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免费读到尾

  發背方

  發背第三論方

  論曰:凡發背,皆因服食五石、寒食、更生散所致,亦有單服鍾乳而發者,又有生平不服而自發者,此是上代有服之者。其候率多於背兩胛間起,初如粟米大,或痛或癢,仍作赤色,人皆初不以為事,日漸長大,不過十日遂至於死。其臨困之時,已闊三寸、高一寸,瘡有數十孔,以手按之,諸孔中皆膿出,尋時失音。所以養生者,小覺背上癢痛有異,即火急取凈土,水和如泥,捻作餅子,厚二分、闊一寸半,以粗艾大作炷,灸泥餅上,帖著瘡上灸之,一炷一易餅子。若粟米大時,可灸七餅子即瘥;如榆莢大,灸七七餅炷即瘥;如錢大,可日夜灸之,不限炷數。仍服五香連翹湯及鐵漿諸藥攻之,乃愈。又法:諸發背未作大膿,可以冷水射之,浸石令冷熨之,日夜莫住,瘥乃止。此病忌麵、酒、五辛等。亦有當兩肩上發者。

  凡服石人,皆須勞役四體,無令自安。如其不爾者,多有發動。亦不得遂便恣意取暖,稱己適情,必須遺欲以取寒凍,雖當時不寧,於後在身多有所益,終無發動之慮耳。

  凡腫起背胛間,頭白如黍粟,四邊相連,腫赤黑,令人悶亂,即名發背也。禁房室、酒肉、蒜麵。若不灸治,即入內殺人。若灸,當瘡上七八百壯。有人不識,多作雜腫治者,皆死。

  治發背及癰腫已潰未潰方:

  右用香豉三升,少與水和,熟搗成強泥,依腫作餅子,厚三分已上。有孔勿覆孔上,布豉餅,以艾列其上,灸之使溫溫而熱,勿令破肉。如熱痛,即急易之,患當減。快得安穩,一日二度灸之。如先有瘡孔,孔中得汁出即瘥。

  治癰疽發背已潰未潰,及諸毒腫方:

  枯簍根榆白皮胡燕窠鼠室土

  右四味,各等分,為末。以女人月經衣,水洗取汁和如泥,封腫上,乾即易。潰者四面封之,已覺即封,從一日至五日,令瘥。

  治發背,背上初欲結腫方:

  大黃升麻黃苓甘草各三兩梔子三七枚

  右五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取快利便止,不利更進。

  內補散,治癰疽發背已潰,排膿生肉方:

  當歸桂心各二兩人參芎藭厚朴防風甘草白芷桔梗各一兩

  右九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二。未瘥更服,勿絕。《外臺》無防風、甘草、白芷。

  又方,治癰疽發背方:

  蜀椒乾薑黃苓人參各二分桂心一分小豆一合半白斂甘草附子防風各一兩芎藭二兩

  右十一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二。

  李根皮散,治癰疽發背及小小瘰

点击下载App,搜索"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