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道德真经集注释文",免费读到尾

  道者萬物之奧十二

  河上本作為道。

  萬物之奧也:陸奧,於六切暖也,河上烏報切李烏報切,言道體無外而萬物資給於奧中《纂微》、蘇、曹、陳、清源、程並無也字。益口人之寶:司馬、程寶上有所字。可以市:李句美言者人悅之,如市賈售物。尊行可以加於人:陸行,下孟切《纂微》、司馬、蘇、曹、陳並無於字。以先:陸先,悉薦切。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也:《纂微》、司馬、蘇、曹、達真並無也字,陳無何也字。不曰:陸曰,于月切,《纂微》、曹、陳作日邪:李以遮切,疑問之辭,亦作耶。

  為無為十三

  河上本作恩始。

  天下之難事天下之大事:《纂微》、司馬、蘇、曹、達真並無之字。是以聖人由難之:《纂微》、清源、程由作猶,五注五難字。故終無難矣:《纂微》、蘇、曹、陳無矣字,葉作終以無難。

  其安易持十四

  河上本作守微。

  其脆:陸脆七歲切,李危也,謂嗜欲未堅如物危脆。易泮:陸泮,普半切,《纂微》、司馬、曹、陳並作破。豪:蘇、五注、曹、陳、達真、清源、黃、程、邵並作毫。累:陸劣被切《纂微》作叅。故民之從事:《纂微》、司馬、蘇、曹、陳、葉、清源、程並無故字。則無敗事矣:《纂微》、司馬、蘇、曹、陳、程並無矣字,葉作則無事。以復眾人之所過:《纂微》、司馬、蘇、曹、達真、陳、程並無以字。

  古之善為道十五

  河上本作淳德,清源、黃本並作古之善為道者章。亦楷式:陸、王弼棔作楷,嚴、河上作楷李楷,口駭切,模也司馬下有也字。常知:蘇、五注、達真、葉、清源、黃、程常並作能。然後乃至大順:司馬作乃復至於大順,葉無至字。

  江海為百谷王十六

  河上本作後己。

  善下之:陸下,遐嫁切,五注、達真、黃、程、邵下並有也宇。是以聖人處上:《纂微》、司馬、蘇、五注、曹、陳、葉並無聖人字,邵以作故。是以天下:邵是作所。莫能與之爭:葉無能字。

  天下皆謂十七

  河上本作三寶,清源本作天下皆謂我道大章。

  似不肖:李肖,私妙切。夫惟大故似不肖:李夫,音扶,下同,清源無此七字。寶而持之:《纂微》、司馬、蘇、曹、陳、黃寶並作保。故能成器長:司馬能下有為字,陳成下有其字。以戰則勝:五注戰作陳作正,邵勝亦作正。以慈衛之:葉上有必字。

  善為士十八

  河上本作配天,清源作善為士者不武章。

  用兵有言十九

  河上本作玄用。

  行無行:陸下,戶剛切,李並如字,行,行師也,行師應敵而不強爭,與無行同,林下行作尸剛切。攘:陸若羊切。仍無敵:陸、王弼仍作扔,音仍。輕敵幾喪:陸幾音祁,一音機,《纂微》、司馬、五注、曹、陳、達真、邵並敵下有則字,蘇、葉、黃敵下並有者字。故抗兵相加則哀者勝矣:《纂微》、司馬、蘇、曹、陳並無則字,程無故字。

  吾言甚易知十

  河上本作知難。

  天下莫能知:五注、達真、葉、清源、黃上有而字。易:陸以鼓切。夫惟:李上音扶,嘆世人無了悟之知,《纂微》、司馬惟作唯。是以不吾知也:《纂微》、司馬、蘇、曹、陳、葉、程並吾作我,無也字。知我者稀則我貴矣:稀司馬、蘇、曹、陳、黃、程並作希,蘇、曹、陳、葉、程並作則我者貴。被褐:陸上音備,下戶葛切,五注、達真、林被並作披。

  知不知十一

  河上本作知病,曹本作知不知上章。

  尚矣:《纂微》、司馬、蘇、曹、陳、葉、程並作上,無矣字,達真只無矣字。病矣:《纂微》、司馬、蘇、曹、陳、達真、葉、程並無矣字。聖人之不病:李法性本空,以其能病世人強知之病是以病病,體用雙泯,藥病兼忘,本無知法,是以不病,(纂微》、蘇、曹、陳並無之字。

  民不畏威十二

  河上本作愛己。

  則大威至矣:《纂微》、司馬、蘇、曹、陳、葉並無矣字。無狹其所居:陸、王弼狹作狎,戶甲切,廣韻狹音峽,《纂微》狹作狎,司馬居作安。夫惟不厭:陸厭,於艷切,李棄也,《纂微》惟作唯。見:陸賢遍切,李顯也。故去:陸去,羗呂切。

  勇於敢則殺十三

  河上本作任為,蘇、五注、黃本並作勇於敢章。

  此兩者:《纂微》、司馬、曹、陳上有知字,蘇無此字。惡:陸烏路切。猶難:陸難,乃旦切,李平聲,蘇猶作尤,邵猶作由。坦然:陸坦,吐但切,平大貌,河上一本作墠,墠,寬也,《纂微》坦作默,司馬、蘇、曹、陳、葉、程並作譚,音闡。恢恢:陸苦回切。

  民常不畏十四

  河上本作制惑,蘇本作民不畏死章,清源、黃、程本並作民常不畏死。

  若使民:司馬、蘇、曹、陳民作人。奇:李如字。吾豈執而殺之孰敢:司馬孰上有夫字,下有也字,《纂微》、司馬、蘇、五注、曹、陳、達真、葉、清源、黃、程、邵豈並作得。而代司殺者殺:《纂微》、曹而並作夫,無殺字,司馬、蘇、葉、黃、程只而作夫,五注只下無殺字,陳上無而字,下無殺字。是代大匠斲:陸斲,陟角切,《纂微》、司馬、曹、陳、黃是下有謂字。夫代大匠斲:葉無夫字,司馬下有者字。希有不傷其手矣:司馬作希不自傷其手矣,五注無矣字。

  民之饑十五

  河上本作貪損。

  饑:《纂微》、司馬、蘇、五注、曹、陳、達真、葉並作飢,《廣韻》饑,居依切,穀不熟也,飢,居夷切,餓也,恐合作飢。以其上食稅之多也:《纂微》、司馬、蘇、曹、陳、葉並無也字。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也是以難治:《纂微》、司馬、蘇、曹、陳、葉並無也字,五注無此十五字。人之輕死:《纂微》、司馬、清源、程人作罵。以其生生之厚也:《纂微》、司馬、曹、陳並作求生,下無也字。蘇、葉只無也字。唯無以生為者:《纂微》、司馬、蘇、曹、陳、達真上有夫字。是賢於貴生也:《纂微》、司馬、曹、蘇、陳並無也字,葉是下有以字,也作夫。

  人之生十六

  河上本作戒強,蘇、曹、黃本並作民之生章,清源本作人之生死也柔弱章。

  人之生:司馬、蘇、曹、陳、葉人並作民。其死也堅強:陸強,其兩切,舊其良切,葉無也字。草木之生也柔脆:陸脆,七歲切,《纂微》、司馬、蘇、曹、陳並上有萬物字,無之字,程無也字蘇、葉脆並作弱。死之徒也生之徒也:《纂微》、司馬、蘇、五注、曹、陳、葉、清源並無也字。共:音拱,黃共作折。故堅強居下:清源無故字,黃居作處,《纂微》、司馬、蘇、曹、陳、葉、程並作強大處下。

  天之道十七

  河上本作天道。

  其猶張弓乎:邵猶作由。補之:《纂微》、司馬、蘇、曹、陳補並作與。孰能損有餘而奉不足於天下者其唯道乎:《纂微》、司馬、蘇、曹、陳、葉、程並作孰能以有餘奉天下唯有道者。

  功成不居:《纂微》、司馬、蘇、曹、陳並居作處。見賢耶:李見如字,《纂微》、曹、陳無耶字,葉賢上有其字。

  天下柔弱十八

  河上本作任信,清源本作天下莫柔弱於水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纂微》、司馬、蘇、曹、陳並作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葉同,上又作莫勝於水,陳同,上以柔之至。莫之能先:《纂微》、司馬、蘇、曹、陳、葉先並作勝。以其無以易之也:李易,如字,移也,改也,《纂微》、蘇、曹、陳並上無以字下無也字,葉同,上又無其字。柔之勝剛弱之勝強:《纂微》、司馬、蘇、古開並上有故字,無二之字,陳、葉無二之字。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司馬、蘇、曹、陳、葉、無而之二字。聖人言:司馬作聖人之言云。受國之不祥:《纂微》、司馬、蘇、曹、葉、清源、黃、程並無之字。是為:《纂微》、司馬、蘇、五注、曹、陳、達真、葉、清源、黃、程、邵並為作謂。正言若反:司馬上有故字,下有也字。

  和大怨十九

  河上本作任契。

  和大怨者:《纂微》、曹、陳、葉並無者字。

  必有餘怨:葉無必字。契李若計切,心也,左為陽,心屬陽,以其能合前境,故曰契。徹:李直列切,法也,通也。

  小國寡民

  河上本作獨立。

  使民有什伯之器:《纂微》、司馬、曹、陳並無民字。而不用也:《纂微》、司馬、蘇、曹、陳、葉、黃、程並無也字。使民重死而不遠徙:李徙,斯民切,司馬遠徙作重復,蘇、葉無此一句。使民復結繩而用之:李繩,食陵切,上古之政,清源上有故字。安其俗:《纂微》、司馬、蘇、曹、陳、黃俗並作居。樂其業:《纂微》、司馬、蘇、曹、陳、黃業並作俗。鄰國相望:林望,一作平聲,與冠蓋相望同。聲:《纂微》、司馬、蘇、曹、陳、黃並作音。使民至:《纂微》、司馬、蘇、曹、陳並無使字。不相與往來:《纂微》、司馬、蘇、五注、曹、陳、達真、葉、清源、黃、程並無與字,黃、程上有而字。

  信言不美

  河上本作顯質。

  無積:《纂微》、司馬、曹、陳無並作不。天之道:五注無之字。

点击下载App,搜索"道德真经集注释文",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