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道德真经次解",免费读到尾

  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轂,而王公以為名。故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道生一氣,一氣生二儀,二儀生三才,三才生萬物。萬物負荷其陰,常抱其陽,用冲氣和上下。取孤寡比王公,損益之道,人之常也。

  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以強梁者為鑒戒,欲使人常守柔弱之道矣。

  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柔弱勝剛強也。

  無有入無間,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無間是無間隔之處,將無為之道入得無間也。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少有人得之。希猶少也。

  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名疏身親,不可損身而逐名。身少貨多,不可喪身而求貨。得有得病,失有失病,有愛有費,有藏有亡。欲要長久,知足守分,不見危殆矣。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故也。大滿若冲,其用不窮匱也。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能為天下政。

  道德成滿之後,以虧缺冲和為稱,則其用無故弊窮匱,所以直似屈,巧如拙,辯由訥。躁熱皆煩撓之名,寒靜則無事之境,為正理之本也。

  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去也走馬亦戎馬也以糞事田園也。天下無道,戎馬甲兵也生於郊。

  國君有道,不事走馬而事田園。無道則戎馬徧於郊野,言好甲兵也。事田園,勸農也。事甲兵,害物也。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甚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可欲之罪,求遂志也,殃咎及身。若不知足,是好貪欲也。故知足,凡事皆足矣。

  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天下之道,一也。戶內與天下無二也,但修其內,自知其外。天道與人道合,但修其身,天道必應,何假遠行窺牖也。故聖人不以出門求,不以見聞取,不以言論得,自然而成也。

  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無所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為博學日有所益。為道德日有所損,謂損情欲也。使至於無為無事之際,則天下之心無難取矣。

  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百姓有欲,聖人無為。以無為之心,從有欲之心,隨其性矣。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

  善者,善解祗對,不善者,亦善解祇對,為得其善道。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為得其信理也。

  聖人在天下惵惵,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忄亥恤之。

  聖人惵惵孜孜,與百姓混同其心,百姓注目望恩,聖人皆忄亥恤之。

  五十章

  出生入死,

  修道則出生,躭欲則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人之在世,生死是常。縱死十分之中三分,有其生路。縱生十分之中三分,是其死路。為其求生之厚,不免有死有生,故動則犯其死地。

  蓋聞善攝養也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丘乃。

  害人者,兕有角,虎有爪,兵有刃。

  兕無所駐其角,虎無所錯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陸行知晨夕,入軍識進退,能養生,善避害,故無死地。

  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萬物賴道生德畜,形立身成,故尊道而貴德。

  道尊德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

  道德自然,非因爵賞而稱尊貴。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謂道能生、畜、長、育、成、熟、覆、養之後,不宰其生,為之玄妙也。

  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道也,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萬物也。既知其子,復守其母却守其道,沒身不殆。

  萬物從道而生,故為其母。母須知其子,子須知其母,子母守為,不失其道,故身無危殆。

  塞其兌目也,閉其門口也,終身不勤。開其門,濟其事,終身不救。

  守道者,口不貴言論,目不觀好惡。違之者,事無窮救,身受勤勞。

  見小曰明,

  明見其微

  守柔曰強。用其光,道也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凡事從小至大,守柔自強,動用歸道,莫失其常,故無身殃。

  五十三章

  使我介善也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使我善知,有其大道。所畏者,施行不得俗為,知道易,行道難也。

  大道甚夷,其人好徑。

  大道如平路,人不好行,盡往邪徑。

  朝甚除,

  日有除改,為改易衣服器皿,好玩僕馬宅舍之屬,

  田甚苗,倉甚虛,

  田疇雖有苗稼,其那倉庫空虛,言費用多。

  服文綵,

  衣美服飾,謂綾羅綿繡也。

  帶利劍,

  好弓劍也。

  厭飲食,

  烹宰不暇。

  資貨有餘,

  積聚寶貨,多金玉也。

  是謂盜跨,非道也哉。

  如此所好,與盜賊\無殊。跨是者,非道德也。

  五十四章

  善建立也不拔,

  善建立事者,不可抽拔。

  善抱不脫,

  善抱道者,不可脫落。

  子孫祭杞不輟。

  有道德者,子子孫孫世世不絕祭祀。

  修之於身,其德能真;

  正真無邪。

  修之於家,其德有餘;

  德業有餘。

  修之於鄉,其德能長;

  為事長遠。

  修之於國,其德能豐

  萬物豐饒。

  修之於天下,其德能普。

  德澤普褊。

  故以身觀身,

  修身則吉,不修則凶。

  以家觀家,

  修家則理,不修則亂。

  以鄉觀鄉,

  修鄉則和,不修則争。

  以國觀國。

  修國則政,不修則亡。

  以天下觀天下。

  修天下則混同,不修則漬散。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

  聖人用此道,可以觀天下。

点击下载App,搜索"道德真经次解",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