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出一口气,这样的桥段似乎只有恐怖电影里才会出现,这件事肯定会有一个最终的结果,我相信再一次回到余兰村,一定可以找到答案。
刘叔说过,小倩掉进水里的时候,整个身体快速朝着水底落去,甚至没有任何的挣扎,这根本不符合常理,人一旦落水,如果可以保持绝对冷静,因为水的浮力,身体会慢慢的飘起来,而不是一直下沉,除非是有一只手抓住小倩的腿拼命的往下拉。
水声阵阵,随着升起的阳光连成一片,我精神有些恍惚,身体一晃险些从上面掉下去,刘叔拉住我,“这里风大,回去坐回吧,为了小倩的事,让你费心了。”
“刘叔,不能这么说,虽然我不是在余兰村从小长大的,怎么也算是半个余兰村人,人是有感情的,如果担心惹麻烦看到应该去管的事不去管,反正这样的事,我不做不到。”我看着刘叔,可能是因为那只女鬼说的那番话,此时的我情绪明显有些激动。
刘叔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我从木板上面跳下来,大刚坐在烧尽的火堆旁打盹,折腾了好几天,几乎没睡一个好觉。
“刘叔,能不能仔细和我说说,那天小倩从船上掉下去前后发生的事。”
“算了,已经过了十几年了,刘叔都放下了。”
“刘婶可是一直没放下,我相信,刘倩之所以一直没有回来见你们,不是恨,而是怕。”
“怕?”
我点头,当然这只是一种感觉而已,而且也是为了让刘叔说出当年发生的事,我相信,当时的经历一定有帮助。
“对,可能是在水里遭遇了一些特殊的经历,后来被人救起,因为那段经历,刘倩一直不敢再回余兰村。”
一个人的恨究竟可以持续多长时间,一年、两年还是十年,尤其是一个孩子,一个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岁月同样可以让人遗忘掉很多的东西,除了那些一直萦绕在记忆中的可怕记忆之外,我相信,刘倩找到我绝对不是那么简单。
“真的是这样?”
刘叔突然激动起来,我笑了笑,他所谓的放下不过是人在没有办法情况下做出的一种妥协,毕竟过去了十几年,我不清楚这十几年两个人是如何过来的,背负着巨大的伤痛和自责,世界完全是灰白色,没有快乐,没有欣喜,犹如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一般生活。
我点点头,刘叔连连说好,然后讲起了当年的那段经历,当时的船夫和刘叔年纪差不多,按照这样的推算,应该是现在走船这个人的父亲,当时也跟着下水救人。
“刘叔,当时船上几个人?”
“只有我们一家三口,这条水上来往的人本来就少,当时一直在下雨,如果不是急着回去可能就不会发生那样的事。”
“原来这样。”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小倩落水以后,船家可以跳下水救人,救人是好事,如果当时船上还有其他的人,一旦陷入慌乱,船失去控制很容易出事。
刘叔又叹了一口气,“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很顺利,因为天在下雨,我还把衣服披在小倩的身上,一路上小倩一句话都没说,只是惊恐的看着四周,那个时候真的没觉得有什么,毕竟在余兰村生活了一辈子,虽然老人留下很多传说,毕竟只是传说而已,谁都没有亲眼见过。”
“传说?”
刘叔点了点头,“是的,余兰村闹过鬼,而且不止一次,当时闹的很凶,后来请了人回来才安定下来,如果你想听,以后给你讲。”
“好。”
我相信这种事奶奶一定知道得更清楚,小的时候,奶奶总是给我讲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比如不要进荒宅、落水的孩子,当时以为都是奶奶编出来的,就是为了吓唬我,不让我四处乱跑,现在想想,奶奶讲那些故事的时候表情很严肃,完全不像是随口编出来的。
船走到一半,突然晃了一下,当时小倩叫了一声突然站了起来,叫得特别大声,就在刘叔伸手去抓的时候,小倩一下子掉进水里。
当时都慌了,刘叔顾不得脱衣服跟着跳了下去,一起跳下来的还是当时的船家,两个人水性都不错,当时小倩两只手向上伸着,一定是想让我抓住她,她的眼睛瞪得很大,当时两个人拼命的往下游,根本追不上,连续在水里换了几口气,感觉至少潜下去十几米,下面的水实在太浑,小倩就这样在两个人的眼前消失,没有办法只能返回上面换气,然后再次潜入水里救人,第二次下去的时候连小倩的影子都没找到。
“当时小倩喊了什么?”
刘叔摇了摇头,“不知道,当时只是听到小倩很大声的喊了一句,根本没听清楚喊的时候,然后人就掉了下去,根本没反应过来。”
“她是掉下去的,还是自己跳下去的?”
我盯着刘叔,这里面的区别很大,如果小倩是因为船的晃动从上面掉下去,那么她为什么遇到危险的时候站了起来,而且大声的喊叫,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第一反应应该是紧紧抓住船边,整个身体尽量贴近船底才对。
我把自己的想法快速说了一遍,刘叔用力在脑袋上打了几下,那一刻明显陷入痛苦的回忆之中,“想不起来,好像是自己跳下去的。”
我深吸一口气,小倩对余兰村反感,而且已经达到了厌恶,甚至是恐惧的程度。这些很有可能是第一次回到余兰村以后发生了什么事造成的,就算是这样,同样不会因为不想回到余兰村跳水自杀,她的父母都在身边,这根本解释不通。
我皱起眉头,刘叔一把抓住我,“夏沫,告诉叔,刘倩到底在怕什么,她到底在怕什么?”
我痛得直咧嘴,“叔,你先松开我。”
刘叔的手松开,我顺势用手在上面揉了揉,“有一个人应该很清楚。”
“谁?”
“当时走船的那个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