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游心安乐道",免费读到尾

  下余品中准之可知。中三品内。上者。是暖顶忍决择分位也。中品者。前三方便解脱分也。下品者。五停以前趣善凡夫。此三品人并是现般。但以生便半劫分为三品耳。下三品者。总是一切趣恶凡夫。造众恶逆。轻重不同。遇缘闻法灭罪。有成三品。更无位别。若依无量寿经。总说三品。如彼经说。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能。愿生彼国。此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佛语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饮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以如上辈者也。佛语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当熟之思之。能于其中。端心正行。举要言之。三乘圣人。及地前三贤。并二乘七方便发心以去。假名菩萨。乃至方便道前。四众男女。无根二根。至于龙鬼八部。但能发菩提心。专念阿弥陀佛。厌恶秽刹。欣乐净土。临命终时。正念现前者。皆得往生也。若勇猛精进。观行分明。临终最后心不乱者。并得上生。乃至临终最后十念相续现在前者得下品。此中菩萨往生自有三辈。二乘往生自有上中下。凡夫往生自有上中下。各有九品。但经中不能委细分别。大小凡夫。合论九品。究实即有无量差别也。详四十八愿及观经旨。凡夫是正生。圣人是兼生。彼经唯言为未来世一切凡夫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处。劝人往生。不论菩萨。于凡夫中谤大乘人不得往生。以断善根故。二乘人中。恶法学人不得往生。不信有十方净土故。菩萨不愿生者亦复不生。以悬愿自在故。若二乘无学。不问恶与不恶。皆得往生。以三界秽土中无受生处故。生人品类。略义如是

  六往生难易。于中有二。先明二处优劣。后述往生难易。言优劣者。夫总赞实德。谁劣。是故齐是法王。俱称善逝。身充万能。土盈众美。但以为化众生。或居秽土。则近墟满野。或处净刹。则奇宝盈封。若论其处。非无优劣。兜率天宫。则构虚而立。极乐世界。则就地而安。此则人天趣别。若据此土法论彼界。则天优人劣也。若论净秽者。兜率是秽界。极乐则净刹。粗分此彼。有其十四异。谓兜率天界地挟隘。亦男女杂居。亦有现行欲染。亦有退转。亦寿四千岁。仍有中夭。身量亦尔。又三性心起。故以恶心或堕地狱。又三受互起。又六尘境令人放逸。又男生在父膝。女在母膝。又唯以菩萨为说法主。又或得圣果。或有不得。若西方土。反此为相。若就此义。西方大优也。后论往生难易。或说西方易生。兜率难生。且有七种差别。一极乐是人易生。兜率是天难生。二极乐但持五戒得生。兜率具修十善方往。三极乐乃至十念往。兜率具施戒修往。四西方终凭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往。兜率可凭唯自力往。五西方有观音菩萨等当来此土劝进往。兜率无此事。六西方经论具赞劝。兜率但一经赞说。七古来大德向西方多。

  向兜率者少。由此义故。西方易往生。兜率难上生也。或说兜率易生。极乐难生。所以知者。知止天宫同在此内。不大小所共信许。既是化在。故定得生。准上生经。四众行六度事法。八部闻名喜赞。忏悔恶业。修十事行。回愿生彼。一切皆得。极乐世界。准对法论别时意趣者。如说若有愿生极乐世界得往生意在别时。犹货一钱而得千钱。故彼经言。非小善根因缘而得生彼。天亲论云。女人及根阙。二乘种不生。可彼佛毫相。如五须弥。岂凡夫类。能见此相。如是等义成证非一。是故愿西方万一不生。或说在前二说并不尽理。凡其往生难易。一任因缘。缘谓诸佛菩萨同体大悲。因是四众九辈所起愿行。同体之悲。虽无局人。众生之业。犹是参差。若是业因熟者。愿随便生。非以人天如难往。亦以净秽如有碍。若其愿行阙闻者。在前无诚。岂由同界而易生。

点击下载App,搜索"游心安乐道",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