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曰:
先王之于论也极之矣①。故义者,百事之始也,万利之本也,中智之所不及也②。不及则不知,不知则趋利。趋利固不可必也③。公孙鞅、郑平、续经、公孙竭是已④。以义动则无旷事矣⑤,人臣与人臣谋为奸,犹或与之⑥,又况乎人主与其臣谋为义,其孰不与者?非独其臣也,天下皆且与之。
公孙鞅之于秦,非父兄也⑦,非有故也⑧,以能用也⑨。欲堙之责⑩,非攻无以。于是为秦将而攻魏。魏使公子印将而当之。公孙鞅之居魏也,固善公子夘。使人谓公子夘曰:“凡所为游而欲贵者,以公子之故也。今秦令鞅将,魏令公子当之,岂且忍相与战哉?公子言之公子之主,鞅请亦言之主,而皆罢军。”于是将归矣,使人谓公子曰:“归未有时相见,愿与公子坐而相去别也。”公子曰:“诺。”魏吏争之曰:“不可。”公子不听,遂相与坐。公孙鞅因伏卒与车骑以取公子卬。秦孝公薨,惠王立,以此疑公孙鞅之行,欲加罪焉。公孙鞅以其私属与母归魏,襄疵不受,曰:“以君之反公子卬也,吾无道知君。”故士自行不可不审也。
郑平于秦王,臣也;其于应侯,交也。欺交反主,为利故也。方其为秦将也,天下所贵之无不以者,重也。重以得之,轻必失之。去秦将,入赵、魏,天下所贱之无不以也,所可羞无不以也。行方可贱可羞,而无秦将之重,不穷奚待?
......购买会员看全站小说,或者下载APP免费观看所有作品 点击立即下载,搜索"吕氏春秋",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