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炙毂子诗格",免费读到尾

  ○玄律体

  诗云:“八月九月芦花飞。”上四字全用侧声。“南溪老翁垂钓归。”上四字全用平声。“秋山人檐翠滴滴”律全用平。“野艇倚槛云依依。”律全用侧。

  ○背律体

  《咏柳诗》:“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巫娥庙裹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此后第五句第二字合用侧声带起,却用平声,是背律也。“不将榆荚共争翠,深感杏花相映红。”此是大才,不拘常格之体。

  ○讦调体

  李郢诗:“青蛇上竹一种色,黄蝶隔溪无限情。”此“种”字合用平而用侧,是讦调也。

  ○双关体

  李端公诗:“却到城中事事伤,惠休归寂贾生亡。谁人收得章句箧。”“句”字亦合用平,今用侧字,亦是讦调。“独我重经苔藓房。一命未沾为逐客,万缘初尽别空王。”此一句哭贾生,一句哭僧,是双关也。

  ○模写景象含蓄体

  诗云:“一点孤灯人梦觉,万重寒叶雨声多。”此二句模写灯雨之景象,含蓄凄惨之情。

  ○两句一意体

  诗云:“如何百年内,不见一人闲。”此二句虽属对,而十字血脉相连。

  ○句病体

  诗云:“沙摧金井竭,树老玉阶平。”上句五字一体,血脉相连。若“树”与“玉阶”是二物,各体血脉不相连。

  ○句内叠韵体

  诗云:“风吹榆荚叶,雨打木瓜花。”此诗“荚叶”、“瓜花”末句叠韵。

点击下载App,搜索"炙毂子诗格",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