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大典4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皇朝经世文续编3",免费读到尾

  鬼神論

  潘德輿

  有不邪之人心。而後有不邪之鬼神。今人之心日以造鬼神為事。人不止一心。而鬼神之數遂。三代以上。其鬼先聖先賢高曾祖考而已。其神天地日月風雨山川社稷門戶而已。人之心一。故鬼神之數簡。鬼神之數簡。故其誠\立而幽明交。萬物治。邪鬼不侵哲人。淫神不享聖世。心一故也。或曰。心能造鬼神。心未造而鬼或躍於前瞰於室。何也。曰。鬼神者氣也。氣能通吾心。而心所不可無者。則鬼之神之。高曾祖考日月山川之類。皆吾所不可無。誠\。合其氣者也。其非吾之心。而心動於鬼則亦鬼。動於神則亦神者。吾之所可無。特邪合其氣者也。心未感而亦鬼而亦神。天地之間。氣之偶厲者耳。吾弗見也者。弗聞也者。而其氣久則滅。吾祭享之。廟貌之。而其氣凝矣。誠\合其氣者。心通也。邪合其氣者心造也。其厲氣之出沒不常者。彼亦能擊剝人之心。而心不為之動。則氣無所以存而氣必散。鄙儒不達是物。概謂之無。夫高曾祖考日月山川之屬。既萬萬不得無。即今日諸淫祀。亦皆人心所設也。夫心何所不有哉。謂鬼不可無財。則府庫之。謂神不可無配。則夫婦之。心立而鬼神之變狀。若鏤若繪。心病耳則聞。心病目則見。僊佛一起。鬼神如沙。於是有道之諸天。有釋之閻浮提。僊佛遂敢為鬼神之淵藪。雖高曾祖考日月山川之鬼神。亦若惟僊佛之言是聽從。公卿不知恥。閭閻不惜費。至是而鬼神之汙辱甚矣。世愈衰則人心愈漓。僊佛乘虛而入。而假鬼神以怖之。故不敢不從也。聖人之世無僊佛。故無邪鬼神。無僊佛之邪鬼神。故無生死輪迴報應之邪說。而風俗正。忠孝純。教化立。雖及其季。列國淫祀。亦僭瀆於山川祖考古帝王師佐而已。不若後世之鬼神。大壞風俗。喪忠孝。梗教化也。嗚呼。不斥僊佛則鬼神日邪。不斥邪鬼神則人心日亂。居今日而有大聲疾呼斥邪鬼神僊佛者。亦正人心之大端也夫。

  論明太祖三

  潘德輿

  孔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春秋所書武宮煬宮。論語所記季氏旅泰山皆是。然猶鬼神之在祀典者也。東漢以來。沙門之教興。道士之術熾。于是無名之鬼神。坌集不可當。莫審姓氏。莫詳勳德。以邪召邪。瀆汙莫甚。嘗謂三代以上祭非其鬼。而其鬼有可稽。三代以後祭非其鬼。而其鬼并不可考。浸尋既久。依倚託。并城池嶽瀆先賢先臣之正祀。亦別易美名。昧其本始。使人不知酬功報德感善疾惡之義。雖不廢祭。而祭之義已廢矣。禮記所謂今之祭者。不首其義。故誣於祭是也。善乎。洪武三年。詔曰。朕考嶽鎮海瀆之封。起自唐世。崇名美號。歷代彌隆。是皆高山廣水。自天地開闢至今。英靈之氣。萃而為神。必皆受命上帝。幽微莫測。豈國家封號可加。忠臣烈士可以加矣。亦惟當時為宜。夫禮。明神人正名分者也。今依古定制。皆以其神稱。府州縣城隍。第稱其府州縣城隍之神。歷代忠臣烈士。如其當時名爵。後世稱諡。皆與革去。惟孔子如舊。天下神不應祀典者。有司毋祭。此詔洵曠世之卓識。千古之偉義。一洗歷代禮官之陋。然曰惟孔子如舊。是以孔子之王號及諡。為不可議也。酌損益之。而終未盡善。此失至世宗始革。而後不悖於古學官祀先聖先師之義。信乎制作之難也。又洪武七年。設孔顏孟三氏子孫教授。訓其族人。獨遺曾氏。禮官不奏增也。以為三氏之族盛歟。十八年。翰林院待詔孔希善言。孟氏子孫有以罪輸作者二人。上遣還。諭工部臣曰。孟氏後甚微。脫或死亡。行凋盡矣。則孟氏非盛族也。然則遺曾氏何也。故曰制作難。

  祀典雜議

  龔鞏祚

  一昔者人倫之始。五品之事。實大聖之所造。一飲一食。猶思報本。疇非聖之百姓。曾是人倫攸始而無報耶。今法。於古之聖人。則皆報之矣。黃帝堯舜禹湯。則於歷代帝王廟。文王則於傳心殿。武王則於帝王廟。孔子則於學。稷則於壇。陶伯益伊尹周公則於帝王廟之東西廡。獨契無祀。議者難之曰。契當祀矣。無祀之之處。稷契之孫皆有天下。商周之王坐於堂。反令其祖配食於廡。不便。是故祀稷於壇。則不復於廡。契則闕之。應之曰。稷契之在廡。配堯舜。非配商周也。子孫身為王。坐於上。祖不身為王。坐於下。何不可者。契宜增祀。稷亦無嫌復祀。又一議曰。今法各學有崇聖祠。褒孔子五世。而契為孔子太祖。宜升契於崇聖祠。正坐南向。肇聖王以下五位配享。東西向。之言也。猶賢於闕之之說。

  一今法。自京師及府州縣。皆有文昌帝君祠。曰。是司科名之得失者。科名果有神。宜夫求科名者自祠之。不必朝廷代為立祠。祠之之徒曰。是斗魁戴匡六星。在周官祀第五第四星。吾曹仿周官遺意而變通之。祀其第六星。無不可者。嗚呼。志科名者。志祿而已耶。言甚鄙。不可以為訓。又曰。帝君即張星。又曰。梓潼神姓張名亞子者也。謹求之經傳。天官書文昌六星。非張星。張星非文昌六星。張為二十八宿之一。不當有特祀。梓潼張亞子。見於小說家。詞賦家。不足深論。要之不中律令。帝君之稱。出符醮青詞家。益悖律令。官給太牢。春秋跪拜惟謹。恐後世姍笑。宜罷之。

  一按會典。歷代帝王廟。現在配享名臣如千人。竊條其應增入者二十一人。如左。

  唐增四岳

  虞增稷契

  夏增靡

  商增伊陟甘盤

  周增周公共伯召公和伯

  漢增霍光趙充國杜喬李固

  宋增王旦

  遼增蕭翰耶律隆運\

  元增哈剌哈孫

  明增楊溥謝遷劉健王守仁熊廷

点击下载App,搜索"皇朝经世文续编3",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