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赶猪放羊摘菜根,
劈材舀米喂小鸡。
六十翁媪赛青犊,
眉发如雪也生儿。
话说,这首诗,赞美了女真历史上两个奇人——函普与贤女,两人都六十多岁了,仍能产崽生女,缔造了一个传奇部落——完颜部。
这个故事,始自《金史》。
中国二十五史,对东北的记叙上,多有偏见,唯《金史》较为客观,如《新唐书》说,东北鸟雀、草木,都是白色的;《北史》说,东北盐长在树上,人们以尿洗脸洗手;《隋史》说,东北人,以爹肉饲貂……《金史》成书,是在大金国倒台半个世纪,元朝丞相脱脱,率领一班能人异士,去除框框,摒弃偏见,对自己的敌国,秉史叙事……因此,《金史》也是众多金史爱好者,研究女真历史最靠谱的一部书。《金史》叙述客观是它的优点,但因女真早期无文字,加之编撰者中,没一个女真人,对女真风俗习惯、人名地点,难免出现错误,这就需要众多《金史》爱好者,自行修正了。
好,我们现在就进入《金史》。
《金史》载,大金始祖来自高丽。当年,耶律阿保机征服渤海国后,一部分渤海人,南逃高丽,有十万之众,函普便是其中之一。
函普一家逃去哥仨,大哥叫阿古乃,还有一个弟弟叫保活里。
函普在高丽流落了大半辈子,晚年时,开始思念家乡了,一天,去对大哥说,想回东北。大哥阿古乃信佛,听函普说完,放下佛珠,道:“我老了,就不回去了。你和老弟保活里回去吧。他年有缘,我们的子孙会再相见。”多年后,阿骨打起事,一支人马从高丽来投,自称阿古乃传人,因此,阿骨打说“女真渤海本一家”。阿骨打的话,证明建立大金国的,是东北土著,而且,大金年号“收国”,不言自明,就是把失去的国家收回来。
却说函普,辞别哥哥,带上弟弟保活里,一路向北,过了图们江,哥俩分手,一个朝上游走,一个奔下游去。函普去的上游,是仆干水旁的完颜部,弟弟奔的下游,是耶懒水旁的耶懒部……哥俩在两个部落,都落下脚来。
函普回东北的时间,大约在公元920年左右。此时,唐帝国已经灭亡,五代十国进入分裂期,蒙古高原上,契丹人虽然还在东征西讨,但东北境内,已大致稳定下来。
当时,女真部族之间,常常有争斗,有人见函普能说会道,对他道:“你如果能将我们部落,和其它部落调停好,不再打架,我们部落,有个老姑娘,叫贤女,六十岁了,和你年岁相当,将她嫁给你,另外,再送你一头牛。你就在我们部落过日子,岂不很好?”
函普一听,赶紧“诺”了一声。
函普之名,在女真语中,有“规则”之意。函普一番思索,定下规则:“以后,不论哪个部落,再有杀人者,征收其家一口人、二十匹马、十头母牛、六两黄金。赔偿之后,既告和解,不得私斗。”函普将一些部落长,请到一起,将“规则”宣读后,大家都同意,于是,歃血盟誓,刻木记史,女真,便有了最早的法律……有了法律约束,谁再想冲动,一想到高额赔偿,都冷静下来了。
完颜部没失言,送给函普一头青牛,也将贤女放到牛背上,让函普牵回家去。
函普和贤女,结婚后相亲相爱,常行鱼水之欢,不久,生下两儿一女——大儿乌鲁,二儿翰鲁,女儿注思板。
函普和贤女,六十岁生子,这段传奇,让人津津乐道,却也百思不得其解。归纳有三点:一、那时食物没污染,绿色食品,能激发人的身体机能;二、传说有误,函普时代,女真尚无文字、历法,很多事情,口口相传,难免有误;三、造神运动,函普既为大金始祖,受汉文化影响,往祖宗门楣擦金抹粉,也未可知……不论怎么说,千年前,函普老头和贤女老太,将种儿传下却是真的。因此,造就了女真一个强大部族——完颜部。
百年之后,函普被追谥为“始祖懿宪景元皇帝”,也就是大金始祖。
我们姑妄听之,姑妄信之。
笔者为文多年,知道文章开头,最忌分散,要直入主题。不可为而为之,不过在学宋元话本,开头讲段小故事,一为镇场,二为收心,过去,是为了适合书场演出,现在,则为了补充本书背景的不足。本书故事,发生在千年前,当下之人,对那段历史,有一定疏离感,且书中人物、故事,和《金史》多有交葛,因此,笔者择其《金史》典要,或为补遗,或为注释,如无兴趣,可略去不读,并不影响正文。
没画蛇,先添足,权作尝试尔。
闲话少提,书归正传。
话说,大辽建国二百年后,走到了这个草原帝国的黄昏。多年无战事,贵族们不骑马,连道儿都不会走了……末代皇帝耶律延禧,庙号天祚帝,更是穷奢极欲。这人是个公子哥儿,多年前,老皇帝昏庸,杀了他父亲,作为补偿,将他推上皇帝宝座……耶律延禧,从小就是个玩家,当了皇帝,更是有恃无恐,宴饮、旅游、狩猎,构成了他理国的全部,尤其对海东青,最是玩得发疯。耶律延禧在皇室里,避有庞大的驯鹰室,养活八千驯鹰人,每一年,用于玩鹰的开支,足够养一个大兵团。“春水秋山”之时,文武百官,美女兵丁,大队人马,或北去呼伦湖,或南下兴安岭,啥时,不把天鹅追个屁滚尿流,天清宇净不会罢休。
契丹爱海东青,却不出产,全靠五国部进贡。
五国部,就是当年大辽,没赶走的生女真,在他们的故地上,重新集结,组建的五个大部落,并自称其国。从西到东,有越里吉,盆奴里,越里笃,奥来米,剖阿里五个国家。后来,五国先后臣服辽国,统称五国部。五国部占据东北亚最广大的区域,那里,山高林密、平野广阔、江河纵横,资源丰富……大辽的税收,除了南征大宋,余下一半儿,全依赖五国部进贡。大辽征收的东西,五花八门,黄金、美玉、赤铁、东珠、骏马、人参、紫貂、灰狗、松籽……除此之外,还有海东青。对海东青的征收,管理尤其严格。大辽每年派出六千监鹰官,分散到五国部女真各部,专们监管捕猎海东青。
却说那监鹰官,每人带有一块皇帝赐的银牌,因此,也叫银牌天使。银牌天使到了地方,吃喝玩乐、强抢豪夺就不用说了,看到谁家大姑娘小媳妇漂亮了,一声陪寝,大姑娘也好,小媳妇也罢,全得任其蹂躏……大辽为了监管女真各部,强迫女真人,还修建了一条鹰路。鹰路从大辽首都——上京临潢府(内蒙古巴林左旗),一直通到伯力(俄罗斯哈巴罗夫),遥遥五千多里。监鹰官在女真各部,每捕到一只海东青,要快马加鞭,连夜送往辽国……滥捕的结果,是海东青日渐减少,有的部落,甚至,几年都看不到一只海东青。
忽一日,传来消息,说青岭(小兴安岭)深处,有一个金山土温,藏着纥石烈女真一个部,那里,黄金满山,珍珠满河,海东青,更是满天飞……消息传到耶律延禧耳中,这位公子哥儿,兴奋得一夜没睡好,派出银牌天使一查,不仅如此,果然如此。
银牌天使掏到了“窝子”,住在金山土温不走了。
银牌天使在金山土温住了十年,黄金越淘越少,珍珠越采越光,海东青,也抓得没几只了……但是,被他们糟蹋的大姑娘、小媳妇,却是越来越多,有的,甚至被轮了几个来回儿。
又是一年春草绿。
这一年,银牌天使刚走,又来了一位金牌天使。这位金牌天使,名叫耶律阿息保,原是大辽枢秘院侍御,也就是给皇帝跑腿的,是耶律延禧的堂弟。阿息保在大辽有一绰号,叫“种驴”。据说,阿息保和耶律延禧在湖里洗澡,突然,水中钻出一条老蛇,耶律延禧挥剑去砍,老蛇一下躲进阿息保裆里……耶律延禧一看,十分惊讶,刚才分明一条老蛇,到了阿息保裆中,怎么变成了两条?耶律延禧无暇去想,再次举刀,阿息保却吓得脸色惨白,全身哆嗦,道:“哥呀,你可看准了砍。两个眼儿的是蛇头,一个眼儿的是老弟的屌。”耶律延禧惊诧道:“你怎么像个种驴。”皇帝的话,一句顶一万句。阿息保的绰号,自此传开。此事真假不说,但耶律延禧突然下令,阿息保严禁踏入后宫,为此事加了佐证。
大辽天庆三年(公元1114年),是耶律延禧登基十二周年大典。古人将十二,当成一个吉利数,如一年有十二个月,佛教有十二因缘论,黄道十二宫……十二,代表的是圆满。他突发奇想,要组建一万二千只的大鹰队,参加大典,庆祝他的统治,千秋万代。为了将这大典办得有声有色,耶律延禧让人头一年,便做准备。其它的还好说,就是这鹰太多了。为了凑足这个庞大数字,需要从五国部大量进鹰。阿息保多次出使五国部,熟悉当地情况,便打发他去统领各路监鹰官,要将五国部的每一只海东青,全抓到大辽来。毕竟是堂弟,别人赐银牌,便赐阿息保一块金牌,上书“都勃尔·哈达温”几个契丹大字。这就相当于上方宝剑,遇到情况,金牌一举,各路将勇,悉听调动。有了这块金牌,阿息保腰粗骨壮,从左路御林军中,选精华百人,由御林军大将军耶律尽忠带队,卫护着他,一路游山玩水,在五国部蹓跶一圈儿,最后,选中风景优美的金山土温,当成大本营。
纥石烈金山女真,早就领略了银牌天使的厉害,这回,又来了一个金牌天使,还带来百名御林军,那种晦气劲儿,真成了怕死的偏遇送葬的——倒霉透了。
阿息保屌儿啷当,也能干点实事儿。看到每捉一只海东青,便往大辽送,耗费财力物力不说,而海东青性子刚烈,刚一捉到,不吃不喝,一路颠簸,十鹰九夭……史书记载“九死一鹰”,就从这里得来。阿息保修书请示天祚帝,要在金山土温建一座驯鹰营,将五国部捉来的鹰,集中此地,找能人加以驯化,待鹰捉够了,再统一护送。耶律延禧一看来信,很高兴,道:“小子,知道替哥操心了。眹同意。”
阿息保命令纥石烈金山女真,在金山土温河西石鲁沟(今石人沟),建一座驯鹰营。
却说这石鲁沟,因完颜部第五代领导人石鲁,曾在此地抢过姑娘,因而得名。个中秩事,稍后再讲。这里,确实是个驯鹰的好地方。四处高山,悬崖绝壁,阻绝了集镇的喧嚣,山谷处,遍地梨树,随处野花,溪流孱孱,鸟鸣鹿奔,正是海东青的原生态之家。有了金牌天使的命令,纥石烈金山女真,日夜操劳,砍树背石,不久,就在山谷里建起一座驯鹰营。其屋之大,不要说在里面养几千只鹰,就是养几千匹马,也装得下。
有了驯鹰室,自然需要驯鹰人。一番访查,高人就在眼下。纥石烈金山女真,有一个叫秀陈的人,外号老鹰神,此人懂汉语和契丹语,精通医药,更是驯鹰高手。据说,秀陈有一种奇药,再烈的鹰捕来,吃过药后,全迷迷糊糊的,任人驯化,没有一只死的。老鹰神的名头,就从这里得来。当年大辽,一只海东青,能换十匹骏马,谁杀了一个人,献上一只海东青,死罪立免。天下有这等驯鹰不死的高人,价值多大,谁都清楚。
阿息保一声令下:“快快请来。”
秀陈被捆到阿息保面前。
阿息保一看,此人五十来岁,人高马大,长发披肩,浓眉大眼,尤其那双眼睛,锐如鹰隼,黑如寒谭,一看,就是水平的人,不是肤浅之辈。阿息保问了秀陈几个问题,秀陈对答如流,见解独到。阿息保一听,心下佩服,马上封了秀陈一个官儿——鹰坊使,官抵七品。
一个驯鹰人,成为县团级,那个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阿息保没有看走眼,秀陈确实是个人才。
说起秀陈的经历,还要从他的老师完颜希尹讲起。
完颜希尹是谁?完颜希尹外号谷神,是完颜部大将欢都之子,十岁时,被父亲送到国外留学,在大辽、西夏、大宋蹓跶一圈儿,回到女真,在各部授学。阿骨打起兵反辽,是其重要谋士。公元1119年,受命阿骨打,结合汉字和契丹字,创造女真文字,通行四百年……同时,完颜希尹,也是大金攻打北宋的重要策划者。一个人,有无造化,除了个人素质,还看拜有一位什么样的师傅,兔子敢揪狐狸耳朵,人家和老虎学过艺。
秀陈能遇见完颜希尹,也是命运使然。
秀陈十二岁那年,在金山土温放猪,一天,他赶着猪,经过宗族府,见完颜希尹老师,正给几位少爷上课。那一天,蓝天高远,蝶飞鸟唱,鞑靼香染红山岗……希尹老师身在北国,却怀念起江南来了,给少爷们大讲江南风物,亭台楼阁、古道西风、小桥流水、子规声声、细雨如烟……最后,又讲起了历史,还考了少爷们一个脑筋急转弯儿,问道:“你们说,历史上,哪位官员最欠扁?”少爷们说了一大堆,全不得要领。秀陈一边圈着猪,一边随口答道:“苏武呗。”
希尹老师问:“为何是苏武?”
秀陈放猪,常偷听希尹老师讲课,囫囵吞枣,不求甚解,道:“歌里不是唱,‘苏武牧羊被海扁(北海边)’吗?”
秀陈以为,“海边”,就是“海扁”的意思,把“北海边”岔到“被海扁”上了。女真人,以海喻大,如,海碗、海骂、海找、海扁……就连现在的“海选”,也是从那儿翻来的。完颜希尹听后,看着光着脚丫,头不梳、脸不洗,埋哩巴汰(女真语,脏)的秀陈,疑为神童。希尹老师道:“荒山野岭的,还有人知道苏武呢。小子,你来上学吧。”
完颜希尹在女真各部授学,一是交好各部,二是网罗人才。完颜部几代宗族长,从石鲁开始,都为大辽做事,官儿从最先的惕隐(部落长),一直当到节度使(太师,副总理)。表面看,是在为大辽效力,暗地里,却是借大辽的威势,培植自己的力量。
希尹看到,秀陈眉宇间,透着一股聪明,尤其那眼神,和同龄孩子,大不相同,心想:此子长大,必成大业。完颜希尹去到宗族府,请求金山女真宗族长阿海,让秀陈也来上学。
阿海一听,立马应允。
却说这阿海,乃度妥之七世孙。当年,圪石烈黑水女真,吃尽千辛万苦,从黑龙江畔逃到金山土温,宗族长传到阿海手中,已是第七代了。阿海老实憨厚,人品极好。曾被大辽节度使乌古乃,派往星显水,当纥石烈三十部落总长。后来,大儿阿疏成事,交给阿疏管理,回到金山土温,养老来了。
却说阿海,带着几个人,正鼓捣从中原学来的新科技,让驴和马交配,见希尹老师过来,停下手,听希尹老师替秀陈求情,让其上学,阿海听后,道:“这孩子,心里装着恨,能成事儿,你就教吧。”
完颜希尹,询问缘由?阿海这才讲出秀陈身世。
秀陈的父亲,是金山土温有名的鹰把式。三年前,带着老婆孩子,和一只海东青,沿土温河向下游猎。他们经过五国部鹰路时,碰见银牌天使。银牌天使,见他们带着海东青,就要收缴。这海东青,是秀陈一家生活的来源,捕鸡捉兔,全靠它吃饭呢。秀陈父亲不给,被银牌天使一刀砍死,秀陈母亲见状,上前拼命,也被银牌天使的护卫杀死……他们带的那个孩子,就是秀陈。秀陈闪开辽人,一个人,跑了几百里山路,回到金山土温,跪在族长阿海面前,请求为他父母报仇。
阿海道:“孩子的心我理解,但我们金山女真,哪有能力去碰大辽,因此,我留下他,先给宗族府放猪。”
希尹老师知道了秀陈的身世,对他格外偏爱。
秀陈跟希尹学习六年。这六年中,秀陈学会了汉语和契丹语,对诗词歌赋、军事地理、医药百工,也多有涉猎,而专长更在医药上。希尹老师来金山女真授学时,行囊中,带有大唐孙思邈的三十卷《千金药方》。秀陈见此,爱如奎皋,日夜学习。秀陈研究青岭百草,以《千金药方》,加以配制,捅鼓(女真语,调配)出不少奇药。千金药方之奇,就在于消渴与中风上。消渴就是糖尿病,中风就是半身不遂。那时,膳食粗放,患糖尿病的不多,中风者,却很普遍。这和当地的气候与食物有关。一天天,肥油大肉的,加之天气寒凉,不得挥发,很多人,看着膀大腰圆,能吃能喝,一转身一岔气的功夫,说倒就倒下了……那时,人们以为撞了邪秽,扎古(女真语,治疗)办法:一是找萨满驱鬼,再者,就是抬进山中,以为如此,就避开了邪秽。秀陈知道,这便是医书上讲的中风。秀陈经过观察,发现当地一种鸟儿,颜色如漆,叫声嘶哑,以肉为食,不管生腐,一律全吃。这种鸟儿,人称活罗(山林乌鸦,俗称老哇子),却从不中风。秀陈捉来活罗,佐以蒲黄、苍耳、水蛭、延胡索等几味中草药,给人炖了吃下。怪异的是,三、两只活罗吃过,人又站起来了(女真药方,今人慎用)。
秀陈行医,一分钱不收,在金山土温,人人敬重。
但是,秀陈性格孤独,不爱在人群扎堆儿,大多时间,都带着一只海东青,游荡在山中。
秀陈养的海东青,就叫活罗。海东青,以白为贵,讲究个金喙玉爪儿,其次还有秋黄、兔鹘、十三翎……秀陈养的海东青,却是黑如油漆。这只海东青,捕来时也是洁白如玉、金喙玉爪,并且十三翎(鹰尾十二翎,十三翎乃千分之一,比同类鹰大一些),是鹰中的极上品。秀陈运用草药,把鹰染成漆黑色。如此做,就是怕辽人抢。活罗外表黑,内心极为通透,秀陈一言一行,全能听明白。秀陈叫它捕雁它就捕雁,叫它捉鹅它就捉鹅,又最为勇敢。一次,秀陈林间挖参,忘了戴假面。哪知道,背后潜来一只猛虎。老虎号称山林之王,却是机会主义者,最爱偷袭。当时,人们上山,都用桦树皮,画一假脸挂在脑后,让老虎找不到前后,无从下口。却说那只老虎,见秀陈挖参聚精会神,瞄准秀陈后脖子,正要“喀嚓”一口,享受一顿人肉大餐……哪料到,一阵凉风掠过,就感觉“王”字脑门,“啪”地一下,被一双利爪插进,诧异间,两只眼珠儿,“喀嘣”两下,都让活罗给啄爆了……秀陈挖参得虎,一时传为美谈。
山中生活寂寞,秀陈有活罗相伴,寒暑易节,倒也活出许多滋味来。
秀陈没有料到,就在他闲云野鹤,一心终老荒山时,突然间,来了几个辽兵,把他捆上就走,慌惑间,阿息保还封了他一个官儿——鹰坊使,这让他那颗复仇的心,又复活了。
这天,秀陈安排完活儿,走到外面,但见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霜尘冷雾,秋水斜阳,百草零落,却有那姜茨菈,开得满坡金黄……转眼间,又到了一年秋天,心下感慨,不由随口吟出一首小诗来:
秋尽青岭不自哀,
满坡黄花斗霜开。
高山红叶染碧血,
低谷卫茅箭成才。
部落几度侵魔爪,
故国不收难释怀。
如今堪问破辽事,
釜底尚需多添柴。
秀陈这边刚诵完,那边便招来一个人的闲话,一个粗声大嗓的声音道:“我说秀才,驯你的鹰得了,没事儿,别湿呀干呀的。”
秀陈一听,心下一惊,扭头一看,说话的,是御林军大将军耶律尽忠。也亏了这家伙是个文盲,否则,一句“如今堪问破辽事”,还不抓起来。
却说这耶律尽忠,虎背熊腰,一脸横肉,看上去,那横肉,就像一堆马粪蛋子,一疙瘩一块的。看长相就知道,这样的人,若非行武中人,定是一个杀猪佬。契丹人,多姓耶律,却以汉名为荣。这传统,还要从他们的祖太爷李尽忠讲起。李尽忠,本名耶律枯草离,后被武则天赐姓带名,改成李尽忠。哪知道,汉人自大,欺压契丹,李尽忠带人反唐。李尽忠,又被武则天改名“李尽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待李尽忠病死,方才灭了。但是,契丹人起汉名的传统,自此留了下来。如大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汉名耶律亿,耶律阿保机的儿子耶律图欲,汉名刘倍,天祚帝,契丹名耶律延禧,汉名延宁……耶律尽忠,契丹名托阿里,汉名尽忠。耶律尽忠叫回祖宗名,一是没文化,再一个,也有继承祖宗遗志的意思。当然,耶律尽忠时代,已无唐可反,改成反大宋了。后来,和大宋签订盟约,也不反了,只反西夏了。耶律尽忠,和西夏人打过几仗,凭战功,当上御林军左路大将军。大辽御林军,学汉人编制,分左、中、右三路,每路最高统领为大将军。耶律延禧,派阿息保督鹰,感到非比寻常,这才把他的高级保镖都拿出来了。
耶律尽忠,不要说身有战功,就是没战功,契丹人,哪个又把女真人看在眼里。
秀陈一首诗被打断,看到是耶律尽忠,放下心来,顺坡下马,就坡骑驴,微笑着道:“大将军说得是。”
耶律尽忠道:“我就不明白了,你们文人,没事儿整几句诗,那东西,能当吃当喝?”
秀陈听他这样问,心里不高兴,有心刺他一下,道:“一个人,懂点诗,就像我们驯的鹰,有了精气神儿一样。人没了精神,和行尸走肉有何区别,鹰没了精神,和家鸡能相差多少?”
耶律尽忠不懂诗,这句话倒听明白了,原来,你转着弯儿骂我是鸡呀。心想,你们文人行,今天,我就叫你不行,我倒要考考你,于是道:“秀陈,你是鹰坊使,给我讲讲,这天地间,鹰飞鹰落,筑巢捕食,看起来都一个样儿,你咋就能分出好鹰坏鹰来呢?”
秀陈一听,心里好笑,小样儿,想考我,于是道:“常人看起来,鹰捕食筑巢、飞高飞低,都是鹰。就像人一样,只要能站着行走,能吃饭能干活都是人了。但是,人有等级,从皇帝到乞丐,能一样么。要说鹰的好坏,无非两样:一是长相,二是精神。我们先看长相,好的鹰,俊气横鹜,英姿杰立,顶摩穹苍,翼迅北极,铁钩利嘴,霜霏劲翮;再看精神,角膝插脑,细筋入骨。顾盼雄毅,飞腾灭没。旦寄巢于扶桑,夕刷羽于碣石。”
一番话,说得耶律尽忠,那就是牛犊子叫妈——哞呅(懵门)了。不过,都是社会中人,哪个脸皮不厚上三分,不懂,只要会点头儿,谁知道你明不明白。
耶律尽忠点完头,不服气地道:“你见多识广,会驯鹰,你看过皇帝带海东青捕猎么?”
秀陈听了,心里暗笑,想,以为你陪着皇帝,打过几次猎,就不知天高地厚了,你就是看过,能讲出来么?于是跩道:“皇帝带海东青打猎,无非是,虎旗围而鼓声迭,忽水击而惊飞,乍云翔而成列。玉爪翻臂,锦绦下泄,初贴水而徐回,倏干云而上击。雨血纷纭,风毛磔裂,像广寒之舞,似霓裳之回雪,如吴宫之习战,惊玉颜之喋血。状如破敌,势甚擒贼。取鲸鲵于坚阵,豺狼之肖辙,固亦释丰狐之九尾,略狡兔之三穴。盖犹赏骥足之神骏,且以虎豹飞腾之杰也。”
秀陈摇头恍脑,一番跩,听得耶律尽忠,那就是老王八瞅绿豆——大眼对小眼了,那就是老王八钻灶坑——连憋气带窝火了,那就是老王八……秀陈第三只老王八没想出来,就听驯鹰营门口,传来一阵吵嚷声,让他比喻不下去了,也解了耶律尽忠的围。
两人抬头一看,却是一位女真妇女吵上门来。
这位妇女是谁,缘何敢在驯鹰营门口大吵?有分教,原本乡间一村妇,玉颜美艳百花妒,心地善良常施爱,男人见伊喜驻足。风波荡,女争强,推正义,行周礼。虽无雄兵百万,却有玉体如酥,罗衫轻解,哂笑莺声,纵是盗跖如钢,柳下真惠,也要骨软筋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