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
属性:加减四物汤治妇人血病为主。
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各等分)
上水煎服,加减于后。
气虚头痛,加参、、白术、甘草;发热心烦加芩连、栀子;骨蒸劳热加知母、黄姜、黄芩、
银柴胡、地骨皮;虚劳气弱,咳嗽喘满加人参、麦门冬、姜、浓朴、枳壳;烦渴饮水加石膏、
知母;脐下虚冷,腰腹痛加玄胡索、川楝子;血热烦躁,口苦舌干加天花粉、麦门冬、黄芩之
类;风虚眩晕,加秦艽、羌活;呕吐加白术、人参、藿香、姜、连;中湿身重,加苍白术、
白茯苓;筋骨肢节疼痛,加防风、羌活;血积块痛,加三棱、莪术、官桂、干漆、苏木、红花。
四物汤论
属性:甫按∶四物汤,古方为血病而制。当归养血为君,熟地为臣,芍药滋阴为佐,川芎行血为
向导之使。此立方之本旨,固为血之妙剂也。后谓女人以血为事,则以四物汤主之。养血调经,
胎前产后,悉以资用。盖自常而言之,诚有不可遗焉者。及用之弗效,而反加病者有之,甚则
至于误死者有之,其故何也?盖四物治血,虽工用之于脾胃无伤,只是血病,则四物之功,岂
复能有过之者?今人不察脾胃虚实,一概放用,以故误也。何则?脾胃虚者,用之益虚,饮食
浸减;元气浸衰,而血益无资生之地矣。不理会者,久服不已,即脾泄而中满之证作矣。甫见
如此而伤生者何限?调经养血又乌足以语哉!凡用四物治血,须审其人脾胃。虚者,必先用六
君子、补中益气之类以养胃,然后合四物而用之,万无一失。盖六君子、益气汤亦能益血,四
物汤不能益气补脾胃,多用之,则为脾胃之害。所以脾泄中满之证,非四物之害而何!殊不知
血由脾胃所生,根据气而充行经脉。书曰∶血不自行,随气而至。人只气一耗,则血虽独存,而
必无能生之理。则气绝而死者,血初未常破耗也。可见血无气而不能以独生人,补血而不补气
,斯可别矣。所以古方女金丹,纯以香附子一味为君,谓能调经开郁。今人用之,反致气血两
虚,而经益不调矣。苟不知止,必病甚而伤生。何则?香附味辛性燥,耗气燥血,止可以开有
余之郁耳。今之妇女动以虚弱者多,则经不调,皆因虚而致也。春甫创制八珍益母丸,用之者
,曾不终剂而经正且孕矣。何也?益母调经为君,佐以八珍滋补气血,所以神效者,此也。知
者审诸。
八珍益母丸专治气血两虚,脾胃并弱,饮食少思,四肢无力,月经违期,或先期而至;
或腰疼腹胀,缓而不至;或愆期不收;或断或续;或赤白带下,身作寒热,服之罔不获效。
一月之后,即可受胎。虚甚者用药一斤,必能对期受孕。
益母草(四两,不见铁器,止用上半截带叶者)人参(去芦)白术(土炒)茯苓(去皮)
炙甘草(去皮)当归(酒洗)川芎白芍药(醋炒)熟地黄(酒洗)
上为末,蜂蜜为丸,如弹子大。空心蜜汤下一丸。如不能嚼者,丸以细粒如小豆大,每服
七八十丸。
脾胃虚寒者,加砂仁一两,姜汁炒。
腹中胀闷者,加山楂一两,净,肉饭上蒸。
只常多食者,加香附子一两,童便制。
丹桂散治气血虚损,内则经闭不行,外则肢体羸瘦,潮热,渐成骨蒸。
牡丹皮桂心蓬莪术京三棱玄胡索(炒,八分)当归(酒洗,钱半)陈皮(去白
赤芍药甘草(各五分)干漆(炒)没药(另研红花苏木(各四分)鬼箭(三分)
乌药(各钱)
上水盏半,煎八分,不拘时服。
小温经汤治经水初来,因有感冒风寒,身上疼痛,寒热往来,阴阳颇虚,头眩烦闷
不快,或作呕吐。
当归芍药地黄(各七分)川芎(三分)白术陈皮(各六分)柴胡黄芩枳壳羌活
桂枝香附子(各五分)砂仁小茴香甘草(各三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葱一茎,煎一盏,空心热服。
逍遥散(即柴胡四物汤)专治经脉不通,脾胃虚弱,或寒或热,不喜饮食,饱胀,呕吐,
烦躁,服之神效。
当归川芎芍药熟地黄人参半夏(制)柴胡黄芩陈皮麦门冬甘草(等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空心服。
呕吐不能食加砂仁、白术;少睡加酸枣仁;咳嗽加杏仁、五味子;腹痛加玄胡索。
香附八珍汤治经后续来,气血不足者宜服之。
香附子人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药熟地黄川芎甘草(各等分)
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服。经不调者,宜服乌鸡丸(见妇科门。)
(《本集》)八珍益母十全丸资益坤元,补养气血,除淋沥带下,俾羸形体壮,坐健调经
受孕,即如尊俎折冲,胎前和气,产后补虚。真妇女之圣剂,超古今之诸方。有室家者,不
可不知也。予哂斯世之医,惟集古方香附胜金丹为女人开郁调经之用,殊不审古今虚实悬壤之
异。古人气实,惟有多郁,故用香附以开导之。香附味辛性燥,但能开破而已。多用之,大耗气
血,虚者愈虚,病者愈甚,而于滋补何有哉?今世十妇九虚,非补不可,再用香附以耗之,浸
成怯弱之证,是辨之不早,则危殆而难痊矣。
益母草(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俱可采,阴干,折去下半截,用上半截,连穗叶石臼杵捣
节为极细末,八两)人参(饮上蒸)白术(饭上蒸)白茯苓(饭上蒸。各一两)甘草(炙五分)
当归身(酒浸二两)川芎(五分)熟地黄(酒浸二两)白芍药(醋炒一两)角沉香(四钱)
上各为极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蜜汤送下九十丸,食干果子压之。不善吞者,
化开服尤效。冬月酒下。妇女经脉不调者,或有气血两虚,而身体素弱,服此以养且调。当
年而经不通者,服一料则通;经不调者,服一月则调;素不孕者,服一月即孕。
胎前间或用一服,则胎固而自安。凡妊娠微觉胎动,随用一服即安。
产后用一服,以童便、酒化开调下,则无壅滞血运之候。多服之,补虚活血,又治产
后诸病极稳。急欲取效,以酒调化服。
通经丸治经闭不通,结积成块,其效甚速。
熟地黄(三两)虻虫(去头翅,炒)水蛭(糯米炒)桃仁(去皮尖,各五十)
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空心调下五丸,渐加七丸,以通为度。
经验调经汤治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来多来少,或逾月不来,或一月两至,服之皆效。
当归(酒洗,一钱)阿胶(炒成珠)半夏(制)白芍药(酒炒)人参牡丹皮
川芎麦门冬甘草(各七分)桂心吴茱萸(泡。各二分)
上水钟半,姜三片,煎八分,空心稍热服。
促经汤治月经过期不行,腰腹作痛。
香附子熟地黄白芍药莪术木通苏木(各八分)当归(一钱)川芎红花
甘草(五分)肉桂桃仁(二十粒,去皮尖)
上水钟半,煎八分,空心温服。
红花归尾散治气虚损,或积瘀血不行,过期断续不定,时作腹痛,室女月经不通并效。
红花苏木紫威牛膝(酒洗)归尾甘草(各二两)白芷肉桂(各两半)刘寄奴(五两)
赤芍药(九两)
上为细末,空心热酒调服三钱,食前临卧再服。若久不行经,浓煎红花酒调下。
镇经汤治经水先期而来,过多不止。盖因肾水阴虚,不能镇守,待时相火助行故也。
当归(钱半)白芍药生地黄黄柏(各七分)阿胶珠条黄芩知母甘草川芎(各五分)
香附子(制)姜黄连(各八分)白芷(三分)
上水盏半,煎七分,空心服。
固经丸治经水过多不止。
樗根白皮(七钱半)黄芩龟板(各一两)白芍药(炒七钱)黄柏香附米(制,三钱半)
上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白汤送下。
术附丸治月经不调,脐腹痛,肋疼腰胀,恶心头晕,或发热发寒,心忪乏力,崩中带下
并治。
苍术(去土,一斤,用米泔水浸,遂日换新泔,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
切片焙干,分四制。一分用茴香一两,盐一两同炒术黄为度;一分用川乌一个,制,切片,
川楝子一两,打碎,同术炒黄为度;一分用川椒一两,去目及合口者,破故纸一两,同术炒
黄为度;一分用好醋好酒各一盏,煮术干,焙燥用之)香附米(一斤,分四制,酒、醋、盐水、
童便,如前分四时各浸日数,炒干)
上为末,老米面作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白汤下。一方有艾叶、当归。
四物益母丸治妇人经水不调,小腹有块,时痛,服此愈,而有孕。
川当归(酒洗)熟地黄(制。各四两)川芎白芍药(炒。各一两)益母草(不犯铁器,
为末,半斤)香附子(制,斤)吴茱萸(酒泡,二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空心酒化下。如不喜化,只作小丸吞服亦可。
克应丸治妇人赤白带下。
熟地黄赤芍药(各二两)当归(二两半)赤石脂()龙骨牡蛎(,以酒)
茯苓牡丹皮川芎艾叶(制,研。各一两)
上为末,酷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汤送下。
(东垣)固真丸治白带久下不止,脐腹冷痛,目中溜火,视物昏花,齿恶热饮,但喜
寒食。此皆寒湿秉于胞内,肝经阴火上溢,故目中溜火;其恶热饮者,阳明经中伏火也。法当
大泻寒湿,以此丸治之。
黄柏(酒炒)白芍药(各五分)柴胡白石脂(各一钱)白龙骨当归(酒洗。各二钱)
干姜(三钱,炮)
上除龙骨、石脂水飞另研外,余共为细末,糊丸,如芡实子大。日干空心白汤下,少
时以饭压,是不令热药犯胃也。忌生冷、硬物、酒湿、面食。
人参黄汤治妇人气血俱虚,久患白带,瘦弱无力,腰胀腿酸,身热面黄,饮食无味,小
便淋涩,服此全效。
当归茯苓(各一钱)白术芍药地骨皮人参川芎(各七分)黄(蜜炙)
鹿角霜(为细末,药煎熟时,起入五匙和匀服)炙甘草车前子熟地黄(各五分)
上水二盏,枣三枚,煎八分,不拘时服。
金樱莲子散治脾胃虚弱,赤白带下俱效。
金樱子(冬采干擦去毛,三两,净炒,切破,去子净用)莲子(去心)头面(各二两,
炒)白扁豆(二两,炒)牡荆实(即黄荆子也)糯米(一合,炒)
上为细末,每用四钱,入熟蜜三匙,滚汤调服,无不效。
凉血地黄汤治妇人血崩,由阴虚不能制火,火激其血,故崩下。用此王道方。
黄芩荆芥穗(各七分)蔓荆子黄柏知母本细辛川芎黄连羌活升麻
柴胡防风(各三分)生地黄当归(各八分)甘草(五分)红花(少许)
上水盏半,煎八分,空心服。
龙骨散治血崩不止。
龙骨()当归香附子(炒。各一两)棕毛灰(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四钱,空心米汤调,忌油腻、鸡、鱼、爆炙物。
阿艾丸治血崩屡验,老妇尤效。
白姜(盐酒或米醋炒,八钱)香附子(童便浸,炒,一两)玄胡索(炒,六钱)真阿胶(炒成珠)
艾叶(各一两。制成灸艾,用糯米糊作饼,瓦上炕干,勿令焦,研为细末)
上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酒或盐汤任下。
黄芩散治壮热崩中下血,是阳乘阴,故经血泛溢,宜清之,此方最好。
黄芩(不拘多少,为细末)
烧秤锤淬酒,食前调三四钱。一方有干姜、白芷;一方木耳、黄芩等分为丸,俱效。
如圣散治血崩,三服全愈。
榈棕子每服二钱,空苡乌梅汤调服。
乌梅肉干姜(俱烧存性,为末。各二两)
七灰散治血崩神效。
莲蓬壳益母草旱莲草罂粟壳腌蟹壳棕毛叶藕节灰(等分,烧存性为末)
空心醋点汤调下三钱。
(东垣)升阳除湿汤治崩中下血,久不愈,乃湿气下流。(方见血崩门。)
崩漏脉论详见《心镜》本门,此特摘其要耳。
易简方
属性:一方∶乌梅肉为末,酒调二钱。
一方∶棕榈灰加枯矾末,酒调,效。
一方∶苍耳草烧存性,酒调三钱,立效。
一方∶荆芥穗、香油,灯上烧焦为末,酒与童便匀调下,俱效。
一方∶槐花、地榆炒焦,酒煎饮之,效。
胎养古说
属性:胎妊十月,其说见于古书,有不同者多矣。按巢氏云∶妊娠一月名始胎,足厥阴脉养之。
二月名始膏,足少阳脉养之。三月名始胚,当此之时,血不流行,形象始化,未有定仪,见物而
变。欲子端正贤良,当今母见贵,不可见状貌丑恶之人。欲生男,宜操弓矢;欲生女,着环。
欲子美,玩白璧,观孔雀;欲子肾,看诗书,务和雅,手心脉养之。四月始受水精,以成血脉,
手少阳脉养之。五月始受火精,以成其气,足太阴脉养之。六月始受金精,以成其筋,足阳明脉
养之。七月始受木精,以成其骨,手太阴脉养之。八月始受土精,以成肤革,手阳明脉养之。
九月始受石精,以成毛发,足少阴脉养之。十月五脏六腑、关节人神皆备,此其大略也。又,
《五脏论》有称婆者论∶一月如珠露;二月如桃花;三月男女分;四月形象具;五月筋骨成;
六月毛发生;七月游其魂,儿能动左手;八月游其魄,儿能动右手;九月三转身;十月受气足。
又,《颅囟经》云∶一月为胎胞,精血凝也;二月为胎形,始成胚也;三月阳神为三魂;四月阴
灵为七魄;五月五行分五脏;六月六律定六腑也;七月精开窍通光明也;八月元神具,降真灵
也;九月宫室罗布,以定生人也;十月受气足,万像成也。按∶《颅囟经》三卷,中古巫方所
撰,隋人巢氏方,亦尝序之。今巢氏论妇人妊娠,乃不见言之,《圣济经·原化篇》亦独取
《颅囟经》,更不言巢氏论者,何哉?《婴产宝鉴集》云∶小儿方论起自巫方。黄帝云∶吾
不能察幼小,赖世有巫方,能知小儿之寿夭耳。及观巢氏论小儿候,亦云∶中古有巫方,
立小儿《颅囟经》以占寿夭。世所相传者,有《少小方》焉。是巢氏论小儿则取于《颅囟经》。
论妊娠至三月始胎之时,欲令见贵,
不是丑恶,操弓矢,施环,观孔雀,读诗书之类,岂非胎教之理乎?有谓天一生水,小儿初
胚,先生两肾,次生其心,次生其肝肺脾,皆天一生水,地二生火之理也。至巢氏论十二经之养
始于肝经,亦应四时之令,始于春木。所以一月、二月,手心胞络之脉也,余仿此。至十月,
子于母腹之中,受足诸脏气脉所养,然后待时而生。此论奥微而有至理。余书所论,不能及也。
后世论胎养,更莫能外巢氏之说也。
胎教古论
属性:夫至精才化,一气方凝,始受胞胎,渐成形质。子在腹中,随母听闻。自妊娠之后,则
须行坐端严,情性和悦,常处静室,多听美言,聆人讲读诗书,陈礼说乐。耳不听淫声,目不视
恶色。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忠孝贤明,此所谓因外象而内感也。昔太任妊文王,《列女传》
之胎教,皆昭昭可考,是之谓也。或谓有妇双胎而生子者,何也?按古今方书,少有论及此者。
亦惟巢氏云∶阳施阴化,精气有余,故生双则属阴,阴贤之而成女。《易》称干道成男,坤道成女,此男女
之别也。凡妊娠有疾,投以汤药,有伤胎破血之忌何也?《内经》曰∶妇人重身,毒之奈何?岐
伯对曰∶有故无殒,亦无陨也,衰其大半而已。盖妊妇有疾,不可不投药也,必在医者审度疾
势轻重,量度药性高下,处以中庸,不必多品,视其疾势以衰,药宜便止,则病去母安,子亦
无损,复何惧于攻治哉!
胎感应验
属性:君子曰∶胎教产图之书,不可谓之迂而不加信。观夫巨室文献之家,世有闺教妇道,敦笃
庄严,怀妊自不
造次,生子自然清俊。又观动履、起居、饮食之际,感应如响,虽邻家有所兴修,亦且犯其
胎气。如犯刃者,形必伤;如犯泥者,窍必塞;打击者,色青黯;系缚者,相拘挛;食羊睛者,
目必白;食兔肉者,必缺唇。如此之类,验如反掌,及其福善祸淫,殆不可不信也。
形气相感
属性:天地者,形之大也;阴阳者,气之大也。性形与气相资而立,未始偏废。男女媾精,万
物化生,天地阴阳之形气寓焉。语七八之数,七,少阳也;八,少阴也,相感而流通。故女子
二七天癸至,男子二八精气盛,则阴阳交合而兆始故也。语九十之数,九,老阳也;十,老
阴也相包而赋形。故阴穷于九,女能方之,则以阴阳相生而成终故也。元气孕毓,皆始于子。
自子推之,男左旋,积岁三十而至巳;女右旋,积岁二十而至巳。巳为正阳,阴实从之。自
巳怀任,男左旋十月而生于寅;女右旋十月而生于申。申为三阴,寅为三阳,而生育之时着矣。
其禀赋也,体有刚柔,脉有强弱,气有多寡,血有盛衰,皆一定而不可易也。以至分野异域,
则所产有多寡之宜。是故荆扬薄壤多女,雍冀浓壤多男。吉事有祥,则所梦各应其类∶熊罴为
男之祥,蛇虺为女之兆,是皆理之可推者也。至于胎化之法,有所谓转女为男者,亦皆理之
自然。如食牡鸡,取阳精之存于天者;带雄黄,取阳精之存于地者;操弓矢,藉斧斤,取刚物
之见于人事者。气类潜通,造化密移,必于三月形兆之先。盖方仪则未具,形气藉母神而变化,
阳可以阴,而动静之所以相感也。观夫螟蛉之化,又可知矣。物类且然,况于人乎?
转女为男法
属性:《博物志》曰∶妇人妊身,三月未满,着婿衣冠,平旦绕井三匝,映水视影,勿反顾,
必生男。有陈成者,
生十女,其妻绕井三匝,咒曰∶女为阴,男为阳;女多灾,男多祥。镇井三日不汲,果生一男。
一云孕妇二月后,将及三个月,平旦着夫衣冠,绕净水池盆三匝,照影自视,主生男,必
于甲丙戊庚壬阳日作之效。
凡妊娠未满三月,形象未着,男女未定,宜用方术可以生男。其法取明雄黄一两一块者
用绛囊盛之,佩于孕妇身左,又以弓弦同贮佩之,或萱花同佩,所以谓之宜男草。又常张弓于
其父,悬弧以视母,又用铖戈斧斤密置床席之下,勿令人知,常诵诗书之声。以上等法,皆
可转女为男,其实未形而变者也。故古人立胎教,能令生子良善长寿,忠孝仁义,聪明无病,
十月之内,常观好境象,远邪僻,真良教也。
验男女法
属性:遣妊妇面南行走,急呼之,左回首者是男,右回首者是女。又验丈夫左乳房有核是男,
右乳房有核是女。丈夫脉左寸洪盛者是男,右寸洪盛者为女。
辨脉法
属性: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搏者,近也。阴脉逼近于下,阳脉别出于上,阴中见阳,
即滑脉是也。脉滑而动,是为阳施阴化,法当有子。又,少阴脉动甚者,孕子也。手少阴属心,
足少阴属肾。心主血,肾主精,精血交会,投识于其间,则有妊。又,三部脉沉正等,无病而
经不至者,妊也。《脉经》云∶左手尺部浮洪者,男胎也;右手尺部浮洪者,女胎也;两手尺
部俱洪者,为两男;俱沉实者,为两女。又云∶中指一跳一止者,一月胎;二止者,二月胎也。
《脉诀》云∶肝为血兮肺为气,血为荣兮气为卫。阴阳配偶不参差,两脏通和皆类例。
血衰气旺定无孕,血旺气衰应有胎。寸微关滑尺带数,流利往来并雀啄。小儿之脉已现形,
数月怀耽犹未觉。左疾为男右为女,流
利相通速来去。两手关脉大相应,已形亦在前应语。左手带纵两个儿,右手带横一双女。左手脉
逆生三男,右手脉顺远三女。寸关尺部皆相应,一男一女分形证。有时子死母身存,或者母亡
存子命。往来三部通流利,滑数相参皆替替。有力也。阳实阴虚脉得明,遍满胸膛皆逆气。左
手太阳浮大男,右手太阴浮大女。诸阳为男诸阴女,指下分明长记取。三部沉正等无绝,尺内
不止真胎妇。夫乘妻兮纵气雾,妻秉夫兮横气助。子乘母兮逆气参,母乘子兮顺气护。小儿日
足胎成聚,身热脉乱无所苦。汗出不食吐逆时,精神结备其中住。滑疾不散胎三月,但疾不散
五月母。弦紧牢强滑者安,沉细而微归泉路。
欲产之妇肺离经,沉细而滑也同名。夜半觉痛应分诞,来日日午定知生。(《质疑》谓离经
之脉,即歇至之脉是也。)
《启蒙》曰∶欲产之妇脉离经,离经之脉分明认。其来大小不调匀,或如雀啄屋漏应。
皆歇至之脉也。腰痛腹痛眼生花,产在须臾却非病。
妊娠服药禁
属性:斑水蛭虻虫,乌头附子侧天雄,野葛水银巴豆,牛膝薏苡蜈蚣。三棱代赭芫花麝,
大戟蝉蜕黄雌雄,硝黄鬼箭牡丹,槐子红花桃仁同。牵牛皂角野狼星半,瞿麦干姜干漆通,
砂蟹甲蝼蛄蜴,地胆蛴螬皂荚同。踯躅芫青亭长喙,藜芦虎掌飞生虫。
雄黄雌黄水银粉锡麝香朴硝芒硝芫花大戟牛黄巴豆野葛牛膝
桂心牡丹皮藜芦皂荚茹踯躅鬼箭槐子薏苡瞿麦附子乌头侧子天雄乌喙
蜈蚣地胆斑猫芫青亭长水蛭虻虫虫蝼蛄蛴螬皮蜥蜴蝉蜕蛇蜕
蟹甲半夏南星根
草牵牛虎掌代赭野狼芽荛花生鼠溲疏飞生虫大黄木鳖红花苏木甘遂
妊娠饮食忌
属性:食螃蟹主横生。
豆酱与藿葵同食主坠胎。
食兔肉主儿缺唇。
鸭子合桑椹同食主倒生。
食羊肝主子多厄。
食HT鲤同鸡子主子生疳多疮。
食羊眼主子白睛。
食鸡肉合糯米主子生寸白虫。
食犬肉主子无声。
食鳖肉主子项短。
食雀肉与饮酒主子多淫。
食鳝鱼田鸡令子喑。
食雀脑主子雀目。
食茨菰消胎气。
食驴马肉主过月难产。
食菌主子多风。
食椒姜蒜辣之物主伤胎。
食无鳞鱼主难产。
食虾主难产。
饮烧酒主子惊痫。
食杨梅李子主子多疥。
安胎论
属性:胎有不安,而腰腹痛,甚则至于下坠者,未必不由气血虚,无所荣养而使之然也。夫胎之
在腹,如果之在枝,枝枯则果落,固理之自然。妇人性偏恣欲,火动于中,亦能致胎不安而坠
者也。大抵不外乎属虚、属火二者之间,清热养血之治尽之矣。此外二因而动胎者,又不
可不知也∶有因母病动胎,但疗母病则胎自稳;有因触伤而动,当以安胎药二三剂,而胎自安。
安胎方法十条
属性:一、胎痛乃少血,四物汤加童便制过香附子共为末,每服三钱,紫苏汤调下。
一、有所伤触动而痛者,用芎归汤、独圣散,神效。
一、无事胎动,因火盛逼之故也。四物汤加条芩之类;若逆上作喘,加香附同煎。
一、胎动不安,及腹痛下血,宜服集验方,寄生散、牡蛎之属。
一、胎动曰胎肿,多是属湿。用山栀为末,米汤调服,或
丸服,白术散俱妙。
一、凡妊娠不论月日多少,但觉胎气不安,腰腹微痛,饮食无味,可服安胎饮、保胎丸之属。
一、胎至七八九月内,儿在腹中啼哭者,因妊妇登高取物,或伸手梳头,脱出儿口脐带上
疙瘩,因此有声。令妊妇曲腰在地拾物,使儿仍得含吞入口,即止。一方用多年空屋下鼠穴土一
块,含母口中即止。又以黄连煎哈之,亦止。
药方
属性:安胎饮治妊娠胎气不安,腰腹微痛,饮食少进。
白术白芍药熟地黄当归(各一钱)人参川芎条芩陈皮(各五分)甘草
砂仁紫苏(各三分)
上水盏半,煎八分,不拘时服。
下血者,加阿胶,甚者加艾叶;腹痛甚者,倍加芍药。
固胎饮治妊娠气血俱虚,三个月内惯要坠胎,先用此方以固之不坠。
人参黄白术条芩(各二钱)当归(一钱)川芎芍药(各七分)熟地黄
陈皮(各五分)黄连升麻柴胡糯米(八十一粒
上为细末,晚米粥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清米饮送下。
探胎饮妇人经水不来三月,疑似,用此验胎有无。
川芎(不见火,不拘多少,为细末。)
空心煎艾汤调下方寸匕。觉腹中动则有胎也;脐之下动者,乃血瘕也;不动者,血凝也,
病也。
芎归汤治一切胎气不安。
川芎当归(酒洗)
上咀等分,每服五钱,以好酒一盏,煎至将干,入水一盏,再煎五七沸,去渣温服。
独圣散治妊娠有所伤触,激动胎元,腹痛下血,极效。
砂仁(不拘多少,带皮同炒,勿令焦黑,去皮取仁为末。熟酒调服。不饮酒者,米汤调下
亦可)
上此一味,实妊妇之要也,以其有安胎易产导滞之功。
四圣散治漏胎下血。
条芩白术砂仁阿胶(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艾汤调下,
金银煎治胎无故而动,作痛欲下者。
金银(各一两)煎汤调砂仁末一钱,服之即安。
集验方治胎动不安,下血。
阿胶(炒成珠)艾叶川芎当归(各一钱)
上水二钟,煎一钟,分二服。
寄生散治同前。
桑寄生当归川续断白术(土炒)川芎阿胶珠茯神香附子(制)人参(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上水二钟,煎一钟,温服。
罩胎饮治妊娠身发痘疹,服此不致损胎。如胎不安,宜独圣散、安胎饮。
赤茯苓白术当归白芍药赤芍药条芩干葛人参桔梗柴胡防风陈皮
荆芥枳壳紫草阿胶糯米白芷甘草川芎缩砂仁(各三分)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加干柿蒂七个,野茅根七寸,煎八分服。
参橘散治妊娠恶心,饮食少进,益胃和中。
人参橘皮白术浓朴(姜炒)白茯苓(各一钱)麦门冬炙甘草(各五分)
上水二钟,加竹茹一丸,弹子大,生姜三片,煎八分温服。
白术枳壳汤治同煎。
白术(土炒,二钱)枳壳条芩(各一钱)
水钟半,煎服。
妊娠恶阻
属性:竹茹汤治孕妇呕吐不止,恶心少食,服此止呕清痰。
竹茹(弹子大一丸)陈皮白茯苓半夏(各钱半)生姜(二钱)
上水钟半,粳米一撮,煎七分,温服。忌羊肉、鸡鱼、面食。
乌附汤治孕妇恶心阻食,养胃,调和元气。
乌药香附子(制)白术(土炒)陈皮(各一钱)人参炙甘草(各八分)
上水钟半,姜三片,煎七分。吐甚者,加丁香、砂仁(各七粒。)
妊娠子肿
属性:白术散治妊娠四肢浮肿,或遍身面目俱浮,谓之子肿。
白术(一两)生姜皮陈皮大腹皮(洗)白茯苓(各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
木通散治同前。
木通条芩(各八分)木香(各分磨汁入)槟榔紫苏枳壳白术白茯苓(各七分)
上水钟半,姜二片,煎七分,温服。
妊娠子烦
属性:竹叶汤治孕妇烦闷不安,谓之子烦。
竹叶(二十个,揉)防风黄芩栀子仁(各八分)白茯苓当归(各一钱)麦门冬(去心,钱半)
上水煎服。《外台》方有竹沥二合,无竹叶。
麦门冬饮
麦门冬(二钱)人参(一钱)生地黄(一钱)茯神(一钱)黄芩(一钱)甘草(四分)
犀角屑(一钱)
上水钟半,莲子五个,煎七分,不拘时服。
妊娠子满
属性:泽泻散治妊妇喘急,胸满,小水不利,谓之子满。
泽泻木通赤茯苓(各一钱)枳壳(炒)桑白皮槟榔(各八分)
上水煎,加姜三片。
顺气散治妊娠胸膈满,气壅喘嗽,饮食不下。
陈皮(一钱)枳壳槟榔大腹皮(各七分)紫苏茎叶(八分)白术(一钱)赤茯苓(一钱)
甘草(三分)桑白皮(八分)
上水钟半,煎服。一方有诃梨勒。
妊娠子淋
属性:车前散治妊妇小便频涩作痛,下焦有热,谓之子淋。
车前子(一钱,微炒,研)赤茯苓赤芍药木通(各五分)石苇(炙去毛)陈皮
槟榔川芎(各四分)滑石当归栀子枳壳(各八分)甘草节(四分)
水钟半,加灯心同煎,空心温服。
一方用生地黄鲜者捣汁加蜜二匙服,能治子淋。
一方用生肤草四两,水二钟,空心服二次,立愈。一法捣取自然汁服,治子淋诸淋皆有
神效。
妊娠子痫
属性:羚羊角散治妊妇忽然胸闷,不省人事,四肢鱼弓反张,言语謇滞,痰涎壅盛,状若中风,
谓之子痫。
羚羊角散(锉)川芎当归(各一钱)酸枣仁五加皮薏苡仁防风茯神杏仁(各五分)
木香(二分)甘草(三分)
上水钟半,姜三片,煎八分服。
竹沥饮(一名防己汤)
防己防风桑寄生人参当归川芎独活竹沥茯苓甘草
上水煎服。《产宝百问》方有干葛。
妊娠子悬
属性:紫苏饮治妊娠胎气不和,上凑心腹,胀满疼痛,谓之子悬。
紫苏叶大腹皮(各八分)当归香附子(各三钱)陈皮芍药(各五分)川芎甘草(各三分)
上水煎服。
当归汤治妊娠胎动冲心,闷绝,烦躁口干,上冲下筑,迷闷,唇口青黑,手足厥冷。产
科名“保安散”。《产宝》方有川芎
当归人参阿胶(各二钱)甘草(一钱)连根葱白(一握)
上水钟半,煎七分,连要二剂,速效。
又方、用葱白二七茎,浓煎汁,饮之即安。若胎已死,服之即出,未效再服。
四圣散治妊娠不能饮食,冲心欲死,遍身疼痛。
黄芩白术白芍药(各一两)砂仁(五□)
每服水钟半,煎七分服,不时用一帖易产,用《局方》藿香正气散,皆妙。
妊娠不语
属性:《素问·奇病篇》曰∶人有重身,九月而喑,此为何也?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胞络者,
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当十月而后。(十月胎产,胞络复通,不治而
语音自出也。)
鲤鱼汤治妊娠腹胀,遍身浮肿,小便不利;或胎死腹中,皆效。
当归白芍药(各一钱)白术(二钱)白茯苓(一钱五分)橘红(五分)鲤鱼(一尾,不拘大小)
上作一服,将鲤鱼去鳞脏,白水煮熟,去鱼,用汁钟半,生姜五片,煎一钟,空心服,当见
胎水下。如水未尽,胎死腹中,胀闷未除,再制一服,水尽胀消乃已。
达生散妊娠八九个月,宜扶正气,散气。若虚人尤宜。
大腹皮(酒洗)白术芍药当归人参陈皮紫苏(各五分)甘草(四分)
上水钟半煎。春加川芎、防风、夏加黄芩、五味子,秋加泽泻,冬加砂仁。或通加枳壳、
砂仁,胎动加金银汤、野苎根,上气加紫苏,性急多怒,加柴胡、芩连,少食加砂仁、神曲,
渴加麦门冬、葛根,能食加黄杨,如有痰,加半夏、黄芩。
束胎丸怀妊八月内,恐胎气展大,难产,用此扶母气,束儿胎,易产。
条黄芩(冬月一两,夏月五钱,用酒炒过,不可太熟)白术(三两)白茯苓(七钱五分)
陈皮(二两)
上为末,粥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枳壳散临月服之,顺气易产。
枳壳(三两,炒)粉草(两半,炙)香附子(炒,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滚白汤调下,故日三服。《良方》等书悉谓此方顺气易产,故日
三服。愚意此皆耗气之药,若服过多,恐损真气。但于临产之月,间日服之,可以降气破
气而已,庶几胎气顺而易产也。
救生散治妊娠禀受虚弱,胎元不盛,勿服枳壳散破气之剂。此方益气安胎易产,甚妙。
人参白术(炒)神曲(炒)麦芽(炒)诃子(煨,取肉)橘红
上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水一钟,煎七分,空心食前服。
治怀胎惯堕之病
属性:凡妇人怀胎二三个月,惯要堕落,名曰小产。此盖由体弱气血两虚,脏腑火多,血分受热,
以致然也。医家又谓安胎多用艾附、砂仁热补,尤增祸患而速堕矣。殊不知血气清和,无火煎
烁,则胎自安而固。气虚则提不住,血热则溢妄行,欲其不堕,得乎?香附虽云快气开郁,多
用则损正气;砂仁快脾气,多用亦耗真气。况香燥之性,气血两伤,求以安胎,适又损胎而反
堕也。今惟千金保孕丸、泰山磐石散二方,能夺化工之妙,百发百效,万无一失。甫故表而出
之,以为好生君子共知也。
千金保孕丸治妇人有孕,惯要小产,服此则免堕胎之患。
杜仲(四两,同糯米炒断丝)川续断(酒洗,二两)
上为末,山药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五丸,空心米饮下。忌酒醋,戒恼怒。
泰山磐石方治妇人气血两虚,身体素弱,或肥而不实,或瘦而血热,或脾胃少食,
四肢倦息,素有坠胎之患。此方平和,兼补气血。脾胃觉有热者,倍加黄芩,少用砂仁;觉胃弱
者,多加砂仁,少用黄芩。更宜戒欲恼,远酒酸辛热之味,永保无堕。
人参黄(各二钱)白术炙甘草(五分)当归(一钱)川芎白芍药熟地黄(各八分)
续断(一钱)糯米(一操)黄芩(一钱)砂仁(五分)
上水钟半,煎七分,食远服。但觉有孕,三五日常用一服,四月之后方无虑也。
产前余论
属性:妊娠之妇,大宜寡欲为先。其于妇人,或未谙此。然则男子亦有所不谙者,岂不愚哉!至于
坏妊,犹有房事,殊不知情欲一动,血气皆燔,脏腑皆为之不宁,胎息因之而弗安者矣。不
特此也,寡欲二字,义甚扩充。凡所谓起居食息、七情六淫,一有遇触冒,则火随之而燔,俱
是欲也,宁不皆寡而节合于中乎!故妊娠但当清热养血为主,药以四物汤加白术、条芩。其有
杂证,用此增减治之。以至临产之月,不宜登高涉险,贪睡怀忧,须要时常行步,以运动之,
庶得血气畅通而产自易也。殆夫生产之难者,皆由妊妇未尝预闻讲说生育道理,不能临事无眩,
至期怆惶,用力失宜,因有难产之患矣。是故有机生者,则先露手;有逆产者,则先露足;有坐
生者,则先露臀。此皆用力太早之过。当夫脐腹疼痛之初,儿身才转而未顺,用力一逼,遂至
横逆。若正产时,子如梦觉,自能翻身,坼胞求路,则随浆水而下,此易产之常道也。若或胎息
体弱,犹如梦寐未醒,转头迟滞,不能随浆而出。浆水既涸,则子宫干涩,污血闭塞道路,子
无所从,以致不顺。当产之际,浆水下久,而犹不
就分解者,急服催生之药遂之。慎不可惊慌喧嚷,只用历练老成经惯妇人一二扶持,不可急遽
便欲为生,莽撞下手,因而伤早,触逆胎元,甚至子母倾危,职皆由于此也,可不慎哉!可不慎哉!
临产须知
属性:(一十四条)
一、临产宜择年高得当稳婆,及纯谨妇人一二扶持,凡闲杂一应外来之妇、丧服秽浊之人,
预宜杜绝,勿令触犯胎气,致产不利。产后客气犯小儿,亦主为害。
一、妊娠月满,不可占卜问神,巫觋之徒,哄吓谋利,妄称凶险不顺等辞,何如祷神HT,
保产妇?闻之忧疑恐惧。夫惟忧虑则气结,气结则滞而不顺,必至于难产。如犯此类,宜服达
生散,以顺其气。方觉腹痛,不可便欲为生,怀疑巫说,惊动太早,则举家霍乱,致产不利
有之。
一、临月忽然腹痛,或作或止,或一二日,或三五日,胎水已来,腹痛不密者,名曰弄胎,
非当产也。又有一月前,忽然腹痛,如欲便生,却不产者,名曰试月,非当产也。凡腹痛,胎
水来与不来,俱不妨事,但当宽心候时。若果当生,痛极不已,胎孕偏陷,腰间重胀,谷道挺
迸,浆水淋下,其儿遂生。此乃正产,自有其时,如瓜熟蒂悬、果熟自落之类。
一、初觉腹痛,而腰不甚痛者,未产也,且须熟忍行动,不能行者可凭物而立,行得又行。
一、将产之时,产妇痛甚,不肯舒身,行动固执,曲腰睡卧,胎元转动,寻到生门,已被遮
闭,如此再三,胎已无力,决至难产。
一、初觉微痛,且当任意坐卧,勉要饮食,毋致临产乏力。
一、产初觉欲生,便须惜力调养,不可用力妄施,儿身方转,竟被用力一逼,令儿错路,
以致横逆。须待
临至产门,用力一逼,儿则下生,此所以当其用力也。若时候未到,用力徒然。
一、凡临产如觉心中烦闷,可用白蜜一匙,热水调服。
一、未产之先,或烦渴欲饮水者,只可与米饮绿豆汤为佳。
一、将产妇如觉饥饿,可吃稠软白粥,勿令饥渴,以乏气力,不可食硬饭、滋粽难化之物。
产时用力太乏,脾虚不能消磨,产后恐成伤食之病。
一、产后或服催生符法,宜以温酒、温水服之,不可服凉水,况血得寒则凝,血一凝则胎
滞不利,反致难产。
一、产妇临月,不可洗头,以免横生逆产。
一、产妇临时胞浆未下,但只稳守无妨。胞浆破后一二时辰不生,便宜急服催生之药。
夫胞浆乃胞内养儿之水也,儿既坼胞,其水即来,胎亦随下,此为易产。若胎元无力,转头迟慢,
浆水下尽,即污血闭塞门户,令子无路可通,故难产也。宜用催生丹、滑石散、益母丸之类,
逐去恶血,开滑子官,庶乎易矣。
一、凡临产,房中不得喧嚷惊慌,宜闭户,静以待生。
药方
属性:济阴返魂丹专治横生逆产,胎前产后一切诸证,引下于后。
益母草(八两,一名野生麻,一名充蔚子。方梗,叶类火麻,对叶而生。四五月节间开紫花,
白花者不是,可为丹家之用。端午日或小暑日俱可收采,连根透置风虎,阴干。用时以手摘去根,
不犯铁器,石臼捣烂,磨罗为细末,听用)川当归(七钱)赤芍药(六钱)南木香(五钱)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好酒、童便各半化下。或丸如梧桐子大,酒
便各半,吞三十丸。凡产仓卒未合,只生用益母草捣烂绞汁,入蜜小许,服之,其效甚大。
《本草》云∶此草胎前无滞,产后无虚,故名益母。
一、胎动不安,下血不止,及腹作痛,或作声者,用温米汤送下。
一、胎前一切难产不顺,子死腹中,胀满不下,心痛心闷,酒便化下,或炒盐汤下。
一、月经不调,好酒下,或四物汤下。
一、临产并产后,各先服一丸,童便、酒下,安魂定魄,气血自调顺,诸病不生。
又能破血止痛,养脉息,调经络,易产如神。
一、产胞衣不下,脏腑虚羸,五心烦闷躁热,败血流入衣中,胀而难出,用好酒化下。
一、产起卧不得,眼前黑暗生花,或血热口干,烦躁而渴,心神昏乱,如见鬼神,不
思饮食,伤风发热,手足麻木,百节疼痛不可忍者,浓薄荷汁,酒、便各半送下。
一、产后气壅,喘嗽,胸膈不利,恶心,口吐酸水,及四肢浮肿,两胁刺痛,举动无力,
温酒送下。
一、产后恶血未尽,留滞作块,恶露冲心,腰腹作痛,大便秘,小便涩,中风吐逆,
失音不语,不省人事,酒便化下。
一、产后寒热往来,盖因败血伤心则热,伤脾则寒,状如疟疾,或腹痛,温米汤、
桂枝汤任下。
一、产后痢疾,后重血泻,枣汤下。
一、产崩中下血,漏下不止,乌梅汤下,或糯米秦艽汤下。
一、产赤白带,艾汤下。
一、治奶痈,益母末酒调敷,或生取烂捣敷亦可。
一、能治小儿疳痢等疾,或取叶以砂罐煮粥食之,加蜜于汁中,饮之皆效。
益母膏治妊妇一切诸病,及产后诸病。
益母草
根据前采法,不限多少,连根茎叶洗净,用大石臼石杵捣烂,以布滤取浓汁,入砂锅内,
文武火熬成膏,如
黑砂糖色为度,入瓮罐收贮。每服二三匙,酒便调下。或诸血病,汤药中加一匙服,其效尤妙。
催生丹治横生逆产。
兔脑髓(腊月取去皮及筋膜,研如泥)乳香(钱半,另研)麝香(钱半,另研)
母丁香(二钱,为末)
上三味和匀入兔髓,丸如芡实子大,阴干,油纸密封。临产服一丸,温酒送下,易产。
经验滑石散治产难。水下胞干,胎滞不生,用此最效。
滑石(飞过,一两)白蜜香油(各半盏)
上将油蜜慢火熬熟,三四沸,掠去沫,调滑石末顿服。外以油调于产妇脐腹,上下摩
之立效。
牛膝汤治妇人生产不顺。
牛膝(酒洗)瞿麦(各一钱)当归(酒洗)木通滑石(各二钱)冬葵子(一钱二分,
炒研。如无,用黄蜀葵花亦可)
上水二钟,煎一钟,食前温服。须先制预备,至期从容煎为佳。
猪肝蜜酒治产妇胎水下早,干滞难产。
猪肝白蜜醇酒(各一升)
共煮作二升,分三服。若难吃,随多少细细吃之。
催生遇仙方
蓖麻子(四十九粒,去壳)蛇蜕(一条,)朱砂(研末)雄黄(研末。各二钱)
上为细末,晚米粥丸,弹子大。临产时先用花椒汤洗脐,纳药一丸于脐中,仍以浓纸一
层覆药上,外用软帛束之,产毕取下,一丸可用数次。
乌金丸治难产催生及产后诸病。
阿胶(炒,一两八钱)熟艾(净一两)谷芽(晒干,二两)苏木(一两)败笔(即旧笔尖,九
个,火过,存性)龙衣(即蛇蜕全者一条,新瓦慢火培燥,研)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芡实子大。每服一丸,童便、酒调化下。
凡制乌金丸,择天德天医,生气吉日,斋戒致诚,凝神定虑,洒扫净室,忌一切妇人、
鸡犬、闲杂不洁之人,至夜分寂静,先念净心咒语,方可丸合。咒曰∶天精精,地宁宁,
精精宁宁,左朝北斗,右朝北辰,人逢此药,各保安宁,急急如律令。
乌金丸秘诀歌∶
阿胶十八遇真仙,洁净龙衣只一联。
谷麦生芽三寸位,文房败笔数根坚。
五月五日收熟艾,匀匀苏木分两全。
学人若凭根据此诀,免教产妇入黄泉。
择日静虚修制药,病患此日定安痊。
柱香散治胎死腹中不下。
桂心(三钱)麝香(五分)
上为末,作一服,酒调下。
伏龙肝散治产妇横逆,子死腹中。
伏龙肝(即灶心红土)百草霜(即锅底灰)白芷(各等分)
上为细末,酒便各半,调服二钱,不下再服,效。
催生用药时宜
属性:夏暑月用五苓散三钱,黄蜀葵子半合,研,煎汤下。
冬寒月用五积散三钱,黄蜀葵子半合,研,煎汤下。
催生用药之义
属性:一、催生多用滑利迅速之意,如兔脑、蛇蜕、笔尖、弩牙、急性子之类。
二、催生若是水血先下,子道干涩,不能下者,如猪脂油、蜜、酥油、葱白、葵子、
榆白皮、滑石、牛乳之类。
三、催生如天寒之时,稽停劳动之久,风冷乘虚,入于胞胎,使气血凝滞而不下者,
如牛膝、葱梗、五积、顺元散之类。
四、催生有触犯禁忌,如符法、朱砂、乳香之类。
易简方
属性:(十六道)
一方∶烧弩牙令赤,淬酒内饮之。
一方∶下死胎,用平胃散一剂,加朴硝三四钱,泡服即下。
一方∶催生用千槌花(即錾柄,打披头者)烧灰存性为末,酒调下。
一方∶催生用槐角子七枚,吞下即产。
一方∶用鱼鳔胶灯上烧灰存性,一钱,酒调服。一法用香油炒焦为末,用三钱酒调,神效。
一方∶用败笔头烧灰存性,熔蜡丸,作一服,酒吞下。
一方∶用贝母七枚,为末,酒调下。
一方∶用路旁草鞋鼻烧灰存性为末,酒调二钱。
一方∶用天麻子捣烂贴足心,产毕去之。
一方∶治难产或有犯触,用明乳香为末,酒调一匕。
一方∶治胎衣不下,用白蒺藜、贝母等分为末,米饮调下二钱。
一方∶用赤小豆炒熟,水二升,煮一升,取汁服,立下。
一方∶令产妇含自己发梢于口中,恶心即下。
一方∶用急性子(即金凤花子,女人用染甲)煎汤服,易产。
一方∶用灶心土为末,酒调二钱,效。
一方∶蜾KT散泡汤服。(即人家壁上土蜂窠如蚕茧样,寻之遇双生女,遇单生男,极验。)
甫按∶催生方剂,广载多繁,取其便用故也。凡居市居乡不同,急遽仓忙之际,一时不
备,不得于彼,必得于此,取用之便,其庶几乎!
产后余谕
属性:产后胎衣不下者,诚为可惧。盖有恶血填胀衣中,阻塞道路,急须用药助下,切不可用粗
鲁之妇以手采取,多致损肝伤胃者有之,此又不可不慎也。丹溪曰∶产后当大补气血为主,虽有
杂证,以未治之。诚万世不易之论也。原夫妊妇向以元气养胎,而体固不甚浓,抑兼产后大耗
气血,是则虚而又虚者也,夫安得不大补哉!虽然,此丹溪之言其常也。若果因其变证,又安
得不通其变而治之?抑执其常以补之乎?《易》曰∶化而裁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人。
然胎妊既分,而久积之污血须该尽脱。若然未尽,腹中硬痛者,用滑涩汤、黑神散之属,破而
行之,须要恶露驱尽,方用补剂。随以胎衣涤去污浊,修制为丸,予僭名为还元丹。此方产后
服之,诚足以补真元也。非达造化之至者,乌足与知之!余如因虚感冒风寒,祛风之药加之补
剂可也。如伤食发热者,消导之药加之补剂亦可也。余可类推。产毕宜先饮童便,服返魂丹一
丸,不得便就平卧,宜闭目倚坐须臾,坚膝挺胸,仰卧,令人以手从心按至脐下,使血不致凝
滞,可频频唤醒,慎勿熟睡而恣情焉。三日之内,常以干漆
烧烟,及淬醋炭,令产妇常闻其气,庶无血晕昏迷之状。若未盈月,其于忧思喜怒,行住坐
卧,俱取适中,不宜太过,恣食生冷炙爆、粘硬难消之物。又,慎勿以稍健无虞,放心固意,
不避风寒,沐浴费力,当时未觉,蕴疾在后,诚为终身之患不浅矣。贤者鉴之。
产后须知(十四条)
属性:一、产毕未可上床,且扶住挺坐,却令人从心按至脐下者数次,余血皆下。虽睡时
亦按之,俾恶露不滞,二三日方已。
一、按《产经》云∶妇人非止临产须忧,产后大宜将息,切勿以产毕无妨,乃恣意从心,
无所不犯。犯时微若秋亳,感病重如山岳。
一、产妇才分娩,预烧秤锤,或硬炭烧红,淬醋器中,使醋气薰沃房中,除血晕,解
秽厌为妙,更以旧漆烧烟,时闻之亦妙。
一、产母不可妄食,饮食过多,及肉等物,况脾胃虚弱,不能运化,致成内伤,终
为脾积之疾,非细也。产后须臾,惟食温软白粥一味,虽肉糜亦不可多食也。
一、产毕且令先饮童便、酒半盏。须臾用鸡子去壳,煮淡酒软食之一枚,不可多,不
可硬,然后食粥。
一、夏月凡烧醋炭,皆于房外烧之,使其气入房户可也。一切煮粥煎药,皆不可置
火于房内,致产妇烦躁。
一、产妇与酒不可多而致醉。产前产后,醉则乏力,而四肢不用;产后酒多,恐引迸入
四肢,致后日有四肢无力,酸髓之患。
一、产妇房中不宜有隙,邪风射入为害。卧床四壁,宜浓褥围之。
一、产后七日内不可洗,七日外方可温水洗。若沐洗须是一月之外。一百二十日内,不可
作劳。
一、产妇力倦,睡时虽着,亦要频频唤醒为妙。
一、产后昏晕,为血晕者多。常以醋气闻之,漆烟薰之则止。若甚者,与黑神散服之。
一、产后有下血过多而虚晕者,但神昏烦乱而已。宜补血之药,如芎归羊肉汤、当
归健中汤之属。
一、产后用力太过,气虚发热,眩晕者,宜补中益气,如补中益气汤、香附八珍汤之属。
一、产后气血虚甚,不知人事,欲绝不止者,极危候,宜用清魂散灌之。凡晕、口
噤不开,不论血晕虚晕,一法以韭菜切捣,盛于有嘴瓶内,煎滚醋一二碗沃瓶中,盖封瓶口,
使其气从瓶嘴出,对产妇鼻孔,其气薰入肺窍,布散诸经,气血流通即醒。
产后一十八证
属性:惟三证不治,其余皆用黑神散而愈。
一、病热,胎死腹中。
二、难产。
三、胞衣不下。
四、血晕。
五、口干心闷。
六、乍寒乍热。
七、虚肿。
八、忽见鬼神。
九、月内不语。
十、腹痛兼泻。(更用调中汤、参苓白术散等剂。)
十一、遍身疼痛。
十二、血崩。(虚者更用补剂。)
十三、中风。(从风门治法。)
十四、腹胀呕吐。
十五、伤寒。
十六、口鼻黑色及鼻HT不可治。
十七、产后病甚,喉中喘急者不可治。
十八、心痛甚者不可治。
药方
属性:还元丹治产后大虚,补气补血,还元返本,有回造化之大功,真济世之仙方也。兼治一切
虚劳。
紫河车(一具,即产妇胞衣。用米泔洗涤污浊,以新瓦二片,合定上下,用文武火炕干为
未,听用。妇性嫌恶,勿与知之,密将药于别室中修合,与服亦不要言,致生疑惑)人参(上拣
一两半)黄(蜜炙)当归(酒洗。各一钱)白术(土炒)芍药川芎熟地黄白茯苓
牡丹皮(各八钱)肉桂炙甘草(各五钱)
上将熟地黄另捣外,余药共为细末,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不成,加老米烂饭捣之,每
服六七十丸,酒或汤任下。未产之先,备制各药为末,候产后便合为妙。
夺命丸治产妇血寒凝滞,胎衣不下。
牡丹皮(八钱)干漆黑附子当归尾(各三钱)大黄(为末,八钱,好醋熬膏)
上为末,以大黄膏同鸡子白捣匀和丸,梧桐子大,酒急吞下五十丸即下。
归尾牛膝汤治胞衣不下。
当归尾(二钱)川牛膝(五钱,酒洗)木通(五钱)滑石(四钱)冬葵子(一钱半)
水煎连服二剂即下。
三蜕散治胎衣不下。
蛇蜕(一条)蚕蜕纸(一方)蝉蜕(四十九个)
上用瓷罐内烧闭存性,研为细末,顺流水调下。
花蕊石散治产后败血未尽,恶露攻心,子死腹中,胎衣不下。又能治一切跌打损伤,
外敷内服,大有神效。
花蕊石(两半,研末)硫黄(四两,研末)
上二味,和匀入固济罐内,灯盏封口,百眼炉上前文后武火炼三柱香,冷定取下,过宿
方开,取出研为细末,小瓷罐盛之塞口。每服一钱,好酒童便调下。
黑神散治产后恶血未尽,或胎衣不下,血气攻心,腹痛不止,及血迷血晕等证。
黑豆(炒熟,半升)熟地黄当归(酒洗)肉桂(去粗皮)赤芍药干姜(炮)
炙甘草蒲黄(各四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酒和童便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