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向官府交租、服役,实行轻傜薄役,休养生息。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
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吕国财政的收入也增加了。
高爽令刘山等二十多人,考察的吕国全境地形地貌及农作物、居民分布图做了简要介绍。
各文武大臣都积极发言,商讨得很热烈。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景天皇朝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吕国大吕河的治理,高爽决心把国都,从月亮城迁到吕国腹中的安邑城。
为了这个,高爽并没有直接提出迁都,而是要大规模进攻随国。
高爽刚把这话提出来之后,大臣们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文宇化吉手下的那位大将军,也是曾经给高爽押镖,并救了他的那位将军,叫皇甫嵩。
最后,在没有结果中,高爽宣布大家离开,众文武大臣散去后,高爽再单独召见了嵩皇甫。
经过了一番分析,让嵩皇甫明白,月亮城是个宗教图腾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所以,非得迁都不可。
并在高爽出兵伐随国,带领文武官员迁都,靠近景天皇朝的肥沃地带。
皇甫嵩终于恍然大悟,马上同意了高爽的主张。
很快,高爽亲自率领步兵骑兵1万多名南下,从月亮城出发,到了途中的安邑城。
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周,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高爽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
众文武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随,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
高爽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人留下笑柄。如果不能南进,我们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表示拥护迁都了。
高爽把安邑城一头安排好了,又派护卫军首领皇甫嵩回到月亮城去,向那里留下来的文武大臣,宣传迁都的好处。
后来,高爽又亲自到月亮城,召集吕国一些元老重臣,再次讨论迁都的事,最后迁都安邑的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安邑城,是吕国地区首府,这里地形舒坦。它拥有吕国南部最富饶的广阔平原,位于龙泉山和龙脉山之间。
北起浮云县,东到通往景天皇朝的西峪关,西南到通往狄国的五通桥,南部与随国相接。
行政上包括安邑城、木城、竹城、金城、土城、石城,总面积二万二千八百平方公里,总人口三十三万,占吕国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三,核心区安邑城达到了每平方公里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