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说
属性:五运六气之说,不见于儒者之六经,而见于医家之《素问》。夫《素问》乃先秦古书,虽未
必皆黄帝岐伯之言,然秦火以前,春秋战国之际,有如和、缓、秦越人辈,虽甚精于医,其察天
地五行之用,未能若是精密也,则其言虽不尽出于黄帝岐伯,其旨亦必有所从授矣。
且夫寒湿暑燥风火者,天之阴阳,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者,地之阴阳,生长化收藏
下应之。而五营运于其间,则五之化气也。天数终于五,六居之;地数终于六,七居之。戊己,
土也,化气必以五,故甲己化土而居其首。土生金,故乙庚次之;金生水,故丙辛次之;水生木,
故丁壬次之;木生火,故戊癸次之。此化气之序也。地之三阴三阳,亦五行耳。而火独有二,五
行之妙理也。盖木旺于东,火旺于南,金旺于西,水旺于北,而土旺于四维。戊附于戌而在干,
己附于辰而在巽,而未之对冲在丑。故辰戌丑未,寄旺之位也。未在西南,其卦为坤,其时为长
夏,以其处四时之中。《吕氏·月令》谓之中央。假如太角壬木之化为启拆,而变为摧拉。太征
戊火之化为暄燠,而变为炎烈,正化之为变者然也。少角丁木,木气不足,清胜而热复。少征癸
火,火气不足,寒胜而雨复,邪化之为复者然也。寒甚而为阳焰,是为火郁;热甚而为凄清,是
为金郁,抑而不伸者然也。水郁而发,则为冰雹;土郁而发,则为飘骤,郁而怒起者然也。风淫
所胜则克太阴,热淫所胜则
克阳明,凌其所胜者然也。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湿土之下,风气承之,极则有反者然也。
摧拉之变不应,普天悉皆大风;炎烈之变不应,薄海悉皆燔灼;清气之胜不应,宇宙无不明
洁;雨气之复不应,山泽无不蒸溽。郁也,发也,淫也,承也,其理皆然。凡此者,其应非有候,
则有不时而应者矣;其至非有时,则有卒然而至者矣。是故千里之远,其变相似者有之;百里之
变,其变不同者亦有之。即其时,当其处,随其变而占焉,则吉凶可知况《素问》所以论天地之
气化者,将以观其变而救民之疾也。
夫大而天地,小而人之一身,五行之气皆在焉。天地之气有常无变,则人亦和平而无灾;天
地之气变而失常,则疾疠之所从出也。是故木气胜,则肝以实病,脾以虚病;火气胜,则心以实
病,肺以虚病。此医者所能致察,儒者不得其详也。至于官天地,理阴阳,顺五行,使冬无愆阳,
夏无伏阴,秋无苦雨,春无凄风,和平之气,行于两间,国无水旱之灾,民无妖孽之疾,此儒者
所当察,医家未必能知也。《素问》亦略言之矣。
五行之精,是为五纬,与运气相应,有岁星,有辰星。以此察其行之道顺,而占其吉凶。然
必曰德者福之,过者罪之。则是运气之和平而为休祥,有德者召之也;运气之乖戾而为疾眚,有
过者致之也。虽然,其说略而未祥,吾儒之经则详矣。《洪范》九畴始于五行,终于皇极,终于
五福。六经圣人建极于上,以顺五行之用,是以天下之民有五福而无六极。有五福皆可以康宁矣,
无六极皆免于疾病矣。此其道固有行乎运气之外者,是以大舜、成周之时尝见之。《由庚》之诗
作而阴阳得由其道,《华黍》之诗作而四序不失其和,《由仪》之诗作而万物各得其宜。此建皇
极,顺五行,使民有五福而无六极之验矣。是故《素问》则方伎之书,《洪范》则圣人经世之大
法也。知有《素问》,不知有《洪范》,方伎之流也;知有《洪范》,不知有《素问》,儒者何病焉?
论四时气候
属性:六气终始早晏,五运太少盈虚,原之以至理,考之以至数,而垂万古无有差异也。经曰五日一候应之,应
五行也。故三候成一气,即十五日也。三气成一节,节谓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
立冬、冬至,此八节也。四方二十四气而分主四时,一岁成矣。春秋言分者,以月气言之,则二
月半初气终,而交二之气;八月半四气尽,而交五之气。若以四时之气言之,则阴阳寒暄之气,
到此可分之时也。昼夜分五十刻,亦阴阳之中分也。故经曰分则气异是也。冬夏言至者,以六气
言之,则五月半司天之气至其所在,十一月半在泉之气至其所在。以四时之令言之,则阴阳之气
至此极至之时也。夏至日长不过六十刻,阳至此而极;冬至日短不过四十刻,阴至此而极,皆天
候之未变。故经曰至则气同是也。
天自西而东转,其日月五星循天从东而西转。故《白虎通》曰∶天左旋,日月星辰右行。又
曰∶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则昼夜行天之一度,一度有百刻,即一日;月则
昼夜行天之十三度有奇者,谓复行一度之中,作十九分,分之得七。(一度有百刻,作十九分,
分之得七。每一分该五刻强,五七三十五刻强。是月昼夜行天十三度零三十五刻强。)大率月行
疾速,终以二十七日月行一周天。是将十三度及十九分分之七数,总之则二十九日,计行天三百
八十七度有奇。计月行疾之数比日行迟之数,则二十九日日方行天二十九度,月已先行一周天,
三百六十五度,外又行天之二十二度,反少七度而不及日也。阴阳家说谓日月之行,自有前后,
迟速不等,固无常准,则有大小月尽之异也。本三百六十五日,四分度之一,即二十五刻,(是
日行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当为一岁矣。)当为一岁。自除岁外之余,即有三百六十日,又
除小月所少之日六日,止有三百五十四日而成一岁,通少十一日二十五刻,乃盈闰为十二月之制,
则有立首之气。气乃三候之至,月半示斗建之方,乃十二辰之方也。闰月之纪,则无立气建方,
皆他气,但根据历以八节见之,推其所余,乃成闰,天度毕矣。故经曰∶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
余于终,而天度毕矣者,此之谓也。
观天之杳冥,岂复有度乎?乃日月行一日之处,指二十八宿为证,而记之曰度。故经曰∶星
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制谓制度也。天亦无候,以风雨霜露草木之类应期,可验而测之曰候。
言一候之日,亦五运之气相生而值之,即五日也。如环无端,周而复始。《书》曰∶期三百六旬
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即其义也。医工之流不可不知。经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
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论四时气候
歌曰∶
木火土金水五行,周而复始互相生。
水火金木土五贼,周而复始互相克。
论四时气候
歌曰∶
甲乙寅卯木东藏,丙丁巳午火南方。
庚辛申酉金西属,壬癸子亥水北乡。
戊己辰戌丑未土,寄旺四季位中央。
论四时气候
五日谓之候,三候成一气。大小月闺月但根据历交之。凡四时寒暑温凉,盛于季月,然差正位
三十日有奇也。
立春雨水惊蛰节,春厘清明谷雨时。
立夏小满芒种候,夏至小暑大暑期。
立秋处暑白露日,秋分寒露霜降随。
立冬小雪及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推。
论六十日交气日刻
属性:夫日一昼一夜十二时,当均分于一日,故上智设铜壶贮水,漏下浮箭,箭分百刻以度之,虽
日月晦明,终不能逃也。是以一日之中有百刻之候也。夫六气通主一岁,则一气主六十日八十七
刻半,乃知交气之时有早晏也,故此立图以明之。
冬夏日有长短之异,则昼夜互相推移,而日出入时刻不同。然终于百刻也,其气交之刻则不
能移。甲子之岁,初之气始于漏水下一刻,(寅初,)终于八十七刻半,子正之中也。二之气复始于
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戌正四刻也。三之气复始于七十六刻,终于二十六刻半,酉正之
中也。四之气复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未正四刻也。五之气复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
十七刻半,午正之中也。六之气复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辰正四刻也。此之谓一周
天之岁度,余刻交入乙丑岁之初刻矣。如此而转至戊辰年,初之气复始于漏水下一刻,则四岁而
一小周也。故申、子、辰气会同者,此也。巳酉丑初之气,俱起于二十六刻。寅午戌初之气,皆
起于五十一刻。亥卯未初之气,俱起于七十六刻。气皆起于同刻,故谓之三合者,义由此也。以
十五小周为一大周,则六十年矣。
论六十日交气日刻
歌曰∶
欲知交气早晏时,漏下一刻甲子初。(六十日终期。)
八十七刻半二气,续此而起欤尽日。
七十五刻是三气,从兹又继诸六十二,
刻半之外四气始,五十刻后五气居。
毕于三十七刻半,六气承之廿五除。
自是转至戊辰首,复与漏下一刻如。
申子辰初相会合,巳酉丑初同刻昼。
寅午戌初气不异,亥卯未初当共储。
四岁一小周义三合,六甲交遍良弗虚。(十五小周为一大周。)
六十年交气日刻
属性:图自寅顺观,至子为甲子岁初气,子至戌为二气,自亥至酉为三气,酉至未为四气,自申至
午为五气,午至辰为六气,自巳至卯起乙丑岁初气。余岁继此推之,则气起同刻,三岁相合,义
自见矣。然昼夜百刻当分算于十二时,每一时该八刻零三分。
愚按∶六气每气主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例申子辰年,初之气始于大寒寅初刻,至春分日子正
之中,是初之气才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也。二之气即始于是日子时八十七刻六分,至小满日戌正
四刻,是二之气才满六十日
八十七刻半也。三气已后并仿此,按图推之。所谓八十七刻半者,十二时共有日刻,甲子年大寒
日寅初刻交初之气,至二月半子时五刻才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乃值子时之五刻也。百刻而除八
十七刻半,剩下十二刻半,算入二之气内,仍该找七十五刻,凑作八十七刻半。自前子时六刻交
二之气数起,至七十五刻乃值戌时四刻也。百刻而除七十五刻,剩下二十五刻,算入三之气内,
仍该找六十二刻半,凑作八十七刻半也。自前戌时五刻交三之气数起,至六十二刻半,乃值酉时
将五刻也。百刻而除六十二刻半,剩下三十七刻半算入四之气内,仍该找五十刻凑作八十七刻半
也。自前酉时六刻交四之气数起,至五十刻,乃值未之四刻也。百刻而除五十刻,剩下五十刻,
算入五之气内,仍该找三十七刻半,凑作八十七刻半。自前未之五刻交五之气数起,至三十七刻
半,乃值午时五刻。百刻而除三十七刻半,剩下六十二刻半,算入六之气内,仍该找二十五刻,
凑作八十七刻半也。自前午之六刻交六之气数起,至二十五刻,乃值辰之四刻也。百刻而除二十
五刻,剩下七十五刻,算入乙丑岁之初气内矣。
生成数论
属性:圣人立法以推步,盖不能逃其数。观其立数之因,亦皆出于自然。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
四曰金,五曰土者,以水北方子位,子者阳生之初,一阳数也,故水曰一。火南方午位,午者阴
生之初,二阴数也,故火曰二。木居东方,东阳也,三者奇之数,亦阳也,故木曰三。金居西方,
西阴也,四者偶之数,亦阴也,故金曰四。土应西南长夏,五者奇之数,亦阳也,故土曰五。由
是论之,则数以阴阳而配者也。
然水生于一,天地未分,万物未成之初,莫不先见于水。以今验之,则草木子实未就,人虫
胎卵胚胎皆水也,岂不以水为一?及其水之聚而形质莫不备,阴阳之气在中而后成。故物之小而
味苦者,火之兆也;物熟则甘,土之味也。甘极则反淡。淡,本也。然人禀父母阴阳生成之化,
故先生二肾。左肾属水,右肾属火,则因
水而后见,故火次二。盖草木子实大小虽异,其中皆有两以相合者,与人肾同,亦阴阳之兆。是
以万物非阴阳合体,则不能生化也。既阴阳合体,然后有春生而秋成,故木次三,金次四。盖水
有所属,火有所藏,木有所发,金有所别,莫不皆因土而后成。故金木水火土之成数,皆兼土数
五也。水六,火七,木八,金九,土常以五之生数,不可至十者,土不待十以成。是生成之数皆
以合之,则万物岂能逃其数哉?三阴三阳正化者,从本生数;对化者,从标成数。五运之纪,则
太过者其数成,不及者其数生。各取其数之生成多少,以占政令气化胜复之交作,盖明诸用也。
生成数论
歌曰∶
生一六水兮生二七火,
生三八从来木为佐。
生四九金乡土生五穷,
缘无成数十难坐。
五运不及生可推,
若逢太过成必随。
六气生用验正化,
成参对化更无疑。
论交六气时日
属性:经曰∶显明(日也)之右,(卯位。)君火之位;君火之右,(辰位。)退行一步,(一步
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相火治(主也)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
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乃六气之主位也。自十二月中气大寒日交木之初气,次至
二月中气春分日交君火之二气,(即前君火之位。)次至四月小满日交相火之三气。(即前君火
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谓也。)次至六月中气大暑日交土之四气,次至八月中气秋分日交金
之五气,次至十月中气小雪日交水之六气。每气各主六十日八十七刻半,总之三百六十五日二十
五刻,共周一岁也。若(若字作除,理似顺也。)岁外之余,(余者于三百六十五日除去五日作
余。)及小月之日,(小月者有六日亦除之。)则不及也。(除前余日五日,又除小月六日,共
除十一日,止有三百五十四日,不及三百六十五日也。)但推之历日,根据节令交气,常为每岁燥
湿寒暑风火之主气,乃六气之常纪。此谓地之阴阳,静而止位者也。
气应之不同者,又有司天、在泉、左右四间之客气,(假如子午二年,少阴君火司天,则必
卯酉阳明燥金在泉。子之右间,厥阴亥木;子之左间,太阴丑土;卯之右间,少阳寅相火;卯之
左间,太阳辰水。经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此之谓也。)客气亦有寒暑燥湿风火之化,乃行
岁中之天命轮,居主气之上。主气则当只奉客之天命,动而不息者也。(大而言之,司天通主上
半年,在泉通主下半年。分而言之,每气各主六十日有奇,奇者,八十七刻半。)客胜主则从,
主胜客则逆,二者有胜而无复。每年以司天前第三位为在泉,第四位为初之气。假如子为少阴君
火司天,子前第三位卯为阳明燥金在泉,第四位辰为初之气。辰与戌对,同属太阳寒水。(主大
寒后至春分,六十日有奇。)辰即卯之左间也。次巳为二之气,巳与亥对,同属厥阴木。(主春
分后至小满,六十日有奇。)巳即午之右间也。次午为三之气,午与子对,同属少阴火。(主小
满后至大暑,六十日有奇。)未即午之左间也。次酉为五之气,酉与卯对,同属少阳相火。(主
秋分后至小雪,六十日有奇。)申即酉之右间也。次酉为终之气,酉与卯对,同属阳明燥金。(主
小雪后至大寒,六十日有奇。)即在泉气也。
按∶六气司天者,主岁位在南,故面北而言左右。在泉者位在北,故面南而言。如丑未岁土
司天,面北而言左右,丑之左间相火寅,右间君火子。辰戌水在泉,面南而言左右,辰之左间,
厥阴巳木,右间阳明卯金。故曰左厥阴右阳明也。是岁客之初气,厥阴亥木,二气少阴子火,三
气即司天丑土,四气少阳相火寅,五气阳明卯金,终气即在泉辰水。此司天在泉四间客气,四间
客气加于主气者,余皆仿此。
草庐吴先生()曰∶天地阴阳之运,往过来续,木火土金水,始终终始,如循斯循。六气
相生之序也,岁气起于子中,尽于子中。故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子午之岁,始冬至燥金,
然后禅于寒水,以至相火,日各六十者五,而小雪以后其日三十,复终于燥金。丑未之岁,始冬
至寒水,三十日然后禅于风木,以至燥金,日各六十者五,而小雪以后其日三十,复终于寒水。
寅申以下皆然。如是六十年至千万年,气序相生而无间。非小寒之末,无所于授;大寒之初,无
所于承。隔越一气,不相接续,而截自大寒为次年初气之首也。此造化之妙,《内经》秘而未发,
启玄子阙而未言,近代杨子建推而得之。兹说与经不合,然极有理,谨附于此,俾学人知之。
六化论
属性:夫五行在地成形,(金木水火土。)在天为气。而气有六,乃天之元气,然后三阴三阳上奉
之,(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厥阴风木,少阳相火,太阳寒水,阳明燥金。)谓之六气,皆有一化。
木之化风,主于春。君火之化热,主春末夏初,行暄淑之令,应君之德。相火之化暑,主于
夏,炎暑乃行。金之化清与燥,主于秋,清凉乃行。(白露清气也,金为庚辛,辛为丙妇带火之
气故燥。久雨霖霪,西风而晴,燥之兆也;西风而雨,燥湿争也,而乃自晴。)水之化寒,主于
冬,严凛乃行。土之化湿与雨,主于长夏,(六月。)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成而旺,土润溽
暑,湿化行也。(经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则土雨之化见矣。)
凡春温夏暑秋凉冬寒,皆天地之正气。(六气司化之令。)其客行于主运,则自有逆顺淫胜
之异。由是气候不一,岂可一定而论之?夫阴阳四时气候,则始于仲月而盛于季月。故《经》曰∶
差三十度而有奇。又言∶气令盛衰之用,其在四维。四维者,辰戌丑未四季月也。盖春气始于二
月,盛温于三月;夏气始于五月,盛暑于六月;
秋气始于八月,盛凉于九月;冬气始于十一月,盛寒于十二月,则气差明矣。然五月夏至阴气生
而反大热,十一月冬至阳气生而反大寒者,盖气自下生,推而上之也。故阴生则阳上而愈热,阳
生则阴上而愈寒。夏井清凉,冬井温和,则可验矣。
六化论
歌曰∶
君热金清燥,水寒木化风。
相行炎暑令,土湿雨同功。
论主气
属性:地气静而守位,故春温夏暑秋凉冬寒为岁岁之常令,四时为六气之所生也。厥阴木为初气者,
方春气之始也,木生火,故少阴君火、少阳相火次之;火生土,故太阴土次之;土生金,故阳明
金次之;金生水,故太阳水次之,皆相生而布其令,莫不咸有绪焉。
木为初气,主春分前六十日有奇。(奇八十七刻半。)自斗建丑正至卯之中,天度至此风气
乃行也。君火为二气,主春分后六十日有奇,自斗建卯正至巳之中,天度至此暄淑乃行也。相火
为三气,主夏至前后各三十日有奇,自斗建巳正至未之中,天度至此炎热乃行也。土为四气,主
秋分前六十日有奇,自斗建未正至酉之中,天度至此云雨乃行,湿蒸乃作也。金为五气,主秋分
后六十日有奇,自斗建酉正至亥之中,天度至此清气乃行,万物皆燥也。水为六气,主冬至前后
各三十日有奇,自斗建亥正至丑之中,天度至此寒气乃行也。
六气旋相,以成一岁之主气也。天之六气客之,每岁转居于其上,以行天令者也。是故当其
时而行,变之常也;非其时而行,变之灾也。如春行夏秋冬之令,冬行春夏秋之令,此客加主之
变也。故有德化政令之常,有暴风疾雨迅雷飘电之变,冬有烁石之热,夏有凄风之清。此无他,
天地之气胜复郁发之致也。此则五气丽乎太过不及之征耳。
论客气
属性:六气分上下左右而司天令,十二支分节令时令而司地化。上下相召,而寒暑燥风火与四时之
气不同者,盖相临不一使然也。
六气司于十二支,有正对之化。厥阴司于巳亥,谓厥阴木也,木生于亥,故正化于亥,对化
于巳也。卯虽为正木之分,乃阳明金对化也。所谓从生而顺于己。少阴司于子午,谓少阴为君火
尊位,正得南方离位,故正化于午,对化于子也。太阴司于丑未,谓太阴为土,土属中宫,寄于
坤位,西南而居未分,故正化于未,对化于丑也。少阳司于寅申,谓少阳相火位卑于君火,虽有
午位,君火居之。火生于寅,故正化于实,对化于申也。阳明司于卯酉,谓阳明为金,酉为西方
属金,故正化于酉,对化于卯也。太阳司于辰戌,谓太阳为
水,虽有子位以为君火对化,水乃伏土中,即六戊天门戌,六巳地户辰是也。故水虽土用,正化
于戌,对化于辰也。此天之阴阳合地之十二支,动而不息者也。
但将年律起当年司天,相对一气为在泉,余气为左右间。用在泉后一气为初之气,主六十日
有奇,至司天为三之气,主上半年。(自大寒日后通主上半年。)至在泉为六气,主下半年。
(自大暑日后通主下半年。)经曰∶岁半以前,天气主之;岁半以后,地气主之者,此也。
天之六气,客也。将此客气布于地之六气,步位之上,则有气化之异矣。经曰上下有位,左
右有纪者,谓司天曰上,位在南方,则面北立,左右乃左西右东也;在泉曰下,位在北方,则面
南立,左右乃左东右西也。故上下异而左右殊。经曰少阳之右,阳明治之,乃南面而立以阅气之
至也,非论上下左右之位,而与显明之右,君火治之之意,同谓南面视之,指位而言也。
起司天在泉并客气
属性:子午少阴地,太阴丑未墟。
寅申少阳属,阳明卯酉欤。
辰戌太阳配,厥阴巳亥居。
其中主司天乙位,根据此顺数诸。
进三司地位,进四客之初。
如遇子午岁,少阴乃司天。
除本位数至第三,阳明为在泉。
第四太阳即客气,初气次厥阴。
复次少阴自大寒,后主上半年。
次太阴,次少阳,终阳明。自大暑后主下半年,每气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布于生气之上,
余同主客之图。
论标本
属性:三阴三阳,天之六气,标也;金木水火土,地之五行,本也。(生长化收藏。)太阴湿土、
少阳相火为标本同。至于少阴君火、太阳寒水,则阴阳寒热互相不同,何也?盖君火司于子午,
午者,一阴始生之位。火本热,而其气当阴生之初,故君火属少阴也。水居北方子,子者,一阳
始生之位。水本寒,而其气当阳生之初,故寒水属太阳也。此水火之标本所以异者也。土者乃西
南维未之位,应于长夏之月。未乃午之次,为阴矣,故土曰太阴。相火司于寅,寅乃丑之次,为
阳矣,故相火曰少阳。木者位居东方震,在人主肝。虽阳,处膈下,居阴之位,故属厥阴也。金,
西方兑,在人主肺,虽阴脏,居膈上,处阳之位,故属阳明也。经曰∶少阳太阴从本治,少阴太
阳从标治,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治。阳明之中,太阴也。(太阴阳明为表里而相合。)厥
阴之中,少阳也。(厥阴少阳为表里而相合。)
论标本
六气之本少阴午,太阴未,少阳寅,
阳明酉,太阳戌,厥阴亥。
歌曰∶
子君丑土卯金标,辰水犹偕巳木调。
申相亦原兹数内,余稽正化本然条。
论五天五运之气
属性:天分五气,地列五行。五气分流,散于其上,经于列宿,下合方隅,则命之以为五运。
丹天之气,经于牛女奎壁四宿之上,下临戊癸之位,立为火运。
天之气,经于心尾角轸四宿之上,下临甲己之位,立为土运。
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四宿之上,下临乙庚之位,立为金运。
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四宿之上,下临内辛之位,立为水运。
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四宿之上,下临丁壬之位,立为木运。
此五气所经二十八宿,与十二分位相临,灼然可见,因此以纪五天而立五运也。戊为天门,
干之位也。己为地户,巽之位也。自房至毕十四宿为阳,主书;自昴至心十四宿为阴,主夜,通一日也。
若以月建法论之,则立运之因又可见矣。盖内者火之阳,建于甲己岁之首,正月建丙寅。丙
火生土,故甲己为土运。戊者土之阳,建于乙庚岁之首,正月建戊寅。戊土生金,故乙庚为金运。
庚者金之阳,建于丙辛岁之首,正月建庚寅。庚金生水,故丙辛为水运。甲者木之阳,建于戊癸
岁之首,正月建甲寅。甲木生火,故戊癸为火运。壬者水之阳,建于丁壬岁之首,正月建壬寅。
壬水生木,故丁壬为木运。是五运皆生于正月建干,岂非日月岁时相因而制用哉!
一说自开辟以来,五气乘承元会,运世自有气数,天地万物所不能逃。近世当是土运,是以
人无疾而亦痰,此与胜国时多热不同。(胜国时火运。)如俗称杨梅疮,自南行北,人物雷同。
土湿生霉(梅),当曰霉疮。读医书五
运六气。南北二政,岂独止于一年一时,而顿忘世会运元之统耶!
一人旅寓北方,夏秋久雨,天行咳嗽头痛,用益元散(滑石六两。甘草一两)姜葱汤调服,
应手取效,日发数十斤。此盖甲己土运湿令,痰壅肺气上窍,但泻膀胱下窍而已,不在咳嗽例也。
戊年楚地春瘟,人不相吊。予以五瘟丹投泉水,率童子分给,日起数百人。五瘟丹乙庚年黄
芩为君,丁壬年山栀为君,丙辛年黄柏为君,戊癸年黄连为君,甲己年甘草稍为君。为君者,多
一倍也。徐四味与香附紫苏为臣者减半也。七味生用为末,用大黄三倍,煎浓汤去渣熬膏,和丸
如鸡子大。朱砂雄黄等分为衣,贴金箔。每用一丸,取泉水浸七碗,可服七人。(歌曰;五瘟方
以运为君,肾柏心连肺用芩、脾草肝栀成五运,紫苏香附合为臣。大黄三倍煎膏和,鸡蛋丸兮服
七人。衣用雄黄、朱砂末,外加金箔更通灵。)
丹溪曰∶小儿痘证,陈文中用木香散、异功散温热之药,多因立方之时乃值运气寒水司天在
泉,时令又值严冬大寒,为寒气郁遏,疮不红锭,故用辛热剂发之。今人不分时令寒热,一概施
治,误矣。
一人年四十五岁,平生瘦弱血少,值庚子年岁金太过,至秋深燥金用事,久晴不雨,得燥证,
皮肤坼裂,手足枯燥,搔之屑起,血出痛楚,十指甲浓,反而莫能搔痒。予制一方,名生血润肤
饮。(用归、、生熟地、天麦二门冬、五味、片芩、栝蒌仁、桃仁泥酒、红花、升麻,煎服十
数贴,其病如脱。大便燥结,加麻仁、郁李仁,后治十数人皆验。)
论五天五运之气
五天气立运
五行之气散流于天之五方,纪于五天,因此而命名立运。
歌曰∶
金素亢氐昴毕前,水玄张冀娄胃悬。
木苍危室柳鬼宿,火丹牛女奎壁边。
土心尾角轸度,下临(此是运位)上经天。
十干起运化气歌
甲己土运乙庚金,丁壬之岁木当临。
丙辛化气常居水,戊癸须将火运寻。
十干所化五行,由五天气各临其位而生化。或谓十二生肖中,惟龙善变,属辰,每位自建寅
干支数至三,遇辰随所属化之。(如甲寅至丙辰化水,丙寅至戊辰化火。)或谓甲刚木克己柔土,
为夫妇,成土;乙柔木嫁庚刚金,成金;丁阴火配壬阳水,成木;丙阳火娶卒柔金,成水;戊阳
土娶癸阴水,成火。二说意近似,而理非自然。
论月建
属性:夫十二支为十二月,则正月寅二月卯是也。甲己之岁,正月建丙寅;乙庚之岁,正月建戊寅;
丙辛之岁,正月建庚寅;丁壬之岁,正月建壬寅;戊癸之岁,正月建甲寅。乃用十干建于寅上,
观其法,甲子年为首,亦因六十甲子内初建者先建之,次建者次建之。故丙寅为初,戊寅为次,
根据先后循而转之可见也。前六十甲子纳音图中。(立位既终,复转于其上,以络其纪者明矣。建
时贴用日干同法。若五运阴年不及之岁,大寒日交初气,其日时建干与年干合者谓之干德符,当
为平气,非过与不及也。略举此以明其用而已,图其后。)
论月建
歌日:
甲己丙为寅,余年更酌斟。
乙庚当起戊,辛丙何处寻。
戊癸先生甲,丁壬复建壬。
甲己岁正月建丙,丙火生甲己土,余以类推,则立运之理皆相合。
其逐岁月干德符用此例起。
论五音建运
属性:五音者,五行之声音也。土曰宫,其位甲己之岁。宫,土也,中和之道,无往而不理。又总
堂室奥阶而谓之宫,所闱不一,盖土亦以通贯于金木水火,主于四季,荣于四脏,皆总之之意。
故五运从十干起甲,为土也。土生金,故乙次之。金生水,故木次之。如此五行相生而转,甲为
阳,乙为阴,亦相间而数,如环无端。在阳年曰太,在阴年曰少;阳年大过为司天所抑,阴年不
及为年支所合,皆曰平气。金曰商,其位乙庚之岁。商,强也,谓金性之坚强也。水曰羽,其位
丙辛之岁。羽,舒也,阳气将复,万物孳育而舒生也。木曰角,其位丁壬之岁。角,触也,象诸
阳气触动而生也。火曰征,其位戊癸之岁。征,止也,言物盛则止也。图附∶
论五音建运
五音建运歌∶
羽水音兮征火音,土宫角木及商金。
年干建运阴阳位,太是阳兮少是阴。
论纪运(平气)
属性:十干之中,五阴五阳也。立为五运,太过不及互相乘之。其不及之岁,则所胜者来克,盖运
之虚故也。则其间自有岁会、同岁会,亦气之平,外有年辰相合。及交气日,时干相合,则得为
己助,号曰平气,乃得岁气之平。其物生脉应,皆必合期无先后也。
圣人立名以纪之。假令辛亥岁,水运当为平气,何也?辛为水运,阴年遇亥,属北方水,相
佐则水气乃平。假令癸巳年火运,亦曰平气,何也?癸为火运,阴年巳,属南方火,相佐则火气
乃平。又每年交初气于年前大寒日,假令丁亥年,交司之日遇日朔,与壬合,名曰干德符。符者,
合也,便为平气。若交司之时遇壬,亦曰干德符。除此,交初气日时之后相遇,皆不相济也,余皆仿此。
所谓合者,甲己合,乙庚合,丙辛合,丁壬合,戊癸合是也。又阴年中,若逢月干,皆符合
相济;若未逢胜而见之干合者,亦为平气;若行胜己后行复毕,逢月干合者,即得正位。故平气
之岁不可预纪之。十干之下列以阴阳年而纪者,此乃大概,设此庶易知也。
平气纪,须以当年之辰日时根据法推之。是以太角岁曰发生(太过),少角岁曰委和不及,正
角岁曰敷和(平气)。太征岁曰赫曦(太过),少征岁曰伏明(不及),正征岁曰升明(平气)。
太宫岁曰敦阜(太过),少宫岁曰卑监(不及),正宫岁曰备化(平气)。太商岁曰坚成(太过),
少商岁曰从革(不及),正商岁曰审平(平气)。太羽岁曰流衍(太过),少羽岁曰涸流(不及),
正羽岁曰静顺(平气,)各以纪之也。气之平则同正化,无过与不及也。又详太过运中有为司天
之气所抑者,亦为平气,则赫曦之纪,寒水司天二年(戊辰、戊戌),坚成之气,二火司天四年
(庚子、庚午、庚寅、庚申),皆平气之岁也。
论纪运(平气)
歌曰∶
发生委和敷和角,赫曦伏明升明征。
敦阜卑监备化宫,流衍涸流顺静羽。
坚成从革审平商,太过不及平气纪。
每句三位,初太过,次不及,末平气。
论太少气运相临同化
属性:其运其气,或太或少,乃轮主岁时而更盛更衰也。上达于天,则有五星倍减之应;下推于地,
则有五虫耗育之验。其五谷五果五味五色之化,岂有一岁而无者。惟成熟有多少,色味有浓薄耳。
盖金木水火土并行,其化互有休囚,旺相不同。遇阳年,则气旺而太过;遇阴年,则气衰而
不及。太过己胜,则欲齐其所胜之化;不及己弱,则胜者来兼其化。太过岁谓木(壬)齐金化,金(庚)
齐火化,火(戊)齐水化,水(丙)齐土化,土(甲)齐木化也。不及岁谓木(丁)兼金同化,
金(乙)兼火同化,火(癸)兼水同化,水(辛)兼土同化,土(己)兼木同化也。
其司天与运相临,间有逆顺,相刑相佐。司天则同其正,抑运则反其平。如是,五气平正,
则无相凌犯也。
太过之岁,五运各主六年,乃五六三十阳年也。太角谓六壬年,逢子午寅申,二火司天,
(壬子、壬午、壬寅、壬申。)则木运为逆者,火居其上也,(子居父位。)居其上为逆。太征
谓六戊年,或逢寒水司天,正抑其火,乃为平气之岁,上羽与正征同也。(戊辰、戊戌,正征,
戊午之类。)太宫谓六甲年也,太商谓六庚年也。内逢子午寅申二火司天,正抑其金,复为平气
之岁,上征与正商同也。(庚子、庚午、庚寅、庚申,正商,乙酉之类是也。)逢辰戌水司天为
逆,(庚辰、庚戌。)水乃金之子也,居上为逆。太羽谓六丙年也。
不及岁,五运各主六年,乃五六三十阴年也。少角谓六丁年也,逢巳亥木司天,为运气得助,
上角同正角也;(丁巳、丁亥,正角,丁卯之类。)逢卯酉金司天,与运兼化,上商同正商也;
(丁卯、丁酉。)逢丑未土司天,以木不及,金兼化,则土得其政,上宫同正宫也。(丁丑、丁
未,正宫,己未之类。)少征谓六癸年也。内逢卯酉金司天,以火不及,水兼化,则金得其政,
上商同正商也。(癸卯、癸酉。)少宫谓六己年也,内逢丑未土司天,为运得助,上宫同正宫也;
(己丑、己未。)逢巳亥木司天,与运兼化,上角同正角也。(己巳、己亥。)少商谓六乙年也。
内逢卯酉金司天,为运得其助,上商同正商也;(乙卯、乙酉。)逢巳亥木司天,以金不及,火
兼化,则木得其政,上角同正角也。(乙巳、乙亥。)少羽谓六辛年也。逢丑未土司天,与运兼
化,上宫同正宫也。(辛丑、辛未。)
内言上者,乃司天之令。其五太五少岁所纪不同者,盖遇不遇也。如君火相火寒水,常为阳
年司天;湿土燥金风木,常为阴年司天。然六十年中,各有上下临遇。或司天胜运,或运胜司天。
或运当太过,不务其德,而浮胜其所不胜;或运当不及,而避其所胜,不兼其化。其他太乙天符、
岁会、同天符、同岁会,已具他篇,不复赘也。
经曰∶气相得则和,乃木火相临,金水相临,水木相临,火土相临,土金相临,皆上生下,
司天生运,故曰相得。不相得则病,乃木土相临,土水相临,水火相临,火金相临,乃上克下,
司天克运,为不相得则病。土临火,火临木,木临水,水临金,金临土,乃运生司天,以下临上
为逆,故病亦微。又如木居金土位,火居金水位,土居水木位,金居火木位,乃运克司天,或司
天克运,如是者为不相得,故病甚也。
五运齐化歌
属性:五行太过名齐化,凡遇阳年即可推。
胜己若临逢我旺,彼虽克我我齐之。(齐如木欲齐金是也。)
五运兼化歌
属性:五行不及为兼化,年值阴兮候用占。
我气已衰行正令,其间胜己必来兼。(兼谓强者兼弱而同化,如水兼火是也。)
逐年平气歌
属性:平气细将推,非惟不及时。
阳年天抑运,阴运合年支。
假令戊辰阳年火太过,而水司天,抑之乃平。癸巳阴年火不及,而巳属火,得其佐亦平。
五运太过胜己司天抑平之歌
属性:上羽正征同,戊火逢气水。上征正商同,庚金火气是。
上征谓岁逢过不及,以本运太少音为正,司天音为上。或司天胜其正化,亦同于正,非音有
上正也。此己太过,胜己在上抑乎之,故上音与正音同。
五运不及己所合司天助运歌
属性:上角同正角,丁运木司天。上宫同正宫,己运土气悬。上商同正商,乙运金气焉。(己所合
在上助己,故上音同。)
音运不及胜己司天兼化歌
属性:木气运逢己,上角同正临。土气运逢辛,上宫同正侵。金气运逢丁,上商同正寻。(胜己在
上兼化,故正音从司天。)
音运不及胜已司天得政歌
属性:上角缘何同正角,火兼乙化木司时。
上宫而以同正宫,金兼丁化土气司。
上商必然同正商,水兼癸化金司之。
己不及,复为胜己所制,遇不胜己在上,得政己全弱,故正宫亦从司天。
论五行胜复
属性:或曰∶元丰四年,岁在辛酉,阳明司天为上商,少阴在泉为下征。天气燥,地气热,运得少
羽,岁水不及,所谓涸流之纪,而反河决大水,何也?曰∶少角之岁木不及,侮而乘之者金也。
金不务德,故以燥胜风,时则有白露早降,收气早行,其变为肃杀,其灾为苍陨,名为少角,而
实与太商之岁同。少征之运,岁火不及,侮而乘之者水也。水不务德,故以寒胜热,时则寒凝
惨,地积坚冰。其变为凛冽,其灾为霜雹。名为少征,而实与太羽之岁同。少宫之运,岁土不及,
侮而乘之者木也。木不务德,故以风胜湿,时则有大风飘暴,草偃砂飞。其变为振发,其灾为散
落。名为少宫,而实与太角之岁同。少商之运,岁金不及,侮而乘之者火也。火不务德,故以热胜燥,时则有火炎焦槁,炎赫沸腾。其变为销烁,其灾为燔。名为少商,而实与太征之
岁同。少羽之运,岁水不及,侮而乘之者土也。土不务德,故以湿胜寒,时则有泉涌河衍,涸泽
生鱼。其变为骤注,其灾为霖溃。名为少羽,而实与太宫之岁同。
通乎此,则知岁在涸流之纪,而河决大水,则可以类推之也。非徒如是而已,天地之间,或
得其冲气而生,或触其乖气而夭,未有能逃乎五行者也。所谓冲气者,不相胜复而已;所谓乖气
者,胜复更作而已。方其乖气之争,野狼戾已形,忿怒已萌,处乎此而求胜乎彼也,虽有强刚勇悍
之气,又岂能常胜哉!故已有复之者伺乎其后矣。是故木胜则金复以救土,而名木不荣;火胜则
水复以救金,而冰雹乃零;土胜则木复以救水,而虫不育;金胜则火复以救木,而流水不冰;
水胜则土复以救火,而谷不登。
夫炎威无德者,灾反及之;侮而乘之者,侮反受邪。出乎尔者反乎尔,未有胜而不复者也。
胜之微者复亦微,胜之甚者复亦甚,其犹空谷之响乎?故曰∶五运之气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
者举之;化者应之,胜者复之。化者应之,气之平也,五气之相得也;胜者复之,气之不平也,
五气之相贼也。气平而相得者,所以道其常;气不平而相贼者,所以观其变。古之明乎此而善摄
生者,何尝不消息盈虚,以道御神也?无失天信,无逆气宜。抑其有余,而不翼其胜;助其不胜,
而不赞其复。是以喜怒悲忧恐有所一而莫能乱,精神魂魄意有所养而莫能伤。春风秋雨,冬凉夏
暑,虽天道之屡变如凶荒札瘥,岂能成其患哉!
论胜复
属性:运有盛衰,气有虚实,更相迎随以司岁也。故经曰∶有余而往,不足从之;不足而往,有余
从之者,此也。故运互有太少,胜复之变作矣。
太过则先天时化,以气胜实,故不胜者受邪;不及则后天时化,以气衰虚,故胜己者来克。
被克之后,必待时而复也。行复于所胜,则己不可前,故待得时则子当旺,然后子为母复仇。如
木运少角岁金,清化来胜,
则子火为复,(复亦胜也,火反胜金,故曰胜复同也。)反热化胜金也。火运少征岁水,寒化来
胜,则子土为复,反湿化胜水也。土运少宫岁木,风化来胜,则子金为复,反清化胜木也。金运
少商岁火,热化来胜,则子水为复,反寒化胜火也。水运少羽岁土,湿化来胜,则子木为复,反
风化胜土也。故言胜复同者,此也。
《玄珠》论六气有正化对化之司,若正司化令之实,甚则胜而不复;对司化令之虚,微则
胜而有复。胜甚则复甚,胜微则复微,所谓邪气化日也。(言六气胜甚复甚,胜微复微。)如是
气不相得,则邪气中人而疾病矣。然天地之气亦行胜复,故经曰∶初气终三气,天气主之,胜之
常也;四气尽终气,地气主之,复之常也。盖胜至则复,复已而胜,故无常气乃上,复而不胜则
是生气已绝,故曰伤生也。
又岁气太过,则不胜者受邪。若得其实,而反欺侮其所不胜己者。运不及,所胜者来克,承
气之虚,又为不胜己者凌侮。如是终必受邪,以原非胜己之气,必自伤也已矣。故经曰∶侮反受
邪,此之谓也。如是不一,则在气候以别之也。
运气先后天歌
属性:气有余,先天时而至行化;气不足,后天时而至行化。
运化宜精别,其行气后先。后天从不及,太过主先天。
运化胜复同歌
属性:胜复同兮不及年,运衰胜己必加愆。母仇子旺还当复,子化随时反胜焉。如丁年木不及,金
清化来胜,则子火为复,反热化胜金,余仿此。
论六十年客气
属性:司天在泉四间气,纪步各主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客行天令,居于主气之上,故有温凉、寒暑、
瞑、明晦、风雨、霜雪、电雹、雷霆不同之化。其春温夏暑秋凉年寒四时之正令,岂能全为运
与气所夺,则当其时自有微甚之变矣。布此六十客气列于主位之下者,使知其气之所在之大法也。
其天符、岁会、平气、支干逆顺,气与运相生相克、客胜主胜、灾化分野、交时先后、淫胜
郁复、嘉祥灾变,各各不同,而六气极则过亢,灾害生矣。故气极则反,由是所承之气居下以乘
之,经所谓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是也。又有中见之气从之,经所谓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
阴是也。盖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生,斯五行相济之妙用也。其中见者,乃手足经六合脏腑相乘
之化是也。在天地间气自应之矣。
论天地六气
属性:五行阴阳之气,以布八方。盖天气降而下,地气迁而上;地之气静而常,天之气动而变。其
六气之源则同,
六气之绪则异,何哉?盖天之气始于少阴,而终于厥阴,经曰少阴所谓标,厥阴所谓终是也。地
之气始于厥阴木,而终太阳水,经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是也。
故天之六元气反合地十二支,以五行正化对化为其绪,则少阴司子午,太阴司丑未,少阳司
寅申,阳明司卯酉,太阳司辰戌,厥阴司巳亥。天气终始之因如是而已。
地之六气反合天之四时,风热暑湿燥寒为绪,则厥阴风木主春,少阴君火主春末夏初,少阳
相火主夏,太阴湿土主长夏,阳明燥金主秋,太阳寒水主冬。地气终始之因如是而已。
经曰∶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者,乃上下相临也。天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地气静而
守位,天气不加于君火,则五岁而余一气,右迁相火之上,以君火不立岁故也。地之纪五岁一周,
天之纪六期一备。五岁一周,则五行之气遍;六期一备,则六气之位周。与干加支之绪小同,取
阴阳相错,上下相乘,毕其纪之之意也。以五六相合,故三十年一纪,则六十年矣。
论天地六气
交六气时日歌∶
厥阴之气大寒初,君火春分二上求。
小满少阳三候是,太阴大暑四交诸。
秋分五定阳明位,寒暑终于小雪欤。
论天地六气
少阴正化午,对化子;太阴正化未,对化丑;少阳正化寅,对化申;阳明正化酉,对化卯;
太阳正化戌,对化辰;厥阴正化亥,对化巳。
歌曰∶
午(火位)寅(火生)同酉(金属)未(土寄),戌(水伏天门上)亥(木生)正方由。
十二支分半,余皆正化求。
论天地六气
客行天命,有寒暑燥湿风火之化主,当只奉之。客胜则从,主胜则逆。二者自以多少为胜而
无复,与常胜殊。
论天地六气
四间
此以客气论之。司天为三气,在泉为终气,余为左右间。司天左为四气,右为二气;在泉左
为初气,右为五气。
歌曰∶
如推四间居何地,标准司天与在泉。
左四天旁同右二,左初右五列泉边。
六十年主客加临天气
属性:午子初寒切霜雪冰,二风雨虫三暑烘。
四雨霪零走雷电,五湿风兮燥寒终。
未丑初虫二疵疫,雷雨电雹三气中。
四乃炎沸五凉燥,大寒凝冽六之功。
热风时气申寅初是,二雨三为灾亢攻。
四风雾露五寒早,寒风雨虫六验工。
酉卯初风雨二热疫,三发凉风四雨。
凉风雨虫五能致,蛰出不冰应六宫。
瘟疫戌辰初湿凉二,寒热冰雹三所通。
四风雨虫五湿热,寒雪地湿六不空。
亥巳初雾昧二雨热,热风雨虫三却同。
豪雨溽湿热用四,雨五六蛰不冰穷。
此皆客行天令居上,故有是不同之化。然平气至,必当其期;过不及,则先后其候于交气,
期各差十三日而应。
六十年主客加临天气
歌曰∶
六十年中纪运歌,运克气者为不和。
气如生运为顺化,运被气克天刑多。
小逆见之运生气,气运合则天符过。
小逆如己卯岁虽金与土相得,然子临父位为逆。
论天符
属性:司天者,司直也,主行天之令,上之位也;岁运者,运动也,主天地间人物化生之气,中之
位也;在泉者,主地之化,行乎地中,下之位也。一岁之中有此上中下三气,各行化令,而气偶
符会而同者,则通其化,虽无克复之变,则有中病徐暴之异,是谓当年之中。司天之气与中气运
同者,命曰天符。符之为言合也。天符共十二年,中又有与当年十二律五行同者,又是岁会,命
曰太乙天符。太乙者,尊之之号也,谓一者天会,二者岁会,三者运会,止有四年,
不论阴年阳年,皆曰天符为执法,岁会为行令,太乙天符为贵人。邪之中人,则执法者其病速而
危,行令者其病徐而持,贵人者其病暴而死。盖以气令中人则深矣。岁会干律同而非天令。言行
令者,象方伯无执法之权,故无速害,病但执持而已。
论岁会
属性:夫当年十干建运,与年神十二律五行相会,故曰岁会,气之平也。故不以阴年阳年,乃是取
四时正月之中为四直承岁,子午卯酉是也。而土无正位,各寄旺四季之末,一十八日有奇,则通
论承岁,辰戌丑未是也。外有四年,壬寅皆木,庚申皆金,是二阳年;癸巳皆火,辛亥皆水,是
二阴年。是运与年辰相会,而不为岁会者,谓不当四年正中之令故也。除二阳年,则癸巳、辛亥
二阴年虽不名岁会,亦上下五行相佐,皆为平气之岁。物生脉应,皆必合期无先后矣。岁会八年
中内四年与司天气同,已入太乙天符。
论同天符同岁会
属性:运气与在泉合其气化,阳年曰同天符,阴年曰同岁会。故六十年中,太乙天符四年,天符十
二年,岁会八年,同天符六年,同岁会六年。五者离而言之共三十六年,合而言之止有二十七年。
经言二十四岁者,不言岁会也。变行有多少,病形有微甚,生死有早晏,按经推步,诚可知也。
论同天符同岁会
天符太乙天符岁会同天符同岁会总歌
司天与运及年支,三位相参太乙符。
运合年支名岁会,土辰四正必同途。
在泉合运阴同岁,阳则同天符可呼。
惟有天符何意取,司天合运是其区。
符,合也。太乙,尊之之号。惟辰戌丑未寄位于子午卯酉四正位主岁会者,余不当止中之
合故耳。邪之中人,太乙暴而死,岁会徐而持,天符速而危。
干德符
属性:无论无图,读其歌便谙其义,故录于此。
不及年月干符同,未逢行胜气亦平。
行胜己后行复毕,本气即得正德位。
年前大寒交初气,其日干合年干位。
交气时干或合之。二者皆为平气至。
如丁酉岁木运不及,当金行胜。正月建壬与丁合,此木逢胜。己卯岁土不及,当木行胜。金
行复至,九月建甲与己合,土乃还位,此行胜己后,亦行复己毕也。年日时除交初气,余虽相遇,
不相齐合,谓甲与己合之类是也。
论手足经
属性:经言人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者,乃论手足经三阴三阳也。其十二经,外循身形,内贯脏腑,
以应十二月,即十二节也。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一阴一阳乃为一合,即六合也。
夫少阴之经主心与肾二脏者,盖心属火,而少阴冬脉,其本在肾。又君火正司于午,对化于
子,是以肾脏亦少阴主之。五脏为阴,不可言阳。水随肾至,故太阳为腑,则手太阳小肠,足太
阳膀胱也。
太阴之经主脾与肺二脏者,盖脾属阴土,而太阴阴脉在肺。又上生金,子随母居,故肺太阴
主之。金随肺至,故阳明为腑,则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也。
厥阴之经主肝与心包络二脏者,盖肝属木,又生火,子随母居,故心包厥阴主之。火随心包
而至,故少阳为腑,则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也。
其手足经者,乃手经脉自两手起,足经之脉自两足起也。以十二辰言之,盖阴生于午,阴上
生,故曰手经;阳生于子,阳下生,故曰足经,所以纪上下也。又心肺心包在上,属手经,肝脾
肾在下,属足经,亦其意也。脏腑同为手足经,乃一合也。心包非脏,三焦非腑也。经曰∶膻中
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在胸主两乳间,为气之海,然心主为君也。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
出焉。三焦有名无形,上合心主,下合于右肾,主谒道。(诸气名为使者也。)
论手足经
手足经歌∶
太阳小肠足膀胱,阳明大肠足胃当。
少阳三焦足胆匹,太阴肺兮足脾方。
少阴心经足肾部,厥阴包络足肝乡。
脏腑所属地支歌∶
子肾午心辰膀胱,丑脾酉肠戌小肠。
未肺巳肝亥包络,卯胃中焦寅胆房。
论六病
属性:厥阴所至为里急,筋缓缩急,支痛软戾,胁痛呕泄。少阴所至为疡疹,身热恶寒,战栗惊惑,
悲笑谵妄,衄血污。太阴所至为积饮,痞隔中满,霍乱吐下,身重肿,肉泥按不起。少阳所
至为嚏呕,疮疡耳鸣,呕涌溢食不下,惊躁瞀昧,目不明,暴注,恶病暴死。阳明所至为鼽
嚏,浮虚皴揭,尻阴股膝髀足病。太阳所至为屈伸不利,腰痛,寝汗痉,流泄禁止。此六气
之为病也。
按经旨,则淫胜郁复,主客太少,皆至其疾。则邪之中人有浅深矣,又在人禀受冲冒畏避而已。
原夫人禀五行之气生,亦从五行之数尽。若起居调养,而能避邪安正,无横夭殃矣。然为七
情牵于内,六气干于外,由是众疾作而百病生,又况趋逐名利,贪迷嗜欲,劳役辛苦,饥渴醉饱,
冲涉寒暑,凌冒风雨,触犯禁忌,残贼真灵。如是论之,夭殇之由,岂数之尽也?归咎于己而已。
经曰∶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
心,逆于生乐者,此之谓也。
盖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燥湿,感则害人皮肉筋脉。又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是知病生之变,亦由乎我也。又或乘年之虚,失时之和,遇月之空,则邪
甚矣;重感于邪,则病危矣。虽然,气运交相临遇,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或瘟疫时气,一州
一县,无问大小皆病者,斯固气运使然。若我真元气实,起居有时,动作无相冲冒,纵是瘟疫之
作亦微。是故圣人有养生修真之术也。
或者以为天地五运六气如何人病。盖人之五脏应天地五行。阴阳之气,随其卷舒衰旺故也。
王冰以为苍天布气,尚不越于五行,人在气中,岂不应于天道。故随气运阴阳之盛衰,亦理之
自然也。但五运六气为疾而感之者多矣。又经曰∶冬伤寒,春病瘟;春伤风,夏飧泄;夏伤暑,
秋疟;秋伤湿,冬咳嗽。伤四时之气,皆能为病。又有四方之气不同,为病各异。故经有异法
方宜之论,以得病之情者是也。又或当岁有病而非岁气者,亦须原其所感形证脉候,未必尽为运
气所作,在工以明之,庶免拘泥运气也。
歌曰∶
厥阴筋软缩里急,软戾支胁痛呕泄。
少阴寒热栗疹疡,惊惑悲笑谵衄。
太阴积饮否满中,身重肿霍乱别。
少阳喉痹嚏呕疡,耳鸣涌溢惊躁掣。
暴注瞀昧目不明,恶病暴死灭。
阳明鼽嚏皴揭浮(虚浮,)尻阴股足病切。
太阳寝汗若屈伸,流泄禁止腰痛折。
论治法
属性:主客之气皆能致其疾,下是主气,上是客气。经曰∶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厥阴
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少阴之客,以甘泻之,
以酸软之;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软之。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太阴
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金位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阳明之客,以酸补之,
以辛泻之,以苦缓之。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
坚之,以辛润之。此六气主客之补泻也。客胜则泻客补主,主胜则泻主补客,应随当缓当急以治
之也。而本经又有六气司天在泉淫胜之治法,有司天在泉反胜之治法,有岁运上下所宜药食之治
法。如是不一,各根据疾苦,顺其运令,以药石五味调治之。为工者当明其岁令,察其形证,诊其
脉急,别其阴阳,根据经旨以拯救之,何患疾之不瘥耶?
五运之中,又有必折其郁气,先取化源之法。《玄珠》以为太阳司天,取九月泻水之源;阳
明司天,取六月泻金之源;少阴少阳司天,取三月泻火之源;太阴司天,取五月泻土之源;厥阴
司天,取年前十二月泻木之源,乃用针迎而取之之法也。故曰∶无失天信,无逆气宜;无翼其胜,
无赞其复,是谓主治者,此也。盖用药之制,有法存焉。然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而
宜其制。此用之大法也。
或者以为岁运太角木旺土衰,迎取之当泻其肝经而益其脾胃。此非通论也。何哉?岂有人人
脏腑皆同者?假如肝元素虚,脾气太盛,遇此太角之运,肝木稍实,脾气得平,方获安和。若便
泻肝补脾,所谓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如此而死者,医杀之耳。是不察其误,反害人增疾
尤甚也。何则?天下事物之理,益之则迟,而损之则速。若服一药取其效,则缓而微;若食一发
病之物,俄顷而应。由是观之,成难毁易,可不谨哉!
六气主客补泻歌
属性:木主酸(收)泻辛(散)补之,火主甘(取舒缓)泻咸(取柔软)补施。土主苦(取坚燥)
泻甘(安缓)味补,金主辛(散)泻酸(收)补为。水主咸(软)泻苦(坚)补是,六气补泻客
后随。辛(散)补酸(收)泻甘(苦急)缓厥,甘泻酸(苦缓)收少阴知。咸补甘泻咸软相,甘
补苦泻甘缓脾。酸补苦泻肺经施,苦补咸泻于水推。更以苦坚以辛润,同极太阳尤其宜。
二火之气虽殊,其用则一。木用辛补酸泻。经注∶辛味散,故补;酸味收,故泻。《校正》
云∶自为一义。今未详。法复司气可犯无犯,如夏寒甚,则可热犯热;不甚,则不可反。
五脏所入之味歌
属性:酸主收之属肝脏,苦坚入心甘缓脾。
辛性味散能调肺,咸则软兮于肾宜。
六气所宜之味歌
属性:咸寒二火木辛凉,甘热当令治太阳。
苦折太阴宜苦热,阳明之味苦温尝。
论六脉
属性:明阴阳运转之六气,辨南北岁政之尊卑;察主客胜负之由,审淫胜郁复之变,须在脉候,然
后为工矣。五运不及,则所胜者来克;五运太过,则不胜者受邪。天地六气,互相临遇,应则顺,
否则逆。气相得则和,不
相得则病。唯天地胜复之气不形于证者,乃初气终三气,天之胜,四气尽终气,地之复。盖以气
不以位;故不以形证观察也。
余则当知六脉。故经曰∶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其脉大而浮阳
明之至,其脉短而涩;太阳之至,其脉大而长。至而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
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阴阳易者危,不当其位者病,(见于他位也。)迭易其位者病,失守其
位者危,此之谓也。
然人之生也,虽五行备于一身,生气根于内,亦随天地之气卷舒也。何以明之?谓如春脉弦,
夏脉洪,秋脉毛,冬脉石是也。夫人感运气而生,亦曰感运气而疾。《经》曰∶逆之则变生,变
生则病。物生其应世,气脉其应也,当立岁气以诊别之。平人气象论曰∶太阳脉至,洪大而长;
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难经》引此,亦论三阴三阳之脉者,
乃以阴阳始生之浅深而言之也。
六脉者,盖言运与气,胜复临遇,正当行令,当其司化之时而应,故脉之动不相同。若交运
交气时日,及期而见,无相先复、不及太甚,方谓之平。若瘥之者,当知其病也。
论南北政
属性:运用十干起,则君火不当其运也。六气以君火为尊,五运以湿土为尊。故甲己上运为南政,
盖土以成数,贯金木水火,位居中央。君尊,南面而行令。余四位以臣事之,北面而受令,所以
有别也。而人脉应之。
甲己之岁,二运南面。论脉则寸在南而尺在北。少阴司天,两寸不应,乃以南为上,北为下。
正如男子面南受气,尺脉当弱,女子面北受气,尺脉常盛之理同,以其阴气沉下,故不应耳。
六气之位,则少阴居中而厥阴居右,太阴居左,此不可易也。其少阴则主两寸尺,厥阴司天
在泉当在右,故右不应;太阴司天在泉当在左,故左不应,根据南政两论尺寸也。若覆其手诊之,
则阴沉于下,反沉为浮,细
为大矣。又经曰∶尺寸反者死,阴阳交者死。先立其年,以知其气。左右应见,然后乃可言死生
之逆顺者,更在诊以别其反,详其交,而后造死生之微也。
歌曰∶
土位居南号曰君,火金木水北方臣。
运须湿土(起甲己故)当尊位,六气仍先君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