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屯墾4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皇朝经世文续编_2",免费读到尾

  恭鏜

  竊查黑龍江省。邊漠之區。初無民墾。咸豐七年。將軍奕山查勘呼蘭所屬蒙古爾山等處荒地一百二十萬晌。堪以試墾。惟恐外人慕羶潛越。不能預操把握。當經奏請封禁。十年。將軍特普欽因俸餉不繼。防範維艱。奏請招民試墾。藉裕度支。奉旨允准在案。此為呼蘭民墾開辦之始。同治七年。已放毛荒二十餘萬晌。將軍德英以新荒續領。未能踴躍。擬請暫行停放。厥後屢放屢停。經御史英俊光熙內閣學士尚賢等條奏開墾。俱經歷任將軍定安文緒等籌議。呼蘭所屬克普通地方。荒場有礙邊圍。仍請照舊封禁各在案。臣等伏查黑龍江精華。全在呼蘭一隅。地氣和暖。土脈膏腴。為關外所豔稱。然詳稽所以封禁之故。略有五端。論地脈則恐礙葠山珠河。論牧場則恐妨旗民生計。而且墾民雜則盜賊\潛入。攬頭出則販賣架空。更恐奸民易集。勾結堪虞。臣等反覆推求。知其中情節。萬無一可慮者。溯查原案。呼蘭葠山。自乾隆時試採一次。稍見葠苗。久經停採。布雅淖羅等河。自嘉慶二十二年試採一次。亦未得珠。具見奕山奏中。況稼穡之與珠寶孰輕孰重。聖朝取舍自有權衡不待預計。通地段。介居莽鼐布特哈墨爾根呼蘭北圍林子之閒。

  縱橫量覈。計約有三十餘萬晌。較之前吉林將軍奏開伊通圍場十餘萬晌。廣狹大有不同。計將通應開地畝之內。酌留圍場牧地。寬然有餘。即使生齒日繁。斷不至稍有窒礙。若慮民攬轉售。應仿照吉林章程。革去攬頭名目。每民止准放一二十晌至六七十晌為止。不患不均。至於盜賊\有無。則視守令勤惰。官兵勇怯。不在地畝之墾與不墾。此又理勢無待深辨者也。且吉林興凱湖等處。最美沃區。徒以土曠人稀。不能自守。向使人民繁庶。村堡相連。彼固不能無故覬覦。此亦不能甘心退讓。歷代備邊以開屯為上策者職此之由。即如雙城堡伯都訥。經松筠富俊條奏開墾。當時或議其難。奉天東邊開墾崇實亦力排眾議而行。不二十年。鴨綠江鳳凰城等處。廛櫛田連。蔚為沃壤。此尤近今之明效大驗矣。臣恭鏜在都。竊嘗考論東省根本大計。首在興農。任之初。曾於瀝陳本省積困情形摺內。聲明地曠而利不能興各節。微陳其端。近更博訪周咨。並查考梁詩正舒赫德福明安等條奏。及特普欽所籌。與臣祿彭詳細參酌。開墾之舉。實黑龍江第一大利。敬為我聖主備細陳之。

  本省額餉三十七萬。呼蘭租賦已抵至十餘萬。若再擴充。餉可漸節。此利國帑者一也。齊齊哈爾墨爾根黑龍江各城。皆恃呼蘭轉運\接濟。收穫愈廣。儲積愈豐。此利民食者二也。盜賊\之恣。皆由守備之

点击下载App,搜索"皇朝经世文续编_2",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