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之二物,神不能測,聖不能知,一陰一陽,分理四方,千變萬化,制伏眾石,作道之本,為丹之源。且鉛也外黑,水數一也;砂色內白,金數四也。以一配四,五義立焉。曰:道之將極矣!在乎神丹。今奉解釋,悲感交契,為當二物,便用為復,別有枝葉,二物為根,八石為莖。曰:往聞先生云:金王填補天地,況其人乎!願盡聞之,開發心目。曰:子既隨吾,何慮不得。夫道不可倉卒而得之,求真不可卒爾而得之,更待他日,為子一論。
八卦繫象指明第三
祟籥子曰:八卦之精,擊象於月,此道至大,非口談說,為子寫圖,令子分別。
初三日夕,月出庚,其象宸,其精木,其味酸,其名青。
初八日夕,月出丁,其象兌,其精金,其味辛,其名白。
十三日夕,月出甲,金,其味辛,其名白。
十六日平明,月見辛,其象巽,其精木,其味酸,其名青。
二十三日平明,月見丙,其象艮,其精土,其味甘,其名雄。
二十九日平明,月沒乙,其象坤,其精土,其味甘,其名雌。
柔籥子曰:子欲思此,務精心神道,自通天符。問曰:曾聞先生之言八卦者,八石也,今見其六,不見其二,可盡聞之乎!答曰:此之二象,天地尚隱,吾何敢泄天道耶?吾實不經師訣,為精感所通耳。乃詣為言,遂反心入無,七日六夕,乃悟耳。神會似見五金仙君,為說三化五轉之道,不知所以然矣!行于陌上,鼓腹而歌,詣吾門曰:小子已明矣!吾謂之曰:嘉乎長生之道,子之得矣!
四序剛柔成歲第四
橐籥子曰:天以四時,成乎萬物;人以四氣,養其形骸。況爐火妙道,而不法之乎?問曰:爐火妙道,何也?對曰:天之道陽動於子,而昇於巳,春夏也,陰萌於午,而降於亥,秋冬也。四時氣順,而一歲成焉九日炎盛,五金飛焉。曰:向聞先生之言,若出演垮而涉滄海者矣!
九一道備無為第五
橐籥子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夫道始一而終九,是故金丹九轉,必備五常,皇由陰陽之所生,乃悉天地以奉之。萬象通,精神靈,合啟一象不足,即瓦礫何殊!故能變化骨肉,輕氣真身,獲廣莫之逍遙,遂大羅之放逸。於是生死冰浮,塵濁煙收,拜倒景,之玉皇,禮生清之宮闕,或受命於束華,奉冊於霄漢,亦明七代之福,積善哉無為,不弘而自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