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曰:
五帝三王之于乐尽之矣①。乱国之主未尝知乐者,是常主也②。夫有天赏得为主,而未尝得主之实,此之谓大悲。是正坐于夕室也③,其所谓正乃不正矣。
凡生,非一气之化也④;长,非一物之任也⑤;成,非一形之功也⑥。故众正之所积,其福无不及也;众邪之所积,其祸无不逮也⑦。其风雨则不适,其甘雨则不降,其霜雪则不时,寒暑则不当,阴阳失次⑧,四时易节⑨,人民淫烁不固⑩,禽兽胎消不殖,草木庳小不滋,五谷萎败不成。其以为乐也,若之何哉?
故至乱之化:君臣相贼,长少相杀,父子相忍,弟兄相诬,知交相倒,夫妻相冒,日以相危,失人之纪,心若禽兽,长邪苟利,不知义理。
其云状有若犬、若马、若白鹄、若众车;有其状若人,苍衣赤首,不动,其名曰天衡;有其状若悬旍而赤,其名曰云旍;有其状若众马以斗,其名曰滑马;有其状若众植雚以长,黄上白下,其名蚩尤之旗。
其日有斗蚀,有倍僪,有晕珥,有不光,有不及景,有众日并出,有昼盲,有霄见。
其月有薄蚀,有晖珥,有偏盲,有四月并出,有二月并见,有小月承大月,有大月承小月,有月蚀星,有出而无光。
其星有荧惑,有彗星,有天桔,有天攙,有天竹,有天英,有天干,有贼星,有斗星,有宾星。
其气有上不属天,下不属地,有丰上杀下,有若水之波,有若山之楫;春则黄,夏则黑,秋则苍,冬则赤”。
其妖孽有生如带,有鬼投其陴,有菟生雉,雉亦生,有螟集其国,其音匈匈,国有游虵西东,马牛乃言,犬彘乃连,有狼入于国,有人自天降,市有舞鸱,国有行飞,马有生角,雄鸡五足,有豕生而弥,鸡卵多毈,有社迁处,有豕生狗。
国有此物,其主不知惊惶亟革,上帝降祸,凶灾必亟。其残亡死丧,殄绝无类,流散循饥无日矣。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故子华子曰:“夫乱世之民,长短颉百疾,民多疾疠,道多褓襁,盲秃伛尪,万怪皆生。”故乱世之主,乌闻至乐?不闻至乐,其乐不乐。【解说】
本篇与《制乐》篇阐述了同一个道理,即妖异的兴灭全在于人事的恶善,换句话说,人事善恶是决定祸福的因素。不过两篇文章阐述的角度不同。《制乐》是从正面阐述的,旨在说明人事善即可逢凶化吉;本篇是从反面阐述的,文章以大量的篇幅描述了“至乱”之世产生的各种妖异现象,旨在说明人事恶必然妖异丛生。【注释】
①尽:极,达到顶点。
②常主:凡庸的君主。
③夕室:这里泛指方位不正之室。夕,偏西。
④一气:单指阴气或阳气。古人认为万物是天地阴阳之气聚合而生,所以单有“一气”不能化育万物。
⑤任:担负。
⑥形:形体,指物。
⑦逮:及,至。
⑧失次:失去常规。
⑨节:季节,节令。
⑩人民淫烁不固:意思是,男女淫乱不能生育。烁(shuò),销烁,这里指胎气消散。
庳(bēi):矮,短。滋:长。
化:习俗,风气。
贼:残害。
忍:残酷,残忍。
诬:欺骗。
知交:知心朋友。倒:逆,背叛。
冒:犯,冲犯。
人之纪:人伦,阶级社会里人的等级关系、道德关系。
长(chánɡ):长于,擅长。苟利:苟且求利。
鹄(hú):天鹅。
天衡:与“天衝”同。天衝,《隋书·天文志》中说:岁星之精,流为天衝,“状如人,苍衣赤首,不动。主灭位。”
旍(jīnɡ):同“旌”。用旄牛尾和彩色鸟羽作竿饰的旗。
滑:不凝滞。
植雚:属菌类,菌上如盖,下有曲柄,与旗相似,所以比作蚩尤之旗。以:连词,而。
蚩(chī)尤之旗:《隋书·天文志》中说:荧惑之精,流为蚩尤旗,“乱国之王,众邪并积,有云若植雚竹长,黄上白下,名曰蚩尤旗。主诛逆国。”蚩尤,神话中东方九黎族首领,曾与黄帝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失败被杀。
斗蚀:指日蚀。古人认为日蚀现象是两日共斗而相食造成的,所以称斗蚀(依高诱注)。
倍僑(yù)、晕珥:太阳周围的光气。高诱说:“倍僪,晕珥,皆日旁之危气也。在两旁反出为倍,在上反出为僪;在上内向为冠,两旁内向为珥。”
景:日影。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影”。按:不光、不及影都是由于空中有浓厚的尘雾所致。
盲:冥,昏暗。下文“有偏盲”中的“盲”与此同。
霄:通“宵”。夜。见(xiàn):显现。
薄蚀:指月蚀。古人认为由于日月迫近相掩,才发生了月亏食现象,所以称薄食。薄,迫近。
晖(huī)珥:月亮周围的光气。
小月承大月:一种由于月晕而造成的奇特现象:天空并出两月,一大小,大月在上,小月在下,叫做“小月承大月”。如果小月在上,大月在下,叫做“大月承小月”。承,捧着。
月蚀星:月光盖住星光,星光看不见了,叫做“月蚀星”。蚀,侵蚀。
荧惑、彗星、天棓(bànɡ)、天欃(chán)、天竹、天英、天干、贼星、斗(dòu)星、宾星:都是星名。古人把它们列为妖星,认为它们的出现,预示着人间必将发生灾祸。彗星,非指一般的彗星,而是(嘒)星。星,妖星之一。
属(zhǔ):接连。
杀:少,小。
楫(jí):林木。
春则黄,夏则黑,秋则苍,冬则赤:这四句是说气不和,发生异常。依古人五行说,春气宜苍,夏气宜赤,季夏宜黄,秋气宜白,冬气宜黑。
陴(pí):城墙上的女墙。
菟(tù):通“兔”。
(yàn):同“”。小鸟名。
螟(mínɡ):螟蛾的幼虫,一种蛀食稻心的害虫。国:国都。
匈匈:大群螟虫发出的嘈杂之声。
虵(shé):同“蛇”。西东:用如动词。忽西忽东四处乱窜。
彘(zhì):猪。连:合,指交配。
鸱(chī):鸱鸮(xiāo),猫头鹰一类的鸟。
飞:义未详。高亨说:“飞当读为蜚,二字古通用。蜚,怪兽也。”(见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引)译文姑从高说。
弥(mí):这里指蹄不生甲。
毈(duàn):鸡卵孵化不出。
社:古代祭祀土神的场所。
亟(jí):疾,迅速。
亟:通“极”。到极点。
殄(tiǎn):灭绝。无类:即“无遗类”,无一幸免。
循:这里是大的意思。
长短:无节度(依高诱注)。颉(xié又读jié)(wǔ):疑与《庄子·徐无鬼》中“颉滑有实”中的“颉滑”义同。颉滑,错乱(依毕沅说)。
褓襁(bǎoqiǎnɡ):也作“襁褓”,这里指婴儿。褓,用以裹覆婴儿的被。襁,背负婴儿所用的织缕或布兜。
伛(yǔ):脊柱弯曲症,即驼背。尪(wānɡ):骨骼弯曲症。胫、背、胸弯曲都叫尪。这里与“伛”相对,特指鸡胸。
乌:何。
乐不乐:前一个“乐”读yuè,指音乐;后一个“乐”读lè,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