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压住心中怒火问出一句,“朕的江山之所以稳固,难道还要依仗我那几位皇叔不成”?
他话语之中,怒气早已暴露出来。
没有想到那王志勋竟然仍旧大声叫道:“不错!老臣以为……”
你以为?
见他竟敢说出这话,朱厚照当即一声咆哮:“要是朕的江山全是依靠我的诸位皇叔,那么朕又要你们这些文武百官有何用处?”
圣怒一出,群臣震荡,文武百官急忙跪倒在地,不约而同叫出:“臣等有罪!”
“哼!王志勋你说得对啊!既然连你都认为自己没用,朕又何必留着你们?”
朱厚照大怒叫道:‘来人,把王志勋、李成计……拖了出去!朕只用有才之人,这等废物,朕养他作甚!’
这个时候,王志勋才醒悟过来,自己错了,急忙跪倒求饶。
可是,圣上大怒,何人敢来劝阻,当即从大殿外冲进十几名禁卫军,两人一个,把这五六人架了出去。
等这帮追求平衡术,一心想要自保的老家伙赶出早朝以后,朱厚照双眼扫视在场百官:“你们之中还有人是和那王志勋一样的心思?谁要是觉得他说的有理,主动走出朝堂,朕不养这等吃里扒外的无用之人!”
看到那王志勋等人的下场,哪里还有人敢自找没趣?
当即一文武百官一个个低下头来,目视前方,不敢胡乱说话。
此时,朱厚照早已牢牢掌控住京师之地,纵然是被他命人拖出去的王志勋等人,对于他这位圣上也是抱着百分之百的忠诚度。
只是,这帮人都是鼠胆!忠诚归忠诚,却是成不了什么大事!
“朕知道那帮老臣也是以朝廷稳定为重,这才高度评价朕的几位皇叔。只是,朕要的不是求和的官员,朕要的是能够为朕分忧解难,开拓疆域的有能之臣!”
见到皇上怒气逐渐消散,李纲再次说道:“启奏陛下,老臣以为如今正是大肆招募有能之臣的良机!老臣恳请圣上立刻下令,于我大明疆域之内,不论出身,不论种族,但凡有领军打仗的才能,都自荐为朝廷效力!”
“嗯,李纲之言,甚合朕意。”朱厚照朗声说道,“既然李爱卿屡次建议推行武举,那么这首任武举的具体事宜就交由爱卿亲自主持。”
虽然说昨晚在御书房的小型会议之中,圣上已经说出同样的话语,可是,听到这话,李纲仍旧万分激动,急忙叫道:“老臣遵旨!”
要知道,不论文考,还是武举,最终被选拔出来的人才,几乎就相当于是主考官的学生。
李纲担任首任武举的主考官,这几乎就把这一届所有前来应征的人才尽数划归到他李纲门下,这又怎么能够不叫他激动万分呐?
皇令一出,莫敢不从!
圣上今日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上,说出要大兴武举一事,那就证明了武举的推行,必定立刻就会在整个大明兴起。
“朕知道,你们之中,有人仍旧站在那诸王的立场,以为那李志勋言之有理。”
原本,朱厚照下令推行武举以后,就要退朝。
没有想到竟然会跳出王志勋几个老顽固来!
更加令他感到诧异的是,王志勋竟然还能够获得朝中不少官员的同情。
“不错,苗疆之乱,山海关之稳,匈奴之灾,全是靠着朕的几位皇叔镇\压下来。只是,这非但不叫朕高兴,反倒更加令朕万分气氛!”
“诸王拥兵自重,既然有能力抵御外侮,又为何不能剿灭他们封地内的反贼呐?”
张良出列叫道:“启奏陛下,下臣以为,这正是诸位王爷的私心!他们抵御外侮,那只是因为外侮侵犯到他们的利益。可是,这十八路反贼嘛,嘿嘿,那就不一样了。”
朱厚照冷笑一声:“张爱卿言之有理。朕昨夜本打算只在我大明境内推行武举,今日一看,就连文臣也是这般愚蠢!”
听到圣上发怒,诸位文臣不禁吓得惴惴难安。
他们起初确实没有仔细考虑过整件事情,现在经过圣上指明,立时就明白了事情真相。
那匈奴之地,接近于唐王和隋王的封地,一旦大批匈奴杀进中原,最先遭到冲击的,必定是这两位王爷。
关外之地,那就更不要说了,那是秦王的封地。
女真入关,第一个就要攻打秦王,秦王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女真吞噬掉自己的地盘。
至于苗疆的苗人入侵,最先遭受重创的,那就是汉王和宋王等王爷了。
总之,一句话,这些王爷要想守住自己的封地,就肯定不能叫这些异族杀进中原。
可是,中原内这十八路反军,那就不一样了。
只是在中原内闹腾,暂时来看,并不会影响到诸位王爷的个人利益,所以,他们自然也就对此袖手旁观。
“三德子,命人取出我大明疆域图来!”
三德子急忙抄着小碎步跑出大殿,没一会功夫,一张硕大的大明地图就被十几人高举着走进大殿。
这十几人分别扯在地图的边角,使得整个地图能够树立在百官面前。
朱厚照从龙骑站起,伸出一根手指指向地图说道:“诸位爱卿休要看大明内乱,倘若按照朕的分析,实则也算不上什么。”
地图上有被他划出来的几块疆域,他一一讲到:“现在十八路反军,归根结底说起来,不过仅仅只是分为四大区域罢了。”
“江南道上,白莲教、瓦岗寨起兵造反,乃是在四王爷和汉王境内……”
“中原一带,黄巾军,二龙山等反贼,是在宋王和唐王的境内……”
随着朱厚照把整个大明分为中原、江南、西域、云南、沿海五大区域,把各路反军,各自王爷的势力范围一一标注出来,那满朝文武就更加直观地看清了此时大明的局势。
除掉东北三省,关外之地以外,几乎所有的反军,和所有的王爷全都被他清晰地标注在地图上。
如此一来,满朝文武更加了解如今之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