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江南水利3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皇朝经世文续编4",免费读到尾

  一估土方。部丈縱橫一丈為一方而深有不同。假令以每方開深六尺為率。增減照此乘除可也。三十六漊。自康熙四十七年雍正八年乾隆八年俱有工程。今無可稽。惟道光九年開濬。在官雖無舊案可查。而民閒記載。尚有刊本。計各漊估土十六萬二百二十八方。橫河王母來橋至下往橋。估土九萬八千五百九十二方。各漊又有丈尺段落。以今淤淺\度之。有增無減。即以舊額核算。開深二十六萬方之土。以為受水之地。又增二十六萬方之土於圩岸之上。以禦水溢。即遇水澇。何患其洩之不速。何患其溢之不可禦。不然。如今己巳年之水。何以濱湖田圩俱不沈沒。而他處皆以倒灌壞也。

  一權民力。精壯農夫。竭一日之力。早作晚息。四人可開一方。其上岸卸土。自四丈起至十丈止。以七丈為率。包工每方須給制錢八百文。器具歸民自備。官可省事。民亦樂從。三十六漊河底土性尚鬆。不致困悴。築壩戽水。亦以包工為程。但須教以用夾壩。否則風挾水力。無不潰者。今己巳年官開。深止魯般尺一尺。給制錢一百四十文。戽水在內。無怪其無益也。且方數實核不過三萬方而止耳。其能通暢乎。

  一乘天時。十月納租事畢。十一月築壩動工。正月告竣。至二月又有事於耕矣。三十六漊蠶桑極盛之地。二月桑枝放茁。必不能興大役也。今己巳年官開。在三月。適逢春雨連綿。竭從事。而民亦奔走不暇矣。

  一申官禁。凡漁籪蘆墩。大礙水道。亟須剷除淨盡。不得籍口納稅。任其阻撓。且蕩稅甚微。除之可耳。三十六漊有居民處。原無蘆葦。其曲折支流。自寇亂後已多淤塞。叢生雜草。小民貪利。或幫為地。或放蘆墩。故陳漊以東至胡漊。各港難通舟楫。即橫河一道。自勝堂橋至下往橋。水涸亦無舟路。當水盛時。河身僅五之一。餘皆蘆葦交錯矣。漊口向有閘板。沿北宋故制。數百年來至道光九年閘板齊備。由官啟閉。額設閘夫。屬大錢巡司專管。夫役口糧。係乾隆閒民捐。此項今無存矣。己巳之開。蘆葦依然。閘亦不設。故無益也。

  一籌工費。查江蘇開河。近年如劉河白茆。俱係借帑攤徵。此攤於田者也。若湖郡則不宜攤於田而宜攤於絲。其不宜攤於田何也。田有正賦。寇亂之後。田未盡墾。履畝未清。正賦不能供。何有於攤徵。則借帑必為官累。並為民累。此湖郡情形與江蘇異。故不宜也。其宜攤於絲何也。絲無定價。且與外洋貿易。而其價半由中國主之。湖民之利。蠶桑為最厚。絲不得價不售。他處不能奪也。故近年籌餉善後諸款遞增。皆取諸外洋者也。此湖郡所獨擅。故宜也。湖絲極旺時。出洋十萬包。寇亂後僅三萬包。桑少故也。每包一千三百二十兩。約售洋泉五百元。今擬每包抽開河費兩元。民閒每家所出無幾。售得百元者出四角。輕而易舉。而於大工可立辦。每年六萬。以三年為限。則十八萬矣。且隨時扣除。一無延欠。獲利本厚。一無怨咨。不經吏胥。一無加耗。況此項雇工。其錢仍散於民閒。取諸民。散諸民。民用其力。而農田水旱有備。不傷財而陰受其利。大有屢慶。何憚而不為哉。或曰。三十六漊事。與湖郡闔境何與。則詰之曰。咽喉梗塞。與全身無關乎。故抽絲捐。必合湖屬城鎮抽之也。

  以上六條。重在立水則與籌工費。此在事前預謀\者。餘四條則臨時之事。東南財賦之區。蘇松嘉湖歲漕數百萬。民閒農田所入。歲且數千萬。今以水利未講之故。至遇淫雨即成大澇。正供既缺。民又坐困。蘇松之水。又自杭嘉湖來。而中閒以太湖三十六漊為之梗。漊之東即震澤縣境。其七十二港形勢略同。而不當苕霅之衝。其勢稍緩。且非浙境。故不贅。

  秀州水利納洩泖湖議

  顧廣譽

  水有上流。有下流。上流者其來源。下流者其去委也。以秀州水勢言之。最上流。則為杭州府臨安縣西五十里於潛縣北四十里之東天目。湖州府安吉縣西南七十五里之西天目也。最下流。則為江蘇松江府上海縣之大海也。然西天目之在湖州者。多合諸水以入太湖。而由運\河以入秀州境。不過十之二三。惟杭州之東天目。與武林諸山之水。由上下塘河遞自西南而東北。而秀州實全受之。大海固為萬水歸墟。要必由東泖入三泖。由三泖入黃浦。然後又由黃浦以入於海。夫上流非人功所能施。而三泖黃浦又在華亭界。潮汐往來。極為洶湧。可無虞其堙塞。所當深考者東泖耳。案志。秀州之水。東出會龍橋。分二支。一由漢塘至平湖。一由魏塘至嘉善。由漢塘東流者。合胥江陶涇諸水。匯為當湖。海鹽鸕鶿\上谷黃道諸湖之水合流而北過柳莊。獨山乍浦諸塘之水入之。東北流由三泖入黃浦。自魏塘東流者。一為華亭塘。東為張涇。匯為風涇之白牛塘。合祥符蕩葉蕩之水。會章練塘東入泖。一為冬瓜湖塘。北流入夏墓蕩。又北入汾湖。又北入澱山湖。東至黃浦入海。此其大概也。夫泖湖既為秀州下流。則宜有洩而無納。然而有納者何也。以海之有潮也。是乃天地閒之美利。人功之所當修。而講水道者之所宜先者也。昔之議秀州水利者。但云相度地勢。莫如疏通各水港。使水之來也有門。去也有路。以是為第一義。此其說誠\然。然在國初至乾隆閒。人事所得盡者祗此耳。若今者旱暵則恃泖湖以為之納。水潦則恃泖湖以為之洩。水利之要。首在通泖。泖通而天時之窮。可以人力補救其閒也。秀州水所由以洩者。嘉善為張涇匯風涇。平湖為泖浦塘東泖。其可由以洩者。即可由以納。然由張涇匯風涇者。其勢紆而緩。能及嘉善。不能及嘉興秀水。由泖浦塘東泖者。其勢直而駛。能及平湖。亦能及嘉興秀水。在嘉慶時。泖浦塘張涇匯風涇。皆汪洋大水也。今則率因海潮灌入。壅為沙陀。每值潮退。舟至膠滯不可行。猝遭水旱。求其納洩之一如人意得乎。故論秀州水利。莫要於疏濬東泖泖浦塘張涇匯風涇。而東泖泖浦塘為尤要。此其視昔有不同者也。蓋乾隆以前。海潮僅至泖浦塘而止。未及當湖也。故乾隆五十年後。遵義王侯恆於東湖濱有問潮亭之建。迨嘉慶年而及當湖矣。迨道光年而及嘉興秀水矣。比年來又已漸被海甯之境。水勢之變遷如此。水勢異乎昔。則言水利亦異於昔。上流之有天目武林。固秀州無窮之利。所慮者。水既過旺。旱又日涸。惟泖湖通。則逢大水其去可速。遇大旱其來有常。然或不能於平時治其要口。若泖浦塘諸處。潮之所漸益遠。其填淤也必益甚。誠\恐旱將無以資灌溉。而水且為患。史遷有言。甚哉水之為利害也。則所以興其利而除其害者。夫烏可以不亟講與。謹為究其源委。摭所見聞。著於篇。惟司民命者擇焉。

  致王補帆中丞論湖州水利書

  吳雲

  前者伏蒙惠顧。垂詢湖郡漊港情形。亟欲振興水利。如雲檮昧。亦復屈尊降貴。不棄葑菲。仰見執事飢溺為心。虛懷若谷。蓋有鑒於兵燹之後。溝澮湮塞。塍岸摧圮。設今不治。民無所賴。起瘡痍而登之衽席。計必以農田為始。夫水利者農田之本。而衣食之原也。竊嘗考東南地勢本低。湖州尤為窪下。萬水所湊。觸地成川。就大要言之。合郡之水。發源於天目諸山。建瓴而下。匯合於碧浪湖。出東運\塘。釃而為渠者。不可以更僕數。要皆分洩各漊港以入太湖。東坡曰。三吳之水。瀦為太湖。太湖之水。溢流吳淞江以入海。歸熙甫稱為古今不易之論。譬之人身。各漊咽喉也。太湖腹也。吳淞等江尾閭也。今欲導漊歸湖。疏湖達江。通江入海。使之血脈貫通水無逆阞。非合兩省之力不為功。昔范文正云。今之世有所興作。橫議先至。在當日已然。況今中原多故。邊塞未靖。時詘舉贏。恐成築舍。不如先其所急。擇要興工。辱承明問。謹就一得之愚。疏於另紙。陵谷變遷。今昔異勢。

点击下载App,搜索"皇朝经世文续编4",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