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千家诗20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楚辞、千家诗、人间词话、诗品",免费读到尾

  题红叶

  宫人韩氏

  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①,好去到人间。

  【注释】

  ①殷勤:形容投放红叶时的恳切心情。谢:致意。

  【解说】

  关于\"红叶题诗\"的故事,孟棨《本事诗》、范摅《云溪友

  议》、孙光宪《北梦琐言》、王銍《侍儿小名录》、刘斧《青琐高

  议》皆有记载,大旨皆同,事则有异。宋张实的传奇《流红

  记》即据《青琐高议》所记敷演而成。说是唐僖宗时,儒生于

  祐从御沟流水中拾得红叶,上有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

  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初不知谁作,乃和诗一首,

  顺御沟上流送入宫墙。后来二人巧结姻缘,祐始知做了自

  己妻子的恰好就是红叶题诗的宫人韩氏。按,唐代多宫怨

  诗,但大都是文人的拟想之词。而这首诗却是宫人自己的

  创作。首句借眼前御沟流水起兴,怨怅时光飞逝。二句是

  叹年华虚度。后两句申明红叶题诗之意,是想让红叶把自

  己的怨情传达给人间知己。把宫外说成\"人间\",可见深宫

  是不得见人的去处。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①。

  【注释】

  ①这句是说独自垂钓于寒江大雪之中。

  【解说】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

  人。唐代著名的散文大家。贞元九年(793)进士。王叔文

  执政,擢为礼部员外郎,参与革新。宪宗即位,坐王叔文党,

  贬永州司马。十年后,召至京师,再出为柳州刺史。四年后

  卒。他的诗多写个人的遭遇,往往幽怨凄绝。其山水田园

  诗多学陶渊明、谢灵运。学陶而得其峻洁,学谢是为避免平

  熟。但所写境界有时过于幽冷,情调有的也比较低沉。他

  的《柳河东集》中有诗四卷。

  这诗情景相生,用\"千山\"、\"万径\"等夸张语写鸟迹、人

  踪完全灭绝,把雪后广漠无垠、万籁俱寂的背景形容到极

  点,以此映照孤舟钓翁的孤独,耿介、幽冷的心境。

  行宫①

  元稹

  寥落古行宫②,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注释】

  ①行宫:皇帝巡行外地时的住所。②寥落:荒寂。古:义同

  “故\"。

  【解说】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今河南省洛阳市

  附近)人。十五岁举明经及第,补校书郎。元和初,任左拾

  遗,历监察御史,因抵制宦官权贵,被贬江陵士曹参军。后

  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宰相)。未几,出为同州刺史,改浙东

  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兼鄂州刺史。有《元氏长

  庆集》。

  他少时就与白居易唱和,时人称为\"元白\",他们的诗被

  称为\"元和体\"。元稹创作了不少\"寓意古题,刺美见事\"的

  古题乐府诗,同时又大力肯定杜甫乐府新题的\"即事名篇,

  无复依傍\"(《乐府古题序》)的特点,是新乐府的积极提倡

  者之一。他的诗清峭独绝、精警动人,但有时流于轻靡。

  这诗一说是王建作。平淡写来,却寓讽谏的深意。首句点题,二句说宫花寂寞,见出行宫荒废已久。三句\"白头

  宫女\"承首句\"古行宫\",她曾亲历开元天宝之世,是国家盛

  衰的见证人,所以最有\"闲坐说玄宗\"的资格。这末一句是

  全诗主旨,\"说玄宗\"者,说玄宗之所以治、所以乱也。这一

  点正是后人应该引为鉴戒的。构思细密、寄意含而不露是

  本诗特点。

  宫词

  张祜

  故国①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②,双泪落君前。

  【注释】

  ①故国:指故乡。②何满子:“何\"一作\"河\"。关于何满这个

  人,中唐时已有不同说法。如白居易《听歌六绝句》自注:“开元中,沧

  洲有歌者何满子,临刑,进此曲以赎死,上竟不免。”而元稹的《何满

  子歌》却说:“何满能歌能宛转,天宝年中世称罕。婴刑系在囹圄间,水

  调哀音歌愤懑。梨园弟子奏玄宗,一唱承恩羁网缓。便将何满为曲

  名,御谱亲题乐府纂。”

  【解说】

  张祜,字承吉,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一说清河(今

  河北省清河县)人。长庆中,令狐楚曾表荐他,但无结果。

  后来羁旅淮南,在丹阳曲阿(在今江苏省)筑室隐居。他以

  写宫词著名,皮日休曾说他\"元和中,作宫体诗,辞曲艳发,

  当时轻薄之流,重其才,合譟得誉。”(《全唐文》)

  张祜宫词多语直意浅,而这首却清简有味。这诗写宫

  女的哀怨。”何满子\"是盛唐时歌者何满创制的歌曲,其音

  哀婉,令人肠断。这个宫女咏歌落泪,显然是歌曲凄凉悲楚

  的韵调勾起了她远离故乡、长年闭锁深宫的身世之感。全

  诗对起,连用\"三千\"、\"二十\"、\"一声\"、\"双泪\"等数量词却自

  然流畅,并不觉得板滞生硬。杜牧《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

  韵》说:“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在赞赏这首宫

  词的同时,也对张祜的坎坷身世表示了同情的态度。

  寄令狐相公①

  贾岛

  策马驰山驿②,逢人问梓州③。

  “长江④那可到?”行客替生愁。

  【注释】

  ①呤狐相公:指令狐楚。相公,宰相。②策马:鞭马。山驿:山间驿

  站。③梓州:诗人贬地长江县,唐时属遂州。这里说\"逢人问梓

  州\",大约诗人的路线是由陕西南郑入蜀,经剑阁、梓州,然后再到长

  江县。④长江:指长江县。

  【解说】

  这是诗人贾岛在赴四川长江县贬所行近梓州的路上写

  给宰相令狐楚的诗。首二句写自己奔赴贬所,逢人问路的

  苦况。后两句说前途尚远,则还须继续跋涉之意见于言外。

  这个意思不是由作者自己说出,而是借行客的反问和替他

  发愁曲折地传达出来,则诗人之旅次不堪,可想而知。

  马诗(二十三首选一)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①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③。

  【注释】

  ①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②何当:

  安得,怎样才能够。金络脑:即黄金的马络头。③快走:畅快地奔

  驰。踏清秋:塞北常在草黄马肥的秋天报警,所以秋天也是边防严紧

  的时节。此句当是有感于当时形势而发。

  【解说】

  李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系出

  皇族郑王李亮之后。其父名晋肃,故他不得举进士(\"晋\"、

  “进\"同音,当时要避讳),屈居奉礼郎,抑郁不得志,死时二

  十七岁。有《李长吉歌诗》。

  他七岁能诗。韩愈、皇甫湜因闻其名而过其家,他赋

  《高轩过》,韩愈惊异,从此负有盛名。他常骑驴出门,有小

  童背古锦囊随之,遇所得,辄书写投囊中。暮归,足成之。

  其诗皆沤心沥血、惨淡经营而成,擅乐府歌辞,艺术上以幽

  峭怪谲的幻境和哀感顽艳的词采取胜,很有特色。

  《马诗》共二十三首,这是第五首。写骏马希望受到主

  人重用,幻想着清秋月下在西北边塞一带驰驱立功。以马

  自喻,抒写壮怀,本是一种传统的手法。但这诗没用一个

  “马\"字,只是用边塞月夜的环境和\"金络脑\"、\"踏清秋\"等字

  面把马的形象活现在纸上。

  宫中题

  李昂

  辇路①生春草,上林②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注释】

  ①辇(niǎn碾)路:皇帝后妃车子走的路,亦称\"辇道\"。辇,帝、妃们所

  乘车的一种。②上林:秦汉时的宫苑名,在长安西。这里泛指宫苑

  游猎场所。

  【解说】

  李昂,即唐文宗。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即位,在位

  十三年.存诗七首。

  中唐以后,宦官累代专权。文宗即位以后,曾励精图

  治。太和九年,文宗与近臣李训、郑注密谋诛宦官,事泄,

  李、郑等多人被杀,史称\"甘露之变\"。此后,宦官仇士良等

  更加专权恣横。文宗不乐,每闲居,或徘徊眺望,或独语叹

  息。这首《宫中题》就反映了这种心境。首二句以宫苑春景

  无限而辇路草生,反衬帝居萧索,游幸稀少。后二句说他登

  高暸望时的心境甚至不能叫左右的侍臣知晓,则这种心境

  的奥秘和他在\"甘露之变\"后受制于宦官的处境就可想而知

  了。而这也正是他游兴阑珊的原因。诗写得很简约,意思

  却颇有曲折。

  乐游原①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②。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

  ①乐游原:一名乐游苑,在长安东南,是长安城中最高处,可俯视全

  城。汉宣帝曾在此建乐游庙。每逢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

  士女多登临游赏。②古原:指乐游原。

  【解说】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

  南省沁阳县)人。与晚唐诗人杜牧齐名。初被牛党令狐绹

  举荐,中进士。后入李党王茂元幕府。从此被牛党排斥。

  为秘书省校书郎,调弘农尉。武宗时,李党执政,他做秘书

  省正字。宣宗时,牛党再执政,他辗转于桂州、徐州、梓州任

  幕职。后来回到荥阳,抑郁以终。

  他的诗精工典丽、委婉含蓄,寄慨深远,尤长于七律。

  但因仕途坎坷,政治抱负无法实现,所以诗多抑郁感伤情

  调。有《玉谿生诗》。

  首句写登临古原的原因,意在舒心解闷。但登临的结

  果,却感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心理上的暗影更扩

  大了。何焯说这诗\"迟暮之感,沈沦之痛,触绪纷来,悲凉无

  限\"。(《义门读书记》)但这\"迟暮之感\"的具体内容,则难于

  确知。诗的第三句是陪衬,第四句始出正意。这两句写刹

  那间感想,不必句句强作比附。诗用情语,却使人感觉有情

  景相映之妙。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解说】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

  人。幼年家贫,后来受到晏殊的举荐。宋仁宗时,任参知政

  事,曾带兵驻守延安,击退西夏的进犯。回朝后对腐败政治

  提出十项改革,称为\"庆历新政\"。但被腐朽官僚诬为私结

  朋党。新政失败后,自请守边、罢政事。徙邓州刺史。卒于

  青州刺史任。他的诗感情深厚,语言浅近自然。有《范文正

  公集》。

  这首诗感叹人们只知品尝鲈鱼美味,却不知渔者和风

  浪搏斗捕鱼的甘苦。借助形象来抒发感慨议论,简拔有力。

  这是一首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风格质朴,且饶有民

  歌谣谚的韵味。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选一)

  范仲淹

  沧浪清可爱①,白鸟鉴②中飞。

  不信有京洛,风尘化客衣③。

  【注释】

  ①《孟子·离娄》引《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比喻一

  种高尚的追求,诗句隐含此意。”沧浪\",形容水色青苍。②鉴:镜。

  这是形容江水平明如镜,可以照物。李白《清溪行》:“人行明镜中,鸟

  度屏风里。”③二句是说不相信有京洛风尘把素衣染黑的事,以喻

  自己纯洁的品质不变。《论语·阳货》载孔子的话:“不曰白乎,涅而

  不缁,\"是说纯洁的东西不会被染黑。陆机《代顾彦先赠妇》说:“京洛

  多风尘,素衣化为缁,\"意谓京洛风尘把素衣染黑了。谢朓《酬王晋

  安》:“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与陆诗同旨。范诗正用《论语》典,

  反用陆机句意。京洛,原指西晋都城洛阳,这里借指北宋都城汴京

  (今河南省开封市)。风尘,比喻朝廷的腐败风气。客衣,范仲淹是苏

  州人,所以把他在京城仕宦认为是做客。

  【解说】

  据《宋史》,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十二月,右司谏范仲

  淹因率谏官、御史向皇帝进谏,贬知睦州桐庐郡(治所在今

  浙江省桐庐县)。此题原诗共十首,是赴职途中所作,这是第

  九首。诗的写法是即景抒情。前二句所写当为富春江一带

  风景,用江水清澈平静、飞鸟照影来衬托自己追慕高洁、澹

  然自适的心情。后二句抒怀,用典自然入化,表示自己不

  曾、也决不会受京洛风尘沾染,永远保持清白高尚的品格。

  蚕妇

  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①者,不是养蚕人。

  【注释】

  ①罗、绮:轻柔精美的丝织品。

  【解说】

  张俞,郫(今四川郫县)人。北宋人,与梅尧臣、苏舜钦

  同时。科考屡不中,隐居四川青城山。自号白云先生。有

  《白云集》。

  唐宋时代以蚕女织妇为题材的诗很多。如杜荀鹤的

  《蚕妇》说:“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著苧麻?”王周《采桑

  女》说:“渡水采桑归,蚕老催上机。扎扎得盈尺,轻素何人

  衣?”用意都和张俞的这一首有相近之处。不过,张俞这首

  并不是停留在一般泛泛的叙述或议论,而是道出了一个从

  城市归来时\"泪满巾\"的蚕妇的实感。先写她\"归来泪满巾\",

  给人造成悬念,然后说明原因:她从那些从来不劳动而却又

  遍身罗绮的贵妇的身上,联想到自己一类人的截然相反的

  命运。诗用蚕妇自叙口吻,感染力很强。

  和梅圣俞杏花

  欧阳修

  谁道梅花早,残年岂是春?

  何如①艳风日,独自占芳辰②。

  【注释】

  ①何如:那里比得上。②芳辰:美好的时光.

  【解说】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

  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散

  文家之一。也擅诗词。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在中央、

  地方都担任过职务,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他属于庆

  历年间的政治革新派,因支持和保护范仲淹等革新派的领

  袖人物,先后被贬为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附近)令、滁州

  (治所在今安徽省滁县)知州。他是诗文革新的领袖人物,

  主张诗文要切合实用,反对内容空泛、一味堆砌和雕琢词藻

  的作风,对诗文革新做出了贡献。从容平易、婉丽流畅是他

  诗文的特色。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这诗是和梅尧臣之作。梅尧臣有《初见杏花》诗:“不待

  春风遍,烟林独早开。浅红欺醉粉,肯信有江梅!\"一般咏梅

  诗,皆赞美梅的花期最早,象是带来春天的消息。梅尧臣诗

  却借杏花早开,不逊江梅,表现非凡抱负,已是标新立异。

  而欧阳修的和诗,又再翻出新意,说梅花虽早,但花开时尚

  属残年,春天还没有到;不如杏花独自陶醉在风和日丽的春

  天。这诗翻空想象、情境婉洽,给人以美好未来的憧憬。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①来。

  【注释】

  ①暗香:用林逋《山园小梅》\"疎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词

  语。

  【解说】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

  川县)人。宋庆历三年(1043)进士。初为淮南签判、鄞县(在

  今浙江省)令。后任宰相,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用新党,

  实行变法。熙宁九年罢相,居江宁,号半山老人。元丰八年

  (1085),哲宗即位,宣仁太后听政,起用旧党,尽废新法,打

  击新党,史称\"元祐更化\"。其间,王安石病死。有《临川

  集》。

  他的诗立意新颖、讲究修辞技巧。喜用典、好议论。小

  诗往往精绝。

  这诗咏梅。首二句铺叙,梅花虽幽处墙角,却凌寒独

  开,标明梅花身分。三、四句再从色泽、香气来烘托,见出梅

  花的高洁幽雅。其实,梅花也是人的品格性情的写照。按,

  六朝苏子卿有《梅花落》,其前半说:“中庭一树梅,寒多叶未

  开。祗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王安石这诗虽稍变其语,

  而意境却有翻新。

  江上

  王安石

  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①,吹过乱山东。

  【注释】

  ①横笛:这里指横笛所吹的曲调。古乐府《横吹曲辞》皆笛曲,如《折

  杨柳枝》、《望行人》等,内容多和乡思有关。

  【解说】

  这诗写江上秋思。王安石家在江宁(今江苏省南京

  市),这诗当是他离家赴职在江行中作。首二句写江上秋

  景:西风荡漾江水,江花褪尽晚红,是一片衰飒景象,逗引乡

  愁。后二句不直接写思家,却说笛声把离情吹过乱山之东,

  曲折委婉,既说明家在乱山之东,又暗示横笛撩人情思,与

  前二句写景融成一片。旧称王安石小诗尤精绝,此又是一

  例。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①。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②。

  【注释】

  ①鬼雄:鬼中之雄。《楚辞·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

  雄。”②这句本事是,楚汉相争,项羽大败,欲渡乌江(在今安徽省和

  县)。乌江亭长杈(yǐ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

  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

  不愧于心乎?”乃自刎而死。(《史记·项羽本纪》)

  【解说】

  李清照,字易安,济南(今山东省济南

  市)人。与丈夫赵明诚皆酷爱金石书画,又能诗词,彼此酬

  唱,十分相得。靖康之难,他们弃家南下,过着颠沛流离生

  活。不久,赵明诚死,她孤苦无依,度过凄凉的晚年。她是

  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在她的诗文里,爱国思想得到了较清

  晰的表露。有《李清照集》。

  李清照的诗文散失很多,这是她仅存有限诗作中的一

  首。诗里通过怀念和赞美楚王项羽,流露出对南宋朝廷避

  敌南渡的愤慨。首二句概括项羽的死生不渝的精神,后二

  句表示对项羽这种精神的向往。诗虽未明言,暗讽南宋朝

  廷之意自在。

  梅花

  陆游

  春信①今年早,江头昨夜寒。

  已教清彻骨②,更向月中看③。

  【注释】

  ①春信:春天来到的消息,是指梅花开放说。②彻骨:透入骨髓。

  ③句谓更何况是在月下观看这梅花。

  【解说】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省绍

  兴市)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应考成绩优异,被秦桧除名

  归里。桧死后,始出仕。曾支持张浚伐金,失败后,被劾免。

  后任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通判。王炎为四川宣抚使,辟他

  为幕府,他到了抗金前线:陕西南郑,度过半年军旅生

  活。王炎召还,他辗转于成都、嘉州等地做官。奉诏出蜀

  后,又在福建、浙江一带做过地方官。六十六岁以后基本上

  在家闲居。陆游一生志在收复中原,然而朝政腐败,他的愿

  望不但不能实现,反而屡次遭到诽谤、弹劾,罢官。难能可

  贵的是,他的爱国壮志却并不因此而少衰,直到临死,还唱

  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的慷慨悲

  壮的音调。今传他的诗近万首,铺陈流丽,浅易豪放。古

  体、律绝,多有佳作。有《剑南诗稿》。

  陆游的咏梅诗,多是自况之作。这一首是五绝,写月夜

  寒江边梅花的清峭幽绝。前二句说虽然时节尚寒,而江梅已

  透春信。后二句说,正因为是江边夜寒,才使梅花冰清玉洁

  到彻骨的程度,那么,如果在明月清辉的映照之下,她的高

  洁幽雅的风韵就更显露出来了。林逋有《梅花》诗:“疏影横

  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陆诗后二句兼用其意,但更加

  突出梅花不畏寒冷、孤高香洁的品性,表达了诗人坚贞自持

  的意念。

  石濑①

  朱熹

  疏此竹下渠,漱彼涧中石②。

  暮馆绕寒声③,秋空动澄碧④。

  【注释】

  ①石濑(lài赖):水流过沙石的地方叫濑。《城南二十咏》是写衡山城

  南的二十处风景,\"石濑\"是其中之一。②二句是说,开出竹下水

  渠,让它冲刷涧中石。按,《世说新语·排调》说:“孙子荆(孙楚)年少

  时欲隐,语王武子(王济):\'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

  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

  齿。\'\"孙楚的解释本属谑语排调。朱熹这里写的是渠水,却偏用\"漱

  石\"一语,使人联想起上面的这件轶事,就趣味横生了。漱,用水冲

  刷。③暮馆句:渠水声环绕着黄昏时的书馆,使人感到一种寒意。

  ④秋空句;澄碧的渠水滉漾着秋空的影子。

  【解说】

  朱熹,字元晦,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南

  宋著名的理学家。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历事高

  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累官转运使、秘阁修撰,终宝文

  阁待制。宁宗庆元六年(1200)卒。他继承发展了北宋二程

  (程颢、程颐)的理学,世称\"程朱理学\"。他的著述甚丰,有

  《四书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通鉴纲目》、《朱文公

  集》等。他的诗风清新疏隽,富有理趣。

  这诗是《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之一。奉同,即\"奉

  和\"。张敬夫,即张栻(shì式),因被宰相虞允文猜忌,退职家

  居累年,并建立城南书院(即南轩书院,在湖南衡山县南),

  精研理学。观朱熹《跋张敬夫所书城南书院诗》及《奉同张

  敬夫城南二十咏》之四\"正尔沧洲趣,难忘魏阙心\"句,则张

  栻《城南二十咏》当即这一期间的作品。这里所选是朱熹和

  诗的第十首。首二句包含着六朝的一个小掌故,但能别出

  心裁,所以新鲜有趣。后二句从\"漱\"字生发出来,写渠水流

  过沙石的琮琮声和滉漾在水里的秋空的倒影,有意境。

  寄江南故人

  家铉翁

  曾向钱塘住①,闻鹃忆蜀乡②。

  不知今夕③梦,到蜀到钱塘?

  【注释】

  ①钱塘:这里指临安(今杭州),南宋都城。作者长期在南宋朝廷做

  官,又曾兼临安知府,所以这样说。②鹃:杜鹃。传说杜鹃鸣声象\"不

  如归去\",故引人兴起家乡之思。又,杜鹃一名杜宇,传说为古代蜀国

  望帝所化,作者又是蜀人,因此闻杜鹃鸣而怀念故土。③今夕:今夜。

  【解说】

  家铉翁,眉州(今四川省眉山)人,宋末爱国

  诗人。元兵驻扎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近郊,丞相吴

  坚、贾馀庆檄告天下守令以城降元,其时家铉翁为签书枢密

  院事,不肯署名。及闻宋亡,日夜哭泣,绝食数月,拒绝出仕

  元朝,自号则堂,教馆于河间。后来被放还乡。有《则堂集》

  六卷《永乐大典》本)。

  这是诗人被俘在燕京所作,是向江南故人倾诉自己的

  故国之思。故都和故乡都是他日夜思念、片刻也不能忘怀

  的,然而只能梦中和它们盘桓。末又以\"到蜀到钱塘\"的问

  语结束,把对故都、故乡思念之情交融一起,读来倍觉沉痛。

点击下载App,搜索"楚辞、千家诗、人间词话、诗品",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