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唐诗三百首(2)",免费读到尾

  《杂诗》沈佺期

  闻道黄龙戌,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注释]

  1、闻道:听说。

  2、解兵:撤兵。

  3、良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4、龙城:古匈奴祭天的地方,现在蒙古境内。这里指敌人的首要地区。

  《喜见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

  [注释]

  1、沉:沉沦。

  2、分:情谊。

  3、霍家亲: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只是说明两家是表亲。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释]

  1、几度:多少道。

  2、乍:骤,突然。

  3、共传:互相举杯。

  《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注释]

  1、时清:指时局已安定。

  2、旧国句:意谓你到故乡,所见者也惟有青山如故。旧国,指故乡。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

  1、岭外:大庾岭之外,就是广东。

  《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释]

  1、阳月:阴历十月。

  2、瘴:旧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致病之气。

  3、陇头梅:其地气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见梅,旧时红白梅夹道,故有梅岭之称。陇头:即为“岭头。”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玄宗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注释]

  1、栖栖:忙碌不安,指孔子周游列国。

  2、鄹: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孔子父叔梁纥为陬邑大夫,孔子出生于此,后迁曲阜。

  3、宅即句:相传汉鲁共(恭)王刘余(景帝子)曾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及升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敢坏。

  4、叹凤句:《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说凤至象征圣人出而受瑞,今凤凰既不至,故孔子遂有身不能亲见圣之叹。否,不通畅。

  5、今看两句:《礼记·檀弓上》,记孔子曾语子贡云:“予畴昔之夜,坐奠于两楹之间。……予殆将死也。”殷制,人死后,灵柩停于两楹之间,孔子为殷人之后,故从梦境中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两楹奠喻祭祀的庄严隆重。两楹:指殿堂的中间。楹:堂前直柱。奠:致祭。

  《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长信怨》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点击下载App,搜索"唐诗三百首(2)",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