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香艳丛书1",免费读到尾

  〖熹宗朝天启〗

  懿安皇后,祥符人,张姓,太康伯张国纪女。天启元年四月,册为皇后。后性严正,数于上前,以颠倒旧章为言,盖指客、魏也。客氏横肆宫闱,后召至,欲绳以法。客、魏大恨,遂于宫中播流言,谓:“后本孙二女,犯辟以女托之生员张国纪,张国纪女之,非己女也。罔上大不道。”上亦疑之,幸其说不根,无左验,乃已。三年后有身,客、魏尽逐宫人之异己者,而以其私人承应。后胁痛,假按摩阴伤之,竟损元子焉。时有匿名帖榜于宫门,列忠贤逆状,并及忠贤党七十余人。忠贤怒,疑出国纪并被逐诸人所为。而逆党邵辅忠、孙杰等,欲因此兴大狱,尽杀诸门户。而借国纪以动摇中宫,事成则立魏良卿女为后。刘知选侦知之,首上疏参国纪,梁梦环继之,祸且叵测,赖阁臣力救得免。熹宗大渐,后折逆奄谋,力与大臣传遗命,定迎立事。愍帝立,上尊号曰“懿安”,居慈宁宫。时奄方叵测,左右窥伺者皆其党。后豫戒信王勿食宫中食。及即位,犹从戚畹家取椟食进。至是,上见后,感激尽臣子之敬,乃召还戚臣张国纪于河北,慰之。而论知选、梦环以谋危先帝中宫之罪。崇祯十四年,刑科给事中胡周鼒,请上后徽号。时国用日匮,上恐举大典多费,叹曰:“吾之不能尽孝事,贫也!”或言周鼒有所授,已下理而顿释之,曰:“恐伤后心”后尝语周后曰:“吾南中尝有家可居。”又曰:“延儒误皇叔。”因历言延儒罔上事,周后间以闻。上怒诘周后所从来,周后以后对,遽已。十七年三月,都城陷。贼渠李岩者,中州人,知后贤,特觅后宫中护卫之,后自缢死。

  裕妃张氏,有严性,不为客、魏用,客、魏恶之。会妃已有身,铺宫膺册妃礼毕,而迟久不乳。遂诬其有后言,矫旨闭禳道中。尽逐其内官及宫婢等,绝其饮食。经数日,天雨,妃力疾匍匐啖檐溜死。乃复矫旨革妃封,如宫人例,焚其尸。愍帝嗣,始复妃位号,改葬如礼。

  李成妃,顺天人。天启四年二月,生皇二女,封成妃。是日,地大震,宫瓦皆堕。既而皇二女薨,妃失宠。会张皇后病,皇贵妃任氏以孕皇三子临月,成妃仍当夕,上慰之。先是,范氏慧妃者,颇见幸,生悼怀太子,封皇贵妃,以忤客氏意被斥。妃与慧妃好,每见慧妃辄怅惋。至是侍上寝,从容为慧妃乞怜。(原评曰:事甚可感,此一段亦殊胜褚先生文。)客氏闻大怒,曰:“彼欲树兵向我耶。”遂矫旨革封,幽妃别宫,而逐内库管理李谦于海子杀之。幸妃故鉴裕妃事,预蓄干食藏瓴甓间,半月得不死,后乃斥为宫人,而迁之干西。崇祯元年,诏复妃封号,并膳礼,且请居慈庆后宫,置供奉焉。

  熹宗六妃,惟王良妃,段纯妃,居东西两宫。任容妃即皇贵妃,生怀献太子,不受珰祸。张裕妃以幽死。李成妃、范慧妃俱被斥。又有定嫔、襄嫔、恪嫔,皆禁居干西。崇祯初,复加封,册使宫中供养如法。他有冯贵人,恶忠贤擅,尝劝上罢内操。忠贤怒,矫旨谓贵人诽谤,赐死。胡贵人,甫为上所幸,以非忠贤党,恐见宠,乘上出郊日掩杀之。而报以贵人暴卒,上不问。

  〖愍皇帝朝崇祯〗

  庄烈皇后,周姓。其先苏州人,徙居大兴。父奎,以医名,娶继妻丁氏,生后。家贫能操作,顾性贞静,居平不见齿。天启中,选信王邸妃,以后进。故事:宫中凡选婚,每选一,必以二副者陪,升即中选,皇太后幕以青纱帕,取金玉跳脱系其臂。不中,则以年月帖子纳淑女袖,而侑以银币遣还。时神宗刘昭妃,摄太后宝。而中宫之政,悉禀成于熹宗懿安后。懿安后疑后弱小,将及其次,昭妃力赞之曰:“今虽弱小,他日不长大耶。”因册为信王妃。上即位,立为皇后。以后父奎,为南城兵马副指挥,进都督同知,既而封奎嘉定伯。后家本节啬,而入典宫政,务减俭,裁宫中縻费,不为外家乞恩泽。即岁时大臣、命妇入朝贺,亦赏赉必以礼。时天下饥馑,府库虚。上忧劳议节用,而后所行合上意,上甚敬之。初,神庙以孝养故,设两宫百戏,自宫中旧戏,以及民间爨弄,无不备。至是悉裁革,而独留旧戏承应。如所称过锦戏者,仿佛古优伶供养,取时事谐谑,以备规讽。时旱蝗,中州贼大起,戏者作驱蝗及避贼状。后见之,徐谓上曰:“有此耶。”因掩面泣,上亦泣,是日遂罢戏。(原评曰:后语只三字,而仁心、静质、减言、啬事种种圣德无一不见。)上薄于声色,宫中不兼宠,惟田贵妃者颇爱之。妃见后稍倨,后每抑之以礼。会岁旦朝正,妃当诣坤宁宫朝,适天寒雨雪,翟车止门外不即入,又不令传免。久之,袁淑妃车至,时淑妃亦进为贵妃,即传入相见,且故为好语谢之去。于是始传妃车入,坐朝之,朝已,遽下,无他言。妃大恨,面上泣诉。妃父教之上书,阳引愆而别为微词挑之。上在交泰殿,与后语不合,上推后仆地。后愤不食,欲自戕。上寻悔,遣中使持貂裀赐后,且问后起居,后勉为一餐。上传旨令贵妃省愆,退居启祥宫,三月不召。既而后在永和门看花,请召妃,上不应。后遽令以车迎之,乃相见如初。后严正自处,而性最仁。母丁太夫人,入宫必先朝后,始行家人礼。后见母之朝己也而泣,欲太子为谢,左右力言不可,乃止。后闻寇渐棘,微言曰:“吾南中尚有一家居”,盖意在南迁也。上问:“何从知之”,后不语。后凡有所言,不欲尽,且不欲言,外多类此。

  先是,宣懿康昭刘妃者,神宗妃也。万历六年立中宫时,随册为昭妃,于嫔嫱中最贤而有年。崇祯改元,上使之居慈宁宫,掌太后印,称太妃。周后之选,昭妃赞成之,以是也。至是岁节,上必朝太妃,朝毕,坐而飨以茶。上甫就坐,忽欠申偃栲栳,鼾齁徐闻,太妃戒勿惊。命尚衣者覆以帔,左右皆植立,屏息以俟。有顷,上竟摄衣起,谢曰:“圣祖时,天下少事,宫中皆晏安,太妃所亲见也。至儿子苦多着,(北人呼多为多着)实难枝梧。两夜省文书,自谓年甫逾壮,尚可磨耗。不谓早困劣,在太妃前,昏然不自持一至此。”太妃泣,上归,为后言,后亦泣。时上念寇祻,茹蔬断庖割,后见上体瘁,具酒肴为上解菜。上接瀛国夫人奏。瀛国夫人者,孝纯太后母也。瀛国夜梦孝纯归,语上瘁而哭,言动举止如平时。又云:“翼日有为解菜者,上勿郄也。”上持奏入宫,见后解菜,惊询曰:“汝何以为此,岂亦有所闻耶?”曰:“无有。”“外人有导之者耶?”曰:“无有。”因念先后慈,在冥冥尚保惜至此,后亦贤能感先后意,乃出奏示后,再拜,举箸相向哭,泪溢盘槅。后生皇长子,及长平、昭仁二公主。皇长子已册立,出阁读书,昭仁主六岁未封,以居昭仁宫,故名。故事:太子既出阁,非上命不朝后。偶上坐便殿,皇长子以后故来请朝。时案有急奏,则寇破河南报也。上叹曰:“儿见母有几而关我耶?今后竟入朝,勿问也。”十七年三月十七日,都城陷,上至宫曰:“事急矣。”后即于上前,再拜,自经死。大兵定京师。

  玉台书史清钱塘厉鹗太鸿辑

  ◎宫闱

  ○汉

  孝成许皇后

  大司马车骑将军平恩侯嘉女也。后聪慧,善史书。(《汉书?外戚传》)

  章德窦皇后

  扶风平陵人,大司马融之曾孙也。年六岁能书,家人皆奇之。(《后汉书?皇后纪》)

  和帝阴皇后

  光烈皇后兄执金吾识之曾孙也。后少聪慧,善书艺。(《后汉?书皇后纪》)

  和熹邓皇后

  后讳绥,太传禹之孙也。父训,护羌校尉,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家人号曰“诸生”,是时,方国贡献竞求珍丽之物。自后即位,悉令禁绝,岁时但供纸墨而已。(后汉书?皇后纪)。

  顺烈梁皇后

  讳妠,大将军商之女,恭怀皇后弟之孙也。少善女工,好史书,尝以列女图画,置于左右以自监戒。(《后汉书?皇后纪》)

  冯嫽

  楚主侍者冯嫽。能史书,习事。尝持汉节为公主使,行赏赐于城郭,诸国敬信之,号曰“冯夫人”。(《汉书?西域传》)

  王美人

  赵国人也,祖父苞,五官中郎将。美人聪敏,有才,能书会计。(《后汉书?皇后纪》)

  左姬,字小娥,安帝生母也。善史书,喜词赋,和帝赐诸王宫人,因入清河第(《清孝教王传》)

  ○魏

  文昭甄皇后

  中山无极人,明帝母,汉太保甄邯后也。父逸,上蔡令。后年九岁,喜书,视字即识。数用诸史笔砚。史谓后言:“汝当习女工,用书为学,当作女博士耶?”后言:“闻古贤女,未有不觉前世成败以为已诫者,不知书何由见之?”(《魏志本传》)

  ○吴

  吴主赵夫人

  丞相达之妹,善书画,巧妙无双。能于指间以彩丝织云霞龙蛇之锦,大则盈尺,小则方寸,宫中谓之极绝。孙权常叹魏、蜀未夷,军旅之隙,思得善画者,使图山川地势军阵之像。达乃进其妹,权使写九州岛江湖方岳之势,夫人曰:“丹青之色,甚易歇灭,不可久宝。妾能刺绸作列国,方帛之上,写以五岳河海城邑行阵之形。”既成,乃进于吴主,时人谓之针绝。虽棘刺木猴云梯飞鸢,无过此丽也。(《拾遗记》)

  ○晋

  武元杨皇后

  讳艳,字琼芝,宏农华阴人也。少聪慧,善书。(《晋书本传》)

  安僖王皇后

  讳神爱,琅邪临沂人也。父献之,尚新安愍公主,无子,唯一女,后立为安僖皇后。后亦善书。(张怀瑾《书断》)

  ○齐

  韩兰英

  韩兰英,吴郡人,有文辞。宋孝武时献中兴赋,被卖入宫。宋明帝时,用以为宫中职僚。及武帝以为博士,教六宫书学。以其年老多识,呼为“韩公云”。(《南史?齐武穆裴后传》)

  ○梁

  武德郗皇后

  讳徽,高平金乡人也。后幼明慧,善隶书,读史传。(《南史?梁后妃传》)

  ○陈

  武宣章皇后

  讳耍儿,吴兴乌程人。本姓钮,父景明为章氏所养,因改姓焉。后少聪慧,美容仪,善书计,能诵诗及楚词。(《南史?陈后妃传》)

  后主沈皇后

  讳婺华,吴兴武康人也。后性端静,聪明强记,涉猎经史,工书翰(《南史?陈后妃传》)

  沈氏后德

  名标婺华,允光亲署,独美可嘉。如晚晴陈云,傍日残霞,注云:“今见署启一纸。”(窦臮《述书赋》)

  后主皇后沈氏,吴兴人。君理之女,善书。(《书史会要》)

  ○北魏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

  长乐信都人也,父朗,秦雍二州刺史,坐事诛,后遂入宫。高宗践极,立为皇后。后性聪达,学书记,作劝戒歌三百余章,又作皇诰十八章。(《魏书?后妃传》)

  宣武灵皇后胡氏

  安定临泾人,司徒国珍女也。后姑为尼,世宗初,入讲禁中,讽左右称后姿行,世宗闻之,召入掖庭为承华,进为充华嫔。肃宗践祚,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性聪悟,多才艺,略得佛经大义,亲览万几,手笔决断。(《魏书?后妃传》)

  ○唐

  太穆宝皇后

  京兆始平人。隋定州总管神武公毅之女也。善书,学类高祖之书,人不能辨,工篇章而好存规诫。(《旧唐书本传》)

  则天皇后武氏

  讳曌,并州文水人也。上元元年,高宗号“天皇”,皇后号“天后”。天下谓之“二圣”。宏道元年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天授元年,后自称皇帝,改国号周。长安五年,上后号曰“则天大圣皇帝”。(《唐书本纪》)

  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凛凛英断,脱去铅华脂韦气味,乘高宗溺爱,而窥觎窃起,遂能不出重闱深密之地,驾驭英雄,使人人各为其用。不旋踵,嘿移唐室,使之善自退托,有周南、卷耳之志,则其用心,岂减古贤后妃哉!惜乎不知出此,乃欲以牝鸡司晨,宜乎不克令终,而张柬之等起而正子明辟也。新史贬而传之,旧史以为穷妖白首,良以为训。考其出新意,持臆说,增减前人笔画,自我作古,为十九字:曰“■⑴、埊(地)、■⑵、囝(月)、○(星)、■⑶(君)、■⑷(年)、■⑸(正)、■⑹(臣)、曌(照)、■⑺(载)、■⑻(载)、圀(国)、■⑼(初)、■⑽(证)、■⑾(授)、■⑿(人)、■⒀(圣)、■⒁(生)”。当时臣下章奏,与天下书契,咸用其字,然独能行于一世而止。唐之石刻,载其事者,知其在则天时也。虽然,亦本于喜作字。初得晋王导十世孙方庆者,家藏其祖父二十八人书迹。摹榻把玩,自此笔力益进,其行书骎骎稍能有丈夫胜气。今御府所藏行书一夜宴诗。(《宣和书谱》)

  武后君临,藻翰时饮,顺天经而永保先业,从人欲而不顾兼金。注曰:“则天皇后,沛国武氏士彟女,临朝称尊,号曰‘大周金轮皇帝’。时凤阁侍郎石泉王公方庆,即晋朝丞相导十一世孙,有累代祖父书迹,保传于家。凡二十八人,缉成一十一卷。后墨制问方庆,因而献焉。后不欲夺志,遂尽模写留内,其本加宝饰锦缋还王氏。人到于今称之。右史崔融撰王氏宝章集序具纪其事。(窦臮《述书赋》)

  荐福寺天后飞白题额,崇福寺武后题额,(《历代名画记》)

  周升仙太子碑,圣历二年武后撰,并行书。(《金石录》)

  延载初,周允初除凤阁鸾台平章事,证圣元年卒。则天为七言诗伤之,又自缮写,时以为荣。(《旧唐书?周允元传》)

  上官昭容

  名婉儿,西台侍郎仪之孙。天性韶警,善文章,自通天以来,内掌诏命,掞丽可观。帝即位,进拜昭容,景云中谥惠文。(《旧唐书本传》)

  吕温《上官昭容书楼歌序》云:“贞元十四年,友人崔仁亮于东都买得《研神记》一卷,有昭容列名书缝处。”(《吕衡州集》)

  千福寺额,上官昭容书。(《历代名画记》)

  临川公主(太宗女)

  韦贵妃所生,下嫁周道务,工籀隶,能属文。高宗立,上孝德颂,帝上诏褒答。永徽初进长宫主,恩赏卓异。(《唐书本传》)

  晋阳公主(太宗女)

  字明达,幼字兕子,文德皇后所生,主临帝飞白书,下不能辨。(《唐书本传》)

  贵妃杨氏

  宋张端义云:“贞定大历寺有藏殿,其殿藏经,皆唐宫人所书。经尾题名,皆极可观,有涂金匣藏心镜一卷,字体尤婉丽,其后题云:‘善女人杨氏为大唐皇帝李三郎书’。”(《贵耳集》)

  ○后唐

  魏国夫人陈氏

  襄阳人也,善书。(《唐书?沙陀传》)

  ○南唐

  先主后种氏

  江西良家女,性警悟,通书计。(马令《南唐书》)

  后主昭惠后周氏

  小字娥皇,大司徒宗女,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元宗赏其艺,取所御琵琶时谓之烧槽者赐焉。后病亟,以元宗所赐琵琶及常臂玉环亲遣后主,又自为书请薄葬。(马令《南唐书》)

  保仪黄氏

  江夏人,后主选为保仪,书学技能,多出于天性。后主属意,会小周专房,品秩不加,第以掌墨宝而已。初,元宗后主,皆妙于笔札,博收古书,有献者,厚赏之。宫中图籍万卷,尤多钟王墨迹,皆系保仪所掌。(马令《南唐书》)

  耿先生

  军大校耿廉女,好书善画。往往有佳句,雅通黄白之术,能拘制鬼魅奇怪恍惚,莫知其所由来,为女道士,自称“天自在山人”。保大中,因宋齐邱以入宫,元宗处之别院,号曰“先生”。常被碧霞帔,手如鸟爪,题诗墙壁,自称“比大先生”。(郑文宝《耿先生传》)

  宫人乔氏

  李后主手书金字心经一卷,赐其宫人乔氏。乔氏后入太宗禁中,闻国主薨,自内庭出其经舍在相国寺西塔院资荐。且自书于后,曰“故李氏,国主宫人乔氏,伏遇国主百日,谨舍昔时赐妾所书般若心经一卷在相国寺西塔院,伏愿弥勒尊前持一花而见佛”云云。其后江南僧持归故国,置之天禧寺塔相轮中。寺后失火,相轮自火中堕落而经不损,为金陵守王君玉所得。君玉卒,子孙不能保之,以归宁凤子仪家。乔氏所书在经后,字极整洁,而词甚凄惋,所记止此。徐锴集南唐制诰,有宫人乔氏出家诰,岂斯人也耶。(王铚《默记》)

  ○宋

  曹皇后

  仁宗曹皇后,真定人。枢密使惠武王彬之孙也。性慈俭,重稼穑,尝于禁苑种谷,亲蚕,善飞帛书。(《宋史本传》)

  慈圣曹皇后,工飞白,盖习观昭陵落笔也。先人旧藏一美字,径二尺许,笔势飞动,用慈寿宫宝。(《老学庵笔记》)

  向皇后

  神宗向皇后,河内人,宰相敏中曾孙。哲宗立,尊为皇太后。(《宋史本传》)

  向皇后工行草。(《书史会要》)

  安妃刘氏

  安妃本酒保家女,初事崇恩宫。宫罢,出居宦者何订家。内侍杨戬誉其美,复召入。明达贵妃以同姓养为女,遂有宠。为才人,进涉妃。政和四年,加贵妃,朝夕侍上,擅爱专席,林灵素以技进,目为九华安妃。肖像于神霄帝君之左。宣和三年薨,谥明节和文,册赠为皇后。(《宋史本传》)

  明节刘后,一时遭遇,宠倾六宫,忽苦瘵疾,临终戒左右曰:“我有遣嘱在领巾上,候我气绝,奏官家亲自来解,”语毕而终,左右驰奏,上至哀恸,悲不自胜,领巾上蝇头细字。其辞云:“妾出身微贱,而无寸长,一旦遭遇圣恩,得与嫔御之列。命分寒薄,至此夭折,虽埋骨于九原,魂魄不离左右,切望陛下以宗庙社稷之重,天下生灵之众,大王帝姬之多,不可以贱妾一人,过有思念,深动圣怀。况后宫千计,胜如妾者不少,妾深欲忍死,面与君父廖别,谪限已尽,不得少留,冤痛之情,言不能尽。”自后左右每欲宽解,必提领巾,上愈伤感,闻者谓李夫人不足道也。林灵素谓后是九华安妃,临终闻本殿异香音乐,次年有青城道士,见后于巫山,彷佛金钗钿合云。(《钱氏私志》)

  宪圣吴皇后

  高宗宪圣慈烈吴皇后,开封人。父近,以后贵,进封吴王。年十四,高宗为康王,被选入宫。王即位,封和义郡夫人。后博习书史,又善翰墨,由是宠遇日至,寻进贵妃。绍兴十三年,诏立为皇后,高宗内禅,称太上皇后。名所御殿曰“慈福”。(《宋史本传》)

  德寿慈福两宫,御书观音经共八段,初在碑石库。嘉定三年,置架设于群玉堂东偏。(《中兴馆阁录》)

  《群玉堂法贴》十卷,第一卷有宪圣慈烈皇后御书千文《归田赋》。(《中兴馆阁录》)

  慈福皇太后,喜亲翰墨,尤爱兰亭,尝作小楷一本,全是王体,流传内外,故陆升之代刘珙造春贴子有云:“内仗朝初退,朝曦满翠屏,砚池深不冻,端为写兰亭。”(《兰亭博议》)

  宪圣慈烈皇后吴氏,开封人,吴宣靖王近之女。高宗后,博习书史,妙于翰墨。帝尝书六经赐国子监刊石,稍倦,即命后续书,人莫能辨。(《书史会要》)

  宋宪圣皇后,书养蚕图。自浴种至翦帛,凡二十四事,使阅者宛然置身田舍,见妇子劼勮不遑之景也。每段下题小字,极其工致。至元中,郑足老题云:“为显仁皇后字,后习高皇字,高皇手书九经。每倦则后书续之,人未易辨。”金华宋景濂云:“图出于潜令楼璹,璹犹召见,以图上进。上携至宫,宪圣慈烈皇后逐段题之。皇后姓吴,配高宗,其书绝相类,谓非显仁韦后书,余考之显仁韦后,乃高宗母也。从徽宗北辕,老年始归。宪圣慈烈吴后,乃高宗继后,史称其善翰墨,则为吴后书无疑。”金华之言为确矣。(《庚子销夏记》)

  刘贵妃

  临安人,绍兴十八年,入宫,专掌御前文字,工书画。(陈善《杭州府志》)

  刘夫人字希,号夫人,建炎间掌内翰文字及写宸翰字,高宗甚眷之。亦善画,上用奉华堂印。(《书史会要》)

  三子庆于毗陵得《李伯时画草堂十志》,前有奉华大小印。向曾收入刘娘子位者,后有“闭关颂酒之裔”一印,此虽用刘伯伦事,然于妇人恐不类耳。

  杨皇后

  宁宗恭圣仁烈杨皇后,少以姿容选入宫。庆元三年四月,进封婕妤,五年进婉仪,六年进贵妃。恭涉皇后崩,中宫未有所属,贵妃与曹美人俱有宠。韩侂胄见妃任权术,而曹美人性柔顺,劝帝立曹。而贵妃颇涉书史,知古今,性复机警,帝竟立之。皇子昀即位,加尊号“寿明仁福慈睿皇太后”。(《宋史本传》)

  恭圣仁烈皇后杨氏,宁宗后,忘其里氏,或云会稽人。杨次山者,亦会稽人,后自谓其兄也。少以姿容选入宫。颇涉书史,知古今,书法类宁宗。(《书史会要》)

  太清宫,宁宗时建,杨皇后书道德经石幢。(《武林旧事》)

  杨妹子

  马河中远进御及赐贵戚画,宁宗每命杨妹子题署。有杨娃印章,杨娃者,宁宗恭圣皇后妹也。书法类宁宗,以艺文供奉内庭,其迹惟远画见之。(《清赏录》)

  杨妹子乃宋宁宗恭圣皇后妹,其书类宁宗。凡御府马远画,多命题咏,余曾见马远《松院鸣琴》小幅。杨娃题其左方云:

  闲中一弄七弦琴,此曲少知音。多因淡然无味,不比郑声淫。松院静,竹楼深,夜沉沉,清风拂轸。明月当轩,谁会幽心。

  调寄《诉衷情》,波撇秀颖妍媚之态,映带缥缃。(《韵石齐笔谈》)

  宁宗皇后妹,时称杨妹子。书法类宁宗,马远画多其所题。(《书史会要》)

  杨妹子题马远《红梅》,远在画院中最知名。余有红梅一枝,菁艳如生,杨妹子题诗于上,字亦工。按杨妹子者,宁宗恭圣皇后之妹。书法类宁宗。凡御府马远画,多令之题。此帧李梅公见而爱之,携去竟毁于火。余又有《女诫》一卷,为马麟画。相传为宁宗书,实杨妹子书,用御书之印耳。此卷今在畿南士夫家。(《庚子销夏记》)

  六月二十四日,赴鉴叔招,出马远单条四幅,俱杨妹子题。其一《白玉蝶梅》:

  重重叠叠染湘黄,此际春光已半芳。

  开处不禁风日暖,乱飞晴雪点衣裳。

  再题“晴雪烘香”四字。其一着《雪红梅》:

  铢衣翠盖映朱颜,未委何年入帝关。

  默被画工传写得,至今犹似在衡山。

  再题“朱颜傅粉”四字。其一《烟锁红梅》:

  夭桃艳杏岂相同,红润姿容冷淡中。

  披拂轻烟何所似,动人春色碧纱笼。

  再题“霞铺烟表”四字。其一《绿弯玉蝶》:

  浑如冷蝶宿花房,拥抱檀心忆旧香。

  开到寒梢犹可爱,此般必是汉宫妆。

  再题“层叠水绡”四字。后各有杨娃之章一小方印。与余家所藏妹子题《马远杨叶竹枝》二册,字画差大,然笔腕瘦嫩,略相似。二册《杨叶》题:“线捻依依绿,金垂袅袅黄。”《竹枝》题:“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项鼎铉呼桓日记》)

  尝观马和之四小景,有杨妹子各题一绝云:

  人道中秋明月好,欲邀同尝意如何?

  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石楠叶落小池清,独下平桥弄扇行。

  倚日绿阴无觅处?不如归去两三声。

  清献先生无一钱,故应琴鹤是家传。

  谁知默鼓无弦曲,时向珠宫舞幻仙。

  雨洗束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沈津吏隐录》)

  度宗昭仪王氏

  会宁郡夫人昭仪王秋儿,东宫直书阁,能属文,鹤骨癯貌。度皇自即位后,万几之暇,批答书阁式克钦承,皆出其手。(《随隐漫录》)

  荆国大长公主

  太宗女,幼不好弄。真宗即位,封万寿长公主。下嫁驸马都尉李遵勖。主善笔札,喜图史,能为歌诗,尤善女工之事。(《宋史本传》)

  魏国大长公主

  英宗第二女。神宗时,封属国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王诜,好读古文章,善书札。(《宋史本传》)

  越国夫人王氏

  端献王頵之妻,作篆隶有古法。(《书史会要》)

  华国夫人韦氏

  魏惠献王恺妻,特封韩魏两国夫人。(《魏王恺传》)

  谢翱《翠鏁亭避雨》诗云:

  仰面无所睹,梁间有题字。

  问此何人书?婉娩有弱气。

  云昔魏王妃。学书似李卫。

  乘云到此山,洒墨在空翠。

  自注云:“亭有魏王妃所题字尚新,王尝以成德军节度镇明,故妃至其处。”(《晞发集》)

  ○金

  元妃李氏

  章宗元妃李氏师儿,大定末以监户女子入宫,是时,宫教张建教宫中,师儿与诸宫女皆从之学。章宗问建:“宫教中女子谁可教者”,建曰:“就中音声清亮者,最可教。”章宗以建言求得之。章宗好文辞,妃性慧黠,能作字,知文义,遂大爱幸。明昌四年,封为昭容,明年进封元妃。(《金史本传》)

  ○明

  慈圣李太后

  神宗生母也,东安人。神宗在位,上尊号“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尝书“廉谨持家”四字,以贻其父李公。(《名山藏坤则记》)

  慈寿寺,神宗为慈圣皇太后建也,宝藏阁系圣母御笔题。(《燕都游览志》)

  文华殿后殿所悬扁,凡十二字,每行二字,共分六行。其文曰:“学二帝三王,治天下大经大法。”乃慈圣御笔。臣下但见龙翔凤翥结构波磔之妙,以为御书,而实非也。(《万历野获篇》)

  神宗贵妃郑氏

  大兴人,父宪成。妃狡媚多智,生皇三子,封皇贵妃,帝宠之颛房。崇祯三年七月薨,谥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葬银泉山。(《明史槁》)

  郑贵妃泥金书《观世音燕萨普门品经》一卷,在瓷青纸上梵本刻丝锦装卷首题云:“大明万历甲辰年十二月吉日,皇贵妃郑谨发。诚心沐手,亲书金字《观世音燕萨普门品经》一卷。恭祝今上圣主,祈愿,万寿洪福,永亨康泰,安裕吉祥。”楷法秀整,前绘佛像甚精细。今藏吾杭赵谷林斋中。余题绝句四首云:

  梵夹瓷青出汉京,翼坤(郑贵妃宫名)题处最分明。

  依稀买得砚神记,纸上香多蠹不成。

  巧笑由来雨露偏,佛恩遣在圣人前。

  开函稽首无他愿,一笔泥金寿一年。

  柘馆余间罢女红,祝厘不与众嫔同。

  也胜密誓含元殿,小字亲封玉合中。

  城南诗老观空久,(丁君敬身同赋)特赋新词继梦华。

  他日秋山黄叶下,与君礼足九莲花。

  武宗王妃

  燕京人。以才色得幸于武宗。侍幸蓟州温泉,题诗自书刻石,今石刻尚存。(《列朝诗集》)

  陈司彩

  洪武二十年,诏选民间涉女入宫,分司六尚。陈二妹,字瑞贞,仲裕女也。貌端庄与焉,善六书,晓大义,精女工,嫔嫱皆师事之,人称为“女中君子”。二十四年,命为司彩,赐归省。(《枣林杂俎》)

  娄妃

  娄妃书仿詹孟举,楷书千文极佳。江省永和门并龙兴普贤寺额,其笔也。后人以其贤,不忍更之。(《书史会要》)

  杨妃

  杨妃书法赵文敏,颇得笔意,但偏锋耳。(《书史会要》)

  安福郡主

  宁靖王奠培之长女,工草书,能诗。(《列朝诗集》)

  ◎女仙

  ○晋

  南岳魏夫人

  讳华存,字贤安,位紫虚元,君领上真司命。(《真灵位业图》)

  魏夫人,左仆射舒之女,太保公椽南阳刘幼彦之室,光禄勋璞之母。天才卓异,少读庄老及春秋二传五经百子。后修真得道,夫人善书。(《书史会要》)

点击下载App,搜索"香艳丛书1",免费读到尾