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先哲医话",免费读到尾

  (拙轩曰∶此治验翁极得意手段,读者宜究心焉。)

  发闲人事不省,药汁不下者,宜艾灸。最要大壮。不彻者,昼夜灸至七日为度。伤寒发

  痫者,亦宜此法,大灸至闲瘥,则邪亦随解。此理医经所不阐,故世医恐热忌灸,可笑矣。(窦材曰∶医之治病用灸,如煮菜需新。

  今人不能治大病,良由不知针艾故也。又曰∶世俗用灸,不过三五十壮,殊不知去小疾则愈,驻命根则难。故铜人针灸图经云∶凡大病宜灸脐下五百壮,补接真气,即此法也。彼此同见,可谓海外子云矣。)

  平素有疝瘕者,得大病其块忽移处者,甚为恶候。

  患霉毒不外达,蕴结脏腑,兼见疝瘕者,不可徒治疝瘕,因疝瘕不急于霉毒焉;如已形

  恶候者,亦当先顾疝瘕。

  一闲齐门人桥诰顺治一婴儿痘疹入眼,久未退去赤翳,用生地黄、芍药、川芎、当归制

  剂,日就愈瘳。是与余谓四味缓肝、润肝、疏肝、泻肝分取,其治肝病同出一意焉。

  伤寒误下成结胸,用陷胸法者,是误下。乃下不及病之意,故陷胸法再下之愈。(拙轩

  曰

  ∶此言未有见到者,曷能道之,误下误于轻下。正文原是失下,千古无人敢作如此解。)

  承气汤攻霉有捷于汞剂。

  患瘵疾便先溏者,建中剂可用。便未溏咳嗽晡热喘哕痰多者,非建中证焉,投之反剧。

  瘵痨勿必由虚起,体质实者遇折伤久延,疮疡久不收,亦致痨瘵。然亦实者成虚也。

  伤寒七八日不大便,小腹高突者,为恶候。

  大津小野又三郎者,患天行愈后,症似痨瘵,咳嗽盗汗。余与地黄剂,众医强欲用建中

  ,五七日遂喘急,仍与地黄剂愈。(拙轩曰∶建中法必在瘵疾便溏者用之。)

  久患便溏,到皮色皎白,肌肉脱削者,瘵疾已成。

  痨瘵便先溏泄,艾圆灸天枢、膏肓、脾、关元亦愈。灸膏肓可三七壮,灸关元可五七

  壮。

  发痫人艾灸当有忍心。

  霉毒亦能致瘵疾。

  瘵疾起时有咳嗽者,必失血。

  余尝用薯蓣、生、加入四物剂,治愈娠妊呕吐便溏,患白带不止,形体瘦,癖结块

  在腹亦愈。

  癖块食积胸膈,紫圆效。

  打扑瘀结,大黄虫攻下即愈。余治一妇人打扑腹痛,月水欲来不通。萃冈青洲诊之曰

  ∶瘀结于腹,与余同,惟他药多剂不知。遂大黄虫剂,即见黑瘀行而愈。

  痢疾不得进药为噤口痢,然积食不消,胸膈癖块结实,亦哕恶不可进药,勿谓一律噤口

  也。

  婴儿吐乳,一吐直冲即止者易治。吐了再吐,吐出顺口而流也,不易治。当分别诊之。

  伤寒失下多,误下少。

  妊娠患伤寒当下之候,大承气亦可投。一妇人年二十有六,妊娠三个月有余,患伤寒已

  十日

  ,手足冷,身热昏呓螈,大便秘结,口燥气盛,胎动不安,头额汗。众医以白虎证用生石

  膏、知母、生、多剂未知,危已极,胸膈闷急,腹硬而痛。余谓承气剂可效,投之果愈。

  (拙轩曰∶有故无殒,此之谓也。临危之治疗,不可以有犹豫之意。不独治妊娠伤寒,如见

  他证,亦当如是也。)

  半身不遂,手足偏废于左为多。

  痘证白色顶陷,保元汤效。

  患霉毒者,兼发痘疮,多危候。

  偏废症,亦有霉毒成之者。

  中风证口开眼合撒手遗尿,亦有治者,余常用六君子加姜汁而愈。为市医者,宜审脉诊

  神而治。

  伤寒病后,因劳而复者少,因食而伤者多。

  余治伤寒有用承气法大便至数十行,犹见胶黑粘腻之粪者,岂可执一下不可再下之说也。(拙轩曰∶断病确,然后用药准。虽一下再下,自亦无妨,然于诊断不可不加之审也。)

  喉痹多有急不及药者,若可进药,须急投之。

  产后治法,市医必拘于生化汤。然亦有须审他证之急于去瘀生新也,不可不分别权衡。

  产后中风,筋络拘急,手足螈,四物合薯蓣、生、秦艽,补之则易愈,不可概作风

  治。腹诊似较脉诊有据,舌诊尤较腹诊有据。

  先师东洞翁屡以紫圆治痰粘胶结气逆者,盖亦善用紫圆之妙也。然亦用之当者方效。

  松原一闲齐治一妇人,年三十有余,妊娠漏下,用补中益气合十全大补两剂,早晚间投

  而愈。又治一妇年二十,妊娠亦患漏下,他医曾用过补中益气剂、十全大补汤,均不见效,闲齐

  用地黄剂即愈。盖一为气虚,一为血热,体质不同,治疗岂可不谛脉诊证而分别也。

  桂枝汤治痹痛,亦能奏效。

  香港脚上冲,先师东洞翁亦用紫圆治之。

  艾圆灸足三里穴,可引香港脚不上攻。

  疮疡用艾圆隔姜灸,奏效甚速。

  桃花治痹泄,亦可通用。

  黄胆证茵陈蒿汤不应者,合五苓散必应。

  婴儿抽搐,不必一定,因风、因痰、因食、因热。如久患泻利,及大病后抽搐更多,与

  附子

  理中汤,每每奏效甚捷。市医有拘于惊风用麻桂各法,不救甚多。(拙轩曰∶唤醒群迷,活

  人之功大矣。)

点击下载App,搜索"先哲医话",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