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维秦八年①,岁在涒滩②,秋甲子朔③。朔之日,良人请问十二纪④。文信侯曰⑤:尝得学黄帝之所以诲颛顼矣⑥,“爰有大圜在上⑦,大矩在下⑧,汝能法之,为民父母。”蓋闻古之清世⑨,是法天地。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
天曰顺,顺维生;地曰固,固维宁;人曰信,信维听。三者咸当,无为而行。行也者,行其理也,行数,循其理,平其私。夫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三者皆私设,精则智无由公。智不公,则福日衰,灾日隆。以日倪而西望知之。
赵襄子游于囿中,至于梁,马却不肯进。青荓为参乘。襄子曰:“进视梁下,类有人。”青荓进视梁下,豫让却寝,佯为死人。叱青荓曰:“去,长者吾且有事。”青荓曰:“少而与子友,子且为大事,而我言之,是失相与友之道;子将贼吾君,而我不言之,是失为人臣之道。如我者惟死为可。”乃退而自杀。青荓非乐死也,重失人臣之节,恶废交友之道也。青荓豫让,可谓之友也。【解说】
本篇是《吕氏春秋》的后序,有残缺错简。前半只言十二纪,后半言赵襄子豫让事与本篇无关,为他篇错入,而言八览、六论部分已亡佚。这大概就是后人将它从书末移置于此的缘故。
本篇主要讲《吕氏春秋》编著的宗旨和意图。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是要“纪治乱存亡也,知寿夭吉凶也”。它公开申明自己的理论根据是“法天地”的思想,它认为只要天地人三者都各得其所,就可以无为而行了。它特别提出要循其理,去其私,否则就会“福日衰,灾日隆”。【注释】
①维:句首语气词,无义。秦八年:指秦始皇八年(依高诱说)。
②岁:岁星,这里指太岁。太岁是古人假想的与岁星相背运行的星体,它运行一周天正与赤道附近的十二次相合,古人以此记年。涒(tūn)滩:太岁年名,即申年。
③甲子朔:初一那天是甲子。朔,每月的第一天叫朔。
④良人:君子(依高诱说)。
⑤文信侯:指吕不韦,吕不韦被封为文信侯。
⑥颛顼(zhuānxū):古代帝王名,黄帝之孙。
⑦爰;句首语气词,无义。大圜:指天。
⑧大矩:指地。
⑨清世:清平之世。
⑩揆(kuí):度量。
遁:失。
维:句中语气词。
理:当作“数”(依陶鸿庆说)。数,指天数。
行数:当作“行其数”(依刘咸炘说)。
精:甚。
倪:通“睨”。斜视,这里是斜的意思。西望:日暮(依高诱说)。
梁:桥。
类:像。
却:当作“卬”(依王念孙说)。卬即仰字。
长者:豫让自称。吾:当为衍文(依毕沅说)。事:指刺杀赵襄子。
贼:动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