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境從下,第一大赤天,第二禹餘天,第三清微天。
右已上名無上三天,皆是證果極地妙行真人分形應化,神通自在,湛然常住不壞之天,分即為九清,凝然謂之一炁。一炁外稱為大羅天,即是元始天尊不動之所。《度人經》曰:三界之上,眇眇大羅,上無色根,雲層峨峨,唯有元始浩劫之家,即之謂常,三元八節,十直庚申,諸是齋日,十方上聖,五億諸天妙行真人,無鞅數眾,並嚴天威法服,各從十千萬人,駕虛乘龍,作天大樂,嘯歌邕邕,十絕靈旛,飄流浮空而上,大會玄都。玄都大羅之天,玉京山之上。
玄中大法師十號者,與以前十號別。一號無名之君,二號無上玄老,三號太上老君,四號高上老子,五號天皇大帝,六號玄中法師,七號有古先生,八號金闕帝君,九號虛無真人,十號太上高皇。
右出《真傳》。
一曰大道,二曰正真,三曰太上,四曰老君,五曰玄老,六曰天尊,七曰十聖,八曰真聖,九曰玉帝,十曰法王。
一乘:謹按《太真科經》云:三乘相通,用有前後,歎而駭之,名曰一乘道也。
一念:經云,心得定也。
二景:謂日月也。
二氣:謂陰陽。
二真:左玄真人,右玄真人。
二儀:圓天方地。
二篇:經云,為說道德,列以二篇,謂道經上,德經下。
二智:經云,權實救黎蒙。
二官:謂上仙、上靈。
三天:一曰始氣化為清微天,二曰玄氣化為禹餘天,三曰元氣化為大赤天。
三士:上士得道,昇為仙官;中士得道,棲集崑崙;下士得道,長生世間。
又三士:上士氣騰,駕景乘虛;中士隱化,坐在立亡;下士滅度,轉輪聖王。
三精:陽精為日,陰精為月,和精為星。
三華:玉清內左宮,玉清右宮,玉清中宮。
三籙:一金籙,上元主天,天者乾為天,金籙主之,故銷天灾也。二黃籙,下元主地,地者坤,坤包黃,故黃籙主之,濟拔七祖,七祖恐在地府。三玉籙,中元主人,人出籙者,資於德,玉備德,玉備德,故玉籙主王公。
三階:有,有無,非有非無,此形之三階。有陰,有陽,有和,此氣之三階。有智,有愚,有庸,此神識之三階也。有利,有鈍,有平,此才用之三階也。凡十有五事,同宗一氣也。
三世:過去無極,當來無極,見在無極。
三自然:利根之人,學大自然,守虛無,變化生死,為世世宗師。宗師者,聖人也。平根之人,學中自然,守神鍊形,飛為天官真人。鈍根之人,學小自然,守陰陽氣,生毛羽,飛仙也。
三患:一嫉妬,二誹謗,三貪欲。
三丹田:眉間赤子神,心下真人神,臍下嬰兒神。
三道:一聖道,二真道,三仙道。
又三道:一無極大道,二無上大道,三無為大道。
三元:上元八,中元八,下元八。
三魂:一名爽靈,二名胎光,三名幽精。
三毒:與前三毒別,一貪淫,二嗔恚,三愚癡。
三乘學行:小乘學洞神,得道成仙。
仙有九品:第一上仙男皇女后,二高仙男帝女后,三大仙男王女妃,四神仙男公女妃,五玄仙男卿女夫人,六真仙男大夫女夫人,七天仙男士女妻,八靈仙,九至仙男士女妻。中乘學洞玄,得道成真。
真有九品:一上真,二高真,三大真,四神真,五妙真,六天真,七仙真,八靈真,九至真。大乘學洞真,得道成真。
聖有九品:一上聖,二高聖,三大聖,四神聖,五玄聖,六仙聖,七真聖,八靈聖,九至聖。
三皇:天地人是三皇。
三象:玄氣青,元氣白,始氣黃。
三願:一願天清,二願地寧,三願人生。
三真:第一鬱羅翹,二光妙音,三真定光。
三一:真一,正一,太一。
三官亦謂三元:上元天官,治陽元之士;中元地官,治酆都山洞中;下元水官;治九江洞室中。
三山:一閬風亦名蓬萊,三瀛洲,三方壺。
三灾:一大旱,二大病,三大水。
三尸:一上尸好寶貨,二中尸好五味,三下尸好色慾,亦五色
三要:第一要當求生,二要當求藏形,三要當避世榮。
三吉凶:一生年月,二婚姻,三家宅。
三會: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
三惡:一生蟲中,二生鳥中,三生獸中。
三劫:一龍漢前劫,二赤明中劫,三開皇今劫。
四輦:一男,道士二男,俗人三女,女官四女。俗人
三等:一貴人,二士人,三庶人。
四達:一達過去無窮之事,二達見在一切之事,三達未來無量之事,四達無邊聖眾境界之事。
四辯:一法辯,能夷就諸法;二義辯,通達諸義;三心辯,樂為眾說;四巧辯,言利無有遺滯。
四施:一救貧病,二立觀宇,三造經法,四建齋講。
四等:以前己有,某一唯慈,某二唯愛,某三唯善,某四唯忍。
五老:一白元,二無英,三桃君,四司命,五太一。主符籍
五通:眼通,耳通,鼻通,舌通,心通。
五持戒:一行仁,慈愛不殺,拯生度死,目能久視,目通肝,肝藏魂,肝魂相安。東方木二行義,賞善罰惡,不盜,耳了玄音,耳通肺,肺藏魄,肺魄相洽。西方金三行禮,敬老慈少,不淫,口盈法露,心神相和。南方火四行智,化愚學聖,斷酒損欲,腎精相合。北方水五行信,守中不壞疑,始終無忘,脾志相成。中央土,出《老子經戒》。
五難:一貧窮布施難,二豪貴學道難,三制命不死難,四得見洞經難,五生遇聖道難。
五逆:一怨天地,二穢辱日月星辰,三呵風罵雨,四為臣不忠,五為子不孝順。
五道:一天道,二人道,三地獄道,四餓鬼道,五畜生道。
五魔:青天魔王巴元醜伯,赤天魔王負天擔石,白天魔王反山六目,黑天魔王監醜朗馥,黃天魔王橫天擔力。
五帝:一青帝靈威仰,二赤帝赤熛弩,三黃帝含樞紐,四白帝曜魄寶,五黑帝隱候局。
五食:中食,過中不味;蔬食,唯菜而已;麤食,麥苣蕂;藥食,服食眾藥;氣食,服氣咽液。
五濁:一見濁,邪見。二劫濁,日月短促。三眾生濁,精神不明。四煩
惱濁,嗔恚鬥諍。五命濁,短壽。
五行:一血,屬水。二骨,屬木。三肉,屬土。四齒爪,屬金。五氣煖,屬火。
五蔭:一色蔭,眼見一切色。二受蔭,以覺是非。三想蔭,心思惟之。四行蔭,心隨想行事。五識蔭,心知生滅,識想鑒記。
五真:一天師張道陵,二徐來勒,三真定光,四鬱羅翹,五光妙音。
斷五根:滅餐不思滋味,滅香不思芳美,滅衣勿貪細滑,滅色目不看玄黃,滅聲耳不聽絲竹。
五欲:一眼欲五色,二耳欲五聲,三鼻欲五氣,四舌欲五味,五身欲五觸。
六覺:眼覺色,耳覺聲,鼻覺香,身覺觸,舌覺味,心覺想,心一切覺。
六通:一目通,能徹視洞達,坐見十方天上地下,無有障蔽,六合內外,鬼神人物,幽顯大小,莫不了然,分明如視掌中。二耳通,能洞聽天上天下,四面八方,一切音聲,無不悉聞,人天禽獸,蝖飛蠢動,一切眾聲聞悉,曉了分明。三鼻通,曉百和寶香,分辨氣數,濃薄差失,纖毫必記,四方上下,異域絕境,香臭之氣,聞如面前。四舌通,萬品眾物,合為一食,經舌悉知種類,分別其味。五身通,能飛行上下,履火涉水,經山觸石,無所懾礙,分形散體,千變萬化形,長充於八極,短入於毫微。六心通,迴一切法,皆悉空淨。
六行:孝、慈、愛、貞、忠、謙。
六空:道至空,隨事空,非不空,非是空,非非空,非非不空。
六洞:天為洞視,地為洞聽,東為洞空,西為洞虛,南為洞清,北為洞微。
六善:三明,四達,五定,六通,三十二相,八十一好。知青赤。三肺,主知角徵。四腎,主知羶焦香腥朽。五脾,主知酸苦。六膽,主知柔弱,操總知滑、剛強、溫潤。亦為六塵。
六家:一甲寅,木神主骸骨。二甲辰,風神主氣息。三甲午,火神主溫煖。四甲申,金神主牙齒。五甲戌,土神主肌肉。六甲子,水神主血液。
六天:一赤虛天,二玄都天,三清浩天,四泰玄都天,五泰蒼天,六泰清天。
七魄:一名尸狗,二名伏矢,三名雀陰,四名吞賤,五名非毒,六名除穢,七名臭拂。
七部經:正一部三卷,太平部四卷,太清部三十六卷,洞玄部五十一卷,洞真部一百五十一卷,太玄部一百三十五卷,洞神部。
七覺:北斗七星是也。
七曜:日,月,東大明,南熒惑,西太白,北辰,中央鎮星。
八難:一生得免三惡道為人難。二得為人,去女為男難。三既得為男,六根具足難。四六根既具足,得生中國難。五生中國,遇值有道國君難。六值有道師尊難。七善心既發,尋得道長生難。八既信道德,值三光齊朗,三寶不絕難。
八節齋: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此日各有直官。
陽九之厄,百六之會:四千五百歲為一元,一元之中九厄,陽五陰四。陽為火旱,陰為水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