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开国功臣的徐达和刘伯温两个人自然无比清楚这样的事实,但是,他们曾经为朱元璋打下江山,对于这大明朝的大好河山,自然是有诸多的不舍,所以两个人曾经打了一个赌。
这个赌的内容就是专章究竟会不会坑杀他们?
刘伯温无比笃定的对徐达说,他一定会,但是,徐达却并不相信这样的事实,毕竟他和朱元璋两个人曾经一起出生入死,但是最后的结果却和刘伯温所说的一样,朱元璋终究是举起了手中的屠刀,对他们这两个人下手了。”
不化骨说到这里的时候,神情有些唏嘘,就连空洞的眼神当中的魂火就黯淡了下来,想来他和刘伯温和徐达两个人真的是同门师兄弟,毕竟感情这种东西是最少不得假的。
“自古无情帝王家,刘伯温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最后一只有落得个身死灯灭的下场。”不化骨缓缓的说着这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这不是很正常吗?每朝每代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说到底,还是你们这些人的功劳实在太大了,要不然的话,朱元璋也不会在乎你们,不是吗?”赵白云不屑的勾了勾嘴角,毕竟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书上见得多了,也就不值得为其了,毕竟这个事情没发生在赵白云的身旁,所以他俨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但是如果事情真的是这样的话就好了,也就没有我什么事情了,难道你就不想听听后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吗?”不化骨的语气突然激昂了起来。
不化骨现在的这个样子,不由得让赵白云感到无比的好奇,“那你就说说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徐达死了,但是同样的也可以说他没有死。”不化骨说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结论。
“徐达一生骁勇有谋,战功及筑边皆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他话语较少而思虑精深,在军中,军令一旦发出便不改变。各位将领遵奉其令都凛然畏惧,而在太祖面前则恭敬谨慎像不敢讲话一样。善于安抚将士,与下级同甘共苦,将士无不感激他的恩德愿意报效尽力,因此,兵锋所向无不克敌制胜。更能严格约束部队,所攻克大都会二处,省会三处,府城县城一百余处,市井安然,百姓不受战乱之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徐达要给刘伯温厉害的多。
所以说,赌局的失败,对于他的打击是致命的,所以徐达即使是有机会进行逃跑,但是他却依旧是遵守誓言而死,可以说是愚忠害苦了他。
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至葬礼以示悲疡,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
朱元璋曾经称赞他说:"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女色财宝,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没有过失。当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达。"
不过这些单后面对于徐达来说没有任何的用处,反而彰显出朱元璋伪君子的本质。”说到这里,不化骨的口气是无比的不屑。
赵白云撇了撇嘴,并没有说什么,毕竟逝者如斯夫,他的是非攻击不应该由作为一个后人的自己来评判,在历史的滚滚的车轮当中,他已经被泯灭了,而且他也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一个英雄,但是赵白云却并不佩服徐达这样的英雄。
“你看你现在这个样子,就知道应该这个事情还有后续,所以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吧,或许我还能够帮助你,要不然的话,我不会选择和一个不诚信的人进行合作。”赵白云继续利诱。
合作,合作,只有在双方有着共同的目的,互相配合,实现共同利益的行为,才叫做合作。
赵白云现在想要做的,就是想让不化骨,遵从自己的目标,配合自己的行动,那么最好的办法是让他意识到,再配合自己的行动的过程中,达到的结果,也能满足他的某种需求。而这种需求还是他正急需的,这样他和不化骨之间进行合作的可能性才会更大。
“之后的事情就算不用我说,我相信你也能够猜得到,朱元璋在杀死徐达之后的,更是指使胡惟庸,让其毒死刘伯温,但是我的师弟刘伯温又是何许人也,他即然能够赢得这个赌局,也就能够借假死而脱身。
况且在那个时候的明朝,也不是刘伯温之前所辅佐的朱元璋所建立的那个明朝了,经历过一系列的事情,刘伯温对朱元璋也已经死心了,所以他也就逃走了。
但是,在逃走之前,刘伯温对于明朝也是仁至义尽,在这具棺椁之内,留下了一本由刘伯温亲自帮朱元璋编写的大明律。
刘伯温在临死之前就已经和朱元璋说过,在他死后一定要开棺验尸,你只有确定了,他真的死了,才能够让朱元璋放心,朱元璋自然会尊重刘伯温的遗愿。
当年我记得清清楚楚,朱元璋只带着自己亲近的人,打开了刘伯温的棺椁,并不是因为刘伯温所说,而是因为他真的不放心,毕竟刘伯温是他一手发掘的人才,刘伯温有多大的能耐,朱元璋是一清二楚的。
打开棺椁之后,朱元璋才知道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顿时羞愧得无地自容,一个王朝的君王,在那一刻哭的像个孩子一样。
“刘伯温宜侑享高庙,封世爵如中山王徐达。”这是朱元璋后代的原话。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
说完之后,不化骨长叹了一口气,明显是为刘伯温感到不值,但是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谁也无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