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千家诗1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楚辞、千家诗、人间词话、诗品",免费读到尾

  七言绝句

  春日偶成①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②偷闲学少年。

  【注释】

  ①偶成:偶然成诗。意思是诗人本没想作诗,但客观

  事物使诗人很有感触,不禁写出了诗。这类题目并不是某事

  某物的具体概括,而是难于概括,就标上\"偶成\"二字,

  等于说\"感想\",\"春日偶成\",等于说\"春天的感想\"。有

  的诗人又用\"无题\"来做这类诗的标题。我国最早的诗歌总

  集《诗经》,多取第一句中第一、二字为标题,也属于\"偶

  成\"、\"无题\"之类。

  ②将谓:可能认为。将,这里作推度副词。

  【解说】

  程颢(hào),字伯淳,谥(shì,古代有地位有名望的人

  死后,朝廷给予的称号)明道先生,落阳人,是宋代唯心主义

  哲学家,研究孔孟之道。宋代把哲学叫做理学,在宋代四大派

  理学中,他同朱熹的观点一致,世称程朱学派。

  《千家诗》的编者以这首诗作为全书开宗明义的压卷之

  作,是很有见地的。”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这首诗

  的好处是\"平淡中有至味\"。

  诗的构思是颇费匠心的。全诗的重点在\"余心乐\"三

  字,并且强调说这是\"时人不识\"的。所谓\"立片言而居

  要,乃一篇之警策\"(《文赋》),就是指这种笔法。春日

  出游,那淡淡飘浮的云,吹面不寒的风,接近中午的和煦阳

  光散发着春日的馨香。因为信步徐行,观花玩柳,不知不觉

  地就走到了前川(川,这里是\"平原\"的意思),这是儿童都

  能领略的,怎么能说\"时人不识\"呢?因为时人所识的只是

  风、云、花、柳之景,而诗人从风、云、花、柳中所领会到

  的独特的感受,独有的快乐,这是为\"时人\"所不识的。这

  不是一般的认识,也不是一般的快乐,而是象陶渊明\"每有

  会意,便欣然忘食\"那样的快乐,甚至还有过之。当诗人

  “触景生情,有得于心\"时,往往会忘情得\"手之舞之足之

  蹈之\"的,这从结句\"将谓偷闲学少年\"可以看得出。因为诗人

  得意忘形,手舞足蹈,所以才怕别人误解为\"贪玩辍学\"的

  轻薄少年。这末一句把\"心乐\"二字形象化了,深刻化了。

  然而诗人究竟乐的是什么呢?这里就得回转头来再看看

  诗的前两句,探索诗人在云、风、花、柳中究竟有什么\"会

  心\"处,竟使诗人欣喜欲狂。从第一句的云淡、风清、丽日

  光天的旖旎阳春中,显示一种\"心气和平\"的雍容气象,而第

  二句紧承第一句,以\"傍\"、\"随\"、\"过\"三字揭示诗人从风

  云花柳中所得到的人生的学问。第一句以淡云、清风体会到

  做学问要心气和平,不骄不躁,即理学的\"修身养性\";第二

  句是说沿着\"修身养性\"这条路走下去,就能达到\"一旦豁

  然开朗,则其味无穷皆实学也\"的境界,就好比\"傍花随

  柳\"就\"到前川\"一样。这种表面是\"赋\"而实际是\"比\"

  的手法,真是\"绚烂之极,乃造平淡\"之作,\"看如容易却

  艰辛\"。

  作者对整首诗的结构也是刻意经营的。前二句把\"心

  得\"写尽,留出后二句为突出心得深化主题的余地,却又不

  从正面落墨,而以耽心\"时人\"不理解作者心中的欢乐,因

  不理解而误解,来曲折地表达,用笔灵活,摇曳多姿,若不

  经意而又句句围绕中心。

  春宵

  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①清香月有阴②。

  歌管楼台声细细,

  秋千③院落夜沉沉。

  【注释】

  ①有:前\"有\"字为蕴含、散发之意;后\"有\"字为\"具有\"之意。

  ②阴:通荫,荫本义为荫蔽,月光荫蔽大地,引申为\"普照\"之意。

  ③秋千:亦写作鞦韆。这种游戏,是我国古老的习

  俗。王相注:“秋千,以彩绳系索,悬于梁上,女子坐板,

  用手推送于空处以为戏也。刀古代又称为\"千秋\"。”

  【解说】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古人的笔名),宋代眉

  州人,谥文忠。他是北宋大文学家和诗人,诗词风格豪放,

  陈毅同志称他\"东坡胸次广\";他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人合称\"三苏\"。

  这首诗一开头就扣定题目发出警策语:春天的夜晚,时

  间十分珍贵,一刻值千金。古人珍惜光阴,有惜\"寸阴\",

  惜\"分阴\"之说,也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之说,东坡述旧翻新,破题直书\"春宵一刻值千金\",成了

  千古名句。这一名句高度概括了春宵的价值,而且其精神通

  透全诗。由于起句太陡峻,若再陈述\"千金\"的具体表现,

  就会有枝蔓芜杂的感觉。所以第二句故意用\"急脉缓受\"的

  手法,在平易优美的花月景况中,蕴藉着春宵千金的价值远

  不止此的意味。下二句\"平铺湘水\",就春宵的足以赏心乐

  事说下去,楼台传出富贵人家的轻歌曼舞,院落里荡秋千正

  在起劲,那管夜已很深了,看来,人们正在及时行乐。诗的好

  处,正在于讥讽行乐之徒醉生梦死,享乐腐化,不惜光阴,

  不干正经事,没有高尚的生活目的。诗人以\"背面傅粉\"的手

  法,化肯定为否定,使诗意含蓄委婉,使翻滚的激流潜入海水

  深处,而笔调也更显得汪洋恣肆了。诗家评论,曾有\"韩潮苏

  海\"之说,形容苏轼诗的风格深广如海,这首诗正体现了这

  种风格。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①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②

  【注释】

  ①诗家:名诗人。匀:均匀。这两句说,柳树

  才星星点点吐出淡黄色嫩芽的时候,出色的诗人就应该了解最美好的

  春天即将到来了。

  ②若:假若,如果。上林:皇帝的花园,

  这里借指大地。这两句说,如果等到处处群芳斗艳、花团锦簇时,出

  门全是看花的人,你才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到,那就没有什么意义

  了。

  【解说】

  杨巨源,唐时蒲东人。其他不详。

  这首诗语言通俗,诗意浅显。它给人们这样的

  启示:当新事物正在孕育或萌芽时,诗人就应该把它未来发

  展情景预告给人们,要是等到事物的面目已经清楚或矛盾完

  全暴露,才告诉人们,那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春夜

  王安石

  金炉香烬①漏声②残,

  剪剪③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注释】

  ①金炉香烬:古人称铜为金,此处指铜香炉。古时富

  贵人家烧檀香以避秽,香烬,指炉内的香已烧完了。

  ②漏:古代无钟表,用来计算时间的工具叫漏。以壶

  盛水,使水滴于有刻度的器中,看器中盛水的情况来计时。

  ③剪剪:轻浅寒冷的样子。

  【解说】

  王安石,字介甫(有人呼之为\"拗相公\",黄山谷称之为

  “半山老人\"),宋代临川人,神宗时宰相,主张推行\"新

  法\"。列宁曾评价他是十一世纪中国的政治家。他的诗雄健

  精辟,较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人民疾苦和社会问题。

  《春夜》诗刻画了一位忧国忧民的志士的形象。”香

  烬\",\"漏残\",夜已深了,应就寝了;夜风阵阵,令人感

  到寒意,更应入睡了,可是不能入睡呀!因为春色恼人啊!

  春色为什么恼人?因为\"月移花影上栏杆\"了啊。

  赵宋王朝到神宗时,外受北方辽、金的威胁,内则民贫

  国弊,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神宗信任王安石变法图强,但因

  伤害了当时的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新法\"与保守势力

  之间斗争激烈而且保守势力日渐抬头,好象\"月移花影上栏

  杆\"。所以诗人深夜还不能入眠:国家大事没处理好,不敢

  休息啊。

  全诗以第三句为关键,\"眠不得\"三字写出诗人内心的

  苦闷。这苦闷不是个人的得失;这苦闷压力很大,无法排

  解,漏残、风寒二句烘托孤寂冷峻的气氛。这样的环境,这

  样的春色,诗人发出了\"恼人\"的呼声,\"眠不得\"的叹息。

  正象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副忧国忧民

  的愁苦心情跃然纸上,末句再推进一层,不仅\"漏残\"、

  “风寒\",而且阴影重重,形势逼人,更加突出了诗人痛苦

  而又无可奈河的心境。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①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②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③

  【注释】

  ①水部:官名,水部郎中的简称。张十八:即张

  籍,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②天街:指唐代京城长安街道。

  酥:牛羊乳汁的制品,这里说象酥油一样。这两句说,春雨连绵,

  长安街道润滑得象酥油一样,刚吐芽的小草,远看是青青的一片,近看

  却什么也不见了。

  ③绝胜(shēng生):远远超过。烟柳:柳色如

  烟。皇都:指唐都长安。这两句说,这是一年中春色最美好的时光,

  它比长安三月烟柳的暮春景色不知要强多少倍呵!

  【解说】

  韩愈,唐代伟大的散文家、著名诗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曾因劝阻唐宪宗(李纯)迎佛骨,受到贬官。他的散文气势雄健,论证周密。诗歌方面,虽有雄健奇峭的一面,但也有流于形式和艰涩的一面。所以影响不如散文大。著有《韩昌黎集》。

  这是韩愈赠给张籍两首诗中的一首。全诗都是抓

  住\"早春\"的特征着笔。前两句,一是写春雨,一是写春

  草。春回大地,下着牛毛细雨,\"润物细无声\"(杜甫:《春

  夜喜雨》)。第一句的\"酥\"字用得新颖别致,是说街道象

  酥油一样润湿。第二句,因为是\"早春\",小草刚吐芽,远

  看是一片绿色,清新可爱,然而近在身旁却看不见了。读了

  这句,真使人叹服诗人观察景物的细致,用字的准确。诗最

  后两句主要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景美好的日子,它比长安京城

  烟花三月的暮春景色要强得多。在这两句里,\"最\"、\"绝\"

  两字不但用得好,而且也收得有力。

  元日①

  王安石

  爆竹②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③。

  千门万户瞳瞳④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⑤。

  【注释】

  ①元日:又叫元旦,今叫春节。

  ②爆竹:古人无鞭炮,用火燃竹使爆破以驱鬼魔,以

  迎福祥,进化为今天的鞭炮。

  ③屠苏:美酒名,是元旦专门饮用的酒,传说饮了可

  以健康长寿,习惯从最小者饮起,年纪最大的最后饮。

  ④曈曈(tónɡtónɡ):太阳初升,光芒未强的样子。

  ⑤桃符:新桃旧符即桃符的隔离用法。古俗用桃木刻

  符(迷信的文字图形)贴门上以避鬼物,迎吉祥。五代以

  来,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春联。民间常有\"爆竹一声除旧岁,

  桃符万户更新春\"的对联。

  【解说】

  这首诗同《春夜》诗的气象迥然不同。原注认为这是王

  安石拜相执政,推行新法初期的诗,是有可能的。

  诗的特点:欢乐中不失肃穆,以节日的气氛烘托对新的

  一年的希望。诗从除夕(元旦前一日夜晚)写起,\"爆竹声

  中\",想见弥漫的硝烟,欢愉的笑脸,老人迎福,儿童嘻

  闹,驱鬼邪,送旧岁,家家户户和平团聚,言谈欢笑的情

  景。接着转入元旦正题,刚入新年便春风送暖,暗喻新政一

  公布,气象就更新。在隆重的节日里,心里暖烘烘的,从幼

  到老依次饮屠苏酒,为新年祝福的欢乐之声似乎回旋在耳

  际。后二句从广大群众对节日的憧憬来写。千家万户在欢饮

  屠苏之后,对着\"曈曈\"的节日朝暾,胸中也升起曈曈的、美好

  的希望。这希望寄托在哪里呢?寄托在\"新桃旧符\"上。用

  “总把\"二字,强调突出当时人民对新法的拥护,也突出了全

  诗的主题。作者对新法的力量与信心溢于言表。得到人民群

  众的拥护就预示着成功,怎能不高兴呢。但\"四人帮\"借此

  诗以示其篡党夺权的野心,不过是佛头着粪,却未能得逞,

  也丝毫无损于这首诗的价值。

  上元侍宴①

  苏轼

  淡月疏星绕建章,②仙风吹下御炉香。③

  侍臣鹄立通明殿,④一朵红云捧玉皇。⑤

  【注释】

  ①上元:旧历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侍(shì示)

  一旧时称陪在尊长旁边。宴(yàn燕):宴会,以酒肉款待

  宾客。②绕:环绕。建章:宫名。这句说,在天快亮朝

  拜天子的时候,淡淡的月色,稀疏的星儿,映照着瑰丽堂皇的建章宫。

  ③仙风:此处可作\"微风\"解。御(yù预)炉:皇帝用的香

  炉。这句说,微风把金炉中的香气吹送出去。④鹄(hú胡):天

  鹅。鹄立,天鹅站立时,其身很正,这里用以形容全身笔直地站着。

  通明殿:宫殿名。这句说。臣子们象天鹅一样,笔直地肃立在通明殿

  里。⑤玉皇:传说中天上的帝王。这句说,群臣肃立在皇帝面前,

  就象红云簇拥着九天上的玉皇一般。

  【解说】

  皇帝在宫中赐宴,苏轼得邀侍陪。这首诗是写侍

  宴时的情景。在诗中,作者除了用\"仙风\"、\"鹄立\"等词

  语外,还把皇帝比作\"玉皇\",这都是对封建帝王的恭维。

  但是我们从反面也可以看到,在封建社会里,君臣之间的等

  级是很分明的,帝王的生活也非常豪奢。

  立春偶成

  张栻

  律回①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②满,东风吹水绿参差③。

  【注释】

  ①律回:古代测验气候变化时断竹为筒,储以芦灰,

  到了某个节气则管内芦灰飞动以识节候。相传黄帝令伶伦断

  竹为筒,以候十二月之气,配合音乐(故曰律),将二十四

  节分为阳(奇数)六律,阴(偶数)六吕。六律分别命名

  为:黄钟、太簇、姑洗、蕤(ruí)宾、夷则、无射(yì)。

  六吕分别命名为: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

  立春之日大吕已结束,太簇刚开始,阴极阳生,故称之为律

  回。

  ②生意:生机、生气。

  ③参差(cēncī):形容风吹绿水如阶石,如鱼鳞,微波

  相接之状。

  【解说】

  张栻,字敬甫,号南轩,宋代人。

  立春是阳气回苏的开头,也是一年的最后月份。立春以后

  天气逐渐暖和,所以说\"冰霜少\"。这时冬眠的蛰虫将要苏

  醒,草木将要萌发抽芽,所以说\"草木知\"。人们也不再有

  瑟缩寂寞的感觉,而是生机充沛了,你看东风吹在水面上,

  波光粼粼,\"清且涟漪\",一浪接着一浪,多么自如舒畅

  啊。

  诗人从立春这个节日\"阴极阳生\"的特点,命意也不过

  说\"一阳复始,万象更新\"。但诗人在内容上略加提炼,在

  表达上以\"春才到便觉得…\"的\"夸饰\"手法,预示春浓的

  景象,以显示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对春天美景的爱好,使人

  默默地意会到,诗人所热情歌颂的是:只要有积极的因素,

  便会有积极的反应。因而全诗以\"律回\"为契机。律一回,

  就冰霜少,则春天的温煦可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了草木

  知春归的名句,比之\"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名句,有异曲同

  工之妙。读者从中似乎看见了茸茸芳草,碧烟轻浮,千红孕

  苞,鹅鸭戏于晴江,好鸟翔于佳木,一定会浮想联翩,感到

  春意盎然,所以说\"生意满\"。结句以绿波荡漾,把视野引

  入水天相接的境界,悠然自得而又有无穷遐想。以景结,而

  余味无穷。

  打球图

  晁说之

  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沉醉打球回。①

  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②

  【注释】

  ①阊阖(chānghé昌河):皇宫的正门。三郎:唐

  玄宗(李隆基)的小名。沉醉:即醉沉沉。这两句说,皇宫里一层

  层的门户都打开了,那个已经喝得大醉的唐明皇从外面打球回来了。

  ②谏(jiàn箭):古时候臣子规劝帝王,叫谏,疏(shù数):封建

  时代臣子向皇帝进言的文书叫奏疏。疏,也念阴平,但在这里念去声。

  九龄:即张九龄。他和韩休都是唐玄宗时的贤明宰相,均以敢于直

  言极谏著称。这两句说。张九龄已经年老退休,韩休又因病死去,因

  为再没有直言敢谏的奏章呈上来,唐玄宗就可以肆无忌惮了。

  【解说】

  晁说之,宋朝诗人。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工诗善画,通六经,尤精易学。官终徽猷阁待制。著有《景迁生集》、《儒言》、《晁氏客语》等。

  作者看了唐明皇(玄宗李隆基)打球图以后,为

  了抒发自己的感受便写了这首诗。诗中的大意是写唐明皇淫

  佚无度,整日过着以打球饮酒为乐的生活,结果远离了正直

  敢谏的老臣,以致酿成后来的安史之乱。作者似乎是在借唐

  明皇的惨痛教训来讽喻北宋的最高统治者,希望他们以此作

  为鉴戒,以免重蹈前朝的覆辙。

  清平调①词

  李白

  云想②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③露华④浓。

  若非群玉山⑤头见,

  会向瑶台⑥月下逢。

  【注释】

  ①清平调:据《乐府》《清平调》曲律而填写新歌

  词。

  ②想:此处意思是想象。

  ③槛(jiàn):栏杆。

  ④露华:此指带露的牡丹花。

  ⑤群玉山:山名。神话传说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多玉

  石,故名群玉山(据神话、《山海经》及《穆天子传》)。

  ⑥瑶台:传说中西王母的宫殿。瑶,美玉。

  【解说】

  李白,字太白,世称之为谪仙,青莲居士,唐代伟大诗

  人。李白天姿俊爽,诗才飘逸(浪漫主义风格),想象奔

  放,有\"诗仙\"之称,杜甫也称赞他\"白也诗无敌,飘然思

  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荆公评李白诗为:“清

  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首诗是李白赞美杨玉环(贵妃)的美丽的诗。《太真

  外传》说:开元间,宫中喜种牡丹,唐玄宗诏令把名贵品种移

  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一个傍晚,牡丹盛开,玄宗与杨贵

  妃同往观赏,宫廷歌手李龟年领一班\"梨园子弟\"正准备奏

  乐歌舞。玄宗说:“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辞为?”立

  刻命李龟年持金花笺宣翰林学士李白撰新词。当时李白喝醉

  了酒,听说之后,提笔写了《清平调》词三首,玄宗看了很

  欣赏。这里选的是三首中的第一首,单从这一首看,诗是没

  有积极的思想意义的(但三首是整体、每首只是一个段落,

  李白的本意在第三首),它的表现手法有可以借鉴之处。

  诗的主题是:“赏名花,对妃子\",贵妃象仙子一样的美。

  诗的艺术构思是很巧妙的,把花与妃子比为浑然一体,使主

  题单一化,然后铺叙,这样不管分写、总写、笔墨就容易集

  中。前二句分写人和花,分中有合;后二句合写,虚写,虚

  中见实,利用人们对仙子总是美的印象,从联想中想见妃子

  的美。

  有人说:第一个把花比做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

  材,第三个便是蠢材。对缺乏创造力的作品,这个意见无疑是

  对的,但也要看作品的具体情况而定。这首诗使花与人浑为一

  体,应景切题。而作者塑造的形象是面对真的美人,真的名

  花。古人说画鬼容易,画犬马难,这又是一个难题,但诗人

  牵合钩勒,挥毫自如,从衣著写起,而衣著写又避开头背腰

  裙翠羽明珰,而从美貌如仙的\"仙\"字着笔,故\"云想衣

  裳\"则可想见其\"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女袅

  娜娉婷的娇姿,\"花想容\"则想见其\"雪肤玉貌\"的面容。

  第二句\"春风拂槛\"四字,不仅切时,并且显示\"清平\"的承平

  气氛,接写\"露华浓\",带露的牡丹,不仅写出了花的丰

  韵,更写了贵妃的丰姿,所以是分中有合。这样丰姿飘逸的

  美女,自然只有仙子才配称,后二句以\"群玉山\"、\"瑶

  台\"显其华贵雍容气象,再以\"月下逢\"示其恍惚迷离之

  境,便把贵妃这个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绰约多姿,好象站

  在我们的面前一样。据说:杨贵妃读了这几首诗起初也很欣

  赏,后来,高力士为了报复李白,指着诗的第二章最末二句

  对杨贵妃说:“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李白

  把你比作汉代被人咒骂的皇妃赵飞燕,你还赞赏他。杨贵妃

  从此便对李白忌恨排挤,以致后来使李白被唐明皇\"赐金放

  还\",离开了长安。我们认为高力士倒实说了李白诗的讽刺之

  意,只不过他用心叵测罢了。现将原诗第二,三两章抄在下

  面,再说说我们的意见。

  其二:

  “一枝浓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

  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

  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诗人于第一首极力写贵妃的美,紧接着第二首就提出飞

  燕的故事,第三首一开头就喊出\"倾国\"这一触目惊心的字

  眼,\"倾城\"二字用以代表美女,出于汉李延年,\"北方有

  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

  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里用意\"双关\",既代美女又暗

  示沉湎女色是使国事衰败的恶德,诗人不敢直说啊。而且古\'

  代写诗都讲求婉而多讽,才能言者无罪。

  本来这组诗是昏庸腐朽的唐玄宗要李白充当池的御用文

  人的典型记录。李白在长安,虽然受到唐玄宗的礼遇,但并

  未得到重用,他的政治抱负无从实现,反而要委身事君,违

  心地填写这些吹捧赞誉皇家的庸俗之辞。不过即使如此,李白也暗暗地刺了明皇、贵妃一下。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①鸣翠柳,一行白鹭②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③。

  【注释】

  ①黄鹂:黄莺。

  ②白鹭:水鸟之一种。

  ③万里船:本写江边可远航万里的船。因杜甫当时住

  在四川成都万里桥边,万里桥为诸葛亮送费祎(yī)出使东吴

  的地方。当时诸葛亮曾对费祎书有:“万里之行,发轫于此\"

  的话,故解\"万里船\"这句诗常牵涉到万里桥。

  【解说】

  杜甫,字子美,唐京兆杜陵人。曾做过左拾遗和检校工部

  员外郎,世又呼之为杜工部,杜拾遗(以官名、地名作为人的

  名字,表示对人的尊敬,杜甫是杜陵人,又叫他杜少陵),

  他享有\"诗史\"、\"诗圣\"的荣誉。他同李白齐名,是我国

  唐代两位不同风格的大诗人。

  这首诗一直脍炙人口,今人推荐的文章不少,古人也同样

  称赞,它在艺术上确有很多特色。陵阳称赞说\"黄鹂\",

  “白鹭\"之句,极尽写物之工。朱熹(晦庵)亦谓\"自秦州

  入蜀诸诗,分明如画\"(《诗人玉屑》卷十四)。这首诗以

  素描见画工之妙,不独一、二句\"极写物之工\",三、四

  句也构思精致。全诗四句,每一句是一幅图画,构成两个对

  鸣,而且总起来又是脉络贯通、错落有致的画卷。两个黄鹂

  鸣于翠柳之间,使我们如置身浓荫之中,看那黄鹂在柳枝间

  穿来穿去,也好象听到黄鹂清脆的叫声。这是平视近景。再

  放眼长空,白鹭成行。从漠漠的水田飞向蓝天,水光云影,

  地天空旷,给人以宽广辽阔、任意翱翔的感觉。再环顾四

  周,则西山绵亘,峰峦起伏,白雪皑皑;从窗中望去,成了

  一幅自然的\"西山积雪图\",这又是远望。俯瞰锦江,则烟

  波萦带,巨舟停岸,待到巴蜀雪消,一篙春水便可直通东

  吴,真是\"万里之行,发轫于此\"了。这二句于静穆之中给人

  以悠然遐想。四句都写景,而有层次,有远近、疏密、上

  下、高低的不同,而且五色交错,黄翠白绿,众彩纷纭,形象

  鲜明活泼,做到了多样统一,分而不散。这四幅画以景写

  人。勾画出诗人内心的恬静闲适。

  这首诗是诗人自秦中入蜀以后的作品。安史之乱,诗人身

  陷贼中。逃出长安后,备极艰辛才到了四川,丧乱之余,营

  建草堂以栖身。此时能处于这样的环境,就倍觉可贵,故其

  闲适之情,恬然自得之心,是一个忧时老人的暂时宁静心

  情,有当时历史的影子,迥然不同于一般士大夫的闲情逸致,

  联系诗人的身世来读这首诗,更能理觞诗的境界和诗的价值。

点击下载App,搜索"楚辞、千家诗、人间词话、诗品",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