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官制3
加入书架 A- A+

  通論漢唐以來頒祿之制

  孫鼎臣

  昔張敞蕭望之之言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今小吏俸率不足。雖欲潔身為廉。其勢不能。故頒祿之制。不可不考也。續漢志。大將軍三公俸。月二百五十斛。中二千石月百八十斛。二千石月百二十斛。比二千石月百斛。千石月八十斛。六百石月七十斛。比六百石月五十斛。四百石月四十五斛。比四百石月四十斛。三百石月四十斛。比三百石月三十七斛。二百石月三十斛。比二百石月二十七斛。百石月十六斛。斗食月十一斛。佐史月八斛。凡諸受俸。半錢半穀。唐會要。開元二十四年。敕百官料錢合為一色。隨月給付。總稱月俸。一品錢三萬一千。遞降至九品千九百一十七。祿米。歲再給。一品七百斛。遞降至從九品五十二斛。外官降一等。其外有職田。自十二頃至二頃止。大歷十二年。加京官俸。定節度使以下至簿尉俸祿。貞元四年。李泌奏。京官俸太薄。自三師以下倍其俸。自是京官益重。會昌又倍之。新唐書所載。據會昌之制。今以職官志參之。略舉其數。正一品三師。月俸錢二百萬。三公百六十萬。遞降至正五品上八萬。從五品上四萬。正從九品萬六千。外官節度使三十萬。觀察使十萬。刺史知軍事七萬。鴘赤縣令四萬五千。畿縣上縣令四萬。而建中時。復置手力資課。左右衛上將軍以下。又有六雜給。一糧米。二鹽。三私馬。四手力。五隨身六春冬服。祿糈視開元大歷加厚矣。僖昭亂離。國用窘乏。至天祐中止給其半。梁開平三年。始令全給。唐同光初以折支非實。

  減半實支。自後半俸。復從虛折。周顯德三年。乃給實錢。五代官箴多黷。亦由祿不足以贍其家也。宋初略依後唐之制。元豐一新官制。職事官以寄祿高下。分行守試三等。而在京官司供給。併為職錢。如大夫為郎官。既請大夫俸。又給郎官職錢。俸外有春冬服。綾絹棉各有等。崇甯間。又增給食料等錢。此外又有傔人衣糧茶酒廚料薪蒿炭鹽諸物之給。紹興參用嘉祐元豐政和舊制。其料錢之數。開府儀同三司。月一百貫。特進九十貫。金紫光祿銀青光祿大夫六十貫。遞降至宣教郎十五貫。宣議郎十二貫。承事郎十貫。承奉郎八貫。承務郎七貫。其職錢之數。宰相樞密使。月三百貫。知樞密參知樞副同知僉書樞密皆二百貫。六部尚書。行六十貫。守五十五貫。試五十貫。遞降至秘書郎著作佐郎大理司直評事。行二十二貫。守試遞減其二。祕書省校書郎。行十八貫。守試遞減其二。正字。行十六貫。守試遞減其一。其祿粟之數。宰相樞密使參知樞副同知僉書樞密。皆一百石。節度百五十石。承宣觀察防禦諸使一百石。團練使刺史五十石。其餘京畿守令幕職。自十石七石至於二石各有等。其職田之數。慶歷中。定大藩長吏二十頃。通判八頃。判官五頃。幕職四頃。節度長吏十五頃。通判七頃。判官四頃。幕職三頃五十畝。而外官又有公用錢。諸殿閣大學士直學士侍制等。有添支米麵諸物。宋政仁厚。優恤臣下如此。

  元至元二十二年。定百官俸。略志其數。太師太傅太保俸。一百四十貫。米十五石。中書左右丞同六部尚書七十八貫。米八石。侍郎五十三貫三錢三分五釐。米五石。六部郎中從五品三十四貫六錢六分六釐。米三石。員外郎從六品二十八貫。米三石。大都路達嚕噶齊一百三十貫。總管同副一百二十貫。行省左丞相二百貫。平章政事一百六十六貫六錢六分六釐。上府達嚕噶齊八十貫。散府六十貫。知府同。上縣達嚕噶齊五十貫。州尹同。中縣四十貫。知州同。上縣二十貫。縣尹同。至元二十一年。定江南行省諸司職田。比腹裏減半。職田自唐宋相沿。至元不改。及明而其制遂廢。明洪武二十五年。定百官月糧。正一品。月俸米八十七石。從一品至正三品。遞減十三石。至三十五石。從三品二十六石。正四品二十四石。正五品十六石。從五品十四石。正六品十石。從六品八石。正七品至從九品遞減五斗。至五石而止。皆全給米。間兼錢鈔。錢一千。鈔一貫。抵米一石。成祖時。米鈔兼支。官高者支米十之四五。卑者支十之七八。每石鈔十貫。

......

购买会员看全站小说,或者下载APP免费观看所有作品 点击立即下载,搜索"皇朝经世文续编1",免费读到尾
点击下载App,搜索"皇朝经世文续编1",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