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香艳丛书1",免费读到尾

  花神记

  粤西藩署园中《花神记》,某方伯作也。王绶庵少尉向余言之。记云:“余癖园于署之东,鉴池于亭之侧。土工得骨一具以告,埋香无主,葬玉有方,命别为掩之。不知何代,亦不知何人也。已而有登紫姑坛来致谢者,曰:‘妾姓阮氏,字凤凰,本女校书也。生长安中,流寓粤右。值滇藩吴三桂之变,睢阳人少,人肉无多;魏博兵危,鬼雄有几!妾与民间寒士王玉峰定情有约,王既血刃,妾亦投缳。时则康熙初年也。赵氏一块肉,昔属民家;滕王三尺坟,今托官宇。’余闻而悲之,因为传之曰:‘昔小玉之于君虞,双文之于微之,女之致情于男,古诚有之,兹殆过矣。呜呼!太白高歌,犹怜飞燕;小青饮泣,伤感孤鸾。惟其能以情死,故能以魄生。拾碎玉于池中,筑钱塘苏小之墓;仿乞文于地下,作同州清娱之铭。凰生于顺治初年,殁于康熙初年。生年十九,殁将二百秋矣!生也不辰,烟花寥落;死而不朽,残骨缤纷。’余不敢冒掩骼之仁,亦不能不作葬花之志。故书其事,且肖其像,使于园中为司花使云。”又诗曰:

  名园珍重出墙枝,小传曾刊倚壁碑。

  葬玉埋香多韵事,有人亲志郭公姬。

  亦韵事也。

  校书答客

  阳少南孝廉,初游某县幕,与女校书某识。时女方雏年,越数载重至,阳已于思,女亦颀而长矣。一日,与旧侣秦寿芝同访之,秦讶其长曰:“三年不见,何长之速也。”阳戏调之曰:“女儿家日近男子,故易长耳。”女冁然前捋其须曰:“虬髯公殆亦日近女儿而易老耶。”三人相视而笑,语虽诙谐,实足发人深省。

  宫词

  宫词之体,宜美不宜刺,言之可无罪也。然专写宫闱嬉戏,服御奢华,亦殊失言诗之旨。王仲初、花蕊夫人二诗,为此体之祖,其后作者代有其人。惟非当时臣妾,则易着笔矣。仲初百首中,余尤爱其“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杀,玉鞭遮到马蹄前。”其圣主仁民爱物之意,隐然言表,颂中寓讽,斯为此体当行。

  六如亭诗

  东坡有妾曰“朝云”,姓王氏,随侍惠州。年三十二殁,葬于惠州小西湖竹桥之西。东坡自额曰“六如亭”,因姬生前爱诵六如偈也。过客题诗,不下什伯,佳者绝少,惟喻少白一绝云:

  花田寂寞草青青,麦饭谁来吊素馨。

  修得侬家好夫婿。至今人拜六如亭。

  洵不愧名作。

  不肯红无心绿

  绍兴缣帛,有一等似皂而淡者,谓之不肯红,亦退红之类,见《老学庵笔记》。厉太鸿《南宋纪事》诗云:“舞儿二八腰身小,染就春衫不肯红。”即此也。俗称淡青色为无心绿,以之作对,洵称佳偶。

  张秀士

  鬼神之事不可遽信其无,寻常果报,见于书中者多矣。湖南某科秋试,一浏阳士子入闱后,夜半忽于卷首大书八绝句,题毕自经死。其诗叙事甚显,惜仅记其七。诗云:

  蓦地姻缘已结成,呜呼一别十三春。

  而今场屋重相会,郎面依稀认得真。

  君携奴手入罗帏,奴道亲言不可违。

  郎说还家遣媒妁,随行六礼聘奴归。

  谁料君心异妾心,妾心无日不思君。

  君归一载方三月,遗妾何殊陌路人。

  楼台鼓乐闹喧哗,问婢谁家嫁小娃。

  婢道前年张秀士,而今娶得郭三家。

  伤心肠断如刀割,一段闲愁睡不成。

  今夜月明人静后,青绫一幅了残生。

  今岁神巡赫更威,五更才许入秋闱。

  来时寻遍东西庑,誓与郎君结伴归。

  一片痴心死未灰,怜侬有约子无媒。

  滔天罪恶由君作,孽镜台前讯一回。

  观此则轻薄子可思自反矣。

  诗女子墓

  贵州省城东门外,栖霞山下,有诗女子墓。不详其名,碑阴刻集唐七绝二首云:

  闲同姊妹到山家,云澹风微日已斜。

  袖裹天香三百斛,随风散作白莲花。

  遥指红楼是妾家,乌衣巷口夕阳斜。

  自恨身轻不如燕,衔取香泥葬落花。

  玉如女史

  布衣陈梅臣之母王玉如女史,山阴人,通经史,工诗画。于归后,中年从夫,游幕榕城,适寇至,避地江乡,望外不至,曾口占绝句云:

  潇潇风雨过横塘,添得书屏一味凉。

  众鸟投林栖已定,如何飞燕未归堂。

  离怀愁思,情见乎词。有诗三册,惜兵燹之后,都为灰烬矣。

  芷杳女史诗

  桃花马上劈吟笺,回首家山路几千。

  消受软红尘十丈,易阳门外月如烟。

  又:

  朔风吹到满城鸡,铃柝声中月向低。

  记得去年今夜梦,梅花香里在辽西。

  此钱芷香女史题壁诗也,于易阳旅店见之。

  老妓行

  朱子良太守,山阴人,名尔辅,喜吟咏,着有《履冰卧雪诗》三册,曾以见示,佳句甚多,余尤爱其《老妓行》一篇。云:

  春风层层吹帘幕,流莺无情燕子恶。

  青楼老大感岁华,含羞无语泪珠落。

  忆昔少年歌舞场,裙绣芙蓉簪芍药。

  旗亭擅名争缠头,白玉为梁金为屋。

  秋风春月丝竹声,朝朝暮暮金尊乐。

  浔阳江头度等闲,燕子楼中守旧约。

  杨花零落桃花飞,萍自无根蓬自弱。

  旧时巧样妆,而今名盛传。

  长安旧宅琵琶谱,而今弦索家家抚。

  君不见,旧时教坊诸姊妹,十年前已随朝贵。

  字拟句摹,极似《长庆集》中得意之作,可谓唐临晋贴,几于乱真。

  夜来香

  花中之夜来香,直北颇贵。在都时,曾以当十钱百文买花数朵。及至粤西,人多取以入馔,虽煮鹤爨桐,大杀风景,然风味亦颇清美。余谓于餐菊之外又添一故事。一日,与秦寿芝诸君子,酒楼小饮,适有此品,寿芝言此三字对难其偶。余戏拈盏中春不老示之,一时同人颇以为工,盖因其本地风光耳。

  桃花扇题辞

  荣吉甫茂才题《桃花扇》三绝云:

  高岭寒梅锁寂寥,白门疏柳剩萧条。

  行人到此休回首,一瞥繁华抵六朝。

  桃花零乱不成春,赖有冰纨代写真。

  血染几枝红灼灼,胜他楚国不言人。

  激成党祸国随沦,如此清流亦未纯。

  看到末流能赴义,读书人愧说书人。

  此老满腔幽愤,概乎言之。

  雁字长短句

  方玉坤女史,顺天人,聪慧工诗,长字丁筱舸部郎。丁南旋,久无耗。女士有若兰之戚,偶赋雁字长短句见意。余于所亲处读焉,其辞曰:

  丁宁嘱付南飞雁,到衡阳与侬代笔,行些方便。

  不倩你报平安,不倩你诉饥寒,寥寥数笔莫辞难。

  祗写个一人两字碧云端。

  高叫客心酸,高叫客心酸。

  万一阿郎出见,要齐齐整整仔细让他看。

  游戏为之,初无深意。后闻女史录辞寄丁,丁即日北上,此与竹影词人同一用意。

  孟秋蝶

  余中表兄津门孟小帆茂才继坤,应院试,咏秋蝶,有“多情何忍别黄花”之句,宗师击节赏之,人多呼为“孟秋蝶”。

  诗尼

  蜀中袁稻坡别驾云:在上海时遇一诗尼,法名“慧空”,年四十许,清修梵行。恒击小铜钵,乞施于市。其缘簿二面,一乞檀越施镪,一乞檀越舍诗。就中多有佳作,题诗者尼亦和焉。暂亦卖诗,每首索钱百文。一日雪后,某闺媛唤其咏冬闺怨,限八齐韵,尼口号云:“昨夜雪初落,寒梅花满蹊。”甫吟二句,某又指押尼字韵。因续云:“邻家何所喜,破晓叫刍尼。”盖释家呼喜鹊为刍尼也,闻尼为某宦家妇,患难相失,以此物色其家人云。

  闺房灯

  张廷禧,浙人,咏闺房灯,有“十分喜事花先报,一点芳心草未灰”之句。人叹其工雅称题。

  倒坐观音

  人游禅寺,闻木鱼铁马声,心迹双清,有触斯悟。故琳宫文字,以能启发人心为至,空谈说偈无益也。京都永定门外有倒坐观音庵,其联云:“问大士缘何倒坐?恨世人不肯回头。”浅浅语,何异当头棒喝也。

  汉口丛谈

  乌程范白舫锴着《汉口丛谈》一书,杂纪鄂江琐事,诗多有可观。内载仁和陆筱饮飞昔馆于汉上胡氏,居近狭邪。尝有《汉皋夜市》诗云:

  江头夜市散初更,醉帽欹斜白袷轻。

  茉莉芝兰香满路,一街灯火卖花声。

  梦醒犹闻隔院歌,香销酒冷奈愁何。

  高歌夜半凉如水,唬煞檐前纺线婆。

  后一首与谢叠山先生蚕妇吟同一用意。

  茗香女士

  临川李茗香女士,韦卢先生女曾孙。工诗善绘,长字大兴邵筠生二尹,诗脱稿多不示人。余偶于其弟一鹤少尉处见之,半焚余不全之稿,有对镜一绝云:

  清晓临妆次,相将画黛眉。

  看来如欲语,笑问汝为谁?

  写得疾憨情状,跳跃纸上。迩来诗律尤细,断句如“竹声敲月碎,桐影碍云流”,“飞虫兼落叶,宿鸟择高枝”诸句,均除净脂粉气习,洵为女郎诗之健者。

  瓶鞍

  京都娶妇家,新妇入门,则以五谷宝瓶授之,使其抱以出轿。又备小鞍,以红毡覆之,令新人跨过,意取步步平安之兆。《苏氏演义》谓国初婚姻,坐于马鞍之侧,此塞外乘鞍马之义也。《酉阳杂俎》:“今娶妇家新人入门跨马鞍。”郑余庆《书仪》亦有跨鞍之说,是五代前已然矣。惟抱瓶则未见于他书。

  绮罗脂粉

  姚寿门明经,诗多酸馁气。在山右时,蔡楚香舍人编《玉台新话》,姚袖诗来谒。蔡阅数首,即奖许归之。姚殊不乐,一日语蔡友人曰:“舍人选诗须润笔金乎?”某曰:“不须金,但台绮罗脂粉斯可矣。”逾日姚竟如其言,购四事馈之,时以为笑柄焉。

  七夕寄内诗

  镇安归顺州为粤西极边之境,黎崧山孝廉申产,邑中名宿也,与家君为丙午同年。癸酉秋见先生于桂林官廨,以《白云亲舍图》见示。中多名人题咏,又《碧珊瑚村馆诗》若干册待梓。集中佳作林立,余尤爱其《客中七夕》一绝云:

  双星今夕渡银河,侬尚飘零可奈何。

  寄语闺人休乞巧,巧妻天上别离多。

  明妃曲

  梅梅庄先生《明妃曲》,有“自从纸上求倾国,不媚君王媚画师”之句,慨乎其言,彼盖自有所以伤心之故。与“无金赠延寿,妾自误平生”同一用意,然非使人媚画师也。

  龙舟竹枝

  黔西何名三振新,有龙舟竹枝词云:

  一回打浆一声歌,歌意何曾吊泪罗。

  似说沿堤多野草,鸳鸯眠向此中多。

  旖旎风情,颇为时所传诵。蕉花轩主,亦悬以示人。

  子鸾女史

  浦子鸾女史,金陵人,随其尊甫淑和大令宦游粤西。工书善诗,大令无子,爱之如掌上珍。历任冲要,凡一切家政,悉委之,皆井井有条,可异者,于牙筹丛脞中,仍吟咏不辍,年甫及笄,著作已盈寸矣。女史与诗史周慎之德配申夫人有金兰契,故得其详。其返金陵,以诗留别申某云:

  数载金兰意气投,一朝各别话离愁。

  暮云春树相思际,惆怅关山独倚楼。

  别绪环生月欲斜,灯前分袂泪交加。

  还期异日相逢处,携手同看姊妹花。

  情到痴时语亦痴,泪清和墨写新诗。

  归舟时至金陵地,陇上梅花寄一枝。

  数诗矮笺庄书,笔致秀润,诗稿不多示人,云此实非杰作也。

  结缘豆

  京都浴佛日,内城庙宇,及满洲宅第多煮杂色豆,微漉盐豉,以巨箩列于户外,往来人撮食之,名结缘豆。

  银钏狱

  《石琴诗钞》,为宜宾李香雪映棻都转所著。都转以名进士,服官楚北,当戎马仓皇之际,枕戈磨盾,恒吟咏不衰。集中《新乐府》诸篇,激越苍凉,尤有裨于风化,其《银钏狱》一篇,序为枣阳富室吴姓女,年十七,幼字史氏。史子长无赖,为其家所摈逐。女父母怜之,赠以衣裹,女暗脱腕上双银钏纳裹中,其父母不知,其婿更不知也。以衣质典库,库人疑之,鸣于官。官以为真盗也,不致详诘,毙于杖下。越日,女闻之大哭,投缳死。事在咸丰二年,今枣阳官数易,而烈女旌典无闻,枣人每道之,有泣下者。都转哀其志,为赋《银钏狱》一篇纪其实。诗云:

  郎无行,妾薄命。

  父母诫郎郎不应,妾身未嫁泪流尽。

  堂前父母赠郎衣,暗脱银钏为衣媵。

  妾心苦,郎心痴。

  钏藏衣中郎不知。以衣质库库疑之。

  官恶盗贼,不容置辞。

  血肉狼藉千杖施,不愁打折鸳鸯枝。

  郎尸僵,妾眉锁。

  父母慰儿儿计果:

  我不杀伯仁,伯仁死由我。

  断送梁间花一朵,生不同衾,死同穴可。

  吁嗟乎!

  女之生,心何深,牛衣风冷愁藁砧。

  女之死,气何烈!镜台惨淡鹃啼血。

  化石磨笄风并古,箜篌徒唱奈何语。

  地下逢郎却羞郎,哭说银钏侬误汝。

  当时县官伊何人,噫嘻尔亦有儿女。

  枣阳三年天不雨。

  呜呼!此人此诗,虽欲勿传,安得而不传也,录之以俟采风者。

  薄荷油

  古者妓女送行,含辛为泣,事常有之。不然,终日送行,那有此副急泪也?两粤间多以薄荷油藏帕内揾目,立致潸然。故张修斋别驾《梧州竹枝》有云:

  一株树下系行舟,对烛相看双泪流。

  侬把鲛绡拭郎面,要知不是薄荷油。

  即此也。

  昭君诗

  昔人谓绝唱之后,不应再作,此固然矣。然各有心得,亦不必尽如是也。贵筑杨秀峰《封翁集》中,有咏昭君云:

  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媒同。

  始知绝代佳人意,即有千秋国士风。

  环佩几曾归夜月,琵琶惟许托宾鸿。

  天心特为留青冢,春草年年似汉宫。

  清词丽句,安见今人即多逊古人也。

  痴语

  明知无益,未免有情,诗人多痴,往往如是。余友宗子美笔政,有《怨情》云:

  昨宵梦郎回,系马门前树。

  也识梦非真,聊寻系马处。

  不痴之痴,甚于痴矣。

  陈杏姑

  陈心香广文鉴,粤西名宿也。女杏姑,性孝友,喜吟咏。广文尝述其断句,有“竹喧风过处,灯暗月明时”,“日色初沉岫,江光欲上船”,“沙盘孤屿白,霞染半江红”。数联均韶秀绝伦,无拈脂弄粉之习。广文衰年,仅一子,名鲁青,即女之兄。女史因其病亟,惑媪仆言自缢。乞代兄死,幸救苏,复阅数载卒。以父衰无嗣,忧虑而终。至今广文言之,犹泪淫淫下也。

  挽爱姬春燕

  近某达官有爱姬春燕于立夏前一日卒,自书挽联云:

  未免有情,此日竟同春去了。

  似曾相识,何时重见燕归来?

  情词兼至,嵌字又不着迹,人以为工。

  玉环

  在都门日,灯夕猜隐语,有一条云:“圆转其形,温润其质。一人一花一物一地,采赠玉连环二枚。”数夕未有人揭,偶读《嫏嬛记》,莲花一名玉环,出《三余贴》,余次夕即以二字揭之,盖一杨妃名,一睿宗琶琵名,一四川地名,一花别名也。赠采已明言之矣,一时皆未悟耳。

  重谐花烛

  杨子楼白元,为麓生太守封翁,喜吟咏。曾见其自作《重谐花烛》诗数绝。其一最趣云:

  老女忙来扫洞房,诸儿捧镜妇催妆。

  牙牙学语雏孙笑,争索同心柏子尝。

  可谓极伉俪天伦之乐矣。

  碧仙女史

  碧仙女史,蒲卜臣观察荫枚之姑母,性聪颖,自幼好读书,手不释卷,尤爱吟哦,着有《镜花楼》诗稿。咸丰间兵燹频年,诗稿亦多散失。观察尝诵其咏《走马灯》尾句,云:“若教灭却心头火,定息干戈见太平。”《读兄遗稿》云:“强记未能抛未忍,三更灯下手抄忙。”《思归宁》一绝,云:“使回携到故园葩,恰值闺人正忆家。同是离根来此地,花应怜我我怜花。”思意清新,是纯以性灵为主。

  肉名姬妾

  《开天遗事》:杨国忠冬月,选婢妾肥大者,行列于前令遮风,谓之“肉障”。又杨国忠冬月设妓围以取暖,号曰“肉屏风”,又名“肉阵”。《醒心集》:杭州别驾杜驯亦有肉屏风。《天宝遗事》:唐申王冬月苦寒,令宫女密围而坐,曰“妓围”。又唐歧王每冬月,于美婢怀中暖手,谓之“肉手炉”。又杨国忠每食,使众妾分执肴馔,名“肉台盘”。《耳新》:严世蕃以美女受吐,方咳嗽,美女以口受,谓之“肉吐壶”。又王天华媚世蕃,织成地衣,令美女三十二人,红素各半,闻掷点应移某位则趋位待,谓之“肉双陆”,则愈出愈奇矣。

  赵景淑女史

  合肥女史赵景淑,字筠湄,少有夙慧,喜读书。尝集古今名媛四百余人,各为小传,题曰《壶史》。乃着《香奁杂考》一卷,征引详博。至于韵语,特余事耳。其论本朝诗,则取王阮亭、李丹壑一派,没时才廿四,尚未字人,惜哉!

  公子行

  京洛少年,豪华相竞,或樗蒲一掷,避债高台,或狎昵雏伶,广求美宅,多营多辱,比比皆然矣。沈起凤《公子行》云:

  入门甲第五侯如,一掷樗蒲百万余。

  门客莫教纾薛债,雷家尚有内尚书。

  雏伶会奏郁轮袍,唤去尊前伴酒曹。

  何处通家旧遗第?将来买与郑樱桃。

  二诗切中时弊,乃有为言之也。

  面娃娃

  余在宣府时,每中元节,见土人小儿女,各自外家携归蒸食,肖人形,大者一二尺不等,呼为面娃娃。或云取宜男兆,或云用以飨神,亦诸葛蛮头之意。究未知人作俑,何所取意也。

  嬉妇

  粤西纳妇,每邀同辈门闹房,其间调笑,雅俗不同。友人王群某报登孝廉科,其德配为临川某氏女,颇娴文字。合卺夕,陈象九、秦寿芝、吴月晨诸人,邀余同往,各有虐词。次及余,余戏拈瓶花一枝递伴婆曰:“新郎今岁登科,来年琼林宴中。何可不簪花一枝耶!”伴婆以花授之新娘,遂欣然为郎插于帽檐。同人又欲观裙下,坚不允,正窘甚,余曰:“他日翰林供奉,仿东坡、歧公故事,撤金莲炬,送归翰苑,亦佳兆也。”新郎狂喜,秉烛促移莲步,露纤指焉。按今闹房,即《抱朴子》之所谓嬉妇也。究伤雅道,不足为训。

  送轿

  乡俗嫁女,兄弟有送至婿家,既宴而后归者,谓之送轿。按《谷梁传》曰:“礼送女,父不下堂,母不出祭门,诸父兄弟不出阙门。”送女逾境,非礼也。

  扫晴娘

  今每苦雨,闺中儿女剪纸作妇人状,手持竹帚悬于檐际,以祈晴,俗云“扫晴娘”。王伯文有《贺新郎》词咏之,按元初泽州李俊民《咏扫晴娘》诗云:“卷袖搴裳手持帚,挂向阴堂便摇手。”则此名亦不自今日始也。

  咏明妃

  里人张梦九少尉,官山西朔平威远堡巡检,郁郁下僚,非初志也。有《出塞咏明妃》诗起句云:“美人之貌画工手,祗借黄金定好丑。无金难买本来颜,琵琶终出雁门。”四语自为写照,其志遇亦可悲矣。

  钱塘难妇

  钱塘难妇朱袁氏,于已未夏过梧郡,以诗乞食。看断句云:“羞看镜里三分瘦,愧作人前半点痴。”又“千里关山三寸管,半江风雨一番愁。”又“已破绣鞋经雨滑,半垂罗帕障风微。”余尤喜其《对镜》云:

  旧欢如梦事如尘,飘泊天涯抱病身。

  谁是与侬同下泪,相怜祗有镜中人。

  时年甫廿四,人极端庄,其同乡诸人,拟为作集腋之举。数日后即去梧,不能详其为何如人也。

  桃花醋

  看花阻雨,最是恼人。某友扇头月王芰舫看桃花为阴雨所阻,调寄《蝶恋花》词一阕云:

  天到花时难作主,才得春晴,刚要春阴护。商酌轻云兼薄雾,积来又怕成风雨。

  雨雨风风愁不住,流水无情,断却寻芳路。自古妖娆人易妒,天公也吃桃花醋。

  诸语令人解颐。

  女史题壁

  泉郡客店有女史题壁诗三首云:

  肩舆得得走天涯,一路狂风扑面沙。

  盻得夕阳投逆旅,银红衫汗换轻纱。

  晚妆试罢镜奁昏,眉画初三月一痕。

  行到中庭防客见,教鬟先自掩重门。

  杨花薄命怨前生,飘泊无端又化萍。

  听绝鸡声侵晓发,高楼犹有梦甜人。

  细味诗意,似有风尘之感,而含意未申,尤令人耐味。

  邱女史

  咏牛女嫦娥诗,率言离别,多衰飒之音,翻案殊难制胜。张幼亦大令七夕诗云:“修到神仙好夫婿。也愁无奈别离。”何寻常语也。其夫人邱女史和句云:

  年年此夕会银河,相见偏愁离别多。

  笑问人间乞甚巧,团圆儿女待如何。

  又咏嫦娥断句云:“翻较女牛欢会密,一年一十二团圆。”二意均为他人所未道,虽立意翻新,却与无理取闹者迥别,于此尤觇福泽焉。

  美人名将

  陈眉公书《姚平仲小传》后云:“人不得道,生老病死四字关,谁能透过?独美人名将老病之状,尤为可怜,李夫人马伏波是也。夫红颜化为白发,虎头健儿化作鸡皮老翁,亦复何乐?西子入五湖,姚平仲入青城山。他年未必不死,直是不见末后一段丑境耳。”后佟氏姬艳雪有句云:“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语虽出于此,而简括胜之。

  奴婢

  陆放翁之父少师公赠晁以道联,有“奴爱才如萧颖士,婢知诗似郑康成”句。顾秋水诗。“偷临书本奴藏笔,贪看斜阳婢倚楼。”此奴此婢无独有偶,洵是可儿。

  挑花线

  闺中小儿女以采缕迥结,双手枝撑,一人用将食四指,变幻翻挑,奇巧百出,俗谓之挑花线,亦乞巧遗意。袁瘦芬女史,有《沁园春》词咏之。宋时妇女作剧,有所为依经马者,殆即此耶。

  兰闺十乐

  刘小眉女史,金陵人,髫年即富才情,桐丝柳絮,弹咏兼长,常集女史年相若者闺中结社。日课一诗,女史有兰闺十乐,同人均有诗分咏之。其目云:晓镜理妆,晴窗临贴,昼长读画,晚霁浇花,巡檐觅句。隐几观棋,月下抚琴,灯前问字,夜凉摊卷,午倦烹茶。

  花品

  桂林高兼侯秀才上聪,沈静寡言,性耽吟咏。常择名花为二十四友,分品赋之。其目:

  梅为仙品(见《宣和画谱》)

  水仙为名品(见《梁书?齐武陵王传》)

  桃为华品(见《宋书?乐志》)

  杏为贵品(见《酒赞》)

  梨为素品(见上官仪《请致仕表》)

  牡丹为荣品(见《易林》)

  虞美人为生品(见沈约《均圣论》)

  海棠为佳品(见刘克庄题跋)

  芍药为选品(见《梁书?除勉传》)

  棠棣为教品(见《新序》)

  凤仙为新品(见《宋书?颜峻传》)

  夜合为异品(见江淹《山中楚词》)

  茉莉为妙品(见《宋史文?苑传》)

  莲为静品(见秦镐荣藩邸观莲花诗)

  兰为高品(见《宋书?羊元保传》)

  菊为逸品(见《梁武帝?本纪书》)

  秋海棠为情品(见《后汉书?党锢传》《群芳谱》:有女怀人不至,泪洒阶前,化为此花。)

  桂为灵品(见江淹《菖蒲赞》)

  棉花为奇品(见《癸辛杂识》)

  芦花为幽品(见《宋书?明帝本纪》)

  鸡冠为闲品(见皮日休《酒枪》诗)

  芙蓉为尤品(见宋尤蕃《厘观感琼花》诗)

  老少年为画品(见《唐书?艺文志》)

  山茶为寒品(见《梁书?武帝本纪》)

  诗多佳构,录存《冶秋集》中。此与《西溪丛话》之三十客,《三柳轩杂识》之二十客,同一雅韵,彼尚无诗以赋之耳。

  题桃源图

  商城黄枫庭先生解组后,林下课孙,亲执家务。常读书有悟,题《桃源图》示诸子云:

  五柳先生别有家,门前万树碧桃花。

  武陵渔父曾来往,指引旁人路便差。

  碧云阑

  都门女儿,初蓄额发,蓬松下垂,不便作事。每以彩绳作结,勒于额端,名“碧云阑”,或即昔人角妓双螺之遗制欤。

  当窗织

  吴少白孝廉长庚有《当窗织》一篇云:

  霜棱棱,风猎猎。

  寒灯焰缩纸窗裂,车声轧轧指流血。

  不辞指痛摧心肝,但愿织成输县官。

  织成一寸输累匹,那得余绵暖姑膝。

点击下载App,搜索"香艳丛书1",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