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團練2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皇朝经世文续编3",免费读到尾

  請飭用兵各省實行民團疏咸豐六年

  沈兆霖

  竊思軍興以來。已踰七載。勞師糜餉。迄無已時。兵勇驕惰成習。幾不可用。雖有利器。久則必鈍。勢固然也。為令之計。惟實行民團。庶無俟增兵益餉。而賊\坐受其困。夫天下至眾者。莫如民賊\。豈有兵勇但驅迫吾民而使之戰。而兵勇顧畏之如虎。此固吾食毛踐土之氓。與其任賊\裹脅而為賊\用。何如使自保衛而為我用。顧自咸豐二年。奉旨飭各省在籍紳士舉行團練後。何嘗不遵旨奉行。而所辦或苟且塞責。或雇募充數。甚且有藉端科歛。恃眾抗糧。從而滋弊者。此種團練。不唯無益。害且甚鉅。夫集民為團練。即周官比閭族黨。管子軌里連鄉之遺意。與招募相似而不同。民團皆本地有家有業之民。招募則出貲雇勇而不問其鄉里。於是市井不逞之徒。皆濫其中。非得錢必不受雇。既不受雇。則藉勇餉自贍。養寇以為久計。而聞警潰逃。又早於受雇之日。豫定於胸中。至平日游街市。酗酒很。其害更有不可勝言者。如就本地之民團練。則其人皆有顧惜身家保衛田廬之意。其賊\至而逃避他鄉。或被脅從者。實官吏不能衛民。民力又不足自衛。不得已而出此。果有官紳為之勸諭激勵。民豈有樂於轉徙。甘於從逆者哉。臣聞江南團練。以六合為最。去金陵密邇。賊\屢犯屢挫。湖北團練。以隨州為最。頻撼賊\鋒。賊\不敢偪。此時之急務。似宜飭下江南安徽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各省。凡遇賊\偪近各州縣。

  各舉公正練達之士紳。實行民團。四鄉則由各各鎮聯為一鄉。城內則由各都各圖合為一隅。皆用本地民人。不招募外勇。先清保甲。次抽壯丁。一月之中。訓練三四次。或五六次。餘日仍聽自謀\生理。有警則四鄉鳴鑼。整眾齊出。城內之練。以一半出城接應。一半登陴防守。各州縣所辦。能歸畫一。尤為至善。或竟查取江南六合湖北隨州之法。參酌遵行。地方大吏密為糾察。紳士中貪詐者黜之。因循者易之。其辦理認真者。不論官紳。保奏一二人以為眾勸。事由紳辦。官為督率。官紳士民上下一心。官知民之自為團練。為身即以為國。民知官之督民團練。為國實以為民。處處皆堅不可犯。賊\必不久自斃矣。又此等民團。切不可徵調助勦。如六合之民。雖稱壯勇。調之出外。恐未見得力。而六合先不足恃。故臣愚以為各自固守。則俱成精銳。一奉徵調。則轉啟疏虞。此又辦民團之尤要者也。臣風聞此次揚郡復陷。逆賊\觀望。不敢遽入。嗣知城內無備。然後令數百賊\匪進城擄掠。夜閒仍回舊營居住。使城中早辦民團。未必遂失。儀徵江浦。亦是如此。蓋賊\所蹂躪之區。皆因無備而來。有備者輒不敢至。我豈能在在而設備哉。亦唯激發吾民。使各自為備。而以兵勇策應其間。如此。則防堵之兵勇可漸省。攻勦之兵勇自漸增。而兵不虞其過單矣。至章程之如何妥便。經費之如何持久。器械之如何豫備。紳士之賢否。如何考覈。各民團之勇怯。如何勸懲。均應由各地方官紳體察情形。悉心酌定。誠\能矢之以實心。持之以實力。官民一氣。眾志成城。無始勤而終怠。無此密而彼疏。則民心日壯。賊\勢日孤。竄無可竄。擄無可擄。或亦救時之要圖乎。若仍前敷衍從事。徒以粉飾外觀。財耗富民之則。荒貧民之業。啟黠民之貪。長奸民之亂。又不如已之之為愈也。臣愚昧之見。是否有當。伏乞皇上聖鑒。

  條陳辦團事宜疏咸豐十年

  沈兆霖

  四月十六日。內閣奉上諭。江蘇等省在籍紳士除業經奉旨辦理團練外其通曉大體律身公正足昭人望者自不乏人即著在京籍隸江蘇安徽浙江河南等省之大小官員將如何團練隨同官兵助勦及防守等一切事宜著各抒所見並各舉所知迅速奏聞毋得虛言搪塞等因欽此。臣惟咸豐三年以後。奉諭旨舉行團練。固已至再至三。乃各省官紳士民。未嘗不遵旨辦理。而賊\勢仍屬披猖。民團卒無成效。良由苟且塗飾。未經實力講求。或募勇以充數。徒取外觀。或藉端以營私。轉成欲壑。無事則恃為威嚇。擾害鄉閭。有警則首先遁逃。流為盜賊\。議者幾謂團練之無益而有損矣。不知名為民團。則當即民以為團。而不可以募勇塞責也。民統於紳。則紳之邪正宜慎擇也。紳倚於官。則官之賢否宜嚴辨也。不歸併於一路。則督察無人。必不能一律堅固也。不專力於四鄉。則城守雖嚴。已難免四面受敵也。官與紳宜兩相孚。不宜兩相阨。兵與民宜兩相顧。不宜兩相仇。任封疆者當知民本吾民。用兵數少。何如用民數多。任將帥者當知兵本衛民。我能救民。自然民能救我。至紳士尤宜精白乃心。深知大義。破除舊習。絕去己私。知現在賊\氛猖獗。非實辦民團。更無安全之法。而悉力以保身家。即協力以維全局。賊\蹤所到。莫不眾志成城。自然野無可掠。民無脅從。兵氣之銷。期諸指日。誠\如聖諭所云正本清源莫要於是者也。臣書生愚昧。謹擬事宜十二條。另繕清單。恭呈御覽。

  一民團必須就本地之民。不可招募也。就土著之民為團。法本周官之比閭族黨。管子之軌里連鄉。與募勇相似而大不相同。民團皆有業之民。彼此識認。良莠周知。易聚亦易散。募勇則招集市井無賴。平居素不相識。出錢雇募。所費既大。勇利其糧。樂於不戰。事平之後。散之極難。故募勇祗軍中暫時用之。以補兵之不足。若令散在民閒。則嚇詐騷擾。其害百出。此次辦團。不准招募充數。務就本地土著。由紳士揀選精壯。按名造冊。分期練藝。無事之日。各安本業。一經調遣。即刻會聚。迄事平而止。

  一宜分別最要次要也。人情急則奮。緩則怠。寇氛甚遠。而欲舉團練。富者憚於出財。貧者艱於出力。苟安者議其多事。貪利者便其誅求。未見利。徒見害。臣以為宜分別辦理。以近賊\一二百里為最要。距賊\稍遠中隔一二州縣者為次要。若遠在四百里外。無須即辦團練。但宜嚴查保甲。使戶口瞭如指掌。奸宄無從匿。以為日後辦團張本。

  一各州縣宜一律辦團。無使一處疏漏也。民團既分別最要次要便宜。使近賊\之州縣。嚴加訓練。處處皆成勁旅。惟各州縣辦法不同。當擇其最為妥善有裨實用者。勸諭他處照式辦理。否則與賊\附近之處。有一處虞。賊\便乘虛而出擾他處。并辦得嚴密之州縣。亦同歸無益矣。

  一辦團宜四鄉加密也。城中居民。不及鄉村之多。宜分東西南北四鄉。分設團總。中小之村。歸併大村。團總總司其事。又須互相策應。如賊\由南路來。則南路迎擊之。東西兩鄉聞警。即以一半速赴協勦。城中兵勇分出接應。推之各鄉皆然。賊\輕易不能抵城。自無連城失陷之虞矣。至城中當以細查保甲為重。逐戶逐日。盤詰來往之人。街巷分立柵。夜間關更。俾奸宄無從匿。有四鄉之團。足以自固。城中辦團可。不辦團亦可。應聽各官紳斟酌妥辦。

  一須擇賢牧令也。團練雖責成紳士。而牧令不賢。不惟無益。而且有害。數年以來。各處何常不辦團練。而官紳往往不能浹洽。大抵各存意見者半。付之不問者半。不知紳不與官為一。則諸事皆窒礙難行。各存意見。必至互相阻撓。付之不問。必至漸滋流弊。再有一二劣紳。攘臂其間。而害不可勝言矣。試思一邑中紳士庶民。皆牧令之赤子。牧令平日果能持正愛民。一經剴切勸諭。自必人人思奮。訪有劣紳。不難鳴之於眾。斥去更換。何不可為。而必各存意見。付之不問乎。臣以為此次實辦民團。應請飭下各督撫於近賊\州縣遴選賢員。貪酷者無論矣。即乖張拘執疲者。均撤回更換。總以盡心民事者為上。庶團練可期得力矣。

  一須有大員督辦也。州縣既得賢員分辦。無督辦之員。則何處精密。何處懈。無由知悉。辦法不畫一。緩急仍不足恃。故必須就地勢聯絡。分為幾路。各路派一道府大員以督察之。紳士不可用者。隨時斥退。章程不如法者。隨時更改。總使一路聯為一氣。而後處處周密。可收指臂之助。

  一官兵民團宜互相策應也。民團素不習戰攻。火器刀矛等。均非所嫺。官兵攻勦之處。所在團練。協力助勦。不得株守觀望。惟遇民團有急。由該牧令請援。官兵亦宜速往救應。成輔車相依之勢。

  一宜擇要害設卡盤查也。四鄉均有團練。平時不容奸宄溷。惟路途必有要隘。可由各團總公議。擇要設卡。嚴查出入之人。姓名籍貫。必有根據。方准放行。如有形跡可疑者。拏送地方官究辦。

  一民團祗可助戰不宜調遣也。勸辦民團。必以自衛身家動之。而後情踴躍。本處爭戰。自當盡力。若因其勇敢。令聽調遣。則此輩本係安居樂業之人。一聞此信。必且即時解散。且遷地勿良。地勢人情。皆非熟習。調去亦必不得力。況離開鄉土。便變民團為練勇。舊業已經失去。將來遣散。更多費手。

  一立功宜即獎勵也。團練雖係自衛身家。然既殺賊\立功。則獎賞當較官兵稍優。蓋官兵係在營食糧。例應出力之人。民團乃舍業急公。不顧軀命之士。在朝廷自宜量加優待。乃近來奏請給獎者固不乏人。而攘其功以予將帥者亦正不少。應請飭下各督撫及統兵大臣。遇各團中實有卓著戰功。擒賊\名酋者。帶隊團總請賞官職。餘給獎賞。既可以勵團練。亦可以激將士。其有陣亡之勇。均宜一體議。

  一團費宜自捐自辦也。民團皆有恆業之人。所費本屬無多。惟製備器械。操練獎賞。及聞警時一切支應。亦自不少。總令富戶出錢米。貧民供職役。均由各鄉自捐自辦。如有劣紳借捐漁利者。團總立予斥去。

  一民團辦成防兵可省也。現在各營兵勇。數本不多。各口分防。為數益少。若民團既無一處漏。要害又俱有盤查。則防兵便可陸續裁撤。兵合則見多。攻勦更可得力。

  上祁宮保書

  張杓

  杓頓首謹言。近日冠蓋場中。嘖嘖相傳。謂團練已行。可恃無恐。杓詢諸鄉友。則云委員曾到矣。紳士曾來矣。鄉中主事者。亦曾集衿耆會議矣。然所謂團練之人。皆自固吾圉。問其為公家出力者。究不知誰何氏。豈上以實求。而下以虛應歟。抑上之所以求之者。不盡其道歟。竊謂團練之法。當先分別流品。以激揚士氣。此次用兵敗壞決裂。至不忍言。而貪功蒙賞之徒。白頂藍翎。相望於路。有識者恥之。而無恥者乃從而效之。紛紛呈報團練。多者六七百。少者三五百。指名某鄉某堡。確鑿無疑。實皆烏有先生憑虛公子。委員赴鄉查驗。則僱人應卯。人給青錢三十。所費不過十餘千。以足所屯之數。委員去後。盡化雲。此一類也。更有無賴鄉紳。陽託報之名。陰作自營之計。率烏合之眾。聲稱奉憲團練。恐嚇愚民。在陸則騷擾村莊。強梁不法。在水則盤詰商旅。訛詐多端。但求囊橐之充。不惜聲名之敗。此又一類也。一則以無為有。是謂之欺。一則假公濟私。是謂之鄙。欺與鄙。皆有血性者所不為。而彼恬然為之。賊\平且奮臂以爭功。不平則潛身而免戮。蓋有賞無罰。軍令太寬。致宵小得行其僥倖也。端人正士。羞與為伍。因之匿而不出者有之。行而不決者亦有之。我宮保開誠\心。布公道。不以苛妎應物。

  不以逆億待人。彼以慕義而來。方且以為手足。以為心腹。謂予有禦侮。可以扞城吾民。豈知海藻江萍。全無根蒂。苞稂桀莠。徒害嘉禾。若不將此類盡數芟除。恐正氣不伸。邪用事。受其蒙蔽。坐擁虛名。敵愾無人。何以制勝。竊為宮保憂也。是故欲行團練。必須專責鄉望。而欲用鄉望必須妥議章程。非鄉望則團練不精。無章程則鄉望之言不信。凡賞罰撫各款。請詳細開列。刊版刷印。遣人持赴鄉中。齊集鄉民。人給一紙。家諭戶曉。咸使聞知。大率賞罰宜均。而更重於賞。人情貪生畏死。大都為妻拏計耳。貧民竭肩背之力。僅給饔飧。縱享壽百年。無銖黍之積。遺於妻子。誠\能使陣亡者得二百金。其家屬。是生而困者死而亨。將有樂死惡生捐軀恐後者。東山詩序曰。君子之於人。敘其情而憫其勞。所以悅也。易曰。悅以先民。民忘其勞。悅以犯難。民忘其死。其是之謂乎。至若軍務所需火藥為重。石子頭以上各村。距省路程。遠者百里。近亦四五十里。往返動需時日。石歧營有火藥局焉。請撥精良者廣儲之。三數日間從而接續之。俾鄉民便於取攜。不致臨時告匱。并請擇端正廉潔具有天良者。或官或士。坐鎮於該鄉社學中。凡陣亡受傷者。克敵告捷者。察其真偽。覈其多寡。支領火藥及犒銀兩。稽其出入之數。則下無浮冒之弊。上無剝蝕之虞。賞罰嚴明。防範周密。士尚有不用命者歟。吾不信也。幸虛懷而採納之。抑杓更有請者。邊釁之開。造端吾粵。繼乃株連於浙。今復波及於閩。深九重宵旰之憂。貽百姓流離之苦。心竊痛焉。縱謂兵革不能往救。亦當設法以解其圍。今請宮保俯照前書所言。即日備辦船隻。頒發口糧銃火藥器械。傳諭諸鄉。限三日內。各成壁壘。部署整嚴。一面號召虎門內外各鄉。集敢死士萬餘。坐駕石船堵截於沙角外。鄉民於沙角內修築台。逆夷聞之。當回帆指粵。我兵激於忠義。一鼓作氣。必奏膚功。且彼勢既分。即可紓廈門之急。地方官得從容克復。不致嫁禍於鄰封。杓淺\人也。心有所見。口輒宣之。宮保以為賈山之至言耶。杜牧之罪言耶。臨書激切。不勝戰慄。

  上裕撫軍論團練事宜書

  楊士達

  昨承詢地方利弊。輒以團練事宜上陳。意有未畢。請暢論之。江西東連閩浙。西接荊湘。北控淮右。南通交廣。固川陸一大都會也。然而僻在南服。川谷環縈。藏淵萃藪。芽櫱易萌。防禦之道當豫。庶消患於無形。且夫思患豫防之道。城可恃者。則以守城為安。城不可恃者。則以四鄉為守。江西當吳楚閩粵之交。萬一有事。腹背受敵。郡邑城池不皆可恃。是莫如守四鄉。保甲者。鄉人所恃以無恐也。今雖通省奉行保甲具文。近者海氛不靖。幾於遠近騷然。急宜整頓。以收保甲之實效。整頓。不必拘十戶為牌十牌為甲十甲為保之舊。但隨其村落所在。設立村長。村長之多寡。視村莊大小為準。立村長。由公舉不由官。務使各相董率。又發給印單。按戶書其姓名習業。申禁令。嚴稽察。是雖未足以弭盜。實足以懾土寇之氣。遏大盜之萌。何則。盜賊\入境。必恃內應。猶物必先朽而後蟲生。果能嚴行保甲。按戶編籍。出必稽其所自往。入必詰其所自來。則內應無由生。奸細蔑由匿。索既除。雖大盜亦不敢輕入。此保甲足以守四境之大驗也。若夫江南沿海團練之法。宜就其地勢所便。合數村團為一總。而於各村中設立練長。練長即以村長承充。其人必公舉有威望且公正服眾者。以專責成。至鄰境接壤之處。又必細察情形。某地為要害處所。某鄉某水某山。為出入往來必經之道。則於某處設一大總。而使附近各村應之。

  一村有警。首尾策應。鄉自為守。人自為防。無徵發之勞。有敵愾之用。既省軍糧。尤資捍衛。雖未足以破賊\。固可以作官軍之鄉導。壯官軍之聲勢矣。行團練。不許蓄大。以杜奸萌。但戶出一丁。授之器械。使習於家。以時日集而教之。視藝之高下為賞罰。寇至則閉寨登陴。而官出精兵以牽制賊\勢。寇攻則救。寇退則追。俾奔竄而不得反襲。俾枵腹而無所得食。然後因敵之勞。而以逸勝之。伺賊\之匱。而以飽勝之。此團練之益也。雖然。未可恃也。左氏傳曰。鄖人軍其郊。必不戒。兵法。自戰其地為散地。蓋自戰其地。則室家妻子之戀。足長其怯而餒其氣。餒且怯。未有不僨事者。今試行團練之法於四鄉。而鄉村之中。近者相距一二里。遠者十數里。地隔力分。非若兵弁之萃於一營。充村長者。皆鄉里交游。非若弁員之臨其屬。有嚴法重罰之可鼓其氣。且寇盜之來。飄忽無定。或夜深劫殺。或分道剽掠。鄉村不習金鼓。膽氣未堅。各顧其家。易至潰散。散則力弱。如獵狐兔。昔嘉慶閒。川陝團勇。死於教匪者以千百計。職是故也。

  故欲行團練。莫如奏請築寨。查寨堡之築。當嘉慶初。教匪雲擾。秦蜀楚行之。頗著成效。今試言其利。州縣城垣。廣隘不同。其必不足以容一縣之人則同。且距城遠者。雖欲入保。寇至有莫及之勢。惟四鄉寨堡一立。則室家皆聚。鄉勇無內顧之憂。人心自固。不憂潰散。其利一。寇盜往往因糧於我。故以掠地為能。惟聚鄉村之老弱婦女貨財米穀。收入寨堡。則敵野掠無所獲。其勢易饑。不能久淹。其利二。勸一邑之民。捐輸修城。則鄉居造為城郭無與於鄉之說。觀望勿前。惟隨所在都鄙。興築寨堡。又不假胥吏之手。則事必易集。其利三。有此三利。何憚不為。且夫練兵貴練其膽數者。練膽之方也。膽堅則志奮。志奮則事濟矣。然築寨非團練已成。則始事之防禦不備。團練非寨堡已固。則臨事之呼應不靈。寨堡非董率有方。則未事之渙散不一。相其宜。酌其通。率此以往。庶其有功。抑又聞之。世俗狃於習故。難以慮始。非以威制之。則令不行。而臨事制變。先在乎賞罰嚴明。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儲賞之費。不可不豫。顧富人多吝。未肯輸貲。破其慳貪。損其有餘。勿事姑息。以成大防。是在良有司。迂謬之見。惟閣下採之。

  與吳中翰論時勢書咸豐三年

  魯一同

  流賊\之

点击下载App,搜索"皇朝经世文续编3",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