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孟春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吕氏春秋",免费读到尾

  【正文】

  一曰:

  孟春之月①,日在营室②,昏参中③,旦尾中④。其日甲乙⑤,其帝太皞⑥,其神句芒⑦,其虫鳞⑧,其音角⑨,律中太族⑩。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旂,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无有不当。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忒,无失经纪。以初为常。

  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参于保介之御间,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田。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大夫九推。反,执爵于太寝,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曰“劳酒”。

  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繁动。王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径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

  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无用牝,禁止伐木;无覆巢,无杀孩虫、胎夭、飞鸟,无麛无卵;无聚大众,无置城郭,掩骼霾髊。

  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有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以从我始。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

  孟春行夏令,则风雨不时,草木早槁,国乃有恐;行秋令,则民大疫,疾风暴雨数至,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霜雪大挚,首种不入。

  【解说】

  本书十二月纪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阐明四季十二月的天文、历象、物候等自然现象,说明天子每月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所应遵守的规定,以及为顺应时气在郊庙祭祀、礼乐征伐、农事活动等方面所应发布的政令。要求天子行事制令要“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实际上,这十二月纪是作者构想的一年的施政纲领。本书十二月纪是阴阳明堂思想较早较有系统的记载。

  依五行学说,春季属木,阳气渐盛,万物萌生,是生养的季节。因此,天子发布政令要以宽厚仁恩为主旨,禁止杀伐伤生。天子要勉农劝桑,躬耕帝籍;要抚恤幼孤,赈济贫困;要演乐习舞,亲往观看,以此来顺应时气。

  《孟春》、《仲春》、《季春》所统辖的十二篇文章都是以讲养生为主的。阐述养生的思想,也是为了与春天生养之季相应合。

  【注释】

  ①孟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夏历正月。孟,始。

  ②日在营室:指视太阳运行的位置在营室宿。营室,二十八宿之一,又称“室”、“定”,在今飞马座。

  ③参:二十八宿之一,在今猎户座。中:指中星,即晨昏时刻出现在正南方中天的星宿。

  ④旦:平明,拂晓。尾:二十八宿之一,在今天蝎座。

  ⑤其:指孟春。甲乙:五行说把四时、十天干与五行相配,春季属木,甲乙也属木,所以说“其日甲乙”。下文“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等等,也都是把五帝、五神、五虫等配于五行之后,再配于四时的。

  ⑥太皞(hào):即伏羲氏,本书把它作为五帝之一,五行家说他以木德称王天下,被尊为东方之帝、木德之君。

  ⑦句(ɡǒu)芒:少皞氏之子,名重,辅佐木德之帝,被尊为木德之神。

  ⑧虫:古时对动物的总称。鳞:五虫(羽毛甲鳞倮)之一,指鱼龙之类。

  ⑨角: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

  ⑩律:律管,即定音的竹管。中(zhònɡ):应。太蔟:古代十二律之一。十二律分为阳律(六律)、阴律(六吕),它们的名称是:黄钟、太族、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律);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六吕)。据说古人把葭莩(jiāfú)的灰塞在律管里,某月到了,与它相应的律管里的灰就飞动起来,这就叫做律中某某;孟春之月,太蔟管中的灰飞动起来,所以叫“律中太蔟”。

  八:指木之成数。阴阳五行说认为天地生成五行,一天生水,二地生火,三天生木,四地生金,五天生土;因为阴阳不相配不能相成,所以又六地成水,七天成火,八地成木,九天成金,十地成土。天生木之数是三,天地相配成木之数是八。

  酸:五味(酸苦甘辛咸)之一。

  臭(xiù):气味。膻:五臭(膻焦香腥朽)之一。

  祀:祭祀。户:户祀,五祀(户灶中霤门行)之。古人认为春天阳气上升,蛰伏的动物开始活动,由户而出,所以孟春要举行户祀。

  先:动词,指先用。脾:五脏(脾肺心肝肾)之一。

  东风:春风。五方、四时与五行相配,东方、春季都属木,所以称春风为东风。

  蛰(zhé)虫:藏伏的动物。蛰,藏。始振:开始活动。

  鱼上冰:冬天寒冷之时,鱼伏在深水处,孟春天气渐暖,鱼就向上游到冰层下。上,用作动词。

  獭(tǎ)祭鱼:水獭将捕得的鱼陈列在水边,古人称之为“獭祭鱼”。祭,杀。

  候雁:雁是候鸟,所以称候雁。北:用作动词,指向北飞。

  青阳左个:东向明堂的北侧室。古代帝王居住及宣布政教的明堂,按五行构筑,东向的叫青阳,南向的叫明堂,西向的叫总章,北向的叫玄堂,中央的叫太庙。除太庙只有一个太室之外,其余的在正堂两侧各有一个侧室,叫“个”,左侧室叫左个,右侧室叫右个,中间的正堂也叫太庙。天子按四时、五行的运行,每月换一个居室。

  鸾辂(luánlù):饰有鸾铃的车。鸾,鸾铃。辂,车。鸾本是青色凤鸟,这里称春天用的车为鸾辂,是取鸾凤色青。五色与五行相配,青属木,所以用青色的东西命名春天用的器物。下文的御用之物如青龙、青旂、青衣、青玉等都是为顺应春天的青苍之色。

  龙:高大的马。马八尺以上为龙。

  载:(把旗帜)插在车上。旂(qí):古代绘有龙纹的旗帜。

  衣(yī)青衣:穿着青色的衣服。前一个“衣”字用作动词。

  服:佩戴。

  食麦与羊:五谷(麦黍稷麻菽)、五畜(鸡羊牛犬豕)与五行相配,麦属木,羊属火。古人认为吃东西要顺应时气,安生养性,而春气贵在调和,但还有冬日的余寒,所以吃与春同属木的谷物,并用属火之畜来御寒。

  器:指宗庙所用的器具。疏以达:指器物镂刻的纹理空疏而通达。疏,空。

  是:此。

  太史:官名,负责记载史事、观测天文、制订历法等。谒:告。

  盛德:大德。古人认为春属木而有生育万物之德,所以说春季盛德在木。

  斋:祭祀之前,整洁身心叫斋。

  三公:辅佐天子的最高官吏,这里指太师、太傅、太保。九卿:指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

  迎春于东郊:当春天木气到来的时候,天子亲自率领群臣,到城外东郊迎接,以表示重视和恭敬。东郊,邑东八里为东郊(“八”取春之数)。一说迎春是迎太皞句芒之神。

  朝:朝堂。

  相:三公。布德和令:发布德教、宣布禁令。和,通“宣”(依王引之说)。

  庆:褒奖。惠:泽惠。

  兆民:众民。天子所治之民为兆民。这里指普天下之民。

  庆赐:指应该褒奖赏赐之事。遂:通达。

  典:指六典,即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法:八法,即官属、官职、官联、官常、官成、官法、官刑、官计。六典八法是治理邦国官府的法则制度。

  司:掌管。

  宿:指太阳所在的位置。离:指月亮所经过的地方。忒(tè):差错。

  经纪:纲常、法度,这里指日月星辰进退疾迟的度数。

  初:指作为历法计算起点的冬至点。当时人们认为冬至点在牵牛初度。常:法。

  元曰:吉日。祈:求。

  元辰:吉辰。日为天干,辰为地支,所以有事于天(祈谷)用日,有事于地(耕帝籍)用辰。

  耒耜(lěisì):农具,犁。犁柄叫耒,铧叫耜。

  措:放置。参于:疑当作参乘(shènɡ),“于”为“乘”字之坏脱(依许维遹说)。保介:车右,即站在车上右侧保护君主的武士。之:与(依王引之说,见《经义述闻》)。御:御者,驾车的人。车右和御者都是参乘(依孔颖达说)。

  躬:亲自。帝籍田:古时,天子有农田千亩,用民力耕作,来生产祭祀上帝的黍稷,所以称这千亩农田为帝籍田。又简称帝籍或籍田。

  推:指推耒耜入土。

  反:返回。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返”。爵:饮酒器。太寝:祖庙。

  御:侍,指陪天子饮酒。

  命:命名。劳:慰劳,这两句是说籍耕归来,天子举行宴饮以慰劳群臣。

  气:古人把构成万物的物质一般都称作气。

  和同:混同合一。

  繁:萌。动:生。

  布:发布。

  田:指田畯,古代主管农事的官。舍:住。

  修:整治。封疆:疆界,这里指田地的界限。

  审:周密,详细。端:端正。径、术:都是小路,这里指田间的小路。

  相(xiànɡ):考察。阪(bǎn);大坡。险:高低不平的地方。原:广阔平坦的地方。隰(xí):低洼潮湿的地方。

  所宜:指适宜种的谷物。

  五谷:指麦黍稷麻菽。所殖:指养殖的方法。

  道(dào):引导。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导”。

  饬(chì):通“勅”。申明,告诫。

  准直:指农产品的价格标准。

  乐正:乐官之长。学:指太学。习舞:指教国子练习舞蹈。古人认为音乐舞蹈有潜移默化之功,因此把它作为礼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祭典:祭祀的典则。

  牺牲:供祭祀用的全色整个牲畜。牝(pìn):雌性的禽兽,这里指母牲。古人认为春天是生养万物之时,所以禁止在祭祀山林川泽时用母畜做牺牲。

  覆:翻。

  孩虫:幼兽。孩,幼。胎夭:在母腹中的小兽。夭:麋子叫夭,这里泛指小兽。飞鸟:刚学飞的小鸟。

  麛(mí):小鹿,这里泛指幼兽。卵:鸟卵。麛、卵这里都用作动词,指杀麛取卵。

  置:设立。“无聚大众、无置城郭”是为不夺民时。

  骼:枯骨。霾(mái):埋。髊(cī):带有腐肉的骨。孟春掩埋枯骨尸骸,表示顺应时气,崇尚仁恩。

  称:举。殃:咎,灾祸。古人认为孟春主生养,举兵杀戮有逆天道,所以要遭天殃。

  兵戎不起:指不可发动战争的时候。

  绝:断绝。

  纪:纲纪。以上三句是说,发布政令要顺应天地人三者的规律法则。

  令:指政令。

  不时:不合时。

  国:指国人。古人认为如果发布的政令违背时令,将要出现各种灾害。夏属火,孟春行夏令,火焚木,就会草木早枯,百姓惶恐。

  疫:瘟疫,这里用作动词,指瘟疫流行。

  数(shuò):屡次。

  藜:像蒿一类的野草。莠(yǒu):像谷子但不结实的野草。兴:起。古人认为春属木,主仁恩;秋属金,主杀戮,孟春行秋令,百姓就会遭受瘟疫;又金生水,所以风雨屡至,荒草蓬生。

  潦(lǎo):雨水大的样子。败:毁坏。

  挚(zhì):伤害。

  首种:指过冬的麦子。入:收成。(以上依蔡邕说,见《月令章句》)古人认为孟春阳气尚微,季冬阴气刚过。冬又属水,所以此时行冬令就会雨雪为害,庄稼不收。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五行相配表五

  行天

  干五五

  帝神五

  虫五

  音五

  味五

  臭五

  祀五

  脏五

  色五

  谷五

  畜五

  方四

  季木甲

  乙太句

  皞芒鳞角酸膻户脾青麦鸡东春火丙

  丁炎祝

  帝融羽徵苦焦灶肺赤黍羊南夏土戊

  已黄后

  帝土倮宫甘香中

  霤心黄稷牛中季

  夏金庚

  辛少蓐

  皞收毛商辛腥门肝白麻犬西秋水壬

  癸颛玄

  顼冥介羽咸朽行肾黑菽豕北冬

点击下载App,搜索"吕氏春秋",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