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倾囊相授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青春涩爱",免费读到尾

  陈老师除了表白信,她还对王如如提出了一个要求,他想拥抱一下王如如。既然不能得到,那么何必吝啬一个拥抱。可王如如思考再三,还是拒绝了,因为她从一开始就不能给对方任何一点希望,如果这次答应了陈老师,下次陈老师提出了亲一下的要求,在下次的时候,提出了更加亲昵的要求,那时候,事情岂不是发展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所以,拒绝对是双方的保护。

  陈老师虽然有些失落,但也能理解王如如的用心。他心想,也罢,既然上天没有给他这个福分,就没必要强求,也没必要多想,有些人的出现,注定是让你单相思的,也或许根本不适合在一起。

  不过这并不影响陈老师的王如如的关怀。以他的了解,他觉得,王如如一定会参加短篇小说大赛,而他,就是大奖的评委之一。倒不是说她能走人情,或者透消息,故意在评选过程中暗箱操作,而是他想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倾囊相授,好帮助王如如取得好成绩。

  短篇小说虽说难度不及长篇小说,也看似很多人认识字,看过电影电视剧的人都提笔能写,但要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小说,却不是轻而易举的。

  陈老师问王如如,王如如以诚相告,说自己确实准备好参加短篇小说大赛。

  短篇小说五到八万字,对人物的构思,情结的把握,题材的选择等都影响到一篇小说是不是能取得大奖。

  不过他并没有一开始就说自己的想法,而是问王如如自己目前有何想法。

  王如如觉得这是一个交流的机会,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王如如说道:“陈老师,我目前有了初步的构思,我觉得目前女生的想法很危险,她们都想着靠嫁人改变命运,都不想着自己去努力,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所以我想构思一篇小说,写女主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赢得幸福的生活,而想依靠嫁人改变的,最终的结局都很惨淡。”

  陈老师虽然只听了一点皮毛,但是作为一个专家,他已经听出了王如如的用意。他说道:“如如,这篇小说是立得住脚的,跟时代的结合也很紧密,所以选材较好。我相信,在整体故事的驾驭上,你完全可以胜任,如果有必要的话,我想在具体的细节上说说自己的看法。”

  王如如听得出来,陈老师是想帮她。她很认真、很礼貌地说道:“陈老师,谢谢您的教导,学生永远铭记在心。”

  陈老师说道:“我有时候在想,我说这些是多余的,但是既然你想听,我就和你交流一下。”

  这时陈老师拉了拉衣领,抚了抚眼镜,他好像站在了讲台上一样。在他心里,这可能是将课堂搬到教室外,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为王如如讲课了。他要做一个圆满的收尾,让王如如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记住他的话。

  陈老师站了起来,他讲课的时候喜欢站着,这样他可以尽情地思考,要是让他坐着,他除了觉得浑身不舒服之外,还影响发挥。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敬,王如如也站了起来,可陈老师让她坐下。

  王如如从包里拿出了纸和笔,这是她平时的习惯,因为她习惯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比如想到什么,会立即记下来,要不然灵感一过,再怎么想都想不起来了。

  陈老师说道:“王如如同学,我接下来从人物性格,语言风格,剧情推进以及写作手技巧上浅谈一下我的想法。”

  说是浅谈,可王如如知道,这只是陈老师的谦虚之词,陈老师的学识和专业程度,在王如如看脸,没有人能和他比肩。

  陈老师说道:“首先在写作手法上,叙述故事的方式一定要有吸引力,要新颖,但这种新颖不是胡编乱造,而是要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比如大家都觉得唐僧是很善良的,而你却分析认为,其实他很残忍,就因为他的出现,将很多妖怪送上了断头台。再比如,大家都觉得宋江义气,而你却认为宋江有一种奴性,正是这种奴性,最终断送了众位兄弟的性命。在段落布局上,最好每一段都不要超过200字,要不然会给大家造成视觉上的疲劳。”

  陈老师讲完以后,没有问王如如听懂了没有,而是问王如如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王如如很肯定,这些知识虽然她能感受到,但以理论的案例的形式讲出来,陈老师是第一个。

  陈老师接着说道:“从人物性格上来说,小说所架构的人物要丰满,丰满的人物有优点,但也有缺点,比如秦代的商鞅,就是一个完美的历史人物,他虽然主持了变法,也确实实践了自己的社会抱负,但他最终却没有保全自己。这是他愚的一面。再比如猪八戒,虽然身上有很多诸如好色、好吃懒做等坏毛病,但大抵是善良的。如果小说塑造的人物只有优点没有缺点,那么这样的人物是立不住脚的。”

  陈老师讲完后又问王如如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王如如鼓掌赞成。

  见王如如一边做笔记一边思考,陈老师越讲越带劲,他继续说道:“从剧情推进上,一个剧情最好不要耗费过多的笔墨。比如一件事,要写出细节,比如人物的神情动作,或者所说的某一句话,但这件事情不能过长,这样故事显得冗繁,而且会让人没有耐性。举例来说,我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严厉的父亲,同样的字数,我写他如何严厉要求自己,责打孩子,如何面对社会的责难,可一般人进将其中的一个情节写到这样的字数,有时候是剧情需要,但这种做法大抵是不可取的。”

  王如如依然表示很认可,她觉得,原来,陈老师懂得的知识这么多,尤其是她从来没想到,创作有这么多的章法和技巧,真是应了那句“会写的写门道,不会写的写热闹”这句古话了。

  最后陈老师讲到语言风格,他说自己比较喜欢短句,不赞成单纯为显示文采而堆砌辞藻,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只要能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就好。

  这节课,陈老师给王如如的,是她一辈子都用不完的财富。她谢过了陈老师,对于没有答应陈老师的表白表示歉意,但一定会终身将之奉为尊师。

点击下载App,搜索"青春涩爱",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