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楚辞8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楚辞、千家诗、人间词话、诗品",免费读到尾

  【注释】

  ①天问:“天问\"二字的含义,王逸说就是\"问天\",因\"天尊

  不可问,故曰天问\"。戴震《屈原赋注》则说:“问,难也。天

  地之大,有非恒情所可测者,设难以问之。”戴氏认为\"天问\"

  就是对天地间常情不可解及其变化莫测的事情进行问难,是较

  为符合作品实际的。

  ②\"曰遂古\"句;曰:发问辞,犹\"问曰\"。遂古:遂,通

  “邃\",远;\"遂古\",即远古。一说\"遂古\"即\"往古\"。初:

  初始。开端。

  ③\"谁传道\"句;谁:谁人。传道:传说。之:指远古如何开

  端的情形。

  ④\"上下\"句;上下:“上\"指天,\"下\"指地。形:形成。

  ⑤\"何由\"句;何由:何从。考:考定。贺宽《饮骚》曰:

  “自今而言,上者为天,下者为地,鸿蒙之始上下未形,是无

  天地也。天地未定,何从有人而为之传道。为考定乎?大可

  疑也。”

  ⑥\"冥昭\"句;冥:昏暗,指夜晚。昭:光明,指白天。一

  说,\"昭\"是\"昒\"的错字;\"昒\"通\"昧\",也是幽暗的意思。

  瞢(méng):晦暗。”瞢暗\",朱熹《集注》说:“言昼夜未分

  也。”\"冥昭瞢暗\",是说远古时天地间昼夜未分,一片混沌暗

  昧。

  ⑦极:穷究,即探究明白、弄清楚。

  ⑧\"冯翼\"句;冯:通\"凭\",满。翼:盛。”冯翼\",元气充

  盛弥满的样子。《淮南子·天文》:“天地未形。冯冯翼翼。”古

  人认为天地生成之前,宇宙间先是弥漫着一种浑浑沌沌的元

  气。惟:同\"唯\",只是。像:这里指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

  没有具体实物对象存在的感觉、想象或现象,所谓\"冯冯翼

  翼\"的宇宙元气,就是这么一种\"像\"。

  ⑨\"何以\"句;何以:犹言\"凭什么\"。识:认识。

  ⑩\"明明\"句;明:白天。暗:黑夜。一说,\"明明暗暗\"意

  为或明或暗。

  “惟时\"句;惟:发语词。一说作\"彼\"解。时:通\"是\",

  这样。何为:为何。朱熹《集注》:“此间盖曰:明,必有明之

  者;暗,必有暗之者。是何物之所为乎?”一说,\"时\"指时

  间,即昼夜划分、明暗往还所形成的时间;\"惟时何为\",即时

  间是什么。

  “阴阳\"句;阴阳:原本指日光的向背,向日而明者为阳。

  背日而暗者为阴。同时,\"阴阳\"又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概

  念,它指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三合:“三\"

  通\"参\",\"三合\"即\"参合\",谓阴阳参合而生万物。一说,

  “三合\"是指阴、阳、天的结合与统一(见柳宗元《天对》)。

  又说,\"三合\"是天、地、人的结合与统一(王逸《章句》)。

  “何本\"句;本:本原、本体。化:变化。化育。

  “圜则\"句;圜(yuán):同\"圆\",指天体。朱熹《集注》:

  “圜,谓天形之圆也。”则:乃;一说\"而\"。九重:九层。古

  代传说天有九层。一说\"九非实数,是言天之极高。

  “孰营\"句;孰:谁。营:经营。一说\"营\"通\"环\",作

  “环绕\"解。度:测量。

  “惟兹\"句;惟:发语词。兹:此,这。功:功绩。一说

  “工程\"。”何功\",犹言何等伟大的功业(或\"工程\")。

  “孰初\"句;孰:谁。初:开始。作:进行。”初作\",即开

  创。

  “斡维\"句;斡(guǎn):王逸《章句》:“斡,转也。”指天

  体的运转。维:王逸《章句》:“维,纲也。”\"纲\"本义为总

  绳,引申为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部分。这里指决定、制约着天

  体运转的枢纽。一说,古代的盖天学说认为天似盖笠,故

  “斡\"指伞盖顶端的保斗,\"维\"指伞盖与盖弓(盖篷的骨架)

  相连系的绳索(汤炳正《楚辞新注》)。焉:哪里。系:联结。

  “天极\"句;天极:天的极边,天之顶端。另说,分别指南

  北极、北斗极及天枢、天的中央等。加:安放。

  “八柱\"句;八柱:古代传说有八座大山作为擎天之柱,故

  言\"八柱\"。一说指支撑大地的八根大柱。洪兴祖《补注》:

  “《河图》言:昆仑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

  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当:在。

  “何当\",即何在、在何处。

  “东南\"句;东南:指东南之地。亏:缺损,此指低陷。中

  国的地势是东南方低洼。古人从江河的流向就可以认识到。一

  说\"东南\"疑为\"西北\"之误,因为此处是问天,而且是问及

  天柱之事,当与《淮南子》所言的共工怒触不周山而天柱折、

  以致\"天倾西北\"有关。

  “九天\"句;九天:指天的中央和八方。王逸《章句》:“九

  天,东方暤天,东南方阳天,南方赤天。西南方朱天,西方

  成天,西北方幽天,北方玄天。东北方变天,中央钧天。”际:

  边际,边缘。一说\"之际\"指\"之间\"。谓九天相接之间。

  “安放\"句;安:如何,怎样。放:放置。安放;一说作

  “至\"、\"到\"解。属(zhǔ):连接。徐焕龙《屈辞洗髓》:“既

  有九天,必有边际,其际安所放至?安所属附?”

  “隅隈\"句;隅(yú):角落。隈(wēi):山崖水边的弯曲

  处,此指九天之际的角角落落。多有:即有很多。

  “谁知\"句;数:数目,数量。王逸《章句》:“言天地广

  大。隅隈众多,宁有知其数乎?”《淮南子·天文训》:“天有九

  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去地五亿万里。”高诱注:“九野,九

  天之野也。一野,千一百一十一隅。”

  “天何\"句;何所:何处,什么地方。沓:会合,接合。

  按,古人认为天像一个大盖子覆在大地上。《尚书·尧典》疏

  云:“虞喜云,周髀之术,以为天似覆盆,盖以斗极为中。中

  高而四边下,日月旁行绕之。”\"天何所沓\",是说\"天盖\"在

  什么地方与大地相接合。一说,\"沓\"乃\"踏\"之假借字,本

  当作\"蹋\",意为\"践履\";\"天何所沓\"意思是天足所践履之

  处在什么地方。

  “十二\"句;十二:王逸《章句》、朱熹《集注》等认为是

  指十二辰。古人认为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天上

  是沿着一个圆周来运行的,这个圆周叫黄道。日月五星在黄道

  上有十二个会合点,这十二个会合点就是十二辰,并分别以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

  来表示。一说,\"十二\"是指\"十二分野\"。而所谓\"分野\",

  是古代占星术的概念。它认为天上的十二星辰与地上的各州郡

  邦国相对应,由此形成地上的十二分野。焉分:如何划分。

  “日月\"句;安:怎么。属:系属。附着。

  “列星\"句;列星:众星。陈:陈列。陈本礼《屈辞精义》

  对上句和本句阐释曰:“安属者,日月之出入诸道,纵横相维,

  而系之于何所乎?安陈者,悬于空际,万古在天,何以运行而

  不紊乎?”

  “出自\"句;出:出发,此指太阳的升起。汤(yáng)谷:

  即\"晹谷\",又叫\"阳谷\"。神话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

  “次于\"句;次:止息,停宿。蒙汜(sì):即\"昧谷\",又

  称\"太蒙\"。神话传说中太阳落下的地方。

  “自明\"句;明:天明,即白天。及:至,到。晦:暗,即

  夜晚。

  “所行\"句;这句说。太阳清早从汤谷升起,晚上在蒙汜落

  下,一天中它行走了多少里?

  “夜光\"句;夜光:指月亮。德:德能,本领。一说\"德\"

  通\"得\"。

  “死则\"句;死:古人认为月亮每月生一次,死一次。《孙

  子·虚实篇》:“月有死生。”洪兴祖《补注》:“《书》有\'旁生

  魄\'、\'哉生明\'、\'既生魄\'。死魄,朔也;生魄,望也。”则:

  而。一说\"则\"作\"即\"解。育:生。朱熹《集注》:“此问月

  有何德,乃能死而复生?”

  “厥利\"句;厥:其,那个,指月亮。利:利益,好处。一

  说\"利\"通\"黎\",指月中的足影。维:语气词。一说\"维\"

  作\"为\"、\"是\"解。

  “而顾\"句;菟:即兔。古人认为月中有兔。”顾菟\",一说

  指月中兔名(朱熹《集注》、毛奇龄《天问补注》);一说\"顾\"

  作动词,\"顾菟\"谓生性多疑而行走时常常回头看的兔子(马

  茂元主编《楚辞注释》、金开诚等《屈原集校注》);一说\"顾\"

  意为\"蓄养\"(黄寿祺等《楚辞全译》);一说\"顾菟\"即\"蟾

  蜍\"(闻一多《天问释天》);一说\"顾菟\"即楚地方言\"於

  菟\",指虎,是月中有兔的传说在楚地转化为月中有虎的传说

  (汤炳正《楚辞今注》)。以上两句的大意是:月亮图的什么好

  处,把兔子养在腹中?

  “女岐\"句;女岐:本为星名,即二十八宿中的尾星。其星

  有九,又称九子星。九子星衍变为九子母的神话,于是又有了

  关于女岐生九子的神话。王逸《章句》:“女岐,神女,无夫而

  有九子。”合:匹配,婚配。

  “焉取\"句;焉:怎样,如何。取:得,生。一说上句

  “合\"字为衍文,这两句当作\"女岐无夫,焉取九子\"。

  “伯强\"句;伯强:即\"禺强\",是神话传说中主管北风

  (不周风)的风神。据说\"禺强\"就是主风的箕星,与尾星相

  近。又王逸《章句》认为是大厉疫鬼,所至伤人。处:居处,

  住。

  “惠气\"句;惠气:惠,和;气,风。”惠气\",即和顺之

  风。安在:在什么地方。从何而来。

  “何阖\"句;何:为何。阖:关闭。晦:暗,此指黑夜。古

  人认为天门开则为昼,天门关则为夜。这句问:为什么天门一

  关闭天就黑?一说\"何\"指\"什么\",此句意为:什么东西一

  关闭天就黑暗?

  “何开\"句;意思是:为什么天门一开天就明?或说:什么

  东西一开天就亮?

  “角宿\"句;角宿(xiù):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即角

  星,是东方苍龙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的第一

  宿,共有两颗星,夜里在东方出现。古代传说这两颗星之间为

  天门,日月五星均于此经过(见《晋书·天文志》)。旦:明。

  “角宿未旦\",天门还没有亮光,即天未明时。

  “曜灵\"句;曜灵:太阳。安藏:藏在何处。

  “不任\"句;这里说鲧治水的事。任:胜任。汩(gǔ):治

  理,疏通。鸿:通\"洪\",指洪水。

  “师何以\"句;师:众人,指尧帝之众臣。何以:为什么。

  尚:同\"上\",推举。之:这里指鲧。神话中的人物,夏禹之

  父。据《尚书·尧典》、《史记·夏本纪》等,传说尧之时,洪水

  滔滔,尧之众臣推举鲧去治水。起初尧不同意,众人一再劝

  说,尧才同意了。鲧治水九年,没有成效,被舜杀死在羽山之

  野,他的儿子禹从其腹中生出。以上两句是说。鲧不能胜任治

  洪水之事,众人为什么要推荐他呢?

  “佥曰\"句;佥(qiān):皆,都。”佥曰\"。即众人都说。

  何忧:何必担忧。一说谓鲧能平水患,洪水不足为忧(游国恩

  说,见其《天问纂义》)。

  “何不\"句;课:试,考察。行:进行治水之事。一说

  “行\"在这里是指\"任用\"(见王夫之《楚辞通释》)。此二句,

  王逸《章句》说:“言众人举鲧治水。尧知其不能,众人曰:

  何忧哉?何不先试之也。”

  鸱龟\"句;鸱(chī)龟:“鸱\"本为猫头鹰之类的猛禽,

  “鸱龟\"可能是神话传说中一种形状像鸱的大乌龟。徐焕龙

  《倔辞洗髓》:“鸱龟事无考。玩语句,意当时有形似鸱鸟之

  龟。”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余按《山海经》,怪水、毫水皆

  有旋龟,鸟首虺尾。《岭海异闻》,海龟鹰吻,大者径丈。《南

  越志》,宁县多鸯龟,鹅首啮犬。”或说,\"鸱\"和\"龟\"各为

  一种。曳:牵引,拖拉。衔:衔接。关于\"鸱龟曳衔\",周拱

  辰《离骚草木史》说:“盖鸱龟曳衔,鲧障洪水法也。鲧睹鸱

  龟曳尾相衔,因而筑为长堤高城,参差绵亘,亦如鸱龟之曳尾

  者然。”毛奇龄《天问补注》说:“鲧筑堤以障洪水,宛委盘

  错,如鸱龟牵衔者然,是就鸱龟形而因之为堤,盖听鸱之计

  也。”这是说,鲧在治水时,见到鸱龟拖着尾巴相衔而过,就

  仿照其形而修成长堤来挡住洪水。一说,这里可能是指鲧在治

  水时取法于天上的星辰排列之形来修筑长堤。游国恩《离骚纂

  义》说:“《春秋运斗枢》,玉衡星为鸱,瑶光之星散为龟。玉

  衡,北斗第五星;瑶光,北斗第七星。彼此衔接,所谓鸱龟曳

  衔也。疑鲧筑长堤以障水,绵亘蜿蜒,乃取法天象,故曰何

  听,未知然否。”另一说,这是指鲧治水时,鸱、龟相助的事。

  汤炳正《楚辞今注》认为\"鸱\"是\"鸱鸺\",\"衔\"即\"口衔\",

  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画有一鸱鸺立龟背,而龟正从水中

  爬向高处。此或即神话中鲧治水时有鸱、龟相助之事。《拾遗

  记》:\'禹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

  后。\'殆亦与此事有关。”

  “鲧何\"句;何:为什么。听:听从,采纳,这句是说,鲧

  为什么就采纳其法(或听从其事)?一说\"听\"当读为\"圣\",

  即\"鲧何圣焉\",意思是鲧有何圣德。使得鸱龟之类或曳或衔

  来帮助他治水(见姜亮夫《屈原赋校注》)。

  “顺欲\"句;顺:顺从,依顺。欲:愿望,心愿。”顺欲\",

  依顺众人的愿望。一说指顺着鲧的心愿。成功:指治水成功。

  “帝何\"句;帝:王逸《章句》认为指尧,朱熹《集注》认

  为指舜。另外有人认为是指天帝。这里似当指尧,刑:加刑,

  治罪。以上两句。王逸《章句》说:“言鲧设能顺众人之欲而

  成其功,尧当何为刑戮之乎?”

  “永遏\"句;永:永久,长期。遏(è):幽闭,拘禁。羽

  山:神话中的地名,传说在今山东省蓬莱市东南。

  “夫何\"句;夫:发语词。三年:或以为非确指三年,而是

  泛指多年。施:当读为\"弛\",释放。据《礼记·祭法》\"鲧障

  鸿水而死\",孔颖达《疏》引郑玄云:“鲧非诛死。鲧放居东

  裔,至死不得反于朝。”此或即\"永遏在羽山\"之意,所以王

  逸《章句》说:“言尧长放鲧于羽山,绝在不毛之地,三年不

  舍其罪也。”可能是鲧先被尧拘禁于羽山三年,后来才被杀死。

  一说,\"施\"指行刑、刑杀。朱熹《集注》:“施,谓刑杀之也。

  《左传》曰,乃施刑侯。此问鲧功不成,何但囚之羽山,而不

  施以刑乎?”

  “伯禹\"句;伯禹:即夏禹,传为夏代的第一位君主。禹称

  帝前尧曾封他为夏伯,故称\"伯禹\"。腹鲧:传说禹是从鲧的

  腹中生出来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归藏·启筮

  篇》云:“鲧殛死,三岁不腐;副(剖)之以吴刀,是用出

  禹。”

  “夫何\"句;何以:怎么。变化:指禹从鲧的腹中孕育、化

  生出来这件事。这句说,禹是怎样从鲧的肚子里化生出来的

  呢?一说,鲧很愚狠,禹却很圣德,怎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见王逸《章句》、朱熹《集注》、王夫之《楚辞通释》、蒋骥

  《山带阁注楚辞》等)?另一说,鲧用筑堤的办法治水。禹用疏

  导的办法治水,何以有这样的变化呢(见林云铭《楚辞灯》

  等)?

  “纂就\"句;纂:继续。就:完成。绪:事业。”前绪\",前

  人的事业,即鲧治水之事。

  “遂成\"句;遂:终于。成:完成。考:对已死的父亲的称

  呼。功:亦指事业、功业。”考功\",指禹的父亲鲧的治水事

  业。

  “何续\"句;何:为何。续初继业:继承初业,即继续鲧未

  竟的事业。

  “而厥\"句;厥:其。谋:此指方法。”厥谋不同\",谓其父

  子两人的治水方法不同。朱熹《集注》云:“鲧禹治水之不同,

  事见《洪范》。盖鲧不顺五行之性,筑堤以障润下之水,故无

  成。禹则顺水之性,而导之使下,故有功。”

  “洪泉\"句;洪泉:洪水的源泉。《淮南子·地形》:“鸿水渊

  薮,自三百仞以上,二亿三万五百五十里,有九渊,禹乃以息

  土填洪水,是以名山。”极深:指上述所说的\"九渊\"之深

  (深三百仞,方圆二亿三万五百五十里)。

  “何以\"句;填:填塞。这里是说,洪水的九个渊薮那么

  深,禹是怎样把它填塞的?相传禹用一种能自己不断生长、永

  不消减的\"息壤\"来填塞洪水。

  “地方\"句;方:分别,即划分。九则:九等。据《尚书·

  禹贡》及《史记·夏本纪》,禹治水后,根据土质而划定全国的

  土地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

  下下九等,依其不同标准征收赋税。一说\"九则\"即九州。

  “何以\"句;坟:通\"分\"。王逸《章句》:“坟,分也。谓

  九州之地,凡有九品,禹何以能分别之乎?”一说,\"坟\"指土

  地肥沃,此用作动词,意为区分其肥沃程度,即鉴别土质。这

  里说,禹是怎样将土地划分为九等的?

  “应龙\"句;应龙:古代神话中一种有翅膀的龙。或说为

  “鹰龙\"之借字,义同。洪兴祖《补注》曰:“《山海经》云,

  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

  龙之状,乃得大雨。《山海经图》云,犁丘山有应龙者,龙之

  有翼也。昔蚩尤御黄帝,令应龙攻于冀州之野。女娲之时,乘

  雷车,服驾应龙。夏禹治水,有应龙以尾画地,即水泉流通。”

  又王夫之《楚辞通释》:“应龙。龙无角者。相传禹治水,有神

  龙以尾画地成川,禹因而疏之,导河入海。”画:划。这句说,

  应龙是怎样帮着禹用尾划地的?

  “河海\"句;意思是:河海是如何按照应龙所划的路线而流

  通?历:经过,流过。一本此两句作\"河海应龙,何尽何历\"。

  营:经营。

  成:成就。以上两句是问:到底鲧做了些什么?到底禹有

  哪些成就?

  “康回\"句;康回:王逸《章句》认为是共工。汤炳正《楚

  辞今注》:“康回:奸邪,此指共工。《诅楚文》谓楚怀王\'康

  回无道,淫佚甚乱\'。是\'康回\'即奸邪之意。字或作\'奸回\'

  (《左传·宣公三年》、《襄公二十三年》)。屈原于此以德性代人

  名,与《尚书·尧典》称共工为\'庸违\',同例。”\"共工\",据

  《淮南子·天文训》云:“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

  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

  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冯:通\"凭\",满,盛。”冯怒\",盛

  怒。此指\"共工怒触不周之山\"事。

  “地何故\"句;这里是问:共工盛怒,为什么就能使大地朝

  东南倾斜?

  “九州\"句;九州:传说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尚

  书·禹贡》载其九州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豫

  州、荆州、梁州、雍州。错:通\"措\",设置。此句问:九州

  是怎样设置的?

  “川谷\"句;川谷:川,河流;谷,两山之间的水道或夹

  道。洿(wū):深,此用为动词,指挖深。这句问:川谷是怎

  样挖深的?

  “东流\"句;东流:指江河东流入海。溢:满溢。此谓百川

  东流而大海不知满溢。

  “孰知\"句;孰:谁。故:缘故。王逸《章句》:“言百川东

  流,不知满溢,谁有知其故也?”洪兴祖《补注》:“《列子》

  云,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名

  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

  焉。《庄子》曰,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

  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东西南北:此指大地东西和南北的距离。

  “其修\"句;修:长。孰多:哪个为多。这里是问:大地的

  东西和南北哪个更长?

  “南北\"句;顺:循,顺着。椭(tuǒ):狭长。”南北顺

  椭\",即顺着南北去看,其地形狭长。一说\"顺椭\"就是狭长

  的意思(闻一多《天问疏证》)。一说\"椭\"意为椭圆。

  “其衍\"句;衍:余,多出。这句问:顺着南北方向看,其

  地形狭长,那么南北的距离比东西长多少?一说是:东西的距

  离比南北长多少?

  “昆仑\"句;昆仑:神话中的山名。县圃:神话中的地名,

  传说在昆仑山之巅(一说在昆仑山中层)。

  “其凥\"句;凥:古\"居\"字。”其凥安在\"。谓县圃座落于

  何处。一说,\"凥\"是\"尻(kāo)\"的错字(见戴震《屈原赋

  注》)。”尻\"即\"尾\",脊椎的末节。如此。则本句问:县圃的

  麓尾在于何处?

  “增城\"句;增城:一作\"层城\",神话中的地名,在昆仑

  山之上。《淮南子·地形》:“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

  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九重:即九层。

  “其高\"句;以上两句问:昆仑山上的增城有九层,它的高

  度是多少里?

  四方之门:指昆仑山上四面八方之门,相传各种风由此出

  入,以调节寒暑。洪兴祖《补注》说:“《淮南》言昆仑虚旁有

  四百四十门,门闾四里,里闾九纯,纯丈五尺。此云四方之

  门,盖谓昆仑也。又云:东北方方土之山曰苍门,东方东极之

  山曰开明之门。东南方波母之山曰阳门,南方南极之山曰暑

  门,西南方编驹之山曰白门,西方西极之山曰阊阖之门,西北

  方不周之山曰优都之门,北方北极之山曰寒门。凡八极之云,

  是雨天下。八门之风,是节寒暑。”一说,\"四方之门\"是指天

  地四方之门。

  “其谁\"句;其:语气词。从:由,指进出。以上二句问:

  昆仑山上的四方之门,是谁从那里进出?

  “西北\"句;西北:指昆仑山上西北方的大门。辟:打开。

  启:开启。

  “何气\"句;气:指风。通:流通。这里问:打开昆仑山的

  西北门。什么风从那里流通?

  “日安\"句;此句问:哪有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烛龙\"句;烛龙:神名。《山海经·海外北经》:“钟山之

  神,名曰烛阴,视为昼,暝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

  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启之东。其为物,人面,

  蛇身,赤色,居钟山西。”又《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

  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暝乃

  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

  谓烛龙。”此句问:烛龙所照的又是何处?

  “羲和\"句;羲和:神名,传说是为太阳驾车的神。这里指

  太阳。扬:扬起,升起。一说\"扬\"读为\"晹\"。指日出。另

  说,\"扬\"指扬鞭。

  “若华\"句;若:若木,神话传说中的大树;据说它长在西

  方日落处,每当太阳落山之后,若木的花就会大放光芒,代替

  太阳照耀大地。华:花。”若华\",即若木的花。这里是问:太

  阳尚未升起时,若木的花为何能够大放光明?

  何所冬暖:什么地方冬天温暖?

  何所夏寒:什么地方夏天寒冷?

  “焉有\"句;焉:哪里。石林:指古代神话传说中玉树成

  林、石树成林之类。

  何兽能言:什么禽兽能说话?

  虬龙:传说为一种无角的龙。

  “负熊\"句;负:背负,驮。”负熊以游\",是说虬龙驮着熊

  出游,这一神话故事已不可考。但据周拱辰《离骚草木史》

  云:“熊雄猛而形躯甚小。《述异记》,陆居曰熊,水居曰能。

  虬相负以游。盖神熊也。”又刘盼遂《天问校笺》说:“陶斋吉

  金录三,甫人匜盖博古图廿、商风匝盖其十二。商蟠夔壶耳,

  皆图有角有翼之龙形,而负一非虎似虎之异兽,即天问虬龙之

  事也(录郭沫若甲骨研究形卷五四)。”二说可资参证。

  “雄虺\"句;雄:大。虺(huǐ):一种毒蛇。蒋骥《山带阁

  注楚辞》:“《海外北经》,共工臣曰相柳,九首人面。蛇身而

  青,食于九土,所抵即为泽溪,禹杀之。”或以为\"雄虺\"即

  “相柳\"。九首:九个头。

  倏忽:极为迅疾的样子,这里用作动词,指来去极快。一

  说,\"倏忽\"指电光,比喻雄虺行动之快。以上两句问:九个

  头的大毒蛇,在哪里飞快地窜来窜去?

  “何所\"句;此问:什么地方有不死之国?按,古代不死之

  国或不死之民的神话传说有种种,如洪兴祖《补注》云:“《山

  海经》。不死民在交胫国东,其人黑色,寿不死。注云,圆丘

  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有赤水,饮之不老。又大荒之山,日

  月所入,有人三面一臂,奇右,其人不死。《淮南》曰,西方

  之极,石城金室,饮气之民,不死之野。”

点击下载App,搜索"楚辞、千家诗、人间词话、诗品",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