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屋家族的商船被海盗围住,危在旦夕,幸好朱厚照率领大队人马及时赶到,这才解了围。
这一次出海的茶屋晴子对此万分感激,邀请了朱厚照等人上到自己船上,亲手烹茶道谢。
她虽然是这一代家主的掌上明珠,不过茶屋世家以茶传家,说起烹茶之道,小姑娘委实不赖。
就说在这商船上面,就配置了三套材质不同的茶具茶盘。
一者为瓷器制成,白瓷上面绣着仕女图,看上去就知出自于大家之手。
朱厚照一搭眼就看了出来,这套瓷器来自于大明,乃是鼎鼎有名的景德镇瓷器。
还有一具茶器,却是以枣木凿出。木头的纹络卡呢一清二楚,透着几分岁月的印痕,显得古色古香,是一套有年头的物件了。
最后的一套品茶神器,乃是以银器制成,在扶桑国内,算得上是一套极为珍贵的茶具了。
茶屋晴子稍微犹豫了一下,决心还是要以最高的礼节待客,伸手往那套银器摸去。
“唔,茶屋小姐,”突然朱厚照笑着说道,“虽然我对于茶艺一道不算精通,不过以银器泡茶,还是算了吧,咱们便以这套瓷器茶具领略小姐的风范可好?”
一听这话,茶屋晴子双眼一亮,脱口赞道:“先生果然是茶道中人。”
她当真取了那瓷器配套的茶具,装了满壶的茶叶,等待着一旁火炉上的泉水烧开。
不愧是出身于茶道世家,即便是等待烧水的这个时间,她又介绍起泡茶对于水的讲究。
像是大明江山中的九大名泉,又如她们倭国的几窝泉眼,总之,使人在这等待的过程中,不会生出无聊。
乘着她介绍天下名泉的时候,朱厚照就带打量了整个商船。
此时,海面上只有微风袭面,所以,这饮茶的地点就定在了甲板上。
虽然只是在大明时期,可是倭国建造船只的技术,就已经表现得极为成熟了。
大明水师的战舰,木板和木板相连,采用的是传统的结构技术,也就是完全凭借着两块木板之间参差不平的木茬,来连接两块木板。
这种古老的技术,运用到极致,那是相当牛掰的。不过,它对于工匠技艺的要求也极高。
只是,正是因为了它乃传统工艺,传到现在,非但没能发扬光大,反倒是越来越走下坡路。
反观此时的扶桑商船,采用的乃是强力胶粘,加上防锈金属制成的螺丝固定技术,已经比大名水师的战船先进了不少。
除了商船以外,甲板上留下来服侍客人的一帮府上侍女,和大明女子也有不同,身穿和服,脚踩木屐,有着别一样的风情。
没过一会,泉水煮沸,茶屋晴子先是拿着滚烫的热水洗了茶叶,第二次泡上,稍等片刻,立刻就斟出数杯,含笑说道:“我喜欢这种新鲜茶味,不知恩人是否喜欢,还请恩人品尝。”
朱厚照从对方双手中接过小小的茶碗,手指不经意间划过那晴子小姐的纤纤玉手,登时惹得小姑娘俏脸一红。
扶桑姑娘性格外放,可是又有别于青楼女子中的那般放的开,别有一番风味。
朱厚照故作不觉,抿了一口香茗,大声赞道:“水好茶香,烹茶人更佳!妙哉!”
跟随他一起登上这扶桑商船的,还有青龙、段天涯等人。一听这话,这几个家伙心中立时生出好奇之心。
就连皇上都亲口夸赞的香茗,那必定很是珍贵!
他们几个也装模作样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入口之时,只觉一股淡香。
即便是他们这些不懂香茗之人,喝了这一杯茶水,也只觉口齿生香,茶香弥久,暗道一声:好茶!
那茶屋晴子淡然一笑:“恩公谬赞了,此处海上,一应设备并不周全,煮出来的茶水,总是欠了几分火候,待到茶舍,晴子再请恩公好好品茶。”
朱厚照朗笑一声:“晴子姑娘客气了,你一口一个恩公,叫的咱们都觉得不自在了。在下姓朱,名为月关,你只管叫我月关大哥就好。”
青龙等人听到皇上自报名号为朱月关,不觉一怔。
朱乃是大明皇姓,皇上说自己姓朱,那倒是没错,可是怎么给自己起了个月关的名字?
月关,月关?
一瞬间几人立时醒悟,月加关字岂非正是朕字?皇上这是吧朕拆解为月关二字,做了自称,那倒是极为合适。
“原来是月关先生,茶屋晴子这厢有礼。”
扶桑小娘们礼节重,单单只是朱厚照随口说了个别号出来,茶屋小姐就赶忙起身重新施礼。
她又问道:“晴子不知月关先生此次前来扶桑,做的是什么生意?或许我茶屋家族,能够帮上些忙呐。”
既然朱厚照以商船的名义赶往倭国,自然早就料到会被人问起何生意,当即不慌不忙说道:“哦,我啊,哈哈,和你们茶屋世家相比起来,那就是小生意、小买卖,不过倒弄些大米一类的吃食。”
幕府时期,倭国已经允许粮食外销。
大明人口众多,倭国的水稻产业就极为繁荣,因此,就有一些大明商人专门从事这个行当,朱厚照这样说来,倒是滴水不漏。
“呀,原来月关先生做的是粮食生意,那么晴子还真是能够帮上您的小忙呐!”
茶屋晴子很是高兴,像一只百灵鸟般地叫道:“既然先生要做粮食生意,那么就包在晴子身上好了,你们只需跟着咱们的商队登岸,等到了扶桑,晴子一定会叫先生满意的。”
倭国的居民,一向自称扶桑人,茶屋晴子当然也不例外。
小丫头年纪不大,发育的却是不赖,该凸的地方凸,该翘的地方翘,听她这般说法,朱厚照心中不觉一荡。
“哈哈!那好啊,我正愁着找不到好的卖主,如果晴子小姐愿意相助,那当然好了!”
喝了一会茶水,朱厚照就起身告辞,重新回到自己的船上。
十艘由吴淞战舰改装的商船,跟随在那茶屋家的三艘大船后面,缓缓向着扶桑国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