐渐恢复起来,睁开眼睛看到周围和吊桥两岸有那么多人,觉得非常害羞,就推开清华:“你这个坏蛋,快放开,羞死人了…”

点击下载App,搜索"极品之师",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