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唐诗三百首(2)",免费读到尾

  《西施咏》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女,效颦安可希。

  [注释]

  1、持谢:奉告。

  2、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释]

  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2、采撷:采摘。

  《辛夷坞》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注释]

  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2、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3、着花:开花。

  《赠郭给事》王维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注释]

  1、奉:“捧”的本字。

  2、无那:无奈。

  《终南别业》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释]

  1、胜事:快意的事。

  2、值:遇见;

  3、林叟:乡村的老人。

  4、无还期:无一定时间。

  《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1、太乙:即“太一”,终南山主峰,也是终南山别名。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2、长啸:长声呼啸。

  《出塞》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2、羌笛:西代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

  3、杨柳:指“折杨柳曲”,是一种哀怨的曲调。

  4、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唐代诗人。

  《长安遇冯着》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点击下载App,搜索"唐诗三百首(2)",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