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
——不可再现的月下惊艳
【原文】
月出皎兮①,
佼人僚兮②。
舒窈纠兮③.
劳心悄兮(4),
月出皓兮(5)
饺入镏兮(6)。
舒忧受兮(7),
劳心慅兮(8),
月出照兮,
佼人燎兮(9)。
舒夭绍兮(10),
劳心惨兮(11)。
【注释】
①皎:明亮。②佼(jiao)人:美人。僚:美好的样子。③窈纠(yaojiao):女子舒缓的姿态。④劳:忧。悄:忧愁的样子。⑤皓洁白。(6)镏(1iu):姣好的样子。(7)忧受:舒迟的样子。(8)慅(cao):忧愁的样子。(9)燎:美好。(10)夭绍:女子体态柔美的样子。(11)惨:忧愁烦躁的样子。
【译文】
月亮出来多明亮,
美人仪容真漂亮。
身姿窈窕步轻盈,
让我思念心烦忧。
月亮出来多洁白,
美人仪容真姣好。
身姿窈窕步舒缓,
让我思念心忧愁。
月亮出来光普照,
美人仪容真美好。
身姿窈窕步优美,
让我思念心烦躁。
【读解】
这种月上柳梢头,惊艳月光下的境界,大概已属古典的浪漫。
古典的浪漫是种特别的境界。景是特别的:温柔如水的月光,轻轻摇曳的树枝,微微飘浮凉意,静滥的大地,呐咐的虫鸣声。情怀是特别的:若隐若现的身影,似明似暗的举止,雾中看花般的。仪容,欲前不前的心态,暗自撩动的心弦,情不自禁的忧伤。此情此景,不由得人不心移神荡,情思涌动,不能自己。
特定的景或许可能再现,特定的情却难以重复。如今,即使景,恐怕也难以再现。钢筋水泥的丛林,灯红酒绿的喧嚣,笙歌霎舞的奢靡,无限膨胀的欲望,成了现代社会典型的景象和标志。在如此的环境之中,再美妙浪漫的情怀,都会在声色犬马之中化为乌有。
若隐若现的腺脆在日光灯下荡然无存,轻缓舒柔的姿态变成了狂舞乱扭,天然去雕饰的仪容变成了浓妆艳抹的戏脸,宁静变成了嘶叫,忧伤变成了狂暴。
古典的美是沁人心脾的甘泉,现代的美是大红大绿的强刺激。我们已渐渐习惯了现代美。
泽陂
——人间最难脱情网
【原文】
彼泽之陂(1),
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
伤如之何(2),
寤寐无为(3),
涕泗滂沦④。
彼泽之陂,
有蒲与蕳(5),
有美一人,
硕大且卷(6),
寤寐元为,
中心娟娟。
彼泽之陂,
有蒲菡萏③。
有美一人,
硕大且俨(9),
寤寐无为,
辗转伏枕。
【注释】
①陂(bei):水边的地。②伤:女子自指的代词,意思是“我”。③寤寐,醒着和睡着。④涕:眼泪。泗:鼻涕。滂论:大雨般地淋下。⑤蕳(jian),兰花。(6)硕大:高大。卷(quan):美好的样子。(7)中心,心中。娟哏:心中忧愁的样子。(8)菡萏(handan):荷花。(9)严:庄重,端庄。
【译文】
在那清清池塘旁,
长着蒲草与荷花。
有个英俊的男子,
让我思念没奈何。
朝思暮想没办法,
涕泪滚滚如雨下。
在那清清池塘旁,
长着蒲草与兰花。
有个英俊的男子,
身躯高大让人爱。
朝思暮想没办法,
心中忧愁不堪言。
在那清清池塘边,
长着蒲草与荷花。
有个英俊的男子,
身材高大多端庄。
朝思暮想没办法,
翻来复去难人眠。
【读解】
长相思,夜难眠,一夜就像一百年。用这话来说相思之苦,恐怕一点也不过分。其中如煎如熬的滋味,唯有相思者才能体验。
有特定对象的相思,比如怨妇思征夫,尚有盼到脱离苦海的那一天,不管希望多么遥远,毕竟是有希望,正如在苦海中航行有了方向,有了精神支柱,因而有出头之日在远方召唤。
单相思犹如掉进了无边的苦海,既无方向和支撑,又无得救的机会,随波逐流,任凭风吹雨打,总是愁云茫茫,苦海浩荡。
之所以单相思,必定有着某种障碍。或者是对方早已情有所归,不敢夺人之美,只有从旁默默注视。或者是对方已有家室,不敢擅自闯入禁区,只得暗自叹息。或者是对方已断然拒绝,一片真情无所托付,只得偷偷顿足捶胸。或者是羞于向对方表白,惧怕碰壁而归,只有长夜垂泪。
有所期待的相思,脱出苦海之时,便是获得解救之日。解救之途是苦苦等待。单相思的获救,除非出现奇迹,否则只有靠自己。要么是大胆前行,勇敢冲锋陷阵,去争取自己的幸福。要么是咬紧牙关,摆脱情网,走出迷误,开始新的历程。自救才能得救。要不,便只有自个儿在苦海中挣扎。
然而,道理与情感毕竟相去甚远。远讲道理容易,做起来艰难。情网大约是人意最难脱出的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最牢固的网。能够轻易脱出情网的人,未必就是真正的英雄豪杰。
素冠
——唯有同情不求报答
【原文】
庶见素冠兮①,
棘人栾栾兮②,
劳心慱慱兮③。
庶见素衣兮,
我心伤悲兮,
聊与子同归兮。
庶见素蔽兮④。
我心蕴结兮⑤,
聊与子如一兮。
【注释】
①庶:有幸。②棘:瘦,栾栾:瘦弱的样子。③慱慱(tuan):忧愁劳苦的样子,④蔽:朝服的蔽膝。⑤蕴结:心里郁结放不开。
【译文】
幸而见人戴自帽,
身体瘦弱面容憔,
心中忧愁又哀伤。
幸而见人穿白衣,
我的心中多伤悲,
甘愿同你共患难。
幸而见人穿白裤,
我心郁结放不开,
甘愿与你结同心。
【读解】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是说,凡是正常人,都具有同情心。它是设身处在遭遇不幸的人的境地,替他人着想,替他人担忧,分担他人的不幸。这是人之常情之一,同时也是仁爱之心、博爱之心的体现。
同情心是人间少有的、且不寻求报答的一种情感。它是单方面的,不企图交换,不期望回季已只想以付出来帮助遭受不幸的一方。即使有时难以在财物上给予帮助,只要有话语的安慰,便会给人以心理上的满足。正因为如此,同情心是纯洁的,高尚的,神圣的,不带铜臭和欲求的,非功利的。
当一个社会被铜臭污染了之时,同情心也就随之变质了。当商品交换的原则支配了社会生活的一切之时,同情心也就泯灭了。如果说商品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韵必然,这是否就意味着同情心的泯灭也属必然?
现实的回答和理论上的回答肯定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