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回魂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三国潜龙",免费读到尾

  这一路上,司马英走得步履蹒跚,他的脑海中空白一片,只知道往前迈动双脚却根本不知自己是在走向哪里,就像他如今的心境一般,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究竟是在何方。

  “小师弟,小师弟…”耳边忽然传来赵云的声音,司马英茫然的转过头望向他。

  “你这是要带我去哪儿?”赵云开口问道。

  司马英四下张望一番,这才发现自己搀扶着赵云一路竟是出了许都城,来到了城郊。

  “哦,走这边吧,我先带回府上你疗伤。”司马英辨别了方向,转身有准备往许都城走去。

  “回去?”闻言,赵云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轻声道,“万一那司马懿派人在城中搜捕…”

  “不会的。”司马英缓缓摇了摇头,低声道,“这个时候,父亲他是决然调不动许都城的兵马的…”

  闻言,赵云蓦然想起,今日那曹操死了,许都城必然是如临大敌一般,只有寥寥几人可以调动兵马,而司马懿必然不是其中之一。

  司马英的话还没说完,只听他语带苦涩的接着道:“何况若不是父亲他刻意放纵,你我二人如何能走得出许都城?”

  闻言,赵云脸上也不由闪过一丝黯然,听司马英还称司马懿做“父亲”,他不禁开口问道:“司马…你父亲这些年对你可好?”

  “父亲对我很好…”司马英又想起刚才临别时司马懿的眼神,胸口不禁一阵绞痛,只说了这一句话,便无法再往下开口。

  “小师弟…”赵云望着司马英眉宇间痛苦的神色,不知该说什么好,只能叹息一声,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对了,二师兄,你怎么会来许都的?”司马英不想再谈有关司马懿的话题,当即开口道。

  “我是来找玲儿的。”赵云沉默了片刻,望向司马英,“玲儿这些年来为了你东奔西走,为的就是让你重回正途,我没有别的愿望,只希望你不要辜负于她…”

  玲儿!一听到这两个字,司马英面色变得越发苍白,他许久没有答话,不敢面对赵云的眼睛。

  “你已经见到玲儿了?她在哪里?”赵云看出了司马英的异样,连声追问道。

  “玲儿她…她…”司马英眼眶微红,声音也跟着颤抖起来,无法把话说下去。

  “玲儿她到底怎么了啊!”赵云抓住司马英的手臂,喝问道。

  “二师兄,是我不好,没有保护好玲儿,无论你怎么责罚我都可以!”司马英忽然跪倒在地,泣声道。

  “你的意思是…是玲儿她…”赵云只觉一阵天晕地旋,踉踉跄跄的往后退了两步,跌坐在地,本来一直运功抑制的伤情因为他情绪的变化又发作了,一口鲜血如箭一般从他的口中喷涌而出。

  “二师兄!二师兄!”司马英见状不由大惊失色,赶忙来到赵云身边。

  “小师弟…”赵云亦是眼眶微红,他转过头来望向司马英,一字一顿的开口道,“你我二人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师父?”

  师兄弟二人相对无言许久,赵云终究是站起身来,擦拭了眼角缓缓道:“走吧,带我去看看玲儿。”

  司马英亦是站起来,轻轻点了点头,二人慢慢返回许都。

  在司马英的府邸,赵云终于再一次见到了童玲,只是如今的童玲再无法开口呼唤他的名字。

  司马英与赵云师兄弟二人望着面前的童玲,相对无言。过了许久,赵云攥紧了拳头,疾声怒道:“我必杀司马懿此贼!”

  听到这句话,司马英顿时一阵空白,久久无语。

  “能不能想办法让玲儿妹妹死而复生呢?”而就在此时,一旁的刘嫣却是忽然开口道。

  “死而复生?”司马英和赵云皆是微微一愣,将目光投向刘嫣,司马英皱眉道,“这世上当真有此等事么?”

  “没错。”刘嫣点点头,笃定的说道,“大哥你可曾听过董仲君此人?”

  “董仲君?”司马英和赵云对视了一眼,沉吟片刻,皆是摇了摇头。

  “此人乃是西汉之人,他少时服炁炼形,二百余岁不老,世人皆以为奇。武帝时,最宠爱的妃子李夫人因病去世,武帝思念不已,传诏董仲君,希望能再见李夫人一面,董仲君答应了武帝所请,他向武帝要了百艘楼船和千名大力士,传授他们异术并带着不死药前往黑河的北方一个叫对野之都的地方,取来了一种神奇的石头,刻制成李夫人的形象,董仲君便用这石像召唤了李夫人的魂魄与汉武帝相见。”刘嫣缓缓说道。

  “可是这不过是传说吧…”听到这里,司马英终于想起武帝为李夫人招魂作赋的故事,不过在民间,此事不过是被当做小说趣谈罢了,如今从刘嫣口中听闻,如何不让他疑惑。

  “不是传说,是确有其事。”刘嫣摇了摇头,开口道,“这件事是我父皇告诉与我的,乃是宫中不传之秘。”

  刘嫣说得无比郑重,司马英自然是相信了其所言,毕竟这种宫闱秘闻,谁都不如刘嫣知道得清楚,更何况还是刘嫣的父亲汉灵帝刘宏亲口所言。

  “可是即便此事是真的,但那董仲君也是汉武帝时的人物了,相隔如今已有上百年,如何还能找到他来救活玲儿呢?”司马英摇了摇头,轻叹道。

  “找不到董仲君,但我们可以找另外身负异术之人。”忽然,一直沉默不语的赵云开了口。

  “何人?”司马英急急朝他望去。

  “卧龙先生!”赵云笃定的说道,“先生他一身本领通天彻地,绝不下那董仲君,只要找到先生那便有一线机会!”

  “卧龙先生…”听赵云这个名字,司马英第一个反应却是微微叹了一口气。

  “我知道小师弟你在想些什么。”赵云走到司马英身边,轻声道,“你放心吧,卧龙先生绝非小肚鸡肠之人,昔日你对他的冒犯,他从未挂在心上。何况事关小师妹的生死,你…”

  “二师兄,你不用说了,我明白的。”司马英望向赵云,点头道,“只要能让玲儿死而复生,那我司马英即便是赴汤蹈火亦是在所不惜。”

  “好!”赵云拍拍他的肩膀,说道,“事不宜迟,我们这就上路!”

  成都,大汉朝西南的一座重城。成都为古蜀国之国都,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

  秦惠文王时期,秦国大将司马错领兵从石牛道上纵横千里南下,尽收蜀国和巴国之地为秦境。昔时古蜀地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后秦昭王任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二人一同主持修建了惠利百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一举从根本上解决了成都平原水旱从人的状况,使成都平原取代中原而被称为“天府”。

  及至西汉年间,成都已成为了全国闻名的大都市,人口达到7.6万户,近40万人,是为西汉六大都市之一。刘焉被封为益州牧后,更是从原广汉郡雒县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足见成都的重要性。

  也正是因此等缘故,刘备虽自立为汉中王,却并非将属国的治所放在汉中,而是依旧在成都修建了大量的行宫,作为国都。

  今日又到了在王宫中朝会的时候,刘备拖着病体躺在榻上望着座下群臣,缓缓道:“关于伐吴之事,诸位有何意见?”

  刘备已经病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当得知二弟关羽樊城兵败,不但失了荆州还损性命时,刘备便是得了一场急病。好不容易待到病情稍微好转,刘备便召诸葛亮、糜竺、许靖等重臣商议伐吴之事,因为在他看来,若非东吴孙权背信弃义,派吕蒙偷袭荆州,自己的二弟也不会兵败,更不会失去性命。

  但是刘备这个想法却被自己最为倚重的诸葛亮所竭力劝谏,在诸葛亮看来,如今北方的曹操依旧是目前己方最大的敌人,只有联合孙吴才能抗衡曹操,否则必将是为其逐一击破,所以不能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从内心而言,诸葛亮此言刘备又何尝不知晓,可是他更痛心的是自己二弟关羽,因此他打心底不愿放弃伐吴之策,这才会拖着病体召集群臣商议。

  “殿下,伐吴之事如今切不可行。”诸葛亮沉默了片刻,终究还是起身说道,因为这是他作为属臣的责任,若是连他都不开口劝诫,那么就只能眼睁睁主公好不容易创建的基业毁于一旦。

  “攘外而必先安内,如今益州新附,南蛮之地还有少数民族不服管辖,这些才应是首要该处置的。再加上我大军新败,士气披靡,实在不宜出征东吴,还望殿下三思。”诸葛亮苦口婆心的说道。

  诸葛亮此言一出,座下群臣皆是深以为然。

  “咳咳咳…”刘备面色苍白,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缓缓道,“我这里有一封三弟自阆中写来的信,你们都看看吧。”

  刘备话音一落,当即有侍者将一封帛书交到诸葛亮,诸葛亮将帛书缓缓展开了,看完之后,面色不禁微微一沉。因为这帛书竟是用血水写成的!

  而帛书上的内容很简单,便是张飞自请为伐吴先锋的出师表,诸葛亮看完沉默许久,将其拿给身边的许靖等人一一传阅。

  “孤自桃园与关、张二人结义,曾立下盟誓,同生共死!然如今二弟云长不幸为东吴孙权所害,孤若不报此仇,那便是背弃盟誓,必为皇天后土所弃!如今三弟与孤同心,孤自不能做无义之人,因而欲起倾国之兵,剪伐东吴,生擒逆贼,以告二弟云长在天之灵!”刘备强忍着病痛,无比恳切的对众人缓缓道。

  此言一出,座下之人尽皆面色凄然,显然皆是为刘备这番肺腑之言所打动。

  “殿下!”诸葛亮忽然站起身来,朝刘备跪拜道,“此举当真是万万不可,当今天下之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殿下切不可本末倒置,关东义士,无一不是必裹粮策马待迎王师,殿下只消乘势北伐,定能问鼎天下、复兴汉室;而若舍魏以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届时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汉家天下必落入贼手,愿陛下思之、察之,以百姓为重,以天下为重!”

  “军师,你难道要孤坐视血海深仇不得报?做一个为天下唾弃的不义之人?”刘备掩面说道。

  “国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诸葛亮继续劝诫,“臣只希望殿下不能因私而废公。”

  “你…”闻言,刘备陡然站起身来,攥紧了拳头望向诸葛亮,诸葛亮只是不断叩首,希望刘备能回心转意。

  而群臣见状,生怕刘备对诸葛亮此举起了异心,当即纷纷跪倒在地,开口道:“殿下息怒,军师亦是为天下大计着想。”

  见状,刘备默然不发一语。良久,他是长叹一声,颓然坐下,此刻他心乱如麻,不知是否该坚持自己的决定。

  就在此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匆忙的脚步声。有一风尘仆仆的男子一脸急色的来到殿外,却为守在门口的侍卫所阻拦。

  “让他进来!”刘备认出这人乃是三弟张飞的长子张绍,他如今不过是侍中之职,按理是不能参加朝会,但见他如此模样,刘备当即挥手下令道,侍卫立刻放了他进来。

  张绍进到大殿,见到刘备之后,却是长跪不起,泣声连连。

  “何事让你如此,快快与孤道来。”见张绍的模样,刘备心中陡然闪过一丝不安,疾声问道,“是否与三弟有关?”

  “殿下,我父亲他…他为奸贼所害,如今已…已身亡了!”张绍哭泣中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

  闻言,刘备先是一怔,旋即放声大哭,悲恸之下竟是昏厥于地!

  众臣眼见于此,赶紧唤来医官救护,医官一番诊治,终于让刘备幽幽转醒。

  只见他疲惫的朝张绍招了招手,诸葛亮会意,赶紧将张绍唤到他身边,只听刘备用细如蚊蝇的声音问道:“你…你说,三…三弟他是如…如何被害的?”

  “父亲他…”张绍慢慢将张飞如何遇害的事情与众人说了出来。

  张飞为人与关羽不同,关羽是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张飞则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尤其是对待属下士卒,稍有不如意则打骂交加,而听闻二哥关羽遇害后,更是每日借酒消愁,为了给关羽报仇,张飞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次日,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入帐告诉张飞白旗白甲一时无可措置,须宽限时日才行。

  想不到,此言却是引得张飞大怒,当即让武士把二人绑在树上,每人在背上鞭打五十下。打完之后,张飞还勒令二人明天务必要全部完备,如果违了期限,就杀范疆、张达祭旗!

  范疆、张达不甘受辱,二人回到营中商议,明日之内是必然准备不好这么多白旗白甲,既然如此不如豁出去拼了,杀了张飞或许还有活路。二人商议停当,正巧张飞这天夜里又喝得大醉,卧在帐中。范、张二人探知消息,初更时分,各怀利刀密入帐中,暗中杀害了张飞。然后携着张飞的头颅,投奔了孙权。

  听到这里,诸葛亮心中暗叫不妙。果不其然,听到范、张二人投奔的是东吴,刘备面色大变,厉喝道:“二弟俱亡,孤安忍独生!此事不必再议,孤将率兵亲征,此番不踏平东吴,誓不甘休!”

  下了朝,诸葛亮独自一人回到府上,心绪分外复杂。他知道张飞之死,对于刘备而言打击绝不下关羽,毕竟三人结义已数十年,从曾经的朝夕与共,到后来的天各一方,三兄弟感情丝毫没有随着身份地位的变化,以及时间的推移和距离的变长而减少丝毫,依旧如当初结义时一般,这说明三人皆是重情重义之辈。

  也正是如此,当刘备在听说自己的两名手足兄弟纷纷遇害后,才会这么伤心难过,在这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刘备做出举兵伐吴的决断,也情有可原,可是诸葛亮明白,如今天下虽然看似鼎足之势,但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比起曹、孙两家,失去了荆州后的刘备一家的实力都是最弱的。

  现在的局面绝不允许己方两面作战,一旦与东吴之战陷入僵局,而到时曹操再趁势来袭,那么只怕连根基之地都要失去。

  一想到这里,诸葛亮便是忧心忡忡。

  “大人,子龙将军来了。”就在此时,府中的管事前来禀报道。

  “子龙,他回来了啊,快请进来。”诸葛亮听赵云回来了,立刻让管事将他请进来。

  “见过卧龙先生。”赵云进到内里,朝诸葛亮行了一礼,旋即看出他脸上的忧色,当即开口道,“先生面有忧色,可是朝中出了什么事?”

  “正是。”诸葛亮微微叹了口气,说道,“继云长之后,翼德也为奸人所害。”

  “什么!翼德也…”闻言,赵云面色一变,追问道,“先生可否告诉我翼德是如何被害的?”

  诸葛亮将今日在朝会上张绍所言的经过对赵云复述了一遍,赵云听完,仍旧不甘心的开口道:“已经确认了么?”

  “恩,散朝之后我详细问过张绍,此事乃是翼德被害后,其部将吴班特意派人传回,使者今早赶到,因诸位大臣在参与朝会,使者无法见到殿下,这才先取道将军府,让张绍前来报信。”诸葛亮低声道。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赵云摇着头,喃喃道。

  “而且因为云长和翼德之死,殿下急怒攻心之下,已失去了平日的冷静,如今他决意要亲征东吴。”诸葛亮皱眉道。

  “当真?”闻言,赵云先是一愣,旋即默然。因为他自问若易地处之,换做是自己,如果知道司马英被害,只怕也会是同样的反应。

  “我担心的是,一旦与东吴交战,那曹操从北方来犯,不知该如何抵挡。”诸葛亮不无忧虑的说道。

  “此番我从许都归来,倒是有一事或可解先生此忧。”赵云却是开口道。

  “哦,何事?”诸葛亮望着赵云,问道。

  “曹操死了!”赵云一字一顿的开口道。

  “曹操死了?”诸葛亮闻言顿时大惊,这个消息实在来得太突然,若是其他人陡然对他说起,或许诸葛亮只会将这看做个笑谈,但他深知赵云为人,赵云是绝不会对他说假话的。

  眼见赵云点了点头,诸葛亮面上却是闪过一抹异色,赵云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当即开口问道:“先生可是想到了什么?”

  “我只怕这一切又是那玄龙在背后阴谋策划。”诸葛亮缓缓说道。

  “极有可能。”赵云思虑片刻,点点头道,一说到玄龙司马懿,他的面上便不自觉的闪过一抹黯然之色。

  “怎么了?可是此番许都之行出了什么变故?”诸葛亮见状,不由开口问道。旋即发现童玲并未随赵云一道归来,当即追问,“玲儿姑娘呢,她如何未与你一起回来?”

  “玲儿…玲儿她…”赵云的话语越发有些哽咽,而就在此时,一名男子却是从外快步走了进来,跪倒在诸葛亮面前,开口道,“请先生定要救救玲儿!”

  “童英!”当诸葛亮看清来人,顿时一愣,旋即惊道。

  “先生,求您救救玲儿!”这男子正是司马英,他伏在诸葛亮身前,低声道,“当初我懵懂无知冒犯先生,还请先生大人不计小人过,原谅司马英,只要先生能让玲儿起死回生,司马英必定是结草衔环相报,做牛做马亦是在所不惜…”

  “童英你快快请起,快快请起!”诸葛亮双手将司马英扶起来,摇头道,“我从来就未怪过你,你且先不要太过激动,待我先看过玲儿姑娘。”

  “好!好!”听诸葛亮如此说,司马英仿若看到一线曙光,连连说道。

  “走吧。”诸葛亮携着司马英的手,朝赵云点点头。赵云立刻领着他往自家的府邸行去。

  赵云将童玲的尸身安放在自己府邸的一间僻静宅院内,司马英请刘嫣留在院中守护童玲,这才和赵云一道去请诸葛亮。

  赵云一路领着诸葛亮来到院外,推开门,一股寒气,陡然从屋内冲了出来,尽管诸葛亮还站在门外,但被这股寒气一冲,也不禁微微打了个冷颤。

  他进到内里后,赵云轻轻将房门带了一下,一次吱呀的凄凉声音后,大门再次轻轻合上。

  幸亏如今隆冬还未过,天气苦寒,再加上一路上司马英等人小心看护,不断用冰块来防护童玲,因此童玲的尸身保护得很好,和当日司马英在山洞中见到的一般。

  诸葛亮投眼望去,童玲就安静地躺在屋内用冰块砌成的床上,没有丝毫的生气,但在她带着痛苦之色的脸上,却似乎带着更一份轻松和解脱之色,或许是因为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见到了这么多年来,一直念念不舍的男子。

  此时此刻,屋内的另三人都死死的望着诸葛亮,希望能从他口中听到最期望听到的话语。

  可惜诸葛亮好生将童玲打量了一番,沉默了许久,却是长长的一声叹息。

  这一声叹息虽轻,却仿若狂风暴雨,雷电轰鸣在司马英空荡荡的脑海里闪过!他心神激荡之下,竟是有些站立不住,头晕目眩,身子向旁边倒去。便在此时,一只温和带着暖意的手从旁边伸来,扶住了他,司马英转头望去,只见刘嫣脸上带着关切的目光望着他,绝美的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看着刘嫣的眼神,司马英顿觉一股暖流从手心传来,他勉力挤出个笑容,朝刘嫣点点头,示意自己没事。

  然后司马英再转头望向诸葛亮,眼见他也正看着自己,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当即开口道:“先生,你说吧,我没事的。”

  “那好吧,我便直说了。”诸葛亮点点头,缓缓道,“生死有命,冥冥之中一切皆有定数,非人力可以逆转的,即便是我也无法逆天改命,让玲儿姑娘起死回生…”

  “可是当初那董仲君不是为李夫人招魂与武帝相见的么。”司马英疾声道。

  “你先不要着急,听我慢慢把话说完。”诸葛亮摇了摇头,缓缓道,“招魂与起死回生并非是一回事,其中差别甚大,董仲君为李夫人招魂,靠的是从黑水北面对野之都找来的神奇石头。借着此物董仲君也才不过将李夫人的魂魄召唤归来与武帝一见,如此岂能与起死回生相提并论?”

  “那…那当真就没有办法了么?”司马英无比沮丧的开口道。

  “是啊,先生这世上当真就没有起死回生之法么?”赵云亦是疾声问道。

  “这倒未必。”诸葛亮眸子里闪过一抹异色,微微摇了摇头,“让人起死回生虽是逆天之举,希望微乎其微,但毕竟还是有可能的。”

  “当真!?”司马英和赵云异口同声的问道,连刘嫣亦是死死的望着诸葛亮,静待他的下文。

  “这希望便在童英你的身上。”却不想,诸葛亮竟是将目光投向司马英,淡淡的说道。

  “在我身上?”闻言,司马英不由一愣,不解的说道。

  “正是。”诸葛亮笃定的点了点头,反问道,“你可知那董仲君从对野之都找来的神奇石头,究竟是何物么?”

  司马英茫然的摇了摇头,眼角的余光扫过赵云和刘嫣,他俩亦是满是疑惑之色。

  “当初共工因兵败怒而用头去撞不周山。不周山乃撑天之柱,被共工一撞,山体崩塌,天柱折断,女娲大神为求补天,寻了一个了积聚天地灵气的宝地冶炼五彩石,此处便是仙山蓬莱。”诸葛亮缓缓说道,“董仲君对武帝所言的所谓对野之都其实正是这蓬莱之地。而他找到的神奇石头其实…”

  “那石头就是女娲大神补天的五彩石?”司马英自以为会意,赶紧说道。

  “你说得并不完全对,五彩神石何其珍贵,怎可能如此轻易的便被人在蓬莱找到。”诸葛亮摇头道,“董仲君找到的不过是女娲大神炼制五彩石时用来铺鼎的炉石罢了。”

  “单单是炉石便有如此能力,可以引渡亡魂?”赵云皱眉道,“那若是真正的五彩石…”

  赵云没有把话说完,但他话里的意思诸人皆是明白。

  “是啊,否则女娲大神也不可能千辛万苦的炼制五彩石来补天吧,而且寻常的石头也决然无法弥补天上的缺口。”诸葛亮点头道,“若是当初董仲君能找到真正的五彩石,或许真能让李夫人起死回生,与武帝在阳世再度相见。”

  “难怪那董仲君后来对武帝说这石头有毒,只适宜在远处观望,而不能靠近,以防武帝被精魅所迷。”听到这里,刘嫣也不禁点点头,开口道,“后来武帝听从了他的劝谏,等到见过李夫人了

  解心愿之后,董仲君立刻派人将石头做成的人像捣成九段,断了武帝的念想,原来并非他不想让武帝见到李夫人,而是根本不能做到。”

  “没错。”诸葛亮微微颔首,显然是同意刘嫣所言。

  “可是这五彩神石当初不都是被女娲大神用来补天了么,如今我们又往何处去寻找呢?”赵云皱眉道,“何况此等神物岂是如此轻易便能找到的,若是三五十年找不到,那么小师妹…”

  “这倒不然,其实这五彩神石已经在我们身边了。”诸葛亮摇了摇头打断赵云所言,开口道。

  “已经在身边了?”赵云微微一愣,旋即顺着诸葛亮的目光望向司马英,只见司马英面色先是一阵疑惑,俄而眼中却是闪过一抹亮色,无比激动的开口道——

  “磐龙壁!先生您说的莫不就是磐龙壁!”

  “没错,正是磐龙壁。”诸葛亮点头说道,“这磐龙壁便是当初禹帝用女娲补天的五彩石所铸。”

  “那请先生您快快救治玲儿吧!”司马英赶紧从怀中取出了磐龙壁,递给诸葛亮,开口道。

  诸葛亮却是并不接过,只是说道:“你不要着急,我话还没说完。”

  听诸葛亮如此说,司马英只得按捺下激动的心绪,耐心听他继续往下说。

  “虽然磐龙壁亦是由女娲大神的补天五彩石所作而成,但距离当初禹帝制作这块神壁已有上千年之久,其中蕴含的力量已大不如前,若是我没有猜错,单凭磐龙壁的力量很难完成逆天改命之法,若要让玲儿姑娘真正的死而复生,必须还要借助九颗星玉的力量,毕竟九颗星玉亦是女娲大神作成的宝物,一旦聚齐九颗星玉,定能有逆转乾坤、穿越阴阳之力!”

  “可是…”听到这里,司马英不禁有些泄气,看了眼磐龙壁,叹道,“这么多年来,我也不过找到了五颗星玉,刚刚过半数,另外四颗不知要多久才能聚齐,玲儿他…”

  司马英手中的磐龙壁泛着淡淡的流光,其中壁身上有五颗星玉闪耀着五色光芒。白色的星玉是雍玉,乃是当初在长安城时,单福先生赠予他的;黄色的星玉是冀玉,乃是吕布在嵩山之上偶得,而后司马英在虎牢关前从吕布处得来;黑色的星玉是荆玉,乃是官渡之战,司马英拾得传国玉玺时,因磐龙壁的缘故,由传国玉玺化作而得;灰色的星玉是兖玉,乃是秦始皇封禅泰山时所得,作为司马家族传承的宝物,司马英从司马懿处得来;红色的星玉是豫玉,本是汉高祖刘邦斩白蛇所得,后赐予张良,张良传给后世,一直到张鲁手中,司马懿强抢来后,又转交给了司马英。

  这五颗星玉来历不同,司马英逐一得到亦是花费了数十年的功夫,然而磐龙壁上还有四颗星玉的位置没有镶嵌,诸葛亮口中的九星聚齐不知何年何玉才能得偿所愿。

  “大哥,你放心!”刘嫣看出了司马英面上的沮丧之色,当即出言宽慰道,“即便是踏遍天涯海角,嫣儿也会陪着你将那四颗星玉找寻到,让玲儿妹妹死而复生的!”

  人在逆境的时候,最需要的便是鼓励,尤其是亲人的支持和鼓励,如今听到刘嫣的话,司马英面色失望沮丧的神情缓缓化作了坚毅。

  “说得没错,小师弟你一定不能失去信心,既然你身为玉使,那么终有一天你必定能够找到所有九颗星玉,到时就一定能救活小师妹。”连赵云亦是开口说道。

  “好!我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司马英深吸了一口气,攥紧了拳头,望着童玲像是许下承诺般,郑重的说道,“玲儿你放心,我一定会救你的!一定!”

  眼见司马英重新恢复了自信,诸葛亮嘴角闪过一抹笑意,缓缓开口道:“其实童英你也不需太过担心,另外四颗星玉的下落,我已有了些许眉目。”

  “先生此言当真?”闻言,司马英面色一喜,赶紧追问道,“还请先生教我。”

  “这个说来就话长了。”诸葛亮脸上掠过一抹感慨之色,却是先反问司马英,“想必当初焚书坑儒之事的原委玄龙已经对你说过了吧。”

  司马英知道诸葛亮等人口中的玄龙便是司马懿,垂下头低声道:“没错,父亲已经对我说过了整件事的经过。”

  诸葛亮看司马英神色有异,再听他还是称司马懿做父亲,知其已然有心结未解,不由看了看赵云,赵云朝诸葛亮微微摇了摇头,示意许都之事他会私下说明。

  诸葛亮在心中叹了口气,开口道:“当初之事且不论谁是谁非,秦始皇焚书坑儒确是是因为受了卢生与侯生的欺骗,而且当初这两人从咸阳城逃走之时,还各自带走了一颗星玉。”

  “各自带走了一颗星玉?”司马英睁大了眼睛说道。

  “没错,当初秦始皇一统六国,从六国皇宫中搜刮了其余各个国家数百年的珍藏,其后又下令让天下人上缴家中所藏之金。”诸葛亮缓缓道,“名义上是为了防止叛乱,其真正的目的便是为了寻找散落在天下四处的九颗星玉,经过十数年之功,当真是为他找到了四颗星玉。”

  “四颗?”赵云惊讶的问道。

  “没错,的确是四颗。”诸葛亮点点头,“除了童英这磐龙壁上的兖玉,还有梁玉、扬玉和徐玉三颗星玉也为其所得。不过其中梁玉和扬玉为卢生和侯生所骗得,两人逃出咸阳之时,为了不被秦始皇派的追兵一网打尽,因此两人约定各带一颗星玉,一人往北逃走,一人往南逃走。”

  “那这三颗星玉呢?如今下落何处?”司马英赶紧追问。

  “每一颗星玉都有其特定的来历,先说这梁玉吧。”诸葛亮徐徐说道,“九颗星玉从九恨天散落于天下后,这梁玉后散落于淮水之中,被鳐所吞,鳐得其祥瑞之气,从此所到之处禾苗便会成熟丰收,被百姓视为吉祥的象徵。《山海经》中记载:‘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见则天下大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派人四处寻得此鱼,养在宫中以求维持秦朝的祥和。后秦始皇夜间观此鱼腹中发光,便召来方士卢生询问,卢生明白此鱼腹中所藏可能是失散已久的九星玉之一,为怕秦始皇心存歹意,便欺骗始皇说这是鳐的内丹。鳐得此内丹才有如此灵力,若是强行取出,则神形俱散,可能会带来灾祸。始皇信以为真,于是不敢再打鳐的主意,命卢生好好奉养。”

  “之后秦始皇焚书坑儒,卢生为逃避秦始皇的追杀,带着扬玉一路往北,逃到了北海之地,本欲学那徐福一般逃亡海外,可惜却是在海上遇到了大风浪,虽然卢生侥幸活了下来,但却是不小心让鳐逃入了海中…”

  “遗失在了海中?”听到这里司马英忍不住皱眉道,“难不成我要去茫茫大海里寻找这扬玉不成?”

  “你可曾听过庄子的《逍遥游》?”诸葛亮忽然开口问道。

  “听过。”司马英点点头,却不知诸葛亮为何提及此文。

  “庄子在《逍遥游》中写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说到这里,诸葛亮顿了顿,望着司马英说道,“鲲鹏最喜爱的食物便是鳐,当初卢生的后人曾出海搜寻这藏有扬玉的鳐,然而却发现在卢生遇海难之处有鲲鹏出没,想必这藏有扬玉的鳐定是为那鲲鹏所吞食,所以你最好往北海一行,只要找到了鲲鹏便能找到扬玉。”

  “好!那我便去北海走一趟,定要找到扬玉!”司马英当机立断,开口说道。

点击下载App,搜索"三国潜龙",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