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很多事情都是月满则亏,乐极生悲的。其实,早在若兰柜长的职务被撤销的时候,清华在商场的危机已经开始了。
但是他一方面认为若兰的事情只是违规,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而且他在这件事情上根本没有什么瓜葛,谁想说他什么也说不上。至于大家认为他与若兰有染,那也是他个人生活问题,谁还会去管你那些破事!所以他虽然经历了若兰的事情后,有点收敛自己的行为,尽量不要让同事看到自己吃喝玩乐,也不要被人家看到自己和若兰亲密接触。但是毕竟他还是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满身又带着浓厚的文人浪漫气息,所以他并没有在行动上对自己的形象和做法做大的调整,比如说主动去改善和总经理、部门经理的关系,消除他们对自己不良的印象。
这样对他不利因素就像毒菇在不断增多,而他却浑然不觉。这也是文人的可悲之处。文人往往十分自负,当他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的时候,是不会去认错,也不会主动去修补关系,他照样一如既往地潇洒。
如果说,若兰被人陷害是因为女同事妒忌她的俏丽和得宠,那么清华被人家暗算,就纯粹是因为他和其他业务员的利益冲突。
因为在部门里,原来管理图书专柜的有一个业务员,清华到了以后,总经理看中清华的学识,就批准他也可以针对图书专柜的情况,采购一些比较有档次的书籍,提高书店的整个品味,从而也提高商场的档次。清华到了商场后,自然就很快通过采购一些有品位、有可读性的书籍,很快就提高了书店的整体品位,销售前进了一大步。原来的那个业务员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只是当时他知道总经理还很欣赏清华便无可奈何。
部门里的工艺品专柜,原来也是由部门经理和另一个业务员来负责组织货源的,清华到部门后,也同意他组织货源到这个专柜,清华虽然知道这是经理的“领地”,一般情况下他都不接待供货商,也不随便进货到工艺品柜,但是他一人负责的文物商店,为了提高销售额,只好进一些既可以说是旧货商品,也可以说是工艺品的东西,如高仿陶瓷商品,金箔画以及湘绣等等,这样就冲击到了工艺品专柜的生意,也就等于侵犯到了部门经理的领地,争抢了他们的利益。这样实际上,在部门里清华比经理还更加跨界捞食!他一人就可以对三个专柜进行进货,也就得罪了经理和另外两个业务员。自然将遭遇到三个人对他一个人联手暗算!两个业务员就开始对部门经理进行挑拨:说清华这个人很贪心也很嚣张,不然的话,他怎么买得起手机,你看我们不都是还用着传呼机吗?说明他在进货的时候吃水很深。你看他现在不但掌控一个文物专柜,还对你经理所负责的工艺品柜蚕食,说不定哪一天总经理高兴还有可能让他做部门经理,把你挤掉呢。
在企业里面,效益是第一位的,在人际方面,也是利益是第一位的。清华虽然不是故意,但是切实已经让大家感到他把手伸进到别人的饭锅里,当然就不可避免遭到他人的强烈反击。尽管清华这么做都是得到总经理和部门经理同意的,当他来商场的第一天,总经理就根据他善于经营文化市场的特长,把他安排在公司发展部,因为这个部门经营的商品都与文化有关,只有另一个专柜,是清华没有涉及的,就是部门里还有一个日杂货的专柜,就是销售地毡、拖把、化妆镜、衣架等杂货的柜台,清华从没有组织过进货。
部门经理当时对总经理的安排也不敢反对,他当时想,你一个新人有什么道行可以搅动我的地盘?有多少供应商认识你!但是,很快他就知道自己低估了清华,清华的文化和见识远远超过他,清华对于工艺品、文化商品的敏感度和准确度,不要说是他,就是在整个大商场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和他匹敌。
这样清华开拓的货源很快就显现出它的优势来,他进的货不仅销售情况好,而且越来越多的客户找清华。部门经理想,如果任由清华发展下去,不要说被他抢掉自己原来可以吃到的回扣,甚至还有被他取代自己部门经理位置的危险,这才是最令他睡不好觉而欲除掉清华而后快的原因。
不过,清华来了一年多来,部门经理都没有机会除掉他,甚至连诋毁他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组织的公司礼仪队热火朝天,经常为公司的促销活动增添光彩,俨然成为公司的一道亮丽风景;他经常举办的“明日之星”演唱和演奏会,把商场的人气进一步提升;他负责的文物专柜逐步扭转了文物商品店没有人光临的局面,反而成为凡是来商场的文化人,一定要关顾一下这间文物商店,因为文物商店里不但有文物商品,还有琳琅满目的人们喜爱的工艺精品!
在年度的经营成本和效益的核算中,文物专柜的效益收入都比其他专柜高,这是因为清华销售的商品不要说是工艺品柜没有,就是在特区其他商场也难于看到,这样他对每件商品所打的利润点就高了。表面上文物专柜的销售额没有其他专柜大,但是利润点都很高,所以月度和年度的效益都比别人高。这样部门经理虽然很想背后修理他,却找不到下口咬他的地方。
如果不是若兰出事,部门经理是没有机会来整清华的。若兰出事以后,总经理在管理部经理的汇报下,已经对清华开始不喜欢了,而后又在部门经理的谗言下,对清华更是不信任了,只是没有适当的机会挪动他的位置,才让清华潇洒快活了半年多。
半年多后,看到当年用现款购进一批进口商品迟迟不能够销售掉,总经理很是烦躁和苦恼,因为这批货其实是总经理当时出国时候吃了不少回扣进的货,这批货都是工艺品类,主要有什么精品笔记本和钢笔和笔架什么的,足足有200多万元。还有,其他部门经理也为了吃回扣,也用现金采购进来的一些货一直积压在公司仓库里,这些商品的数目合在一起还是蛮庞大的。于是就有“高参”给了总经理一个建议,建议公司成立一个旧货平价超市,总经理觉得这倒是一个很好的建议:这样他进来的进口货就有一个地方可以销售,其他积压的商品也都可以拿到这里销售。另外,还可以代销其他淘汰的电器和其他日用品,这在当时特区是前所未有的商场,哈哈,我这个总经理又要引领全市的旧货商品市场了,是一种新型的商场经营模式,肯定会得到市政府“敢于开拓进取”的表扬了,我本人不就是历来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才使得公司的商场不但发展壮大,我自己也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吗?
对,就这么办,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于是总经理就把公司的一间距离市中心不远的仓库经过简单装修改造,就变成了旧货平价商场。
成立了这个商场,总经理因为考虑到一些部门经理对清华意见比较大,曾经也有过让清华去担任商场经理的想法,当时这个想法很快就遭到管理部经理的激烈发对,反对的理由就还是拿若兰的事情来说事,说若兰之所以那么干,就是得到了清华的支持,如果现在让清华担任这个经理,那他就更敢去吃回扣,去乱搞经营了。
清华的部门经理这时反而不反对他能够去当旧货平价商场的经理,他看到总经理有这样的意思,但是管理部经理又态度那么坚决,就干脆做老好人说,既然江清华比较熟悉旧货市场,那就让他先去那里做业务主任吧,以后有成绩的时候再让他当经理也可以。这样,清华就轻轻地被部门经理暗算成功,被他不动声色地借他人之手赶出了部门,去当一个什么狗屁都不是的旧货商场的业务主任。从此清华就只有喝西北风的份儿了,哈哈,部门经理心里十分得意地笑起来。
因为旧货平价商场销售的商品,一是公司原来积压销售不出去的过气商品,哪会有什么销路?其实不就是在甩卖仓底货,跟卖地摊货有什么区别!二是代销居民淘汰的家用电器和其他日用商品,那就更糟糕了更可怜了,那简直就是在卖垃圾!
而且这两种商品都不需要公司支付采购现金,也没有厂家来求你进货或代销,你想吃几十块几百块的回扣,连门都没有!
清华来到这个新的商场,觉得自己这会儿被总经理狠狠地抛弃,又感到总经理怎么可以这样过河拆桥!他心里十分愤怒。他想一定要找总经理好好讨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