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道德真经次解",免费读到尾

  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人,將以娛之悅樂也。人之難治,以其知故謂有分別。以智治國,國之賊\害也,不以智治國,國之德富有其事。知此兩者以智不以智也,亦為楷式定法也。常知楷式,是謂玄德治本玄。德深遠,與物反,然後乃至大順。

  古之為治者,非要人明好惡,有分別,只欲使其娛樂,無識無知。如有所知,故為難治。智慧生姦,詐深為賊\,害之端。玄德用楷式,時情盡遣,歸於大順。

  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江海下流,百谷歸之。

  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

  謂存恤也

  欲先人,以其身後之。

  行濟度也

  是以處上其人不重責也,處前而人不害損也,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無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聖人在位有接下奉上之心,處前有先人後己之德,眾無厭倦,常日樂推,誰能與争?

  六十七章

  天下皆以我大,不笑。夫唯大,故似不笑。若笑久,其小。

  天下以道至大,故不可笑校,謂其大,故不笑校。若人笑校得久,有也其小矣。

  我有三寶,寶而持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以慈儉不先為三寶,聖人如珍寶執持。

  夫慈,故能勇;

  慈為救物,故勇。

  儉,故能廣;

  儉能節用,故廣。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不為先,能謙讓,故得為長。

  今捨其慈且勇,捨其儉且廣,捨其後且先,死矣。

  今勇而不慈,廣而不儉,先而不後,為取死之道也。

  夫慈,以陳軍陣也則正,以守狩音則固守城邑也。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陣以慈則不殺,守以慈則不害。應天順人,自有救衛。

  六十八章

  古之善為士者不武存治道也,善戰者不怒不尚煞也,善勝敵者不争能陣無戰,善用人者為下。

  兩軍相交,禮在其間。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武以定難,善治國者無難,故不尚武也。若事不獲己而用兵戈,不怒其寇,不與敵争,以禮下人,務取其勝,將德配天,是古之極法也。

  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古人有言。

  吾不敢求為主為禍之首而為客,

  言不獲己。

  不敢進寸而退尺。

  無侵吞之意也。

  是謂行無行,

  有令無行。

  攘無臂,

  有收無取。

  執無兵,

  有兵無用。

  仍無敵。

  以法行軍,何敵之有。

  禍莫大於侮敵,

  懷輕敵也。

  侮敵則幾亡吾寶。

  自己兵也。

  故抗拒也兵相加,若哀者勝。

  善戰雖無敵可當,若輕敵必喪自己。夫兩兵相加,柔者勝強。

  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無私也,無難也。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深奧也。言有宗,事有君。

  出言依宗祖,為事存君臣。

  夫唯無知,是以莫我知。

  世有所不知,聖人亦不能知之。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知道者希,則道者貴。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弊衣為被褐,抱道為懷玉。

  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

  得其道也。

  不知知,病。

  強去知解。

  聖人不病,

  無所思慮。

  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病於所知,故得無病。

  七十二章

  人不畏威,則大威至。

  出入慎慮,必無大過。

  無狹其所居,

  無容愁悴,常存止取。

  無厭其所生。

  生期有限,何可逼迫。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乃可長生。

  故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不求見聞,自知也。不愛榮華,自貴也。

  去彼取此。

  去彼亡生,取此得道。

  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

  汏去便往。

  勇於不敢則活。

  審度事宜。

  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人不知天道貴無欲,惡利害。

  天之道,不争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不言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天道常健,所以自勝自應,自來自謀\。萬物雖眾,以道網羅,擬往何之?故無疏失。

点击下载App,搜索"道德真经次解",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