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正窑中怨气,买臣担上书声;丈夫失意惹人轻,总入荣华称庆。红日偶然阴
翳,黄河尚有澄清。浮云眼底总难凭,牢把脚跟立定。
这首《西江月》,大概说人穷通有时,固不可以一时之得意,而自
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唐朝甘露年间,有个王涯
丞相,官居一品,权压百僚,僮仆千数,日食万钱,说不尽荣华富贵。
其府第厨房与一僧寺相邻。每日厨房中涤锅净碗之水,倾向沟中,其水
从僧寺中流出。一日寺中老僧出行,偶见沟中流水中有白物,大如雪片,
小如玉屑。近前观看,乃是上白米饭,王丞相厨下锅里碗里洗刷下来的。
长老合掌念声“阿弥陀佛,罪过罪过!”随口吟诗一首:
“春时耕种夏时耘,粒粒颗颗费力勤;
舂去细糠如剖玉,炊成香饭似堆银。
三餐饱食无余事,一口饥时可疗贫;
堪叹沟中狼藉贱,可怜天下有穷人!”
长老吟诗已罢,随唤火工道人,将笊篱笊起沟内残饭,向清水河中涤去
污泥,摊于筛内,日色晒干,用磁缸收贮。且看几时满得一缸,不勾三
四个月,其缸已满。两年之内,共积得六大缸有余。那王涯丞相只道千
年富贵,万代奢华。谁知乐极生悲,一朝触犯了朝廷,阖门待勘,未知
生死。其时宾客散尽,僮仆逃亡,仓廪尽为仇家所夺。王丞相至亲二十
三口,米尽粮绝,担饥忍饿。啼哭之声,闻于邻寺。长老听得,心怀不
忍。只是一墙之隔,除非穴墙可以相通。长老将缸内所积饭干,浸软蒸
而馈之。王涯丞相吃罢,甚以为美。遣婢子问老僧,他出家之人,何以
有此精食?老僧道:“此非贫僧家常之饭,乃府上涤釜洗碗之余,流出
沟中,贫僧可惜有用之物,弃之无用,将清水洗尽,日色晒干,留为荒
年贫丐之食。今日谁知仍济了尊府之急。正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王涯丞相听罢,叹道:“我平昔暴殄天物如此,安得不败?今日之祸,
必然不免。”其夜遂伏毒而死。当初富贵时节,怎知道有今日!正是:
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又履危机。此乃福过灾生,自取其咎。假如今人贫
贱之时,那知后日富贵?即如荣华之日,岂信后来苦楚?如今在下再说
个先忧后乐的故事。列位看官们,内中倘有胯下忍辱的韩信,妻不下机
的苏秦,听在下说这段评话,各人回去硬挺着头颈过日,以待时来,不
要先坠了志气。有诗四句:
秋风衰草定逢春,尺蠖泥中也会伸;
画虎不成君莫笑,安排牙爪始惊人。
话说国朝天顺年间,福建延平府将乐县,有个宦家,姓马名万群,
①
官拜吏科给事中。因论太监王振专权误国,削籍为民。夫人早丧,单生
①吏科给事中——给事中是明代的谏官,兼司监察,分为六科:吏、户、礼、兵、刑、工。
一子,名曰马任,表字德称。十二岁游庠,聪明饱学。说起他聪明,就
如颜子渊闻一知十;论起他饱学,就如虞世南五车腹笥。真个文章盖世,
名誉过人。马给事爱惜如良金美玉,自不必言。里中那些富家儿郎,一
①
来为他是黉门的贵公子,二来道他经解之才,早晚飞黄腾达,无不争先
奉承。其中更有两个人奉承得要紧,真个是:
冷中送暖,闲里寻忙,出外必称弟兄,使钱那问尔我。偶话店中酒美,请饮三
杯;才夸妓馆容娇,代包一月。掇臀捧屁,犹云手有余香;随口蹋痰,惟恐人先着
脚。说不尽谄笑胁肩,只少个出妻献子。
一个叫黄胜,绰号黄病鬼。一个叫顾祥,绰号飞天炮仗。他两个祖上也
曾出仕,都是富厚之家,目不识丁,也顶个读书的虚名。把马德称做个
大菩萨供养,扳他日后富贵往来。那马德称是忠厚君子,彼以礼来,此
以礼往,见他殷勤,也遂与之为友。黄胜就把亲妹六媖,许与德称为婚。
德称闻此女才貌双全,不胜之喜。但从小立个誓愿:
若要洞房花烛夜,必须金榜挂名时。
马给事见他立志高明,也不相强,所以年过二十,尚未完娶。
时值乡试之年,忽一日,黄胜顾祥邀马德称向书铺中去买书。见书
铺隔壁有个算命店,牌上写道:
“要知命好丑?只问张铁口!”马德称道:“此人名为‘铁口’,
①
必肯直言。”买完了书,就过间壁,与那张先生拱手道:“学生贱造,
求教!”先生问了八字,将五行生克之数,五星虚实之理,推算了一回。
说道:“尊官若不见怪,小子方敢直言。”马德称道:“君子问灾不问
福,何须隐讳。”黄胜顾祥两个在傍,只怕那先生不知好歹,说出话来
冲撞了公子。黄胜便道:“先生仔细看看,不要轻谈!”顾祥道:“此
位是本县大名士,你只看他今科发解,还是发魁?”先生道:“小子只
据理直讲,不知准否?贵造‘偏才归禄’,父主峥嵘,论理必生于贵宦
之家。”黄顾二人拍手大笑道:“这就准了。”先生道:“五星中‘命
缠奎壁’,文章冠世。”二人又大笑道:“好先生,算得准,算得准!”
先生道:“只嫌二十二岁交这运不好,官煞重重,为祸不小。不但破家,
亦防伤命。若过得三十一岁,后来到有五十年荣华。只怕一丈阔的水缺,
双脚跳不过去。”黄胜就骂起来道:“放屁,那有这话!”顾祥伸出拳
来道:“打这厮,打歪他的铁嘴!”马德称双手拦住道:“命之理微,
只说他算不准就罢了,何须计较。”黄顾二人,口中还不干净,却得马
德称抵死劝回。那先生只求无事,也不想算命钱了。正是:
①经解——经魁解元的简称。明代科举制度,秀才去应乡试,取中的称为举人,除第一名称为解元外,第
一名到第五名都称经魁;因为考试分别《五经》的项目,秀才们要各自认定一项专经,每经各有一定的取
中名额,而前五名则包括了每一专经的第一名在内(后来因为每经不止分一个房,每房要有一个第一名,
经魁的名额有增加)。
①造——意同命运,星命迷信上指生辰干支的专词。
阿谀人人喜,直言个个嫌。
那时连马德称也只道自家唾手功名,虽不深怪那先生,却也不信。
谁知三场得意,榜上无名。自十五岁进场,到今二十一岁,三科不中。
若论年纪还不多,只为进场屡次了,反觉不利。又过一年,刚刚二十二
①
岁。马给事一个门生,又参了王振一本。王振疑心座主指使而然。再理
前仇,密唆朝中心腹,寻马万群当初做有司时罪过,坐赃万两,着本处
②
抚按追解。马万群本是个清官,闻知此信,一口气得病数日身死。马德
称哀戚尽礼,此心无穷。却被有司逢迎上意,逼要万两赃银交纳。此时
只得变卖家产,但是有税契可查者,有司径自估价官卖;只有续置一个
小小田庄,未曾起税,官府不知。马德称恃顾祥平昔至交,只说顾家产
业,央他暂时承认。又有古董书籍等项,约数百金,寄与黄胜家中去讫。
却说有司官,将马给事家房产田业尽数变卖,未足其数,兀自吹毛求疵
不已。马德称扶柩在坟堂屋内暂住。忽一日,顾祥遣人来言,府上余下
田庄,官府已知,瞒不得了。马德称无可奈何,只得入官。后来闻得反
是顾祥举首,一则恐后连累,二者博有司的笑脸。德称知人情奸险,付
之一笑。过了岁余,马德称往黄胜家索取寄顿物件,连走数次,俱不相
接,结末遣人送一封帖来。马德称拆开看时,没有书柬,止封帐目一纸。
内开:某月某日某事用银若干,某该合认,某该独认。如此非一次,随
将古董书籍等项估计扣除,不还一件。德称大怒,当了来人之面,将帐
目扯碎,大骂一场:“这般狗彘之辈,再休相见!”从此亲事亦不题起。
黄胜巴不得杜绝马家,正中其怀。正合着西汉冯公的四句,道是: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一死一生,乃见交情。
马德称在坟屋中守孝,弄得衣衫蓝缕,口食不周。“当初父亲存日,
也曾周济过别人,今日自己遭困,却谁人周济我?”守坟的老王撺掇他
把坟上树木倒卖与人,德称不肯。老王指着路上几棵大柏树道:“这树
不在冢傍,卖之无妨。”德称依允,讲定价钱,先倒一棵下来,中心都
是虫蛀空的,不值钱了。再倒一棵,亦复如此。德称叹道:“此乃命也!”
就教住手。那两棵树只当烧柴,卖不多钱,不两日用完了。身边只剩得
①
十二岁一个家生小厮,央老王作中,也卖与人,得银五两。这小厮过门
之后,夜夜小遗起来,主人不要了,退还老王处,索取原价。德称不得
已,情愿减退了二两身价卖了。好奇怪!第二遍去就不小遗了。这几夜
小遗,分明是打落德称这二两银子,不在话下。光阴似箭,看看服满。
②
德称贫困之极,无门可告。想起有个表叔在浙江杭州府做二府;湖州德
清县知县,也是父亲门生;不如去投奔他,两人之中,也有一遇。当下
①座主——科举时代,中式的人称主考为座主或座师。
②抚按——巡抚,巡按。明制,巡抚是兼管军务的各个省行政区的高级长官,由都御史出任。
①家生——旧时奴婢所生的子女,仍然还是奴婢的身分,家主对他们世代永远有身权,这些奴生子女就称
为家生,以区别于新卖身的或投充的奴婢。
②二府——明制,知府之下有同知,是副职性质,别称为二府。
将几件什物家火,托老王卖充路费。浆洗了旧衣旧裳,收拾做一个包裹,
搭船上路,直至杭州。问那表叔,刚刚十日之前,已病故了。随到德清
县投那个知县时,又正遇这几日为钱粮事情,与上司争论不合,使性要
回去,告病关门,无由通报。正是:
③④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①
马德称两处投人不着。想得南京衙门做官的多有年家。又趁船到京
口,欲要渡江,怎奈连日大西风,上水船寸步难行,只得往句容一路步
②
行而去,径往留都。且数留都那几个城门:
神策金川仪凤门,怀远清凉到石城,
三山聚宝连通济,洪武朝阳定太平。
马德称由通济门入城,到饭店中宿了一夜。次早往部科等各衙门打听,
往年多有年家为官的,如今升的升了,转的转了,死的死了,坏的坏了,
一无所遇。乘兴而来,却难兴尽而返。流连光景,不觉又是半年有余,
③
盘缠俱已用尽。虽不学伍大夫吴门乞食,也难免吕蒙正僧院投斋。忽一
日,德称投斋到大报恩寺,遇见个相识乡亲,问其乡里之事。方知本省
④⑤
宗师按临岁考,德称在先服满时因无礼物送与学里师长,不曾动得起
⑥
复文书及游学呈子;也不想如此久客于外。如今音信不通,教官径把他
①
做避考申黜。千里之遥,无由辨复。真是:
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德称闻此消息,长叹数声,无面回乡,意欲觅个馆地,权且教书餬
口,再作道理。谁知世人眼浅,不识高低。闻知异乡公子如此形状,必
③滕王阁——唐代诗人王勃的故事,他有一篇著名的文章《滕王阁序》,传说他的船在马当,有一阵好风
吹送使他及时的赶到了南昌,出席滕王阁的大宴会,当场写出了这篇文章。
④荐福碑——传说故事,宋张镐时命不济,投托好几个人,都没有得到帮助,反而使人家遭到不幸。他到
了一个庙里想拓荐福碑的碑帖去卖,但当天大雷雨把碑给毁断了。
①年家——明代科举制度的习惯,同科中式的彼此称为同年,他们的家庭就互称为年家,这种年谊是当时
拉关系,讲交情很主要的一种社会关系。
②留都——南京。明代朱棣(成祖)迁都北京,南京称为留都。
③僧院投斋——传说故事,宋吕蒙正贫苦时常常到庙里吃和尚们的斋饭,以至于和尚厌恶他,等到吃完了
饭才开始打动通知就食的钟声,让他扑空。
④宗师按临岁考——明制,每省有提学道,由按察司副使分司,就是一省管理儒生们的最高主官,儒生们
称他做大宗师,他每年要分别到全省各府属去(称为按临),对秀才和生童们进行考试。
⑤学里——明制,每府州县都设立儒学,官员有教授、训导、学正、教谕等名目,通称教官,作为管理儒
生的机关。
⑥起复文书及游学呈子——科举时代,对于父母之丧的孝服三年未满时,也停止秀才的应试活动,起复文
书,是报告服满的通知;游学呈子则是报告本人出外,请求保留学籍资格的呈文,这样就可以不应提学道
的岁考。
①申黜——申,是申报上司,黜,是开革秀才的学籍。
是个浪荡之徒,便有锦心绣肠,谁人信他,谁人请他?又过了几时,和
尚们都怪他蒿恼。语言不逊,不可尽说。幸而天无绝人之路。有个运粮
②
的赵指挥,要请个门馆先生同往北京,一则陪话,二则代笔。偶与承恩
寺主持商议。德称闻知,想道:“乘此机会,往北京一行,岂不两便。”
遂央僧举荐。那俗僧也巴不得遣那穷鬼起身,就在指挥面前称扬德称好
③
处,且是束脩甚少。赵指挥是武官,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省,便约德
称在寺,投刺相见,择日请了下船同行。德称口如悬河,宾主颇也得合。
不一日到黄河岸口,德称偶然上岸登东。忽听发一声响,犹如天崩地裂
之形。慌忙起身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河口决了。赵指挥所统粮船三分
四散,不知去向。但见水势滔滔,一望无际。德称举目无依,仰天号哭,
叹道:“此乃天绝我命也,不如死休!”方欲投入河流,遇一老者相救,
问其来历。德称诉罢,老者恻然怜悯,道:“看你青春美质,将来岂无
发迹之期?此去短盘至北京,费用亦不多,老夫带得有三两荒银,权为
程敬。”说罢,去摸袖里,却摸个空。连呼“奇怪!”仔细看时,袖底
有一小孔,那老者赶早出门,不知在那里遇着剪绺的剪去了。老者嗟叹
道:“古人云:‘得咱心肯日,是你运通时。’今日看起来,就是心肯,
也有个天数。非是老夫吝惜,乃足下命运不通所致耳。欲屈足下过舍下,
又恐路远不便。”乃邀德称到市心里,向一个相熟的主人家,借银五钱
为赠。德称深感其意,只得受了,再三称谢而别。德称想这五钱银子,
如何盘缠得许多路。思量一计,买下纸笔,一路卖字。德称写作俱佳,
争奈时运未利,不能讨得文人墨士赏鉴,不过村坊野店胡乱买几张糊壁,
此辈晓得什么好歹,那肯出钱。德称有一顿没一顿,半饥半饱,直捱到
①
北京城里,下了饭店。问店主人借缙绅看查,有两个相厚的年伯,一个
②
是兵部尤侍郎,一个是左卿曹光禄。当下写了名刺,先去谒曹公。曹公
见其衣衫不整,心下不悦,又知是王振的仇家,不敢招架,送下小小程
仪,就辞了。再去见尤侍郎,那尤公也是个没意思的,自家一无所赠,
写一封书帖荐在边上陆总兵处。店主人见有这封书,料有际遇,将五两
银子借为盘缠。谁知正值北虏也先为寇,大掠人畜,陆总兵失机,扭解
来京问罪,连尤侍郎都罢官去了。德称在塞外担阁了三四个月,又无所
遇,依旧回到京城旅寓。店主人折了五两银子,没处取讨,又欠下房钱
饭钱若干,索性做个宛转,倒不好推他出门。想起一个主意来,前面胡
③
同有个刘千户,其子八岁,要访个下路先生教书,乃荐德称。刘千户大
喜,讲过束脩二十两。店主人先支一季束脩自己收受,准了所借之数。
刘千户颇尽主道,送一套新衣服,迎接德称到彼坐馆。自此饔餐不缺,
且训诵之暇,重温经史,再理文章。刚刚坐彀三个月,学生出起痘来,
太医下药不效,十二朝身死。刘千户单只此子,正在哀痛,又有刻薄小
①②
人对他说道:“马德称是个降祸的太岁,耗气的鹤神,所到之处,必
②指挥——全称是指挥使,明代军卫制度中武职官的名称,大都是世袭的。
③束脩——语本《论语》:“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后来衍用为对读书人致送劳动报酬的代词。
①缙绅——一种职官录。
②光禄——即光禄寺,九卿之一,职掌祭宴等事。主官称光禄寺卿,另设二少卿,明制尚右,左卿指少卿。
③千户——明代军卫制度中的武职官名称,比指挥使小。
①太岁——多神信仰中值年的神,是很凶恶的,触犯了他便要受到祸殃。
有灾殃。赵指挥请了他就坏了粮船,尤侍郎荐了他就坏了官职。他是个
不吉利的秀才,不该与他亲近。”刘千户不想自儿死生有命,到抱怨先
生带累了。各处传说,从此京中起他一个异名,叫做:“钝秀才”。凡
钝秀才街上过去,家家闭户,处处关门。但是早行遇着钝秀才的一日没
③
采:做买卖的折本,寻人的不遇,告官的理输,讨债的不是厮打定是厮
骂,就是小学生上学也被先生打几下手心。有此数项,把他做妖物相看。
倘然狭路相逢,一个个吐口涎沫,叫句吉利方走。可怜马德称衣冠之胄,
饱学之才,今日时运不利,弄得日无饱餐,夜无安宿。同时有个浙中吴
④
监生,性甚硬直。闻知钝秀才之名,不信有此事。特地寻他相会,延至
寓所,叩其胸中所学,甚有接待之意。坐席犹未暖,忽得家书报家中老
①
父病故,踉跄而别,转荐与同乡吕鸿胪。吕公请至寓所,待以盛馔,方
才举箸,忽然厨房中火起,举家惊慌逃奔。德称因腹馁缓行了几步,被
地方拿他做火头,解去官司,不由分说,下了监铺。幸吕鸿胪是个有天
理的人,替他使钱,免其枷责。从此钝秀才其名益著,无人招接,仍复
卖字为生。
惯与裱家书寿轴,喜逢新岁写春联。
夜间常在祖师庙、关圣庙、五显庙这几处安身。或与道人代写疏头,趁
几文钱度日。
话分两头,却说黄病鬼黄胜,自从马德称去后,初时还怕他还乡,
到宗师行黜,不见回家,又有人传信道:是随赵指挥粮船上京,被黄河
水决,已覆没矣。心下坦然无虑。朝夕逼勒妹子六媖改聘。六媖以死自
②
誓,决不二天。到天顺晚年乡试,黄胜夤缘贿赂,买中了秋榜,里中奉
承者填门塞户。闻知六媖年长未嫁,求亲者日不离门,六媖坚执不从,
黄胜也无可奈何。到冬底,打叠行囊往北京会试。马德称见了乡试录,
已知黄胜得意,必然到京,想起旧恨,羞与相见,预先出京躲避。谁知
黄胜不耐功名,若是自家学问上挣来的前程,倒也理之当然,不放在心
里。他原是买来的举人,小人乘君子之器,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①
又将银五十两买了个勘合,驰驿到京,寻了个大大的下处,且不去温习
经史,终日穿花街过柳巷,在院子里表子家行乐。常言道“乐极悲生,”
②鹤神——太岁部下的凶煞之一,农民们有“风吹鹤神口,未长千钱斗”的谣谚。
③没采——倒霉,没兴头,不得意。
④监生——科举时代,为了照顾士大夫和有钱人家子弟的出路,凡是经过一定的手续(大多数是花钱捐纳),
可以取得送入国子监读书的名义,称为监生,就可以和秀才有同等的资格去应乡试。国子监就是国立最高
学府,北京一个又称为北雍;南京也有一个,又称为南雍。
①鸿胪——鸿胪寺的简称,九卿之一,掌朝会礼仪等事,主官称为鸿胪寺卿。这里所说的吕姓,不一定是
任主官,一般在某处任职的,旧时官场里面每习惯以这个机关的名字作为代称来称呼他。
②二天——就是嫁二夫的意思,封建社会道德,女子把丈夫看做是她的天一样,有最高无上的权威,死了
丈夫称为“失所天”,天字就是夫权的代表。
①勘合——明代有驿站制度的设立,供应人夫、马匹、车船、伙食、给养等,专门备官员们出行之用。勘
合就是使用驿站的凭照,原来是从古代符信制度演化而来的,要一个符的两半合在一起,以资证信,大概
后来改成文件了。勘合可以凭势力和人情向主管机关去讨,也可以设法去花钱买。
②
嫖出一身广疮。科场渐近,将白金百两送太医,只求速愈。太医用轻粉
③劫药,数日之内,身体光鲜,草草完场而归。不够半年,疮毒大发,医
治不痊,呜呼哀哉,死了。既无兄弟,又无子息,族间都来抢夺家私。
其妻王氏又没主张,全赖六媖一身,内支丧事,外应亲族,按谱立嗣,
众心俱悦服无言。六媖自家也分得一股家私,不下数千金。想起丈夫覆
舟消息,未知真假,费了多少盘缠,各处遣人打听下落。有人自北京来,
④
传说马德称未死,落莫在京,京中都呼为“钝秀才”。六媖是个女中丈
⑤
夫,甚有劈着,收拾起辎重银两,带了丫鬟僮仆,雇下船只,一径来到
北京寻取丈夫。访知马德称在真定府龙兴寺大悲阁写《法华经》。乃将
白金百两,新衣数套,亲笔作书,缄封停当,差老家人王安赍去,迎接
丈夫。分付道:“我如今便与马相公援例入监,请马相公到此读书应举,
不可迟滞。”王安到龙兴寺,见了长老,问“福建马相公何在?”长老
道:“我这里只有个‘钝秀才’,并没有什么马相公?”王安道:“就
是了,烦引相见。”和尚引到大悲阁下,指道:“傍边桌上写经的,不
是钝秀才?”王安在家时曾见过马德称几次,今日虽然蓝缕,如何不认
得?一见德称便跪下磕头。马德称却在贫贱患难之中,不料有此,一时
想不起来。慌忙扶住,问道:“足下何人?”王安道:“小的是将乐县
黄家,奉小姐之命,特来迎接相公,小姐有书在此。”德称便问:“你
小姐嫁归何宅?”王安道:“小姐守志至今,誓不改适。因家相公近故,
①
小姐亲到京中来访相公,要与相公入粟北雍,请相公早办行期。”德称
方才开缄而看,原来是一首诗,诗曰:
“何事萧郎恋远游?应知乌帽未笼头。
②
图南自有风云便,且整双箫集凤楼。”
德称看罢,微微而笑。王安献上衣服银两,且请起程日期。德称道:
“小姐盛情,我岂不知,只是我有言在先:‘若要洞房花烛夜,必须金
榜挂名时。’向因贫困,学业久荒。今幸有余资可供灯火之费,且待明
年秋试得意之后,方敢与小姐相见。”王安不敢相逼,求赐回书。德称
取写经余下的茧丝一幅,答诗四句:
③
“逐逐风尘已厌游,好音刚喜见伻头。
嫦娥夙有攀花约,莫遣箫声出凤楼。”
德称封了诗,付与王安。王安星夜归京,回复了六媖小姐。开诗看
②广疮——指花柳病中的一种,这类病当时似是由外国传入的,广州是通商口岸,民间就称为广疮。
③轻粉——中药里的一种名称,有毒,中医称为劫药,意思是用劫杀比喻他强烈的性质。
④落莫——流落,不得意,落魄。
⑤劈着——主见,决断,谋画。
①入粟——就是指的花钱捐纳监生。
②且整一句——这里用的是战国秦穆公任好的女儿弄玉嫁给仙人萧史,一同仙去的传说故事。
③伻头——伻原有使者的意思,是对于人家奴仆的尊称,后来就和苍头家院之类混用,成为一般奴仆的代
词了。
①
毕,叹惜不已。其年天顺爷爷正遇“土木之变”,皇太后权请郕王摄位,
改元景泰。将奸阉王振全家抄没,凡参劾王振吃亏的加官赐荫。黄小姐
在寓中得了这个消息,又遣王安到龙兴寺报与马德称知道。德称此时虽
然借寓僧房,图书满案,鲜衣美食,已不似在先了。和尚们晓得是马公
子马相公,无不钦敬。其年正是三十二岁,交逢好运,正应张铁口先生
推算之语。可见: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德称正在寺中温习旧业,又得了王安报信,收拾行囊,别了长老赴京,
另寻一寓安歇。黄小姐拨家僮二人伏侍,一应日用供给,络绎馈送。德
称草成表章,叙先臣马万群直言得祸之由,一则为父亲乞恩昭雪,一则
为自己辨复前程。圣旨倒下,准复马万群原官,仍加三级。马任复学复
②
廪。所抄没田产,有司追给。德称差家僮报与小姐知道。黄小姐又差王
③
安送银两到德称寓中,叫他廪例入粟。明春就考了监元,至秋发魁。就
④
于寓中整备喜筵,与黄小姐成亲。来春又中了第十名会魁,殿试二甲,
①②
考选庶吉士。上表给假还乡,焚黄谒墓,圣旨准了。夫妻衣锦还乡。
府县官员出郭迎接。往年抄没田宅,俱用官价赎还,造册交割,分毫不
少。宾朋一向疏失者,此日奔走其门如市。只有顾祥一人自觉羞惭,迁
往他郡去讫。时张铁口先生尚在,闻知马公子得第荣归,特来拜贺。德
称厚赠之而去。后来马任直做到礼、兵、刑三部尚书,六媖小姐封一品
③
夫人。所生二子,俱中甲科,簪缨不绝。至今延平府人,说读书人不得
第者,把“钝秀才”为比。后人有诗叹云:
十年落魄少知音,一日风云得称心;
秋菊春桃时各有,何须海底去捞针。
①“土木之变”——明朱祁镇(英宗)亲自带兵和侵入的蒙古部落瓦刺作战,在现今宣化附近名叫土木的地
方被瓦刺俘虏,过了好些年才能够回国复位,历史上称这件事为“土木之变”。
②复学复廪——就是恢复秀才和廪生的资格。科举制度,秀才一定要在本乡的省分应乡试,这时马德称人
在北京附近,所以不再旅途往返,而“廪例入粟”,以廪生资格去入国子监,在北京应试。
③监元——国子监课业考试的第一名,和乡试无关。下文的至秋发魁,才是乡试中了经魁。
④会魁——科举制度,乡试的次一年举行会试,中了举人的有赴试资格,会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元,和乡试
一样,《五经》的首名称为会魁(因分房关系也不止五名)。
①庶吉士——殿试之后,前列的进士,就授官为翰林(有好些名目),以外又选定一些人,称为庶吉士,
是观政实习性质,原先还派在各部署,后来专在翰林院供职,成为正式翰林的预备员了。
②焚黄——将得官的事情写文疏烧掉告知祖宗父母,因为文疏是用黄色的纸,故称焚黄。
③甲科——科举时代,称会试出身(进士)为甲科,乡试山身(举人)为乙科,统称两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