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道德真经注",免费读到尾

  德經上

  下篇之首句曰上德不德,故以德字名篇。篇名非有意義,釋者迺謂上篇專言道,下篇專言德,其失甚矣。他本或作《道德經》下,今按:道經德經云者,各以篇首一字名其篇,後人因合二篇之名而稱為《道德經》,非以道德二字名其書也。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此以道與仁對言。上德者,在德之上,道也。下德者,在德之下,仁也。道無為,不以德為事,故曰不德。有德者,德在道之中也。煦煦為仁,惟恐失其德,故曰不失德。無德者,不能有其德也。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又以道與仁對言。以猶用也,言道之無為無用於為也,仁則為之而有用於為矣。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此以德與仁對言。上仁者1,在仁之上,德也。上義者,在義之上,仁也。德雖為之而亦無用於為,固不能及道之無為而無以為,然過於仁之為之而有以為者矣。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此專言義。上禮者,在禮之上,義也。攘,部也,猶言捋也。仍,就也。義不足感人,故為之而莫之應,人不來就我,則我將往就人矣,故捋郤其袂於臂,以行而就之也,甚言其勞拙之狀。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結上文,起下文。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

  此兼言禮智忠信者。德之厚也,漸變而薄,一降為仁,再降為義,三降為禮,而忠信之厚德薄矣。禮者,欲其理而不亂也,而適以基亂,故曰亂首。前識猶先知智也。道猶木之實。未生之初,生理在中,胚腪未露,既生之後,則德其根也,仁其榦也,義其枝也,禮其葉也,智其華也,根榦枝葉華自道中生。智者欲其哲而不愚,而適以肇愚,故曰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結上文處厚不處薄,謂貴德而不尚禮,居實不居華,謂體道而不用智。彼謂薄華,此謂厚實。

  按老子上篇首章分說道德,下篇首章分說道德仁義禮智。吾之所謂道德仁義禮智,以其天地人物之所共由者曰道,以其人物之所得於天地者曰德。德其統名,分言則四。得天地生物之元以為德,而溫然慈愛者曰仁;得天地收物之利以為德,而截然裁制者曰義,得天地長物之亨以為德,而粲然文明者曰禮,得天地藏物之貞以為德,而渾然周知者曰智。老子則以道為無名,德為有名,自德而為仁義禮智,每降愈下。故此章之等以道為一,在德之上,故曰上德;以德為二,在仁之上,故曰上仁;以仁為三,在德之下,義之上,故曰下德上義;以義為四,在禮之上,故曰禮。而總名之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又繼之曰失義而後禮,以禮為五也。又先言夫禮,而後言前識,以智為六也。擬諸易卦之六位,則道初、德二、仁三、義四、禮五、智六。道實智華,實實虛華,初上為始終也;德根禮葉,根厚葉薄,二五為世應也;仁幹義枝,幹單枝坼,三四為比鄰也。道猶天也,包含徧覆萬有之原。德猶地也,忠信為土,四端所資。仁猶春也,德土禪木。義猶秋也,仁木禪金。禮猶夏也,義金禪火。智猶冬也,禮火禪水,各傳所勝也。

  道一德二仁三義四禮五智六

  上德不德上仁下德不失上義上禮

  是以有德德是以無

  無為而無為之而德為之而為之而忠信之薄道之華

  以為無以為有以為莫之應亂之首愚之始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一也。

  一者,冲虛之德,上篇所謂抱一,所謂為一,後章所謂道生一,皆指此而言。莊子謂之太一,又但謂之一,此迺自然之道所為,其用則虛而不盈,後而不先,柔而不剛,弱而不強。前章固屢言之,而此章盡發其蘊。得者謂得此一以為德,以此故能若是。天地神谷四者,名異實同。其運\轉而清明者曰天,凝聚而寧靜者曰地。神者兩間二氣之妙,張子所謂兩在故不測者,其用感應無方,故靈。谷則兩間空虛之處,張子所謂空虛即氣者,其氣充塞無間,故盈。貞猶木之楨榦,為天下貞猶曰為民極也。言天清地寧神靈谷盈,萬物之生生不窮,侯王立乎天下之上而為民極,其所以致之者,皆由得此一也。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為貞而貴高將恐蹶。

  無以謂若無此德而以之。裂,分判。發,震動。歇,不能感應而靈。竭,不能充塞而盈,滅,息滅而不生。蹶,傾跌而失其位。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為本耶?非乎?

  此章以六者並言,而此以承上文貴高二字,專為侯王言之。蓋侯王之位貴且高,而冲虛之德不欲盈,惟當自處於下賤也。孤如無父,寡如無夫,不穀,不善也,皆不美之名,非人所願有者,而侯王自謂,是以下賤自處也。先云賤為本,下為基,而後但云賤為本,舉一以包二者,省文也。

  故至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琭琭,玉貌。珞珞,石貌。人之名譽彰彰有聞,特淺\小之譽,必泯沒其譽。人無得而稱,迺譽之至也,亦處賤下之意,不欲分別美惡使人見琭琭粹美者之為玉,珞珞麄惡者之為石也。蓋人見其美惡,則美者必有譽,不能使之無譽矣。兩節皆言冲虛不盈之德,如此迺為侯王之能得一也。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道之靜則無,動則必與有相反,反者無而不有也。道之體則虛,用則必以弱為事,弱者虛而不盈也。此二句一章之綱。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自此至善貸且成,皆詳言反者道之動。萬物以氣聚而有形,形生於氣,氣生於道,氣形有而道則無,無與有異,故曰反,言道以反而動之由也。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此言人之能知,以反而動者。道與物反,故惟上士有識者能勤而行之,中士之識已不及而若存若亡,下士無識,以其不合世緣而大笑之矣。識之者鮮,此道之所以可貴也,若皆能識之,則不足以為道矣。

  故建言有之:

  此句起下二節,謂昔之立言者。道之相反,如下文所云十二事是也。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

  此言動而相反之事。葆光用晦而若昧,迺所以為明。寧後毋前而若退,迺所以為進。若絲之有纇而不勻,迺所以為平均。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得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又承上文相反之義而廣之。若谷之注下,迺所以為高上。若色之污辱,迺所以為大白。若狹小不足,迺所以為弘廣。若偷惰不立,迺所以為建立。質真皆實也,猶云實之實也。渝,不守信也。必守信而後為實,實之實者反若渝而不信。有隅角而後為方,方之大者反無隅而不方。成而後為器,器之大者,其成反難而遲。聲雜比而後為音,音之大者,其聲反疏而希。可見而後為象,象之大者,反無形之可見。

  道隱無名。夫惟道,善貸且成。

  此終上文二節之意。道隱於無名,迺能徧付與於萬物而無虧缺。以上所言,皆動而相反者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為和。

  自此至天下希及之,皆詳言弱者道之用。道自無中生出冲虛之一氣,冲虛一氣生陽生陰,分而為二,陰陽二氣合冲虛一氣為三,故曰生三,非二與一之外別有三也。萬物皆以三者而生,故其生也,後負陰,前抱陽,而冲氣在中以為和。和謂陰陽適均而不偏勝。萬物之生以此冲氣,既生之後,亦必以此冲氣為用,迺為不失其本。以生之本冲氣虛而不盈,故曰弱。此言道以弱而動之因由也。

  人之所惡,惟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此言人之能知,以弱為用者。曰孤寡不穀,皆非強於人之名,迺人所惡而不好者,而王公以此為稱,是以弱而用也。

  故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此句起下二節。弱者損之也而迺所以為益,強者益之也迺所以為損,如下文所云三事是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此言用弱之事。梁亦強也,以木絕水、以木負棟皆曰梁,取其力之強也。不得其死謂不能善終,如子路之行行,夫子以為不得其死,後果死於孔悝之難。教父猶曰教之本,父謂尊而無出其上者也。人之所教,教以用弱,我亦以此教之。強梁而不能弱,必不能保其身,以強梁勝人之益,而有不得其死之損,所謂益之而損者,此最為教人之第一義,故曰教父。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也。

  又承上文所言教弱之義而廣之。至柔與無有,皆弱也。馳騁猶云躪礫。無有謂無有查滓之質。無間,無中間罅隙可入之處。水至柔能攻穿至堅之石,氣無有能透入無罅隙之金石墻壁,以至柔無有之損,而有馳騁至堅入於無間之益,所謂損之而益者。柔能勝剛,無能入有,皆非有所為而自然,故曰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此終上文二節之意。不言之教,謂宜弱不宜強之為教父不待言而知。無為之益,謂至柔無有之馳騁能入也,其教人益人之義過於人。天下之以有言為教,有為為益,遠不能及此,故曰希及之。以上所言,皆用而以弱者也。

  按上章得一已專言用弱矣,此章又以反與弱對言,何也?曰:二字一意也,反者遡所以弱之原,弱者指所以反之實,凡言反者即欲用弱,言弱者即是與羣動諸有相反,非弱之外又有所謂反也。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親猶云所愛,名與身孰為可愛者乎?多猶云所重,身與貨孰為可重者乎?名在身字上,貨在身字下者,便文以協韻爾。司馬氏曰:得名貨而亡身,與得身而亡名貨,二者孰病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愛,愛名。大謂身也。以名比身,則身大於名,慕名者甚其愛,而愛身反不如之,必至耗費精神而損壽,是因名而使身之大者耗費也,故曰大費。藏,藏貨。厚謂身也。以貨比身,則身厚於貨,嗜貨者多其藏,而重身反不如之,必至喪亡軀命而隕生,是因貨而使身之厚者喪亡也。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知內分有定,則足而不貴,故不致失譽虧行之辱3。知外物無益,則止而不求,故不致損壽隕生之殆,而可長久也。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以成為成,盈為盈,直為直,巧為巧,辯為辯,小矣。若缺則非成,若冲則非盈,若屈則非直,若拙則非巧,若訥則非辯,迺為成盈直巧辯之大者也。老子一書皆是此意,大抵相反而相為用,前章屢見,不待詳釋。

  躁勝寒,靜勝熱。

  陽之躁勝陰之寒,陰之靜勝陽之熱,亦相反而相為用也。

  清靜為天下正。

  清靜,無為也,心者無一塵之滓,寂然不動也。正猶正長之正,猶言為天下君也。夫為天下之君者亦多事矣,然弊弊焉有為者,豈能為之哉?惟清靜無為者,無為而無不為,故能為天下正,所謂相反而相為用也。或謂勝熱之靜與勝寒之躁為對,各偏於一,惟清靜之靜無與為對,靜中有動,動靜一致而無所偏,故能為天下正。其論雖高4,蓋非本旨。

  天下有道,却走馬以糞車。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却,退也。走馬,善走之馬。糞車,糞載之車。古者每甸六十四井,皆出戎馬充賦,有道之世各守分地,不相侵戰,故民間善馬不以服戎車,而退却賤用之以服糞車而糞田也。戎馬,齊其力以備戰者。郊者,二國相交之境。無道之世寇敵曰侵,郊外數戰,戎馬不得歸育于國庇,而生育于郊外也。糞下諸家並無車字,惟《朱子語錄》所說有之,而人莫知其所本。今按:張衡《東京賦》云:却走馬以糞車。是用老子全句,則後漢之末車字未闕,魏王弼註去衡未遠而已闕矣。蓋其初偶脫一字,後人承舛遂不知補車。郊,叶韻,闕車字則無韻。

  罪莫大於可欲,咎莫大於欲得,禍莫大於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

  罪愆惡咎禍皆灾殃,而禍重於咎,兵端之起,其罪由於知土地之為可欲,知其可欲,務求得之則貪奪矣,此灾殃之始也。得之不知厭足,得隴望蜀,則戰爭無已時,此灾殃之極也。儻以各有分地,不求廣闢,為心知自足之為足,則不貪奪戰争而常自足矣。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天下萬事萬物之理皆備於我,故雖不出戶而徧知。天道者,萬理之一原。內觀而得,非如在外之有形者,必窺牖而後見也。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不知其備於我,又出至一處而後知一事,故出彌遠而知彌少,烏能不出戶知天下哉?不覆說見天道者,未有不知目之萬而知本之一也,故不復言。

  是以聖人不行而至,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不待行出而已如偏至其處,故能悉知天下之事。不待窺見此物而後能名其理,故不窺牖而見天道也。不為而成言上二句之效,惟其不行而徧知萬事,不窺而洞見一原,故不待有所作為而事事無不完成也。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為學者患寡而務博,故日日有所增益。為道者自有而反無,故日日有所减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矣。

  為道者减損其有為之事,損之又損,及損之既盡而無復有可損,則至於無為也。彼有為者為一事不過一事,為十事不過十事而已,其未為之事何啻千萬,不可勝窮,豈能事事而為之哉?惟無為者一事不為,故能事事無不為也。

  取天下者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無事無所事即無為也,因言取天下者亦止是無為,蓋德盛而自歸之,必用智力而有作為之事,何足以取天下哉。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政和註曰:聖人之心虛而能受,靜而能應,如鏡對形,以彼妍醜,如谷應聲,以彼巨細,何常之有?董思靖曰:聖人無我,其心不滯於物而物來順應。王氏曰:凡思為應物而有。《書》云:自我民聰明。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矣。

  民之善不善信不信,聖人不分其是非,皆以為善,以為信,不惟善者得善,信者得信,而不善者亦得善,不信者亦得信矣。得謂民得此善信而不失,蓋不善不信亦化而為善信,是人人得此善信也。

  聖人之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歙歙,縮意。王氏曰:心無所主也。渾,意無適莫也。諸本歙歙作惵惵或作怵怵,皆恐懼意,惟王弼作歙,以心無所主釋之,與上下文意協。董思靖曰:渾、混同,蓋融化其異,混合其同。皆孩之謂不生分別。蘇氏曰:天下之善惡信偽各自是以相非,聖人則待之如一,彼方注其耳目以觀聖人之予奪,而一以嬰兒遇之,無所喜嫉,是以善信者不矜,惡偽者不慍,釋然皆化而天下定矣。○歙音翕。惵達叶切。

  出生入死。

  出則生,入則死。出謂自無而見於有,入謂自有而歸於無。莊子曰: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又曰:其出不訢,其入不詎。又曰:有乎出,有乎入。皆以出為生,入為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点击下载App,搜索"道德真经注",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