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学生每周必须有一定的锻炼时间,每次以30至60分钟为宜,主要项目可采取长跑!各项球类,以及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田径或体操运动。同时,适当的力量练习对学生也很重要。长年因坐办公室导致脑力疲劳的人群,可以通过肌肉活动来消除。最好工作一段,出去进行一段室外运动,或工作间歇时做一些室内的徒手体操,这就是积极性休息。
一般来说,脑力活动中能间插做一次广播体操,形成规律,最为理想。久坐后容易出现暂时颈部酸痛,如果通过颈部活动的放松,仍觉酸痛,则应进行专门检查。
所谓活动休息!就是并不停止活动,只是改变活动的内容,从而达到休息的目的。为什么继续活动也能让脑得到休息,这是因为大脑皮质的一百多亿神经细胞,不仅大小不同,形状各异,而且功能也不一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成各不相同的联合功能区,这一区域活动,另一区域就休息。所以,通过改换活动内容,就能使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休息。
著名的心理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做过一个实验。为了消除右手的疲劳,他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让两只手都静止休息,另一种是在右手静止的同时又让左手适当活动,然后在疲劳测量器上对右手的握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左手活动的情况下,右手的疲劳消除得更快。这证明变换人的活动内容确实是积极的休息方式,具有良好的消除疲劳的效果。
其实活动休息的效果,人人都有亲身体验。站久了,坐下来固然感到舒适;坐久了,站起来也很舒适。长途乘火车,即使是躺着休息,在单调的轰隆声中也会感到疲乏,如果停站时,能下车跑跑跳跳,立刻浑身舒坦,精神也振奋起来。看书看累了,伸伸懒腰,在室内走动走动,到户外做做体操,都能很快消除疲劳。
即使不是脑力和体力相间而用,只要交替变换用脑的内容,也可以减缓大脑的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18世纪法国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自传仟侮录中生动地记叙了他的亲身体验:“应当承认,我本不是一个生来适于研究学问的人,因为我用功的时间稍长一些就感到疲倦,甚至我不能一连半小时集中精力于一个问题上……但是,我连续研究几个不同的问题,即使是不间断,我也能够轻松愉快地一个一个地寻思下去,这一个问题可以消除另一个问题所带来的疲劳,用不着休息一下脑筋。于是,我就在我的治学中充分利用我所发现的这一特点,对一些问题交替进行研究。这样,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觉得疲倦了。”
另外,运动也可提高人的身体素质。人的身体素质是指人在运动!生活与劳动中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及协调等机能能力。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水平,不仅取决于肌肉本身的结构及功能特点,而且还与肌肉工作时的能量供应!各内脏器官功能以及神经调节过程的特点有关。所以,身体素质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应,是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人的身体素质要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后天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营养的保证,体育锻炼的综合因素对人的身体素质改变作用很大。体育锻炼是提高人的身体素质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