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诗经注译",免费读到尾

  隰有长楚

  ——摆脱不了的思想痛苦

  【原文】

  隰有苌楚(1),

  猗傩其枝(2)。

  天之沃沃③,

  乐子之元知(4)。

  隰有苌楚,

  猗傩其华。

  夭之沃沃,

  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

  猗傩其实。

  夭之沃沃,

  乐子之无室。

  【注释】

  (1)苌楚:植物名,即猕猴桃。(2)猗傩(enuo):枝条柔美的样子。(3)夭:肥嫩的样子。沃沃:有光泽的样子。(4)乐:羡慕。子:指代猕猴桃树。元知:没有知觉。

  【译文】

  洼地长着猕猴桃,

  枝条柔美随风摇。

  鲜嫩光润惹人爱,

  羡慕你无觉无知。

  洼地长着猕猴桃,

  花儿鲜艳春光好。

  鲜嫩光润惹人爱,

  羡慕你无累无家。

  洼地长着猕猴桃,

  果实累累真漂亮。

  鲜嫩光润惹人爱,

  羡慕你无室无家。

  【读解】

  毫无疑问的是,人类有了思想,就有了痛苦,有了情感,有了忧虑。当痛苦和忧虑达到极点之时,竟会觉得做人反不如做没有思想的其它生物好,原因很简单,没有思想,就没有痛苦和忧虑。从这个角度去看,便容易理解古人所说的“至乐无乐”(最大的快乐是没有快乐)的意思了。

  情愿做没有知觉、没有思想的草木,是不是一种悲观和绝望?显然是。生存本身就充满无数让人悲观绝望的东西,活着本身就是烦和畏。因此,悲观和绝望的产生,一点不值得大惊小怪、没有丝毫可以加以责难的。

  从根本上说,没有对生活的执着,没有时生存的意义的思索和追问,哪里会有悲观和绝望?没有时命运无常、现实丑恶的深刻领悟,哪里来的厌世和畏惧?执着的追求,往往通过其反面表现出来。对现实的不满和怀疑,恰恰证明了理想境界的存在;对生存的悲观和绝望,正说明了看重生命和生活。

  实际上,我们不可能变成草木,也不可能没有思想。只要还能思想,就摆脱不了痛苦,也摆脱不了悲观和绝望。

  蜉蝣

  ——“向死而生”的人生喟叹

  【原文】

  蜉蝣之羽(1),

  衣裳楚楚(2)。

  心之忧矣,

  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

  采采衣服(3)。

  心之忧矣,

  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4),

  麻衣如雪。

  心之忧矣,

  于我归说⑤?

  【注释】

  ①蜉蝣(juyou):一种寿命极短的虫,其羽翼极薄并有光泽。②楚楚:鲜明的样子。③采采:华丽的样子。④掘:穿,挖。阅:穴,洞。⑤说(shui):止息,歇息。

  【译文】

  蜉蝣羽翼薄又亮,

  像你衣服真漂亮。

  我的心中多忧伤,

  我的归宿在何方?

  蜉蝣羽翼薄又亮,

  像你衣服真华丽。

  我的心中多忧伤,

  我将安息在何方?

  蜉蝣初生穿穴出,

  像你麻衣自如雪。

  我的心中多忧伤,

  我将歇息在何方?

  【读解】

  看蜉蝣而叹人生,绝非无病呻吟。倘若人们自以为蜉蝣生命短暂(不过一天时间,朝生暮死)而沾沾自喜,加以嘲笑,这种心态无异于五十步笑百步,实际上也是在嘲笑自己。

  人生何其短暂:弹指一挥间,转眼就是百年。谁能抗拒死亡的到来?

  咱们的祖先,大多只看到眼前的实际利益。要么立功立德立言以求千秋万世不朽,要么纵情声色犬马及时行乐,要么求仙访道以图长生不老。大概,弗洛伊德所说的“死亡本能”在咱们祖先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我们不妨把这叫做“向生而死”:它看重现世,只顾今朝,哪管身后。这同蜉蝣营营苟苟的一生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与此相反的态度是“向死而生”:既然死亡是不可超越的绝对界限,那么死后人的归宿在哪里?由此思索短暂的一生怎么度过,对死后有什么影响?人生的一切根本问题,在这种思索之中都要被一一检视和审查。

  这是基于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深刻反省。我们从《蜉蝣》中读到了这种反省,在庸庸碌碌的叹息中听到了空谷音似的反响。

  候人

  ——小官的价值和尊严

  【原文】

  彼候人兮①,

  何戈与殳②。

  彼其之子③,

  三百赤芾④。

  维鹈在梁(5),

  不慌其翼。

  彼其之子,

  不称其服(6)。

  维鹈在梁,

  不濡其咮(7)。

  彼其之子,

  不遂其媾(8)。

  荟兮蔚兮(9),

  南山朝齐(10)。

  婉兮娈兮,

  季女斯饥(11)。

  【注释】

  ①候人:在路上迎候宾客的小官。②何:同“荷”,扛。殳:古时的一种兵器。③彼其之子:他这个人,指前面提到的小官。④赤芾(fu):指大夫以上的官穿戴的冕服。⑤鹈(ti):鹈鹕,一种水鸟。梁:鱼梁。(6)不称:不配。(7)咮(Zhou):鸟嘴。(8)遂;如愿。媾:宠,这里指高官厚禄。(9)荟蔚:云雾弥漫的样子。(10)朝齐:早晨的云。(11)季女:年轻的女子,少女。

  【译文】

  迎宾送客那小官,

  肩扛长戈和殳棍。

  像他那样小人物,

  三百朝官不屑顾。

  鹈鹕停在鱼梁上,

  水没打湿它翅膀。

  像他那样小人物,

  不配穿那好衣服。

  鹈鹕停在鱼梁上,

  水没打湿它的嘴。

  像他那样小人物,

  不配高官与厚禄。

  云蒸雾罩浓又密,

  南山早晨云雾多。

  美丽俊俏真可爱,

  少女忍饥又挨饿。

  【读解】

  迎候宾客的小官,连七品芝麻官都够不上,在达官贵人眼中自然毫无份量。在一个官本位的国度之中,官位成了人的价值大小的外在标志,似乎官越大,价值越高,越神奇。

  小官首先是一个人,有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官位与此并无必然联系。他有自己的活法,同样也会赢得少女的爱情,甚至在德行方面,也可能是达官贵人们无法比拟的。作者对位卑官小的弱者寄予无限的同情,表明了对官僚制度轻视个人人格尊严的不满和嘲讽。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真实情况往往是高贵者愚蠢,卑贱者聪明。在庞大的官僚机构中,是容不下有头脑、有胆魂、有魅力、有才能和忠厚诚实之辈的。因此,打破官本位的观念的方法之一,是把事情倒过来看,把目光放在小人物身上,关注和重视他们,让他们成为明星,而不是相反。

点击下载App,搜索"诗经注译",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