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圖經衍義本草",免费读到尾

  蓽澄茄

  廣州

  味辛,溫,無毒。主下氣消食,皮膚風,心腹間氣脹,令人能食,療鬼氣。能染髮及香身。生佛誓國。似梧桐子及蔓刑子微大,亦名毗陵茄子。今附。

  禹錫等按:《日華子》云31:治一切氣并霍亂瀉,肚腹痛,腎氣膀胱冷。

  《圖經》曰:蓽澄茄,生佛誓國,今廣州亦有之。春夏生葉,青滑可愛,結實似梧桐子及蔓荊子,微大。八月、九月採之。今醫方脾胃藥中多用。又治傷寒咳噫,日夜不定者,其方以蓽澄茄三分,高良薑三分,二物搗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六分煎十32餘沸,入醋少許,攪勻和查33,如茶熱呷。

  《海藥》云:謹按《廣志》云:出諸海。嫩胡椒也。青時就樹採摘造之,有柄粗而蒂丸是也。其味辛、苦,微溫,無毒。主心腹卒痛,霍亂吐瀉,痰癖冷氣。古方偏用染髮,不治病。

  雷公云:凡採得後,去柄及皺皮了,用酒浸蒸,從巳至酉出,細杵,任用也。

  胡黃連

  廣州

  味苦,平,無毒。主久痢成疳,傷寒咳嗽,溫瘧骨熱,理腰腎,去陰汗,小兒驚癇,寒熱不下食,霍亂下痢。生胡國,似乾楊柳,心黑外黃。一名割孤露澤。今附。

  《圖經》曰:胡黃連,生胡國,今南海及秦隴間亦有之。初生似蘆,乾似楊柳枝,心黑外黃,不拘時月收採。今小兒藥中多用之。又治傷寒勞復,身熱,大小便赤如血色者。胡黃連一兩,山梔子二兩去皮,入蜜半兩,拌和,炒令微焦,二味搗羅為末,用豬膽34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用生薑二片,烏梅一個,童子小便三合,浸半日去滓,食後暖小便令溫,下十丸,臨臥再服,甚效。

  《唐本》云:大寒。主骨蒸勞熱,補肝膽,明目,治冷熱泄痢,益顏色,厚腸胃,治婦人胎蒸虛驚,治三消五痔,大人五心煩熱。出波斯國,生海畔陸地,八月上旬採。惡菊花、玄參、白蘚\皮,解巴豆毒。服之忌豬肉,令人漏精。以人乳浸點目甚良。苗若夏枯草,根頭似烏觜,折之內似鸜鵒眼者良。

  孫尚藥:治小兒盜汗,潮熱往來。南蕃胡黃連、柴胡等分,羅極細,煉蜜和丸如雞頭大。每服二丸至三丸,銀器中用酒少許化開,更入水五分,重湯煮三二十沸,放溫,食後和滓服。

  《別說》云:謹按:胡黃連,折之塵出如姻者為真。

  船底苔

  冷,無毒。治鼻洪吐血,淋疾。以炙甘草并豉汁,濃煎湯旋呷。又主五淋,取一團鴨子大,煮服之。又水中細苔,主天行病,心悶,搗絞汁服。新補。見孟詵、陳藏器、日華子。

  陳藏器云:主五淋。取一鴨卵大塊,水煮服之。

  《聖惠方》:治乳石發動,小便淋澀不通,心神悶亂。用船底青苔如半雞子大,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子母秘錄》:小兒赤遊,行於體上下,至心即死。水中苔搗末,傅上良。

  紅豆蔻

  味辛,溫,無毒。主腸虛水瀉,心腹攪痛,霍亂,嘔吐酸水,解酒毒。不宜多服,令人舌粗,不思飲食。云是高良薑子,其苗如蘆,葉似薑,花作穗,嫩葉卷而生微帶紅色。生南海諸谷。今附。

  禹錫等按:《藥性論》云:紅豆蔻亦可單用,味苦、辛。能治冷氣腹痛,消瘴霧氣毒,去宿食,溫腹腸,吐瀉痢疾。

  《海藥》云:擇嫩者,加入鹽,櫐櫐作朵不散落,須以朱槿染令色深,善醒於醉,解酒毒。此外無諸要使也。

  蒔蘿

  廣州

  味辛,溫,無毒。主小兒氣脹,霍亂吐逆,腹冷,食不下,兩肋痞滿。生佛誓國,如馬芹子,辛香。亦名慈謀\勒。今附。

  禹錫等按:《日華子》云:健脾,開胃氣,溫腸,殺魚肉毒,補水臟及壯筋骨,治腎氣。

  《海藥》云:謹按《廣州記》云:生波斯國。馬芹子即黑色而重,蒔蘿子即褐色而輕。主膈氣,消食溫胃,善滋食味,多食無損,即不可與阿魏同合,奪其味耳。

  《圖經》曰:蒔蘿,今嶺南及近道皆有之。三四月生苗,花、實大類蛇床而香辛。六七月採實。今人多以和五味,不聞入藥用。

  艾蒳香

  味甘,溫,無毒。去惡氣,殺蟲,主腹冷泄痢。《廣志》曰:出西國,似細艾。又有松樹皮綠衣,亦名艾納。可以和合諸香,燒之能聚其烟,青白不散,而與此不同也。今附。

  禹錫等按:古樂府詩云:行胡從何方,列國持何來,氍毾五木香,迷迭艾蒳與都梁。是也。

  陳藏器云:主癬,辟蛀。

  《海藥》云:謹按《廣志》云:生剽國,溫,平。主傷寒,五泄,主心腹注氣,下寸白,止腸鳴。燒之,辟瘟疫,合整35窠,浴36氣甚良。

  甘松香

  文州

  味甘,溫,無毒。主惡氣,卒心腹痛滿,兼用合諸香,叢生,葉細。《廣志》云:甘松香出姑臧。今附。

  禹錫等按:《日華子》云:治心腹脹,下氣。作浴湯,令人身香。

  《圖經》曰:甘松香,出姑臧,今黔、蜀州郡及遼州亦有之。叢生山野,葉細如茅草,根極繁密,八月採,作浴湯,令人體香。

  陳藏器云:叢生,葉細,出涼州。

  《海藥》云:謹按《廣志》云:生源州,苗細引蔓而生。又陳氏云:主黑皮

点击下载App,搜索"圖經衍義本草",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