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開湖南煤鐵礦示光緒十六年
兩湖總督張之洞
照得湖南煤鐵之利。自昔甲於天下。道光以前。江浙沿海各省。無不仰資湖南之煤鐵。每歲利入不貲。以故湘省富饒。自昔已著。小民家給人足。易於謀\生。由於擅煤鐵之利也。自與洋人互市。洋煤洋鐵。闌入內地。洋鐵洋煤之銷路佔進一步。則湘鐵湘煤之銷路退縮一步。以致湖南煤鐵。不能售出境外。其利皆為洋人所佔。生齒愈繁。謀\生亦愈絀。職此故也。如果湖南之土貨不能售出。而洋貨亦不能售入。則得失猶足相抵。今洋布羽呢鐘表鴉片等凡百洋貨。湘省亦未嘗不銷。則每年耗漏湘民之脂膏。無一款可以相抵。此坐敝之道也。再越數年。必致民生愈困。生計愈窮。則雖閉關自守。而精華外耗。亦終無以自全。此中利害。湘省父老。當必計之審矣。本部堂既督兼圻。視湘民猶我子弟。為父兄者。視子弟之產業日耗。而不思設法挽回。愧無以對爾民。早夜籌思。竊嘗得其消長之故。蓋湘省煤鐵不敵外洋者。正坐外國煤鐵大半藉機器之力。以省人工。中國則全用人力。終歲所獲。不敵彼一日之工。百夫所營。不敵彼一機之力。較其出產。則又洋鐵精而華鐵粗。洋煤賤而華煤貴。相形見絀。何能與之爭衡。華人終日胼胝。猶不足以餬口。勞不償費。是以日見其衰。然而事在人為。道貴善變。洋人巧而華人未嘗拙也。
洋人智而華人未嘗愚也。誠\能大開風氣。自用機器開採。則煤鐵驟增數倍。既奪洋人之長技。復塞中國之漏卮。而固非用夷以變夏也。本部堂素知湘省士民。深惡洋人。不容入境。其忠義之氣。嫉惡之心。與粵東三元里民異省同風。殊堪嘉尚。但所惡在人。不必遷怒於器。況機器本中國所素有。並非創始於西人。即如璿璣玉衡。為渾天之祖。輪輿耒耜。開機器之先。姬公造指南之車。子貢垂桔槔之制。諸葛之流馬。楊么之輪船。以及木鳶傀儡。水漏銅壺。皆機器之濫觴。即近今如紡織機具龍骨水車水確風輪絞關井綆。孰非我中國自古流傳之遺制。世人不察。目機器為洋人之絕技。而不知乃拾我唾餘。不過洋人不惜工本。製作稍精耳。然今各省設立船政機器等局。自造輪船槍。廣東上海。且多民廠。所造機器。無一不出於華人。原不盡購諸外國。華人自造之而自用之。與洋人直同風馬。是機器者。名為出於洋法。而其實乃仿自中華。名為規西形。而其實乃造諸中國。惟鄂省鍊鐵機器。體大思精。中國鐵礦未成。不得不購諸外國。藉為煉丹之汞母。將來以母生子。亦可製造無窮。若採煤機器。則不外抽水起重兩種。為數無多。中國尤不難自造。鄂省現辦煤鐵。論大勢則煤鐵並重。論日用則需煤尤多。儻能添用機器以助人力。則出數增多。用人用船亦愈眾。從前用百人者。今可增至四五百人。從前用千船者。今可增至四五千船。從前銷至漢口者。今可銷往下游以敵洋產。上為國家興利源。下為小民開生計。而實所以陰拒洋人。為湘省策其萬全。計無逾此。
此本部堂欲用機器之苦心。與我湘省士民立意。初無二致。故特遴派精於礦學之委員。祇帶中國礦師。中國圖籍。並不攜帶洋匠一人。往衡州寶慶一帶產煤之區。為相度。何處可用舊窿。何處應用新井。購買抽水起重各機。其價若干。建廠造屋。其費若干。各就地勢運\道情形。逐一詳估。為宣諭。令爾民曉然於機器之利益。自可廣為開採。以保中國之利權。從前中國各省開礦。垂為厲禁。誠\恐眾聚難散。易滋事端。今朝廷寬大。一律弛禁。此亦千載一時。爾小民正當趁此機會。自為設法。其有力者。自購中國機器試辦。無力者。稟請官為代造租用。如不自置。又不願租。則官買山場。雇夫開採。其煤皆官為收買。以供鄂省鍊鐵之需。當優給價值。決不抑勒。其肩挑船運\之人儘可就廠挑運\。俾得自食其力。亦當優給工價。凡此委曲代謀\。無非為小民籌衣食之資。並非與商賈爭錙銖之利。利在小民。本部堂有何私焉。湘省士民明理者多。當必共諒此心。切切毋違。特示。
......购买会员看全站小说,或者下载APP免费观看所有作品 点击立即下载,搜索"皇朝经世文续编3",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