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孔子诗论",免费读到尾

  8简八「善辟言」:简文从言,「卑」声,原释「谝」,引《尚书?秦誓》:「惟截截善谝言」,以为「善为辨佞之言」也。按,《十月之交》诗直斥小人谗言之害,今乃谓其「善为辨佞之言」,明显不合诗旨,当读为「辟言」。《雨无正》:「如何昊天,辟言不信!」毛《传》:「辟,法也。」简文美《十月之交》善於正言,所言合於法度也。

  9简八「小旻,多疑矣!言不中志者也」:小旻,原释「少文」。按,当指《小雅?小旻》,共六章,《小序》以为「大夫刺幽王也」。其诗云:「谋犹回遹,何日斯沮?谋臧不从,不臧覆用。」又云:「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又云:「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又云:「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简文「多疑」,谓君臣上下猜疑;「言不中志」,在大臣为言不由衷,在幽王则忠言逆耳也。简九论《天保》,美其「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与此相反,可以参看。

  10简八「小宛,其言不恶,少有危焉」:宛,简文从「肙」声,原释「宛」,但以简二二《宛丘》字与此不同而存疑。按,《小宛》本字作「惌」,小孔貌;《宛丘》本字不详,据简二二从田,则取「田三十亩为畹」之意,又见《包山楚简》简一五一。二诗取义不同,简文用其本字,经传通以「宛」代之,不必强求其同也。「危」,简文从心,禾声,原缺释,盖误以为从「年」声而不得其解也。《礼记?缁衣》:「则民言不危行,行不危言矣。」郭店《缁衣》简三一「危」字从阜,从心,禾声,与此可以互证。「其言不恶,少有危焉」,盖美诗人处衰乱之世而能戒慎恐惧,《小宛》末章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也。

  11简九「赞寡德」:赞,简文作「巽」,原释「馔」,以「馔寡」连读,「是说孝享的酒食不多,但守德如旧。」按,此说不合语法,且有乖诗义。当读为「赞寡德」。赞,助也;谓臣下能助成寡君之德也,故君臣上下「得禄无疆」。《小序》所谓「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是也。

  12简九「多耻者其方之乎」:简文从心,方声,原缺释。按,当读为「方」。《论语?宪问》:「子贡方人」《释文》引郑本作「谤」,训「言人之过恶」。《黄鸟》共三章,反覆申言「此邦之人,不我肯榖」、「此邦之人,不可与明」、「此邦之人,不可与处」,而思「言旋言归,复我邦族。」所谓「困而欲反其故」是也。或读为「妨」,害也;其人为多耻者所害,忧谗畏讥而思归也,亦通。

  13简十「甘棠之报」:报,简文作「保」,原读为「褒」。按,郑《笺》:「国人被其德,说其化,思其人,敬其树。」则当读为「报」。报,答也。

  14简十「重而皆贤於其初」:重,简文作「童」,原缺释。按,当读为重,重複也。简文列举《关雎》、《樛木》、《汉广》、《鹊巢》、《甘棠》、《绿衣》、《燕燕》七诗,皆连章複沓,反覆言之,其情亦由浅而深,至於卒章而后止,所谓「重而皆贤於其初」是也。

  15简十一「则其思益矣」:简文从贝,益声,经传通作「益」,增也,多也。简文谓《关雎》好色,始虽「辗转反侧」,然能以礼求之,终於「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盖美其由好色之天性出发,而能循礼以求,《大序》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者是也。简十二:「反纳於礼,不亦能媐乎?」所言与此相通,可以参看。

  16简十一「俪者」:简文从辵,离省声,原缺释。按,当读为「俪」,匹也,偶也。其诗首章言「百两御之」,迎亲也;次章言「百两将之」,送亲也;迎送皆以百两,则夫与妇身分相当,故谓之「俪」以美之也。《小序》:「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鸠,乃可以配焉。」与简文大旨相同。简十三:「《鹊巢》,出以百两,不亦有俪乎?」明言其「出以百两」,意尤显豁,可以参看。又,简二七「离其所爱」,谓舍其所爱之物,以为餽赠宾客之币帛。「离」,去也,舍也,另是一义。

  17简十三「不求不可能」:求,简文从工,从又,原缺释。按,疑「求」之讹。郭店《六德》:「捐其志,求养亲之志。」其「求」字从又,下从二斜画横断之,结构与简文相似,但上下易位耳。《汉广》首章:「汉有游女,不可求思」,简文盖美其好色不可得而能自制,所谓「智」者是也。

  18简十三「不亦知极乎」:极,简文作亘,原释「亘」而无说。按,当读为极,楚文字习见。《周颂?思文》:「莫匪尔极」《传》:「极,中也。」又见《周礼?序官》郑《注》。

  19简十四「拟好色之愿」:拟,简文从心,矣声,原读为「嬉」;又以「好色」为「淑女」,以「忨」为「爱」,其说遂不可解。按,字当读为「拟」,比拟也;「忨」读为「愿」。简文「以琴瑟之悦,拟好色之愿」,谓《关雎》以琴瑟和鸣比拟男女天性,美其好色而能以礼节之,所谓「乐而不淫」是也。

点击下载App,搜索"孔子诗论",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