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太上黄庭中景经",免费读到尾

  《二十四神行事訣》云:神女名逐元馬,字道極生,男則陰莖內,女在子藏中。形長二寸二分,紫色,向外坐,能為男女生雌雄。仙經云:人臍中有崑崙、弱水、玄冥之淵,日月所行,與外崑崙不異也。唯至人游神於內,則見矣。有一切神仙飛遊其上,故天有日月下臨地,萬物皆明,人亦如之。日月下照臍,臟腑常明,夜則日在胃,照於臍,故臍正當天地三元中央是也。

  駕無極乘焉陰陽,

  陰陽,下丹田神陰陽之主,含二氣變化成形,故男女媾精萬化生,是真神也。

  御六蒼龍建左方,

  左主陽,六蒼龍亦陽,三如六,生象之始,成形之質。仙經云:左三右七,戴九履一。故求真之人,存三守一也。

  白虎把弓居右方,

  右陰白虎。弓,弧也,主陽。《易》曰:先張之弧,遇雨則吉。此言陰陽成象,斟酌變化也。

  朱雀前引把五兵,

  心為朱雀,居脾上,故引前。五藏之中,各有神守,是五兵也。

  玄武提鼓在後行,

  玄武為腎,當脊兩邊,故在後。下近胞囊,為提鼓是也。

  千神萬騎引縱橫,

  夫一體云內有三萬六千真神,千二百精光,營衛成形,故至人若廖支體,黜聰明,養精靈,則千乘萬騎。《西昇經》云:神生形,形生神,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言神人內省,便能致神仙是也。

  軒如高舉登九蒼。

  鶴嗚子和,修成則應貞,群仙翼軒,乃登九天也。

  持我黃神轉八關,

  黃神,黃庭也。八關,八方。若道行內修,備則周行六虛,爻遊晏八方也。

  與道合同相候迎,

  提嚮叉應,養神見報,與道合同,上昇紫極也。

  還復返我形中央,

  天道不遠,三五復返,可乎不可,然而不然,是形返神,歸乎妙寂是也。

  恍惚出入面無常,

  老子經云:恍惚中有物。《真誥》曰:面為尺宅。《西昇經》云:面常欲兩手摩拭,高下隨形,使之令極熱,令人面光澤,皺斑不生,行之五年,色如少女。可謂山川行氣,常盈不設也。

  莫能知之存與亡,

  能知真道,則不衰憊耳。

  故日五藏六府王。

  五藏六府,各有司主之神。

  法象會一於丹田,

  名之為一,盛德日生,道與一布化生三才。人得一成形,而生三部,存三守一與道同,子能知一萬事畢。一身精神是也。

  誠\能通之度世方,

  誠\,實也。方,道也。能守其身,必獲度世之道也。

  臍下一寸名丹田,

  下丹田名利機,一名精露,一名交陰,一名命門,三焦右府之命也。

  諸腸之紆與脊連,

  諸腸,大小腸也。傅著脊雙承胃口對臍,大腸左迴十六曲,小腸右迴十六曲,通津流迴入腸,為滓穢之物,清者後胃過入腎胞,注陰陽為溺,濁者從肺而分,入腸出乃為糞,故通者絕飲食,而神靈爽是也。

  方圓三寸名關元,

  關元在臍下三寸,一名關明,一名液門,男子藏精之閣,女子藏胎之官。

  縱橫四方為朱垣,

  四方,四向也。縱橫,交會於垣牆者也。

  常在中央兩關門,

  對兩腎中央也。

  神長五寸衣金文,

  旦暮存之,令人不衰,長二寸一分是也。

  能大能小變化神。

  神,妙萬物而為言。變化自然,運\載一體是也。

  下念天門依命門,

  命門,臍也。之命始君也。宗,金門玉闕,一神名桃孩君,攝景氣之命始君也。是天地之元,陰陽之宗,金玉玉闕,房戶之寶。夫人命由桃君所制,魂化精液而生也。

  去臍一尺變化神,

  一尺,陰下胞上,在大便前,小便後,兩陰交會之門也。中有真人,號日制命。又人主年月之本,命攝壽夭之問,太一變魂,而並列司命之會,而合對魂帝君,故云司命之神,主典年壽魁柄長短之期,是以混合之府籍,莫不由之。一名靈華神宗也。

  兩女夾侍敗亂人,

  兩女,陰中之神,居命門下,和合陰陽皆由此。若真神竭而精液不通,女則胎落,男則內神耗竭,而禍自連也。子欲不死,收精內視;子欲長生,收精返形。夫人誰不知生之可貴乎,只自不能止交接耳。既泄之以尾閒,而氣濁液漏,腦喊髓竭,徒益以消漬,故非本真而邪其內與,元神漸喪而衰朽日逼也。《西昇經》云:人所以輕命早終者,自令返污之然,非天地毀、鬼神害,以其形故也。養生之夫,懇絕世事,奏彼山林,將欲斷諸浮俗,塞兌煉形,保正吉也。

  能為大小惑人心。

  不見是而無悶,欲何所惑也,自然心清意定也。

  意審三神病去身,

  三丹田也。志誠\鈴感也。

  安樂道經可備矣。

  一勞永逸,乃得長生,然後復何言乎!唯天道三一為首門,乾坤是也。

  合乾坤,定六府,

  三生六府,寂然不動,感而不生,寂無為也,遂使念之。

  知機真神,窮理盡性。

  彼膚耳莫不遂內,修成辟災厄,長離膏肓,利貞無答。讀如法,精義入神,深研妙嘖,神精運\化,引息相擁,形質已具還部矣。五藏生靈,三田內實,卻眾邪魔若干犯,鬼賊\逃亡去萬里,入水不濡,猛獸不據,秘五道、守我黃庭,蜜掘闕、鏡傳賢士,受者獲福,當朝太上也。

点击下载App,搜索"太上黄庭中景经",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