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十万都天大魔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盗墓札卷",免费读到尾

  据说在《西湖佳话》中零散提到。说是将天师封号改做真人,朱元璋恩威并施,赐张初宇留京,赏皇城骑马。

  恰逢青海驻备守军禀来奏章,说青海中发生地龙翻身地震从山中,崩裂开一座仙宫,铺玉镶金,不似人居。

  守备将军带人进去,见仙宫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玉基台柱,雕龙画凤,不比皇宫小半分。在偏殿,守备将军还发现数万不腐干尸。

  干尸袭穿上古广袖衣袍,束腰垂裙,羽旄之容不是当代。守备将军上了奏折,说昆仑历代是仙人聚集之地。

  如今坍塌出传说中的昆仑玉京仙宫,其中数万干尸,可能就是上古升仙后留下的仙人躯壳,可能藏着长生不老之密。

  洪武帝大喜,命人前去将仙人遗壳带到金陵。不料干尸出了仙宫,个个活了过来,见人就咬,见活就杀。

  且干尸铜皮铁骨,又能断肢再生,就连军队也不能挡下。

  于是,守备将军连夜八百里急奏,怀疑仙宫内数万干尸,是化为不化骨的僵尸。

  洪武帝急召张初宇,恰好天师正在京中,并没有离去。

  洪武帝以此问张初宇,天师回答:臣早年听闻,昔日夏桀,发罪徒十万,前往昆仑寻找仙药。后来仙药找到,十万罪徒杀了官军,服用仙药逃进雪山仙宫中。

  后西王母得知,将仙宫封闭,生生把十万罪徒困死在仙宫内。

  依臣所想,守备将军发现的数万干尸,正是当年夏桀流放的十万罪徒。罪徒死前服了仙药,虽被西王母困死在仙宫,不过因为仙药,使得肌肤未损,元神未散。

  洪武帝担心仙宫里的罪徒全部复活,于是派遣张初宇入青海解决此事。

  张初宇再奏,说此十万干尸,并非僵尸,却已经化成了都天大魔。

  若是仙宫里,十万都天大魔为祸,纵然有百万精兵,也难以抵达。

  就连天兵天将真武大帝,想拿住都天大魔也不容易。洪武帝急于解决此事,于是问张初宇有何要求。张初宇便和洪武帝打赌。

  倘若他能解决十万都天大魔,洪武帝便归还收回的天师封号,以后龙虎山仍称掌教为天师。洪武帝心想,以十万都天大魔,连朕都没见过,看看你如何去破。

  便答应了张初宇的请求。

  张初宇又要了洪武帝的佩剑,以佩剑为证。当年鄱阳湖血战,洪武帝持宝剑血战陈友谅,以少胜多,鼎定了南方半壁江山。

  后来,此剑随洪武帝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其中杀戾之气昭然。

  得了洪武帝御赐的宝剑,张初宇打发了师兄师弟,独自前往了青海,抵达了仙宫外豁裂的山口。

  只身进去,守备将军在山口外守着,等了十天。

  终在十一天后,久不听动静的山口深处忽然喧闹起来,里面仿佛拥挤了成千上万的人。

  守备将军不敢进,只得重兵把守山口外,大眼小眼看着山口豁裂的幽深裂缝。

  渐渐,裂缝里的喧嚣声逐渐变大,最后仿佛万人齐吼,震得山石坍塌,整座山几乎要沉入地底。

  不知仙宫内情况如何,只听得里面吼声震天,刹那间风云变色,令山河懵然。

  山体抖动,两边的陡峭悬崖渐渐合拢。

  至于裂缝里的仙宫还有张天师,无一人得以复出,统统葬送在山体里。

  没了裂缝,周遭又是十万大山,来千百个愚公也挖不走山基。张初宇和仙宫永远被深埋在地底。

  守备将军没有办法,上折子禀告了详情。

  洪武帝听了,张初宇和那十万都天大魔在山中同归于尽,他的佩剑自然没被张初宇带出。

  换句话说,洪武帝和张初宇之间的赌约,算是平局。

  不过好歹为祸的十万都天大魔消失,洪武帝悻悻,不再多言,自然没有再纠结天师和真人之间的区别。

  所以民间到了如今,称龙虎山掌教,仍是张天师。

  只有相对官方系统的称谓,才是张真人。

  守备将军念在张初宇舍身成仁,于是在山体崩塌又合拢的上方,修建了天师观。正是因为挂了天师名号的牌匾,过了不久,山体再次垮塌,将天师观埋在地底。

  此事不了了之,等到刘半仙的太师傅误打误撞,才再次进到天师观,莫名其妙的丢了性命。无巧不成书,无怪不成异。

  此事言罢,天空金光漏云,远处东方红气蒸浮,万点阳光齐洒天地。

  天亮了,土力娃睡得酣意十足,被大烟袋拽醒。

  由于高原天气变化无常,白天又较短,他们大约只有六个小时的时间。时间一到,就必须开始返回村寨。

  否则若拖得久了,山中又冷又黑,还有看不见的雪洞子,都是致命危险。

  刘半仙选中间那座最高的,那是整个马里可山脉的主峰。

  至于大烟袋与土力娃,左右分开,三人便分了工,开始探寻山中玄机。

  凡泥土颜色有异,都是因为地质土层的影响,其中有天意,不免有人为。

  像是骊山的秦始皇伪陵,墓主淤积百万吨水银,地宫表面草木稀疏,土质发灰。

  风水,就是讲求仰观天文,俯察地理。

  相地术中,大地才是关键,作为风水的载体。

  路上,刘半仙喋喋不休,哈着白气给二位兄弟说。

  大烟袋听得马马虎虎,眼皮闭着走路,铲飞不少积雪。

  土力娃虽睡眠不足,却强撑着眼皮听,生怕漏了半个字。

  按理说,他学得认真。奈何刘半仙的理论不是几句话能听得懂,如羚羊挂角,飘忽不定。

  待走到马里可山脉的山脚,三人身体发暖,揉了揉眼前白花花的雪影。看三座山峰,银装素裹,白了头顶身躯,连磅礴的山岩都变为渺茫的虚线。

  那时,天地都变得宁远,沧海一粟,鬼斧神工的造化何其庞大!

  “走吧,两位兄弟小心。”刘半仙说。

  由于准备的物品有限,此战需速战速决,三人分到三座山峰,开始分工探寻。

  期间的过程比较枯燥,就不必多加累赘。

  总之,马里可山脉,处于地质变化与板块的撞击点上。

  这么说吧,此地地震频繁,加之千年水土流失,简直就是块恶龙地。

  即使以前真是风水宝地,到如今也成了凶鬼恶煞的地盘。当年刘半仙的太师傅,是看见地面莫名出现塌陷才进入天师观。

  是天意,如今三人要想复制,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只能靠运气,绕着山峦走。边走边观察,皇天不负有心人,相信能找到蛛丝马迹。

  当年修建的天师观,规模可不小。

  虽然刘半仙的太师傅只见到了中间的伏魔大殿,然而大殿的四配殿、六偏观、十三厢房、左右龙虎道君观等等,都被坍塌的泥土压埋。

  把土刨开,相信也有不少宝物,可不会穷。人少,只盼着进了天师观,取下法衣的明珠便是用之不竭的财富。

  毕竟其中的天师神像,可是头戴紫金冠……跨虎腾云游天下,云头戴羊显金身,百万妖魔一齐杀!

  找了五天,鞋子磨破了两双,脚底长了层厚茧。

  三人毫无收获,刘半仙才意识到是自己教的方法出了问题。

  甚至说,开始的时候,三人的目标便定错了。

  首先,人眼不是鹰眼,视力有限,明察秋毫是不可能的。再加之最近下雪,又将山中的泥土岩石掩盖。

  远近看去,山中铺了层雪毯,如何能看出细节?

  再有,撼龙经里的依靠葱姜蒜来判断地质,在高原上并不好用。

  青藏高原,海拔都在三千米以上,不说寸草不生,葱姜蒜肯定没有。相信山底的地质即便有异,地表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也未必能长出相应的植物。

  总的说,撼龙经中的撼龙诀,只适合于华北平原或中原地质相对优良的地区。

  刘半仙想得太主观性,以至于五天下来,都没有半分进展。

  眼看干耗食物,刘半仙急眼,这鬼地方待久了,多一分钟都是受罪。

  三人凑在马棚里,集思广益,企图找到突破口。

  “我听老中医说,他们倒斗有种神器,唤名洛阳铲。不如咱们试试?”

  土力娃对倒斗颇有兴趣,想到了洛阳铲这种神器。

  刘半仙也略有耳闻,听老中医说过用法,不会寻龙点穴,有杆洛阳铲照样能找斗。

  “非也,不能用。”刘半仙否定。

  “为什么?”大烟袋不明白。

  刘半仙解释:“洛阳铲即使再锋利,总不可能直接敲穿山上的玄冰寒岩。你们自己看看此处,可不是中原地区。不说冻了几百年的岩层多如牛毛,光是冰层,砍刀都破不开。”

  说罢,大烟袋也明白,洛阳铲不是万能的。

  山中多石少土,又有厚厚的冰层。即便三人人手得了洛阳铲,也只能望洋兴叹。

  “办法是人想的,再琢磨。”刘半仙捋着寸长羊角胡须,慢吞吞道。

  三个臭皮匠,未必能抵诸葛亮。他们把头皮都抓破了,也不知该用什么办法将天师观找出。

  莫非真要学习愚公,来个移山的大工程?

  如此又耗了两天,眼看计划搁浅,刘半仙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折腾得其他二人,也是风凋零的花般憔悴。

  这天,三人又窝在马棚里。几日下来没有收获,士气不佳,大烟袋有些感冒,到村寨的土医生那里开药。

  回来,就听大烟袋念道,“那个医生忒不靠谱,给我开些干草烂土,我还不如自己扛着。”

  高原环境,刘半仙与大烟袋的身体都有不适,精神不振。

  倒是土力娃,虽不至于油光满面,活蹦乱跳倒是不虚。

点击下载App,搜索"盗墓札卷",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