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曰:
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撄之谓天子①。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②。此官之所自立也③。立官者,以全生也。今世之惑主,多官而反以害生,则失所为立之矣④。譬之若修兵者,以备寇也。今修兵而反以自攻,则亦失所为修之矣。
夫水之性清,土者抇之⑤,故不得清。人之性寿,物者抇之,故不得寿。物也者,所以养性也⑥,非所以性养也⑦。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⑧。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若此,则每动无不败。以此为君,悖;以此为臣,乱;以此为子,狂。三者国有一焉,无幸必亡⑨。
今有声于此⑩,耳听之必慊已,听之则使人聋,必弗听。有色于此,目视之必慊已,视之则使人盲,必弗视。有味于此,口食之必慊已,食之则使人瘖,必弗食。是故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世之贵富者,其于声色滋味也,多惑者。日夜求,幸而得之则遁焉。遁焉,性恶得不伤?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万物章章,以害一生,生无不伤;以便一生,生无不长。故圣人之制万物也,以全其天也。天全,则神和矣,目明矣,耳聪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节皆通利矣。若此人者,不言而信,不谋而当,不虑而得;精通乎天地,神覆乎宇宙;其于物无不受也,无不裹也,若天地然;上为天子而不骄,下为匹夫而不惛。此之谓全德之人。
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贫贱之致物也难,虽欲过之,奚由?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蹷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贵富之所致也。故古之人有不肯贵富者矣,由重生故也;非夸以名也,为其实也。则此论之不可不察也。【解说】
“本生”就是把保全生命作为根本。文章认为外物既可以养生,又可以伤生,而保全生命的方法在于正确地处理人与外物的关系。圣人重生轻物,“以物养性(生命)”,对于外物“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因而能够“全其天(生命)”。富贵之人多为外物所惑,重物轻生,“以性养物”,对物质享受贪求不已,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伤生亡国。作者的这些议论,是为规劝骄奢淫逸的君主而发的,其思想上要源于杨朱一派的“贵己”学说。【注释】
①撄(yīnɡ):触犯。
②天:指天所生育的生命。故:事。
③官:职官。自:从。
④为(wèi):介词。
⑤者:语气词。抇(hú也读ɡǔ):搅浑,搅乱。
⑥性:生命。
⑦以性养:用生命供养外物。
⑧轻:喻物。重:喻身。
⑨无幸必亡:无可幸免,必定灭亡。
⑩有……于此:古汉语中表示假设、用于打比方的一种惯用格式。
慊(qiè):满足,惬意。已:语气词,用于语尾,表示确定。
瘖(yīn):哑。
害于性则舍之:这句的意思与《贵生》篇“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同。
遁:通“循”。这里的意思是放纵不能自禁。
恶(wū):何,怎么。
招:射的目标,箭靶。
章章:繁盛的样子。
便:利。
臭(xiù):这里指嗅觉灵敏。
口敏:言辞敏捷。
三百六十节:指人的周身所有关节。《素问·六节藏象论》:“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这里是取其整数。以人的关节总数为三百六十五,是为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相配,这是阴阳五行学说“天人相应”的观点。利:通畅。
惛(mèn):通“闷”。忧闷。
适:正,恰好。
致物:获得物。
奚:何。
辇(niǎn):人推挽的车。
佚(yì):通“逸”。逸乐。
招蹷(jué)之机:导致人脚生病的器械。蹷,病名,这里指脚不能行走。
强(qiǎnɡ):勉强。
靡曼皓齿:指美色。靡曼,皮肤细腻。皓,洁白。
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从孔子“放郑声”、“郑声淫”起,古人历来都视之为淫靡之音,乱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