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具备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吕氏春秋",免费读到尾

  【正文】

  八曰:

  今有羿、蠭蒙、繁弱于此①,而无弦,则必不能中也。中非独弦也,而弦为中之具也②。夫立功名亦有具,不得其具,贤虽过汤、武,则劳而无功矣。汤尝约于、薄矣③,武王尝穷于毕、郢矣④,伊尹尝居于庖厨矣⑤,太公尝隐于钓鱼矣⑥。贤非衰也,智非愚也,皆无其具也。故凡立功名,虽贤,必有其具,然后可成。

  宓子贱治亶父⑦,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⑧。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⑨。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⑩!”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吏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宓子敬诺,乃得行其术于亶父。三年,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巫马旗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巫马旗归,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严刑于旁。敢问宓子何以至于此?”孔子曰:“丘尝与之言曰:‘诚乎此者刑乎彼。’宓子必行此术于亶父也。”夫宓子之得行此术也,鲁君后得之也。鲁君后得之者,宓子先有其备也。先有其备,岂遽必哉?此鲁君之贤也。

  三月婴儿,轩冕在前,弗知欲也;斧钺在后,弗知恶也;慈母之爱,谕焉。诚也。故诚有诚乃合于情,精有精乃通于天。乃通于天,水木石之性,皆可动也,又况于有血气者乎?故凡说与治之务莫若诚。听言哀者,不若见其哭也;听言怒者,不若见其斗也。说与治不诚,其动人心不神。【解说】

  本篇旨在论述建立功名必须具备条件。文章一开始以善射之人有良弓而无弦“则必不能中”为喻,引出了“立功名亦有具”的论点。然后,以古代圣贤在条件不具备时处于困境的事实为例,证明“凡立功名,虽贤,必有其具,然后可成”的道理。文中以大量篇幅叙述了宓子贱治宜父的事迹,说明宓子贱的成功在于:(一)创造条件,“先有其备”;(二)怀有至诚之心。由此,文章结尾指出,“故诚有诚乃合于情,精有精乃通于天”,“故凡说与治之务莫若诚”。强调了建立功名的根本条件在于自身。【注释】

  ①羿:即后羿,传说中夏代东夷族的首领,以善射箭著称。蠭(páng)蒙:也作“蠭门”、“逢蒙”,传说中夏代善于射箭的人,曾学射于羿。繁弱:他书或作“蕃弱”,古代良弓名。

  ②具:器具,这里指条件。

  ③约:穷困。薄:通“亳”。汤时的都城,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北。

  ④毕、郢:毕,即毕原,在今陕西省咸阳市北。郢,也作“程”,古邑名,周文王曾迁居于此。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

  ⑤居于庖厨:指曾为庖厨之臣。

  ⑥太公:指太公望。

  ⑦宓(作姓古读fú,今渎mì)子贱:孔子弟子宓不齐,字子贱。亶父(dǎnfǔ):即单父,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省单县。

  ⑧近吏:指君主身边的人。与之俱:跟他一起去。

  ⑨为之怒:为此而发怒。

  ⑩勉:尽力,这里是赶快的意思。

  有:通“又”。

  数(shuò):屡次,多次。

  微:假如没有。

  儿:几乎。

  所爱:所喜欢的人。

  言其要:报告施政的主要情况。要,要点。

  巫马旗:通作“巫马期”,孔子的弟子。短褐:古代平民所穿的粗陋衣服。短,通“裋(shù)”。僮仆所穿的衣服。褐,粗毛编织的衣服。衣(yì):穿。弊裘:破旧的皮衣。弊,通“敝”。

  焉:之。

  诚乎此者刑乎彼:即诚于心而形于外之意。刑,通“形”。

  岂遽:义同“岂”,难道。

  轩冕:古代卿大夫的车服。轩,古代大夫以上的人乘坐的车子。冕,古代大夫以上的人戴的礼帽。

  钺:古代兵器,形似斧,比斧大。

  不神:指不能感化人。

点击下载App,搜索"吕氏春秋",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