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免费读到尾

  金鎚亂拷,食息無閑,飢即食炭,渴飲火精,

  此是惡業眾生,造罪非一,慳食過重,餓鬼報身。飢欲求食,食成火炭。渴方就飲,水變火精。此緣慳貪,障閉功德。此乃諸經具明,非唯今為子說。

  萬劫2恒在餓鬼道中。大眾慈悲,稱無量善,一時舉手彈指,敬禮尋聲救苦天尊,願生生世世,莫作慳貪,障閉功德,受如此報。非直只餓鬼道中,亦更餘處,流曳三塗五苦之中。

  此言非直一處受報,乃更流曳三塗八難之中,無不周遍。三塗者,即是地獄道,畜生、餓鬼道。五苦者,抱銅柱,履刀山,循劍樹,入鑊湯,吞火食炭。并三塗地獄,是名八難。但眾聖慈悲,恒懷愍念,既斯痛切,應有問端,其次之若為起請。

  道君稽首上白天尊,未審此輩罪人,生世之日,行何罪業,作何因緣,受斯楚痛。伏願天尊賜垂訓勵,告所未聞,如蒙開悟,仰受聖恩。

  此明道君為請問,欲令未悟咸悉知聞。道君既是聖人,先已悟知業報,於玆3為其發問,欲以教化眾生。道君既問因緣,天尊作何酬答。

  天尊告曰:斯罪人也,皆由前緣不見明教,不聞法音,慳貪無度,殺害無辜,口是心非,禁繫4賢人,飲酒食肉,禍亂五神。

  此是天尊道君所問,告示因緣。諸如此言等,皆眾生之惡業。但大道天尊慈悲救度,神光普被,遠照十方,故使道君承威,語問既知,敬請具辯因緣。言此業障罪人,前有過,不見明科聖教,不聞正法靈音,唯事慳貪,不崇功德,絕天堂路,作地獄因,沈溺愛河,漂流生死。五神者,即五藏神也,魂魄神精志是也。但飲酒食肉,罪業既深,非直濁亂五神,抑亦輪迴八難,遂使六根三業,廣造諸愆,匿惡潛怨,身心不善,任情殺生,貪恡無端,失道乖真,不知迴向,一入地獄,終無出期。

  罵詈呪詛,叫喚神明,欺師罔道,穢慢三光,篡君殺父,侵暴宗親。

  如此之義,分明可知。但其呪詛之時,冀欲前人早敗,呼神吹鬼,無所不為。如此言詞,造次難盡。此言過去生中,愚癡欺慢,心無敬忌,增上驕奢,或欺慢法師,口誣真聖,穢觸日月,輕慢星辰,為臣不忠,為子不孝,篡殺君父之處。聖人難之,取其漸而害之,故云篡弒。易曰: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篡即奪也,弒即殺也。聖人惡之,易其名也。

  心懷諂曲,不念眾生,潛行竊盜,嗊嗃無端,割奪功德,以饒一身。不肯布施,散乞貧人。今受斯苦,以酬宿怨。

  其目如此,此等皆是人中所行之事,其義可知。諂,希意之意,謂之諂。

  布施者,以己有濟人之急,遍布既均,名之布施。莊子曰:青青之麥,生於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為生有攻劫之憂,死有掘塚探棺之患。但俗間惡業,其數極多,略說而言之,難以窮悉,大綱名目,有如此等。

  天尊以次而說偈言5。

  天尊以其向來問答次序,重申其意,詳而說之,其名曰偈。偈者,讚頌之別名也。重明其義,故易之日偈。

  篡殺於君父,殺害無辜人。死受金鎚打6,鐵杖不去身。

  此即偈之文也。前文中篡殺在後,今偈則篡殺在前者,但君父之重,自古為先,三千之條無殺,故於偈中而為稱首。此重明上長行中篡君父義。

  乘闇入他家,掠奪人財物。死魂墬幽獄,萬劫不得出7。

  此言之等,其義可解。故莊論云:為不善於顯明之中者,人得而誅之。為不善於幽闇者,鬼得而誅之。明於人明於鬼者,然後能獨行。故知冥司叵罔,神道難欺,所有罪愆,纖毫必錄,善惡報應,如影隨形,一墮三塗,萬劫無出。此重明上長行竊盜之罪。

  奢淫好細滑,穢慢於三光。死魂受幽閉,後生並癡狂8。

  此明身之業罪。言邪行之人,耽淫無度,唯貪色慾,細滑是求,觸犯日月星辰,不避三光。明受罪既終,始生人道,雖得人身,乃被顛狂愚癡之報。此即明其身業之罪,次陳口業,更後若為。

  凶橫作口舌,鬬亂於宗親。死受鎔銅灌,後身9恒吠人。

  此即明其口業。但口業之人,專行綺語,虛傳口舌,鬬亂宗親,反是為非,破他和合,妄生禍福,損陷於人,死入地獄之中。即鎔銅灌口,受罪之後,餘業更生,報處狗身,見人恒吠。

  食噉於眾生,飲酒亂五神。死受鑊湯煮,鐵杖不去身10。

  此言啗食之人,殘他性命,飲酒食肉,不念眾生,遂令五藏之神,昏迷濁亂,口貪肥飽,不悟業報隨身,及至命終,沈淪地獄,鑊湯爐炭,煎煮其身,萬痛交連,恒不去體。此重明上長行中飲酒食肉之罪。

  嗊嗃虛為實,欺誘頑益己11。死受拔舌報,後生不得語。

  此言妄語之人,公行譎詐,以至欺誑眩誘,巧作多端,恒為不軌,謀\之以求益己之事。死後魂沈地獄,乃受拔舌之殃,罪畢報生,仍令喑啞。此明妄語之罪,覆上長行中嗊嗃無端。

  欺師不信道,叫喚於神明。流曳三塗中,後生六畜身。

点击下载App,搜索"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